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相忘於江湖之中
圓周率。是乙個概念,乙個定義,不存在由誰發明的問題。 而對於圓周率精確計算,在各個時期達到如何的精度是有記錄的。數學家祖沖之。
為圓周率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第乙個用科學方法尋求圓周率數值的人是阿基公尺德。
他在《圓的度量》
西元前3世紀)中用圓內接和外切正多邊形的周長確定圓周長。
的上下界,從正六邊形開始,逐次加倍計算到正96邊形,得到(3+(10/71)) 3+(1/7)) 開創了圓周率計算的幾何方法(亦稱古典方法,或阿基公尺德方法),得出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的π值。
2、中國數學家劉徽。
在註釋《九章算術》(263年)時只用圓內接正多邊形就求得π的近似值,也得出精確到兩位小數的π值,他的方法被後人稱為割圓術。他用割圓術一直算到圓內接正192邊形。
3、南北朝時代數學家祖沖之進一步得出精確到小數點後7位的π值(約5世紀下半葉)。
4、在西方直到1573才由德國人奧托得到經過長期的艱苦研究,他計算出圓周率在和之間,成為世界上最早把圓周率數值推算到七位數字以上的科學家。
2樓:匿名使用者
這沒有誰先發明的說法,因為無論是劉徽還是祖沖之,一代代數學愛好者做到是不斷提高圓周率的精確程度;
劉徽用割圓術將圓周率精確到。
而祖沖之給出π的兩個分數形式:22/7(約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確到小數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紀才由荷蘭數學家奧托重新發現。
除了祖衝劉徽阿基公尺德,還有哪些數學家研究了圓周率?
3樓:子紅情吧斯
阿基公尺德。古希臘大數學家阿基公尺德(西元前287–212 年) 開創了人類歷史上通過理論計算圓周率。
近似值的先河。
劉徽。公元碧睜鉛263年,中國數學家劉徽用「割圓術」計算圓周率,他先從圓內早禪接正六邊形,逐次分割一直算到圓內接正192邊形。
阿耶波多。約在西元530年,印度數學大師阿耶波多算出圓周率約為。婆羅摩笈多采用另一套方法,推論出圓周率等於10的算術平方根。
卡西。阿拉伯。
數學家卡西在15世悔好紀初求得圓周率17位精確小數值,打破祖沖之。
保持近千年的紀錄。
德國數學家魯道夫·範·科伊倫於1596年將π值算到20位小數值,後投入畢生精力,於1610年算到小數後35位數,該數值被用他的名字稱為魯道夫數。
4樓:娜娜同學
阿基公尺德的方式渣老是計算,幾乎開創了數學的理論基礎,絕對的奠基者,開創了一種十分實用的方法,可以舉一反三,比如用以計算當時城牆的最佳高度,大船吃水慎團的最好重量等等,相當有效。劉寬梁橘微的方式是割圓,就是傳統意義的經驗跟實用主義,取大概值,把圓切割成無數直線,並無任何實際或者推廣的意義,總不能把船隔成碎片看吃水深淺吧?就是yy的,無任何實際意義。
三國時代的大數學家劉徽,最早提出了什麼方法計算圓周率?
