決定丁克的人是如何說服自己的父母的

時間 2025-02-19 20:50:17

為何越來越多的父母選擇丁克?

1樓:網友

1.尋找快樂。

育兒雖然路程艱辛,但是苦與樂篤定同在,小孩子天真無邪,足以喚回自己童年生活的回憶,父母吵吵鬧鬧三十年,也需要乙個小輩解解悶。像現在他在肚子裡的拳打腳踢,都能讓我歡喜不已;還有他給我的所有創作靈感,都是無形的財富。這種快樂是金錢買不到的。

2.彌補記憶。

如果現在讓你回憶,你可能只能回憶到3歲以後的事情,3歲以前的故事只能靠父母口述進行想象,真實的情況只有在親自育兒時才可以清楚,大喊「養兒方知父母恩」。這樣的人生記憶才算完整,也更能體會父母一路走來的艱辛。

3.克服恐懼。

人必定老去,逝去容易讓人恐懼,當你家裡還有個年輕氣壯、血氣方剛的新一代,你會突然感覺到自己的青春得以延續。物質的富足填補不了這場心靈的空缺,期間所夾雜的是寄託、牽掛和希望。

4.快速成長。

生兒育女所經歷的辛酸,讓你真正意識到身份的變化,兩口子都要學會擔當,不能再像兩人世界那樣只尋找浪漫和自由,保持停滯不前的心理狀態。新情況逼迫著你從乙個心懷浪漫的人快速成長,因為你要成為孩子的榜樣,不再理所當然地當奶嘴女或奶嘴男。

2樓:帳號已登出

因為養孩子尤其養的好,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3樓:waka錚錚

現在的社會壓力好大,培養乙個孩子的成本極高,如果有了孩子,你將失去自由和賺錢的空間。你是不是經常會聽到一些已婚人在吐槽這個現實問題,那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現代年輕人的思想。 其實,是因為沒有經歷過,所以才會想當然。

我有個朋友,沒結婚之前也是丁克一族,宣稱絕不要孩子。 可結婚之後,沒注意,孩子就來了。 再怎麼說也是個小生命,於是就這樣當了媽。

後來,我們再約她出來玩的時候問她,後悔嗎? 她說,沒有孩子的時候,是真的不想要孩子,光想想孩子的哭鬧就夠夠的。 可當媽之後,看著孩子的那張笑臉,聽她軟軟地叫聲媽媽,覺得一切都值了。

說到底,所有的計算,所有的得失如果都能夠用金錢來衡量的話,丁克確實不錯。 但我們的生活之中,不是有這些需要計算的東西,更多的是情感需求。 養孩子,雖然很累,但是甘之如飴。

社會期待常常要求適婚年齡的男女必然選擇成為父母,並對孩子產生由衷的喜愛。即使有人非常明確地表示自己不喜歡小孩,也會被一句「自己親生的就不一樣了」所反駁。 但其實這樣的「母愛/父愛天生論」,又或者「內建母愛論」,都是對人的情感的道德綁架。

孩子雖然能夠帶給我們美好的感受,但同時孩子的吵鬧、沒有辦法進行理性的溝通、不成熟的舉動對於有些人來說就是不可承受的噩夢。 我們的器官也許被賦予了天生可繁衍的功能,但我們的性格、情緒、經歷卻不一定能幫助我們天生就喜歡孩子,而要和乙個自己喜歡不起來的人共同日夜生活十幾年,確實令人不堪重負。從乙個國的人口規模與資源的匹配度來看,不一定人口越多越好。

我很理解很多國人,特別是年輕人,不想生孩子的想法,我認為這完全是他們的個人自由,是他們對自己人生價值的選擇,應該聽認他們的選擇,不要責備他們自私,或者認為他們這樣選擇就是不負責任,就是不願意為國的人口增長做貢獻,做犧牲。 我覺得在目前的國鼓勵生育是非常奇怪的想法。國已經到了不缺人口的時代,如果說有些年輕人選擇自願不育的生活方式的話,他們不但不是在傷害社會,不但不是在傷害自己,而且應當說是為社會做出了正面貢獻的。

如何說服父母不要干預自己的決定

家裡的事,能讓能忍就忍讓,不能容忍,就早說,否則,會變本加厲,直到崩潰。是不是可以給父母正式談一談,雖然一般都沒有效果,他們認為管閒事是愛的表現,認為自己經驗豐富,考慮周到,年輕人有些事情不懂。但還是要說。好在你們將來不在一起生活,一些地方能忍的忍一忍過去就算了。比如領證,根本無需看黃曆,嫁娶指的是...

如何說服自己做寬容大度的人,如何說服自己做一個寬容大度的人?

八卦星人小林 我所認為的大度是在別人向你認錯時你能夠去理解,別人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做有害於自己的事情之後自己能夠作出理性的考量。即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去包容 寬恕他人。如果僅僅是指如何更好的去理解別人 寬容別人,我想只要儘可能的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就可以了。但如果是因為別人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而沮喪,我...

如何讓父母同意自己去大城市工作,如何說服父母讓自己去大城市發展拼搏

巴山夜雨 我會對父母說,夢想的翅膀不應該輕易被折斷,就算你們反對的話,也只是禁錮了我的雙腳,卻無法加枷鎖我的心。給父母吃一個定心丸,如果混不好我就回來,我需要的是你們的祝福,而不是兜頭潑來的一盆冷水。 一個 一個人年輕的時候還是要多點衝勁,父母把你留在身邊主要是想用他們的人脈讓你的生活過的更好,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