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東歐平原的成因,東歐平原是怎麼形成的

時間 2021-05-07 19:59:37

1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這道題如果繼續延伸的話,考查的是地貌形成的內外力作用。平原是一種地貌形態,任何一種地貌的形成都是內外力同時進行的,只是看起到絕對作用的是哪一種。一般的像山地、丘陵等是內力起主要作用的地貌特徵。

平原等是外力起主要作用的結果。外力作用包括搬運、侵蝕、堆積等。比如我國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形成原因是外力作用的河流侵蝕和堆積。

東歐平原的成因要看它現在所覆蓋的區域,主要是俄羅斯境內,東歐平原在構造上屬於俄羅斯陸臺的一部分,東歐平原曾遭到四次冰川侵襲,侵蝕作用明顯,希望能幫到你!

2樓:匿名使用者

在第四紀冰期時,東歐平原曾遭到四次冰川侵襲,冰川活動是形成東歐平原現代地貌的主要原因之一。北部和西北部以冰川侵蝕地貌為主,地表起伏不平,多湖沼;中部為主要冰磧區,冰磧丘陵間夾有沼澤低地;南部為冰水沉積區,多泥沙質平原,地勢較平坦,沖溝、坳溝、階地較發育。 看來東歐平原現代地貌的形成中既有侵蝕也有沉積。

3樓:匿名使用者

要了解東歐平原的成因首先必須知道平原的形成原因,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平原形成原因有兩種:

一、沖積性平原。主要由大江大河與湖泊的流水性沖積而形成,如長江中下游平原、密西西比平原、湄公河平原等。這些河流沖積平原是農業經濟的精華地帶通常也是區域經濟非常發達的地區。

二、冰漬平原。主要是歷史冰期覆蓋的冰川消融退化形成的,如東歐平原、西歐平原、美國大平原等。這些地區一般緯度較高,適合發展畜牧業,是畜牧業發達地區。

所以說東歐平原是屬於冰漬平原,是由冰川消融而形成的。

東歐平原是怎麼形成的

4樓:雲南萬通汽車學校

東歐平原在構造上屬於俄羅斯陸臺的一部分,在前寒武紀基底上覆蓋了厚薄不一的自古生代至今的地層,基本上呈水平分佈。在地形上是一個廣大平緩而稍有微波起伏的丘陵性大平原,丘陵性高地與面積不大的低地相互交錯。平均海拔高度175米,最高463米(提曼山),但大部在200米以下,只有東南部裡海沿岸低地在海平面以下,為海積平原。

在第四紀冰期時,東歐平原曾遭到四次冰川侵襲,冰川活動是形成東歐平原現代地貌的主要原因之一。北部和西北部以冰川侵蝕地貌為主,地表起伏不平,多湖沼;中部為主要冰磧區,冰磧丘陵間夾有沼澤低地;南部為冰水沉積區,多泥沙質平原,地勢較平坦。

5樓:霍元甲第二

在第四紀冰期時,東歐平原曾遭到四次冰川侵襲,冰川活動是形成東歐平原現代地貌的主要原因之一。北部和西北部以冰川侵蝕地貌為主,地表起伏不平,多湖沼;中部為主要冰磧區,冰磧丘陵間夾有沼澤低地;南部為冰水沉積區,多泥沙質平原,地勢較平坦。

東歐平原和中歐平原(波德平原)的主要成因

6樓:身的傳說

中歐平原

(波德平原 )

波德平原地貌與第四紀冰川作用緊密相關,但由於玉木冰川只出現在易北河以東地區,因此以易北河為界東西兩部分的地貌特徵有明顯的差異。西部冰磧地貌不很顯著,為一起伏和緩的低平原,由沿海向內陸大致可分為低地帶、砂質平原帶。東部地區冰磧地貌儲存較好,由沿海向內陸大致可分為砂丘帶、底磧平原帶、終磧丘陵帶、冰水平原帶和黃土帶。

西歐平原

是地質時期地層拗陷而成的(西歐平原包括荷比平原(荷比低地)、北法平原、倫敦平原等。荷比平原是沖積平原,荷蘭境內有相當一部分陸地原來是北海的一部分。北法平原和倫敦平原,都是地質時期地層拗陷而成的構造平原。 )

7樓:魏利斯

東歐平原成因:

東歐平原在構造上屬於俄羅斯陸臺的一部分,在前寒武紀基底上覆蓋了厚薄不一的自古生代至今的地層,基本上呈水平分佈。在地形上是一個廣大平緩而稍有微波起伏的丘陵性大平原,丘陵性高地與面積不大的低地相互交錯。平均海拔高度175米,最高463米(提曼山),但大部在200米以下,只有東南部裡海沿岸低地在海平面以下,為海積平原。

在第四紀冰期時,東歐平原曾遭到四次冰川侵襲,冰川活動是形成東歐平原現代地貌的主要原因之一。北部和西北部以冰川侵蝕地貌為主,地表起伏不平,多湖沼;中部為主要冰磧區,冰磧丘陵間夾有沼澤低地;南部為冰水沉積區,多泥沙質平原,地勢較平坦,沖溝、坳溝、階地較發育。

看來東歐平原現代地貌的形成中既有侵蝕也有沉積。

中歐平原(波德平原)成因:

