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對中途島戰役有何反應呢

時間 2025-01-31 05:40:30

1樓:望天千

我已經徵求了德國**對這場戰鬥的意見。他們確實對珍珠港事件發表了評論,但我沒有發現對中途島事件發表評論。毫無疑問,德國**會知道這一重大勝利。

這是一篇關於中途島的德國報紙文章。不幸的是,我還沒能把它翻譯過來。

然而,在整個戰爭計劃中,中途島的影響是重大的。

中途島戰役的勝利幫助了盟軍在世界範圍內的戰略。

這一點需要一些解釋。要想理解它,先把自己放在1942年5月初的富蘭克林·羅斯福**和溫斯頓·邱吉爾首相的位置上。對盟國來說,世界各地的軍事前景似乎非常糟糕。

德軍粉碎了蘇軍收復哈爾科夫的攻勢,並很快將開始奪取蘇聯在高加索地區的石油**。在北非的德國和義大利軍隊正在威脅蘇伊士運河。日本嚴重削弱了太平洋艦隊,將英國皇家海軍趕出印度洋,並威脅要在中東與德國聯合。

>如果日本和德國真的連線起來,他們將切斷英國和美國通過伊朗通往蘇聯的補線,他們可能會把英國和法國在中東的殖民地拉進軸心國的軌道。」如果發生這種情況,英國可能會失去對東地中海的控制,蘇聯可能會與德國談判停戰。更糟糕的是,切斷了美國援助的中國也可能與日本談判停火。

對邱吉爾來說,還有一種可怕的可能性,即日本可能引發一場叛亂,將印度從英國手中奪走。我們必須採取措施阻止日本,迫使他們把海軍和空軍集中在太平洋——遠離印度洋和(可能的)阿拉伯海。」

中途島拯救了美國和英國的決定,使他們集中精力對抗德國,美國和英國的軍事人員可以自由地計劃入侵北非。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也開始計劃在瓜達康納爾島對日本人採取行動。正如海軍少將雷蒙德·斯普魯森——海軍航母特遣部隊指揮官之一——在戰役結束後所說的那樣,「我們並沒有被這些強大的日本軍隊打敗。

中途島在當時對我們來說是我們開始艱苦艱苦的抗日戰爭的地方,是我們真正開始的地方。注意他的話:「…這是我們的起點……」中途島是乙個轉折點,但日本和德國的領導人絕不準備認輸。

2樓:歷史分析解讀

當時的德國高層對這件事是非常的震驚的,畢竟日本是乙個非常強大的國家,而美國能在這個時候打敗他,證明美國的能力更強。

3樓:曬太陽的番茄醬

1942年6月,美國與日本在中途島開戰。此時德國正在歐洲戰場進行戰鬥。一方面距離太遠,德國無法支援日本,另一方面德國要應對歐洲本土的長戰線的壓力。所以,德國只能坐視不理。

日本為什麼要發動中途島戰役,此戰役對美國和日本各有什麼影響

4樓:匿名使用者

原因:早在二戰前,日本海軍即以美國為假想敵來指導訓練與艦船設計,但當時的指導思想還是以防禦為主。自從日本捲入世界規模的持久戰爭後,日美關係更是逐漸惡化,最終導致了1941年美國聯合英國、荷蘭實施對日石油禁運。

對於國土狹小、資源短缺的日本來說,短時間內取得足夠的自然資源,尤其是石油儲備,是爭取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也是日方由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的重要誘因。

日本之所以要和美國的太平洋艦隊進行海上的對決,是因為按照日本的作戰方案,要南下奪取澳大利亞和菲律賓一線,而美國太平洋艦隊無疑是最大的絆腳石。奇襲珍珠港沒能滅美國的航母,這讓日本人不甘心,美國航母艦載機對東京的偷襲成了日本人在中途島發動海戰的最好藉口。日本人企圖集中海軍的優勢兵力在中途島消滅美國的太平洋艦隊。

在他們的戰略計劃中,僅剩2艘航母的美軍太平洋艦隊是無法與日本的8艘航母對抗的。

影響:日軍遭到慘敗,不僅損失了4艘主力航母和322架艦載機,更重要的是損失了一大批訓練有素,技術高超,富有經驗的飛行員,這是日軍無法彌補的。此後,由於缺少艦載航空兵的支援,日**艇部隊就難以超出岸基航空兵的作戰半徑活動,逐步喪失了主動權。

對日本海軍來說,更嚴重的,是他們妄自尊大的自信遭到了無情的打擊。中途島戰役之後,直到第二次大戰結束,這一打擊使他們再也無法對戰局作出正確的判斷。改變了太平洋戰區的軍事力量對比,也就是跟老美的勢力比差遠了,然後,就是為美國鬼子轟炸日本本土創造了機會,借用一句話,也是到戰略擴張,到戰略相持到戰略防禦的乙個重要的轉折點。

也是二戰的乙個重要的轉折點。加速了小日本的投降!