5樓:菜苗教育
魏晉時期。的劉徽,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數學家,在數學領域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在計算圓周率。
方面,也做出了自己巨大的貢獻,最早提出了用「割圓術」來計算圓周率。這個辦法體現出來劉徽本人的大智慧,「割圓術」被後人所認同,並得到廣泛的流傳。
在《九章算術》中提到過「周三徑一」。這「周三徑一」的意思是圓周率的大概值為三。劉徽認為這個結果太模糊了,不夠精確,不可以作為圓周率的數值。
劉徽發明「割圓術」的由來也比較有趣。牛頓被蘋果樹。
下的蘋果砸了,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而劉徽是在看石匠切割石頭時得出的靈感。
劉徽在無意中看到石匠的工作,覺得這過程很有趣,便在一旁**起來。石匠把一塊方形的石頭,依次切去了四個角,然後再把由四個角得來的八個角依次切掉。以此類推,基早石匠把這些產生的角依次切掉,直到石頭變成無角的,到最後就變成了圓滑的柱子了。
劉徽從石匠開始到結束工作,一直都在旁邊**著,他由石頭想到了圓,也進一步想到了圓周率,他按照石匠的方法,一步步切割圓,然後再計算圓周率,最終得槐桐出了明確的圓周率的數值。石匠每天切割石頭的工作,都有人看見,而由此想到辦法的,也只是劉徽。被蘋果砸過的人,也不只是牛頓,而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也只是牛頓,有所成就的人都善於觀察生活,並從中得到靈感,解決困擾自己的問題。
劉搏明雀徽從石匠切割石頭中得到啟發,發明了「割圓術」 ,給後人計算圓周率提供了乙個可行的邏輯思維。
和嚴密的計算方法,他的事蹟一直被後**傳著。劉徽著有著名的《九章算術注》以及《海島算經》
這兩部作品在我國數學領域也發揮著極大的作用。
6樓:林青竹
割圓術計算圓周率。這個方法為後面祖沖之計爛伏算飢氏攜圓周率做了鋪核薯墊,因為割圓術的計算方法,我們國家古代的成果比歐洲早了一千多年。
7樓:巨集盛巨集盛
數學家劉徽提出的計算圓周率的方法就是割賣襲圓術中運兄,這種計算方法非常悄察的準確有效,並且計算出來的結果也非常的精準。
8樓:巨集盛星辰
最早提出了用各元素的方式來計算圓周率,這樣的方法非常的體現智慧,得到了後世的認同,後來廣為流傳。
除了祖沖之,歷史上研究圓周率的數學家還有誰?
9樓:過去是歷史
中國之最——世界上最早將"圓周率"值推算到小數點後七位的人:祖沖之。
祖沖之和誰共同發明了圓周率?
10樓:快樂無限
答案是:祖沖之。
祖沖之(西元429年─西元500年)寬消碼是我國傑出的數學家,科學家。南北朝時期人,漢族人,字文遠。生於宋文帝元嘉六年,卒於齊昏侯永元二年。
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為避戰亂,祖沖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遷至江南。祖昌曾任劉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沖之的父親也在朝中做官。
祖沖之從小接受家傳的科學知識。青年時進入華林學省,從事學術橋兆活動。一生先後任過南徐州(今鎮江市)從事史、公府參軍、婁縣(今崑山市東北)令、謁者僕射、長水校尉等官職。
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曆法和機械三方面。
祖沖之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曆法和機械三方面。此外歷史記載祖沖之精通音律,擅長下棋,還寫有**《述異記》。祖沖之著述慎哪很多,但大多都已失傳。
他寫的《綴術》一書,被收入著名的《算經十書》中,作為唐代國子監算學課本,可惜後來失傳了。《隋書·律曆志》留下一小段關於圓周率(π)的記載,祖沖之算出π的真值在和之間,相當於精確到小數第7位,簡化成,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成就。祖沖之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一位將圓周率值計算到小數第7位的科學家,創造了中國紀協世界之最。
這一紀錄直到15世紀才由阿拉伯數學家卡西打破。
祖沖之還給出π的兩個分數形式:22/7(約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確到小數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紀才由荷蘭數學家奧托重新發現。祖沖之還和兒子祖
圓周率是誰發現的?(緊急),圓周率是誰發現的?
西漢末年,劉歆 約分元前50年到公元23年 定圓周率為3.1547,到了東漢時代,張衡 公元78 139年 求得兩個比,一是92 29 3.17241 另一個是10,約等於3.1622.印度數學家羅笈多也曾定圓周率為10,但已遲於張衡500多年.到了三國時,魏人劉徽 公元263年 創立了求圓周率的準...
圓周率是什麼的比值,圓周率是圓的什麼?和什麼的比值?
圓周率圓是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 如果5a 4b,那麼a b 4 5 路程一定,速度 和 時間 成 反 比例工作時間一定,工作總量 和,工效 成 正 比例長方形面積一定,長寬成反比 正確 圓的半徑和麵積成正比例 錯誤 應該是圓的面積與半徑的平方成正比例 圓周率是圓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圓周長總是比圓直徑長了...
圓周率是半徑還是直徑除以圓的周長
龐亮鄂風 圓的周長 派d,d為直徑.根據等式性質,等式兩邊同除以d,即圓的周長 d 派.所以 圓周率是周長除以直徑. 裴玉巧單未 1.中國古代.通過測量後得圓周率是22 7 2.當直徑是有理數時.通過測量發現周長是個無理數 3.經過數學推算.它是個無理數 圓,的計算公式怎麼算?什麼是直徑,周長,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