波德平原地貌與第四紀冰川作用緊密相關,但由於玉木冰川只出現在易北河以東地區,因此以易北河為界東西兩部分的地貌特徵有明顯的差異。西部冰磧地貌不很顯著,為一起伏和緩的低平原,由沿海向內陸大致可分為低地帶、砂質平原帶。東部地區冰磧地貌儲存較好,由沿海向內陸大致可分為砂丘帶、底磧平原帶、終磧丘陵帶、冰水平原帶和黃土帶。

東歐平原的低山和丘陵是怎樣形成的

8樓:匿名使用者

東歐平原北部和西北部以冰川侵蝕地貌為主,地表起伏不平,多湖沼;中部為主要冰磧區,冰磧丘陵間夾有沼澤低地;南部為冰水沉積區,多泥沙質平原,地勢較平坦,沖溝、坳溝、階地較發育。在第四紀冰期時,東歐平原曾遭到四次冰川侵襲,冰川活動是形成東歐平原現代地貌的主要原因之一。東歐平原現代地貌的形成中既有侵蝕也有沉積。

東歐平原是冰川的什麼作用形成的

9樓:匿名使用者

冰川(glacier)是一巨大的流動固體,是在高寒地區由雪再結晶聚積成巨大的冰川冰,因重力這主要因素使冰川冰流動,成為冰川。冰川作用包括侵蝕、搬運、堆積等作用,這些作用造成許多地形,使得經過冰川作用的地區形成多樣的地貌。此外,若將冰川的體積換成水量,則除海水之外,佔地球上所有的水量的 97.

8%。在極地和高山地區,氣候嚴寒,常年積雪,當雪積聚在地面上後,如果溫度降低到零下,可以受到它本身的壓力作用或經再度結晶而造成雪粒,稱為粒雪(firn)。當雪層增加,將粒雪往更深處埋,冰的結晶越變越粗,而粒雪的密度則因存在於粒雪顆粒間的空氣體積不斷減少而增加,使粒雪變得更為密實而形成藍色的冰川冰,冰川冰形成後,因受自身很大的重力作用形成塑性體,沿斜坡緩慢運動或在冰層壓力下緩緩流動形成冰川。

10樓:子朗李

冰川活動是形成東歐平原現代地貌的主要原因之一。北部和西北部以冰川侵蝕地貌為主,地表起伏不平,多湖沼;中部為主要冰磧區,冰磧丘陵間夾有沼澤低地;南部為冰水沉積區,多泥沙質平原,地勢較平坦,沖溝、坳溝、階地較發育。

所以說,東歐平原的形成既有冰川侵蝕作用也有冰川沉積作用。

東歐平原南部農業發展的區位因素

11樓:文似花海

東歐平原位於歐洲東部,世界第二大平原,其範圍北起北冰洋,南至黑海、裡海之濱;東起烏拉爾山脈,西至波羅的海,近400萬平方公里廣大區域,平均海拔約170米。東歐平原大部分在俄羅斯境內,因此又稱為俄羅斯平原。它是歐亞草原,尤其是欽察荒原的延伸。

東歐平原在構造上屬於俄羅斯陸臺的一部分,在前寒武紀

基底上覆蓋了厚薄不一的自古生代至今的地層,基本上呈水平分佈。在地形上是一個廣大平緩而稍有微波起伏的丘陵性大平原,丘陵性高地與面積不大的低地相互交錯。平均海拔高度175米,最高463米(提曼山),但大部在200米以下,只有東南部裡海沿岸低地在海平面以下,為海積平原。

在第四紀冰期時,東歐平原曾遭到四次冰川侵襲,冰川活動是形成東歐平原現代地貌的主要原因之一。北部和西北部以冰川侵蝕地貌為主,地表起伏不平,多湖沼;中部為主要冰磧區,冰磧丘陵間夾有沼澤低地;南部為冰水沉積區,多泥沙質平原,地勢較平坦,沖溝、坳溝、階地較發育,看來東歐平原現代地貌的形成中既有侵蝕也有沉積。

自北向南有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帶。裡海北岸為半荒漠和荒漠。主要河流有伏爾加河、頓河、第聶伯河。並有低於洋麵的裡海低地。

地質構造上曾先後受4次冰期的影響,冰磧地貌十分發育。平原南部地形較平坦。以流水侵蝕作用為主,沖溝平谷地貌比較發育。

平原北部有幾條東北西南走向的終磧壟,瓦爾代高地即由終磧壟演化而成。冰磧丘陵之間,廣佈窪地、沼澤地。此外蛇形丘、鼓丘、冰磧埠等冰磧地貌也很普遍。

丘陵性高地與低地交錯分佈,平均海拔約170米。平原北部廣佈冰川地形,有瓦爾代丘陵等典型的冰磧丘陵和冰水平原;南部流水地貌發育,黑海沿岸有乾旱地貌。東歐平原的平均海拔雖然只有170米,但平原上既有許多海拔300米以上的丘陵(如中俄羅斯丘陵、伏爾加丘陵等),也有低於洋麵的裡海低地。

由於地形波浪起伏,面積廣大,各地的氣候並不相同,動植物分佈的差異也很大。從北向南,依次是嚴寒的苔原帶、比較寒冷的森林帶、氣候適中的森林草原帶、最南邊的草原帶。其中森林帶佔了平原總面積的一半以上。

平原上有伏爾加河、頓河和第聶伯河等著名的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