美國海軍首腦事後評價道:「中途島戰鬥是日本海軍350年以來的第一次決定性的敗仗。它結束了日本的長期攻勢,恢復了太平洋海軍力量的均勢」。

5樓:匿名使用者

中途島由24公里的環礁構成陸地面積約平方公里它是亞洲和美洲之間的交通要衝。1867年中途島被美國佔領。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它成為日本夢想要奪取的目標~

日本偷襲珍珠港雖然取得重大成功但美國的航空母艦並不在港內所以沒有重大損失。日本決定集結優勢兵力,徹底打跨美國艦隊。要實現這一計劃,首先就要拿下美國重要的航空基地:

中途島,把它作為日本的作戰基地。

但在中途島戰役中美國卻只損失了1艘航空母艦"約克頓"號1艘巡洋艦和147架飛機,而日本卻損失4艘主力巨型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330架飛機和幾百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艦員。日本海軍從此走向失敗。

中途島大捷,美國扭轉了太平洋戰場被動的局面,從此日本喪失了制海權和制空權。

6樓:網友

直接原因是美軍的b25從航母上起飛轟炸了東京,日本的報復行為。根本原因是日本想要通過攻擊中途島引美帝的航母過來再幹掉美帝的航母,結果密碼被破譯,美帝在中途島守株待兔。影響就是日本首次大敗,四艘主力航母沒了,失去了以往那凌厲的進攻力量。

中途島戰役日本失敗的原因

7樓:網友

分幾個層面說吧。

1、戰略層面。

日本人犯了好幾個錯誤。

沒有集中力量,當時可以說聯合艦隊傾巢出動了,可真正的主動兵力並不佔優勢。

主攻兵力是南雲的第一航空艦隊,有四艘航母,但由於日本人在艦載機使用上師承英國,平時飛機都放在機庫裡,限制了載機總數。反過來老美是將艦載機都放在甲板上的,數量更多。

所以實際上,當時南雲的數量優勢並不明顯,而且考慮路基飛機後,南雲的飛機數量還是劣勢。

試想,如果當時把第五航空戰隊的瑞鶴號(參加了珊瑚海大海戰,但沒有受損)和後續編隊的兩艘輕型航母加強給南雲,而不是在一旁打醬油的話,日本人的勝算會大一些,至少不會那麼慘。

情報洩露,之前遲遲不更改密碼,而且中途島之戰的保密一塌糊塗,參見《聯合艦隊的覆滅》一文,當時可以說是路人皆知。

戰爭最大的要素就在於突然性,突然性沒有了,上下鬆懈,豈有不敗之理。

戰略過於複雜,同時在阿留申、中途島等多地同時,多編隊進攻,過於複雜,反而分散了重點。

反觀老美,獲得了日本人的情報後,把所有可以集中的兵力都集中在中途島,以有算對無算,自然更能勝利

2、戰術層面

戰術偵察千瘡百孔,關鍵時刻偵察機掉鏈子。

實際上此前在和英國人的東印度洋海戰中已經出過這種錯誤了。

攻擊重點不明,一時想轟炸機場,一會又想攻擊對方艦船,屬於***元帥說的,五心不定輸個乾乾淨淨。

忽視防禦,偌大的航母編隊,上方長時間保留的戰鬥機才不過10架上下,如此忽視防禦,倒黴也是難免。

反觀斯普魯恩斯,決斷更果斷,發現南雲後立即命令全部起飛,在空中進行編隊

3、戰鬥層面。

美國人的勇敢精神,前後不在乎生死,大黃蜂號上的魚雷機中隊全滅,約克城上的基本完了,企業號的損失過半,但就是這樣才成功地把日本飛機吸引到低空,為俯衝轟炸機拉開了道路。

運氣,加賀號被命中了油車,赤誠號更倒黴,一發炸彈命中公升降機,一發命中舵機,直接導致航母無法運動。

綜上所述,在三個方面日本人都落了下風,運氣又不在他們這邊,敗就是自然的。

8樓:手搬葫蘆

中途島日本失敗的原因已經有比較客觀的說法了,但是其中有乙個被忽視的地方:日本的將帥不和問題,聯合艦隊司令官(帥)山本五十六和機動部隊司令官(將)南雲忠一兩個人是不和的,在進行戰鬥的時候,南雲往往桀驁不馴,不聽山本的話。但是山本無可奈何。

