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水瓶座時尚鑑賞
鄭和下西洋始於西元1405年,止於西元1433年,前後只有20年,但他七次航行海外。根據現在公認的記載,鄭和下西洋儘可能到達東非和紅海沿岸,比達·伽馬從葡萄牙到達印度早了近100年。即使是現在,鄭和的成就也絕對沒有輸給大迦瑪,鄭和帶來了和平與文明,大迦瑪帶來了災難與戰爭。
明朝仁宗在位時間不長,繼任的玄宗在一定意義上延續了仁宗時期的很多政策。但在西進這件事上,玄宗從一開始就堅持仁宗王朝的政策,1430年又下令鄭和率領船隊西進,於是停頓了六年左右,重新開始了西進之旅。這是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據說鄭和本人也是在回來的路上去世的。
1434年,玄宗再次下令遠航,由鄭和的重要助手王景洪負責,但這次遠航只去了南陽國,範圍很小。這也是明初最後一次「西航」。正統元年,明英宗正式下令停止「西遊」。
明朝的國家戰略進行了調整,從明朝的開拓、擴張、進取戰略,到縮小保守、加強內部統治的戰略。明仁宗即位後,所推行的一系列措施都帶有這個烙印。因此,作為明朝擴張政策的典型代表,「西征」顯然被明**所拋棄。
鄭和下西洋」不同於後來歐洲人開展的「大航海活動」。明朝的「下西洋」是出於政治目的大於經濟目的,追求「薄到厚」,執著於「中國走向國家」的牌坊,不遵循等價交易的「經濟原則」。
如果這種海洋政策繼續下去,整個明朝朝廷從15世紀中葉到16世紀初將徹底崩潰。沿著這條可怕的軌跡,即使整個王朝沒有馬上滅亡,也有可能失去對很多地方的控制。明成祖海洋政策之所以如此悲觀,主要是基於這一大戰略實施後明朝的內部危機。
因為祖制的海洋戰略並不是出於經濟發展的需要。
2樓:網友
皇上夜郎自大,沒有遠見,將遠洋的計劃駁回,而把錢花在了建宮娛樂上,皇城夜夜笙歌,朝政腐敗,沒有憂患意識。
3樓:瑞瑞睿睿
明朝的遠洋活動,為什麼會戛然而止呢?因為朱棣的突然病逝!它給明朝帶來了的最大變化就是:明帝國對蒙古的征討就此告停。明朝進入守勢,造就了「天子守國門」的奇觀。
4樓:注意防滑
因為出一次海非常耗費金錢,所以國力如果不強盛的話,沒有辦法組織這麼大的行動。
明朝為什麼會滅亡?明朝是怎麼滅亡的?
明朝滅亡,東林黨魏忠賢,到底誰才是罪魁禍首。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定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明朝是怎麼滅亡的?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定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明朝滅亡,東林黨魏忠賢,到底誰才是罪魁禍首。明...
有些氣味為什麼會自然而然的沾到我們的身體上
這個是中醫髒象學說的範疇,人的五臟和五行是相對應的,例如心屬火味為苦 肝屬木味為酸 肺屬金味為辛 脾屬土味為甘 腎屬水味為鹹,所以那個臟器發生了病變就可以散發出對應的氣味。肌肉的跳動其實是一群肌肉細胞產生收縮所引起的,在醫學上稱為肌束顫動。這種肌 束顫動可以有不同的面積及幅度的大小,有的小顫動能感覺...
明朝為什麼打不過清朝,明朝的火器為什麼打不過清朝的刀槍
明朝末年,崇禎皇帝繼位,他面臨著大明立國以來最嚴峻的邊境形勢。建州女真在遼東羽翼漸豐,逐漸暴露出狼子野心,對關內中原沃土亮出了鋒利的爪牙。明朝雖已是殘燈末廟,但時勢造英雄,劇烈動盪的時局中,一大批軍事人才也應運而生,活躍在明帝國的對內對外戰場上,人才儲備的厚度遠非地小人稀的清朝所能比肩。然而,人才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