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的時候戰列艦基本毫無用處,為什麼日本戰前還要建造大和號

時間 2021-08-11 18:18:36

1樓:如此的丶膚淺

無論是從大日本帝國的海軍技術還是海軍戰略來發展,建造大和級戰列艦都是歷史的必然,就算不造戰列艦,福井靜夫在戰後回憶錄中提到,估計停建大和級可以在中途島多獲得五艘飛龍航母,瓜島東所羅門可以多獲得兩艘飛龍航母,阿號航母決戰的時候可以獲得十艘以上雲龍航母,但是,就算是停建大和級,帝國海軍也並不能擊沉多少艘美國航母,因為根本就湊不齊機組來,況且任何時代海軍內部都會有派別劃分,那時的帝國海軍內部也分為了兩派,戰艦派和航母派,如你所見,帝國海軍初期戰艦派佔了上風,

所以說帝國自己的腦子有時候弄不清楚

如果帝國始終以7:10作為出發點

那麼除了讓自己的7更大外

更重要的是不能讓美國的10更大

帝國能有一點辦法讓7變成10

但是沒有任何積極的方式

能夠不允許美國在適當的條件下把10變成30相反 陛下的種種舉措反而促使著美國往50了走甲午 日俄

都是跟2流強國比

皇家海軍在亞洲能夠維持的兵力

也是二流

但是顯然

帝國就只有一點和美國進行一次全面戰爭的物質基礎這麼一點基礎還在中途島後

幾乎完全的損失殆盡了

而且也不能說二戰時戰列艦毫無用處,比斯麥號就是一個例子,而且,如果指揮得當,大和級戰列艦不會起不了什麼作用,原因只是,帝國惹怒了美國這頭獅子。

2樓:成都小夜

二戰時候戰列艦並不是完全無用,而是要看怎麼去用。在二戰前期,戰列艦在人們心目中還是有那種近乎無敵的存在,直到珍珠港事件、馬來亞海戰和中途島海戰以後,人們才逐漸意識到戰列艦不能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使用。

於是這之後,戰列艦成為了配合航母編隊作戰的支援艦,退出了海上霸主的位置。不過戰列艦依靠它自身的強大炮火,在戰鬥中還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日本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建造大和級戰列艦,是因為對大艦巨炮理論的超級迷戀。日本國內的主要海軍領導人根本沒有意識到戰列艦的主力地位即將被航母所取代。大和級戰列艦建造之前,日本國內也有強烈的反對之聲,那是一些堅信航空決勝論的海軍軍官。

他們堅信今後海戰尤其是遠洋作戰將要嚴重依賴制空權,戰列艦不會再有大的作用。然而這些人人數少官銜低,再怎麼反對也無濟於事。

等到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處於劣勢,東京大本營的頭頭們才終於認清了航母和飛機在海戰中的重要作用。這個時候,花費鉅額資金建造的大和號已經形同雞肋。日本人思想僵化,無視和打壓下級意見,終於讓自己吃到了難以下嚥的苦果。

3樓:house至爺

當時主流思想還是大艦巨炮主力艦決戰,日本實際上一直到2023年中途島海戰都沒有真正意識到航母才是海戰的主角。

二戰前日本的軍事實力如何,為什麼二戰前日本的軍事力量?那麼強大 誰提供的技術?

都有道理。當時的工業規模,以中國為1的話,日本7,蘇聯10,法國10,英國14,德國20,美國50以上。當然,日本的工業規模是超過波蘭的,是世界前幾名的大國。二戰爆發前,日本的海軍規模是世界第三,英國第一,美國第二。日本是以海洋立國的國家,海軍是第一位的。二戰爆發前,日本陸軍的現代化程度的確不如波蘭...

為什麼二戰前日本的軍事力量?那麼強大 誰提供的技術

中原小象 英法蘇聯等國主力蝟集在歐洲,亞洲實際上只有美國的少部分力量有一定戰鬥力,所以日本在戰爭初期顯得很強大,到了戰爭後期,面對美國和蘇聯的力量,日本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從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開始,到1942年6月7日中途島之戰結束,日軍肆孽的時間只有短短6個月182天 攻守之勢就變了,很...

二戰的時候,日本為什麼要在美國投下原子彈

皎月 親!反了!是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奇投下原子彈! 由於太平洋戰爭後期的硫磺島和沖繩島之戰中日本的殊死抵抗和自殺式襲擊,使得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估計在即將登陸日本的戰鬥中,美軍將會付出100萬人的代價,這樣的代價美國不想承擔。為了促使日本儘快投降,同時震懾蘇聯。1945年8月6日,美國向日本廣島投擲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