因為南雲是海軍部幕僚長永野修身的小弟,而永野修身是海軍部實際的掌權派。永野修身、南雲都是日本鉅艦大炮派的擁護者,山本五十。

六、公尺內光政、井上成美是航母派的擁護者。這兩夥人也是勢如水火,互不相讓。有著如此的羈絆,是無法將戰鬥力發揮到極致的。

按照山本的思路,機動部隊是一支帶著極大危險,關係重大的部隊,需要一名有著深厚指揮航母經驗的指揮官來擔當司令官,最佳的機動部隊司令官人選應該是山口多聞。

但是,日本深受東方文化薰陶,宗派鬥爭思想嚴重。都知道誰來當機動部隊指揮官,意味著以後會官運亨通。所以永野修身指派了自己的小弟,魚雷戰和航海專家南雲忠一來當,而且南雲是中將,山口是少將,在素來講究嚴格等級資歷的日本海軍,這是壓倒一切技術的砝碼。

在襲擊珍珠港時,日本海軍沒有再珍珠港發現美國航母,可以說整個襲擊過程就算是白費了,只擊沉美國的戰列艦,破壞了港口。按照山口多聞的思想,應該立即進行第三次攻擊,搜尋尋找美國的航母,然後進行打擊,一舉毀滅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戰鬥力。可是,不知道南雲是不是怕第三次攻擊成功後,會被山口多聞強功,竟然下令艦隊返航。

中途島一戰,日本的最終目的也是消滅美國航母,可南雲到了前線就自作主張先攻擊敵人的陸上基地,然後一再改變思路,炸彈換魚雷,魚雷換炸彈,搞的甲板上都堆滿了炸彈,結果很多飛機沒起飛就被消滅了。

9樓:詬湊謨琅

1、日本海軍驕傲自大,狂妄輕敵。驕兵必敗,這是日本海軍在這次海戰中的真實寫照,也是日本海軍在這次海戰中失敗的根本原因。

2、情報戰的失敗。戰爭在當時已經向多維空間發展,情報戰和資訊戰已經成為制約戰爭勝利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這次海戰中美軍取勝的王牌就是事先破譯了日本海軍的密碼,在戰役爆發前就瞭解了日本海軍的作戰計劃和作戰部署。

3、兩國科學技術和工業經濟實力的差異。日本在科學技術上落後於美國,乙個明顯的證明就是雷達技術的應用。當時美國艦隊已經裝備了雷達,在日本機群沒有到來就發現並預先做好準備,而日本艦隊沒有裝備雷達,所有警戒全靠目測。

中途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戰役,也是美國海軍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中途島戰役於1942年6月4日,美國海軍在此戰役中成功擊退日本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攻擊,日軍在海戰中大敗。

中途島,面積只有平方公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戰略地位的重要性。該島距美國三藩市和日本橫濱均相距2800海里,處於亞洲和北美之間的太平洋航線的中途,故名中途島。

另外它距珍珠港1135海里,是美國在中太平洋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和交通樞紐,也是美軍在夏威夷的門戶和前哨陣地。中途島一旦失守,美太平洋艦隊的大本營珍珠港也將唇亡齒寒。

有關於中途島的電影,中途島戰役電影

陽光點的燦爛點 1 中途島戰役 midway 是1976年由傑克 斯米特執導,donald s.sanford編劇,查爾頓 赫斯登 亨利 方達 格倫 福特 三船敏郎等主演的一部電影。2 中途島 是由羅蘭 艾默裡奇執導的電影。講述了中途島1942年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事件半年之後在南太平洋爆發,美國海軍...

決定命運的中途島戰役,山本為何沒有集中力量

這就是國家體量所決定的,如果日本聯合艦隊消滅了美國太平洋艦隊,但自身卻損失慘重。那麼美國只需要短暫的議和,就能夠喘過氣來,而日本卻根本來不及恢復自己損失慘重的海軍。到時候議和就毫無價值,畢竟美國終究要打過來的。考慮到這一點,山本就必須去追求一場完勝。珍珠港事件後,切斯特 尼米茲擔任了美國海軍太平洋艦...

大家對德國的印象是怎樣的,大家對德國人的印象是什麼樣的呢

從中國來到這個陌生的國土 德國已經有些日子了。最近閒來無事,說說我對德國的第一印象吧,希望能給朋友們提供一些留學德國的參考意見,初到德國的一切對於我來說都是陌生的。飛機上的心情既緊張又期待。昏昏欲睡卻又不習慣飛機引擎的轟鳴,淺淺睡去又突然醒來,反反覆覆,十分狼狽。抵達法蘭克福後,緊跟著 排隊過關,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