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當乙個人的命運被置於超越己身的歷史、民族、國家、組織等大結構事件之下,往往受其強力牽纏,不由自主地陷入道德兩難的境地,這時候無論做何種選擇都是不對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乙個人該如何選擇?選擇的標準又是什麼?
外人又如何判斷他的選擇是真是假,是正是反,是好是壞,是對是錯?道德兩難的抉擇,應根據自己的現狀和境界,近己親道,循理而擇。
一、禪師救蠍遭蜇而不棄。
1、蠍不知己為惡,而己知救為善。
一禪師見一蠍子掉到水裡,決心救它。誰知一碰,蠍子蟄了他手指。禪師無懼,再次出手,豈知又被蠍子狠狠蟄了一次。
旁有一人說:它老蜇人,何必救它?禪師答:
蜇人是蠍子的天性,而善是我的天性,我豈能因為它的天性,而放棄了我的天性。
禪師的這種做法是對還是錯?禪師救蠍遭蟄而不棄,皆因蠍不知己為惡,而己知救為善,此乃善之高界,故救蠍不為從惡。菩薩捨身喂虎,是更高的境界,但也是這樣理解。
2、救惡豈非從惡:世俗是而勝義非。
但是農夫救蛇、反遭蛇咬的故事告訴我們,為什麼要去救惡,救惡之後豈非惡人更會行惡,這樣救惡不就變成從惡了嗎?如果站在蛇本性為惡的世俗角度去理解,就是對的,如果站在蛇不知其本性的勝義角度去理解,就是不對的。同乙個問題得出不同的結果,物件相同,只是角度和境界的不同。
因此,昔日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的時候,針對行刑的羅馬士兵,對上帝禱告說,「父親,原諒他們吧,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2樓:心的距離
道德兩難的故事應該是有最佳的解決方案的,因為正確的道德的標準應該是尊重客觀規律,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
3樓:小慕學姐
沒有最佳解決,只能看你的想法,每個人都會偏向自己的親情,或者是自己情緒化做的決定。
4樓:不丿言
我認為這樣的故事並不是說誰能解決的。還有故事實際上是讓我們受到一定教育的。每個人都會從中理解。
道德兩難的故事最先由誰提出來的
5樓:網友
是科爾伯格。
科爾伯格1958年在芝加哥大學拿到了博士學位,1959年去耶魯大學任助教,1962——1968年任教於芝加哥大學;從1968起轉任哈佛大學教授、哈佛大學道德發展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他是認知結構主義學派代表人物,他提出:學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道德判斷能力的發展。
他根據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的階段性提出了「道德兩難法」,在兒童思想道德教育中產生了很大影響。「道德兩難法」即道德兩難故事問答討論法,就是在道德兩難故事討論中,啟發兒童積極思考道德問題,從道德衝突中尋找正確的答案,以有效地發展兒童的道德判斷力。
道德兩難的看法
6樓:網友
平常心 不要帶有嫌棄的眼神 語氣溫和 拿出自己的耐心。
7樓:三花
我覺得之所以會有道德兩難問題就是因為有「道德」這個元素,大大增加了問題的難度。
乙個人遇到問題,首先是權衡評估價值,如果一方價值遠大於另一方,那麼問題很容易解決。
如果加上「道德」,就會讓價值權衡變得尤其困難。所以很難做出決定。
如果乙個人沒有道德,那麼他面臨道德兩難問題就不會那麼棘手,比如,鐵軌問題,他會毫不猶豫地救人多得一方。
什麼是道德兩難問題?
8樓:惹
關於「道德兩難問題」
歷史上存在著許多所謂的「道德兩難問題」,即假想在乙個場景之下人必須做出他孝察的道德選擇,但是做出任何乙個選擇似乎都是道德的,也似乎都是不道德的一類問題。
例:假設你與一群村民藏在地下室之內,敵人當時正在地下室上面的房間進行搜查慧核,乙個嬰兒突前慎掘然啼哭起來,問如果為了不讓敵人發現村民的下落以保全村民的性命而殺死嬰兒是否合乎道德。如果我們殺死嬰兒,我們就殺了人,但是卻保全了村民的性命;如果我們不殺死嬰兒,我們就害死了所有村民,但是我們沒有殺人。
兩種選擇似乎都是符合道德又不符合道德,道德被夾在乙個矛盾的境地。
關於道德難題的小故事有什麼
9樓:網友
1.路上撿到錢包,是你選擇揣。
自己兜裡?還是選擇揣自己兜裡?或者還是選擇揣自己兜裡?
2.看到有人偷東西,你是假裝沒看到?還是假裝沒看到?或者還是假裝沒看到?
3.坐車時看到有9個月的孕婦,你是不讓座?還是不讓座?或者還是不讓座?
10樓:鏃跺厜闈欐殩鈾
1.路上撿到錢包,是你選擇揣自己兜裡?還是報案?
2.看到有人偷東西,你是假裝沒看到?還是看到?
3.坐車時看到有9個月的孕婦,你是不讓座?還是讓座?
11樓:網友
在路上看見老婆婆跌倒了,究竟是相助,還是拒絕幫助呢?
12樓:小曦曦
老婆和母親掉到水裡先救誰?
13樓:迪麗熱巴李沁
1.中彩得了一輛汽車,才發現自己買了兩張彩票,這有一張是給別人買的,這車是還,還是不還?
道德兩難問題的意義如何?
14樓:考試資料網
1)道德兩難問題可用於促進兒童的道德判斷力的發展;
2)道德兩難問題可用於提高學生的道德敏感性;
3)道德兩難問題可用於提高在道德問題上的行動抉擇能力;
4)道德兩難問題可用於深化學生對各種道德規範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
關於 忠義兩難全 ,為何忠義兩難全?
棟菊蒼凰 常用為 忠孝兩難 忠即忠君 皇 為國,孝即孝敬父母,古之從軍,忠君報國則難孝敬父母,即為兩難。忠義可解為 忠仍有盡忠報國之義,為大義,故忠君 忠於職守 責 稱為深明大義。義為義氣 情義,朋友間義氣。忠義兩難,即盡忠會傷義氣,重朋友義氣又會疏於職守。個人價值觀決定選擇 視事業或社會責任為第一...
「什麼兩難」成語,「什麼兩難」四字成語
曉風染殘月夜 進退兩難 取捨兩難 去住兩難 左右兩難 生死兩難進退兩難 拼音 j n tu li ng n n 解釋 前進和後退都難。比喻事情無法決定,因而難以行動。舉例造句 孔明曰 既主公在涪關進退兩難之際,亮不得不去。取捨兩難 拼音 q sh li ng n n 解釋 採用或捨棄都能決定。指難以...
愛情的兩難選擇,兩難的選擇該怎麼選
這位同學,如果這是選擇女朋友,建議你選擇第一位 如果你不只是想找個女朋友,而且想和她相伴終身,那我建議你選擇第二位女孩子。如果說你覺得你很難放棄對第一位女孩子的付出,那你就錯了,難道說一般朋友之間就不應該付出了嗎?更何況你們還是好朋友不是嗎?選擇第二個女孩子理由如下 一 成功率相對高一點 二 門當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