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體三極體是由兩個PN接面組成的,是否可以用兩個二極體連線組成晶體三極體使用?為什麼

時間 2021-07-02 21:25:36

1樓:捲毛

對三極體放大作用的理解,切記一點:能量不會無緣無故的產生,所以,三極體一定不會產生能量,但三極體厲害的地方在於:它可以通過小電流控制大電流。

放大的原理就在於:通過小的交流輸入,控制大的靜態直流。

假設三極體是個大壩,這個大壩奇怪的地方是,有兩個閥門,一個大閥門,一個小閥門。小閥門可以用人力開啟,大閥門很重,人力是打不開的,只能通過小閥門的水力開啟。所以,平常的工作流程便是,每當放水的時候,人們就開啟小閥門,很小的水流涓涓流出,這涓涓細流衝擊大閥門的開關,大閥門隨之開啟,洶湧的江水滔滔流下。

如果不停地改變小閥門開啟的大小,那麼大閥門也相應地不停改變,假若能嚴格地按比例改變,那麼,完美的控制就完成了。

在這裡,ube 就是小水流,uce 就是大水流,人就是輸入訊號。當然,如果把水流比為電流的話,會更確切,因為三極體畢竟是一個電流控制元件。

如果某一天,天氣很旱,江水沒有了,也就是大的水流那邊是空的。管理員這時候開啟了小閥門,儘管小閥門還是一如既往地衝擊大閥門,並使之開啟,但因為沒有水流的存在,所以,並沒有水流出來。這就是三極體中的截止區。

飽和區是一樣的,因為此時江水達到了很大很大的程度,管理員開的閥門大小已經沒用了。如果不開閥門江水就自己衝開了,這就是二極體的擊穿。

在類比電路中,一般閥門是半開的,通過控制其開啟大小來決定輸出水流的大小。沒有訊號的時候,水流也會流,所以,不工作的時候,也會有功耗。而在數位電路中,閥門則處於開或是關兩個狀態。

當不工作的時候,閥門是完全關閉的,沒有功耗。

晶體三極體是一種電流控制元件。發射區與基區之間形成的 pn 結稱為發射結,而集電區與基區形成的 pn 結稱為集電結。晶體三極體按材料分常見的有兩種:

鍺管和矽管。而每一種又有 npn 和 pnp 兩種結構形式,使用最多的是矽 npn 和 pnp 兩種,兩者除了電源極性不同外,其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三極體工作在放大區時,三極體發射結處於正偏而集電結處於反偏,集電極電流 ic 受基極電流 ib 的控制,ic 的變化量與 ib 變化量之比稱作三極體的交流電流放大倍數 β(β=∆ic/∆ib,∆ 表示變化量。)在實際使用中常常利用三極體的電流放大作用,通過電阻轉變為電壓放大作用。

要判斷三極體的工作狀態必須瞭解三極體的輸出特性曲線,輸出特性曲線表示 ic 隨 uce 的變化關係(以 ib 為引數),從輸出特性曲線可見,它分為三個區域:截止區、放大區和飽和區。

根據三極體發射結和集電結偏置情況,可以判別其工作狀態:

1.對於 npn 三極體,當 ube≤0 時,三極體發射結處於反偏工作,則 ib≈0,三極體工作在截止區;

2.當晶體三極體發射結處於正偏而集電結處於反偏工作時,三極體工作在放大區,ic 隨 ib 近似作線性變化;

3.當發射結和集電結均處於正偏狀態時,三極體工作在飽和區,ic 基本上不隨 ib 而變化,失去了放大功能。

截止區和飽和區是三極體工作在開關狀態的區域。那麼各種狀態 ube ubc uce 有沒有個固定的電壓值呢?不同的材料,pn 結的勢壘電壓不一樣,鍺管約 0.

3v,矽管約 0.7v,不同的製造工藝,不同的型號也有少量差別,但是基本是這個量級。要知道準確值,必須檢視輸入特性曲線(類似於二極體正向特性曲線)。

三極體是電流放大器件,有三個極,分別叫做集電極 c,基極 b,發射極e。分成 npn 和 pnp 兩種。我們僅以 npn 三極體的共發射極放大電路為例來說明一下三極體放大電路的基本原理。

下面的分析僅對於 npn 型矽三極體。如上圖所示,我們把從基極 b 流至發射極 e 的電流叫做基極電流 ib;把從集電極 c 流至發射極 e 的電流叫做集電極電流 ic。這兩個電流的方向都是流出發射極的,所以發射極 e 上就用了一個箭頭來表示電流的方向。

三極體的放大作用就是:集電極電流受基極電流的控制(假設電源能夠提供給集電極足夠大的電流的話),並且基極電流很小的變化,會引起集電極電流很大的變化,且變化滿足一定的比例關係:集電極電流的變化量是基極電流變化量的 β 倍,即電流變化被放大了 β 倍,所以我們把 β 叫做三極體的放大倍數(β 一般遠大於 1,例如幾十,幾百)。

如果我們將一個變化的小訊號加到基極跟發射極之間,這就會引起基極電流 ib 的變化,ib 的變化被放大後,導致了 ic 很大的變化。如果集電極電流 ic 是流過一個電阻 r 的,那麼根據電壓計算公式 u=r*i 可以算得,這電阻上電壓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我們將這個電阻上的電壓取出來,就得到了放大後的電壓訊號了。

三極體在實際的放大電路中使用時,還需要加合適的偏置電路。這有幾個原因。首先是由於三極體 be 結的非線性(相當於一個二極體),基極電流必須在輸入電壓大到一定程度後才能產生(對於矽管,常取 0.

7v)。當基極與發射極之間的電壓小於 0.7v 時,基極電流就可以認為是 0。

但實際中要放大的訊號往往遠比 0.7v 要小,如果不加偏置的話,這麼小的訊號就不足以引起基極電流的改變(因為小於 0.7v 時,基極電流都是 0)。

2樓:

不行,不過理由不是什麼共用不共用的。

是因為電晶體的基級很薄,這樣發射極的多子才能通過基區到達集電極。而兩個二極體並起來,那多子根本通不過基區。

而且發射區重摻雜,集電極輕摻雜,這個也是難滿足的。主要原因還是上面一條。

3樓:匿名使用者

我以前就回答過這個問題,見:

轉貼如下:

當然不可以了!三極體內部是npn或pnp的結構,二極體是pn結構,如果兩個二極體就成了pnnp或nppn的結構了!三極體必須有一個共用的n或p區才可以工作在放大狀態,否則就無法放大了。

你要是反過來把三極體當一個二極體用倒是可以。

4樓:紅豆菠菜

不可以,工藝不同,不能有放大作用!

電晶體指二極體還是三極體?二極體就是有一個pn結,三極體就是有兩個pn結,對不對

5樓:匿名使用者

嚴格意義上講,電晶體泛指一切以半導體材料為基礎的單一元件,包括各種半導體材料製成的二極體、三極體、場效電晶體、可控矽等。電晶體有時多指晶體三極體。

後面是如你所說的。

6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這樣理解,但是電晶體指的是三極體

三極體的兩個pn結是什麼?在那裡?

7樓:不知道不問無悔

晶體三極體(以下簡稱三極體)按材料分有兩種:鍺管和矽管。而每一種又有npn(如圖5-1)和pnp(如圖5-2)兩種結構形式,但使用最多的是矽npn和鍺pnp兩種三極體,(其中,n表示在高純度矽中加入磷,是指取代一些矽原子,在電壓刺激下產生自由電子導電,而p是加入硼取代矽,產生大量空穴利於導電)。

兩者除了電源極性不同外,其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下面僅介紹npn矽管的電流放大原理。

對於npn管,它是由2塊n型半導體中間夾著一塊p型半導體所組成,發射區與基區之間形成的pn結稱為發射結,而集電區與基區形成的pn結稱為集電結,三條引線分別稱為發射極e (emitter)、基極b (base)和集電極c (collector)。

當b點電位高於e點電位零點幾伏時,發射結處於正偏狀態,而c點電位高於b點電位幾伏時,集電結處於反偏狀態,集電極電源ec要高於基極電源eb。

在製造三極體時,有意識地使發射區的多數載流子濃度大於基區的,同時基區做得很薄,而且,要嚴格控制雜質含量,這樣,一旦接通電源後,由於發射結正偏,發射區的多數載流子(電子)及基區的多數載流子(空穴)很容易地越過發射結互相向對方擴散,但因前者的濃度基大於後者,所以通過發射結的電流基本上是電子流,這股電子流稱為發射極電流了。

8樓:華涵機電

什麼是pn結?就是當把p形半導體和n形半導體做在一起時,由於p形半導體呈正電性,而n形半導體呈負電性。p形半導體裡的空穴會向n形半導體擴散,而n形半導體裡的電子會向p形半導體擴散,從而形成一個空間電荷區。

9樓:

三極體的pn結跟二極體的原理是相同的, 只是它是由兩個pn結組合成三極體, 有npn型和pnp型兩種. 它的工作原理比較複雜, 你可以參考以下所說的工作原理

希望可幫到你!

什么叫三極體的PN接面,什麼叫三極體的PN接面

p型半導體與n型半導體相互接觸時,其交界區域稱為pn結。p區中的自由空穴和n區中的自由電子要向對方區域擴散,造成正負電荷在 pn 結兩側的積累,形成電偶極層 圖4 電偶極層中的電場方向正好阻止擴散的進行。當由於載流子數密度不等引起的擴散作用與電偶層中電場的作用達到平衡時,p區和n區之間形成一定的電勢...

如何用數字萬用表測得晶體三極體的極性

兔少棒 使用萬用表判別三極體的三個腳,可以直接使用數字萬用表,將表放在二極體檔,先判斷它的基極,因為三極體是由兩個pn結組成的,只要紅表筆接的一個腳與黑表筆接的另兩個腳都有0.6v電壓,反過來是無窮大,說明它就是npn型三極體的基極,如果測量結果相反,這三極體就是pnp型三極體。在測試中電壓低一點時...

二極體不是單向導電性嗎?三極體是由PN節構成的,為什麼三極體的集電極反偏卻有電流通過?反偏不就

四海折騰 這個問題要結合三極體的2個pn結的情況來看。集電極反偏,集電極與基極之間的pn結處於截止狀態,沒有多數載流子流動,這種情形和二極體的單向導電性相似。但如果這時給發射極加上正向偏置,由發射極注入的多數載流子 對於npn是自由電子,pnp則是空穴 由於擴散效應而流過基極,最後可到達集電區,由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