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傳說中的年糕
當前丘陵山區的農業生產仍處於廣種薄收的狀態,低產田,低產園(如桔園,茶園等),低產林(如油茶林、油桐林、杉木林等)佔很大的比例,不僅浪費了寶貴的光、熱、水和土地資源,而且造成水土流失,生態環境惡化。產生粗放經營的根本原因是經濟、文化落後,缺乏物資(如化肥、農藥、機械、能源等)投入和科學技術的引進。因此,大幅度增加對丘陵山區的物資投入,促使科技進山,是逐步實現集約化經營的必要條件。
丘陵山區的地貌特徵是山地多、耕地少。當前丘陵山區的農業主要集中在山間河谷的少數耕地上,而大量的山坡地沒有得到合理利用,尤其是坡度為25°以下的緩坡地具有發展經濟林的良好條件,應重點開發利用,並應根據各種條件,發展果、茶、桑及用材林等。針對山區氣候特點,佈局山區多層次的立體農業,大力發展多種經營,維護和改善山區生態環境,以獲得較理想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下層(海拔300~400m以下)主要以種植業為主,在保證糧食穩步增長,自給有餘的前提下,擴大經濟作物面積,適當發展**帶經濟林果,大力發展薪炭林,積極開發草食畜禽和水產養殖,提高農業氣候資源利用率。
中層(海拔400~800m)可在保證糧食自給或基本自給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經濟林和用材林,開發名、特、優農產品,利用草山、草坡發展草食畜禽。交通方便,離城市較近的山區,可利用夏季涼爽氣候種植番茄,甜椒,蘿蔔等蔬菜作物,充分發揮山區氣候資源優勢。
上層(海拔800~1000m以上)則以林為主,大力發展用材林,水源涵養林和藥材,適當發展食用菌,實行保護性開發,增強生態效益,對山頂的森林植被必須保護,有條件的山區逐步發展旅遊業。本區山體高度一般約為1000~1500m,人類活動主要在1000m以下。800~1000m以上基本是林農溼冷氣候層,南、中、北**帶有所區別。
水稻種植上限高度,中**帶可達1200~1400m,北**帶為900m左右。北**帶玉米種植上限高度達1500m左右。採取分散小群放牧的方式可以利用草山發展養牛、養羊業。
2樓:匿名使用者
丘陵地區適合發展林果業,既有利於保持水土,又可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3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1.優勢:光熱水資源豐富,配合好;生物品種豐富多樣,植物生長速度快,更新能力強;地形多樣,具垂直分異,有利與發展立體農業;水資源豐富,有利於灌溉。
2.制約因素:季風不穩定,氣象災害頻繁,春季低溫陰雨,夏季乾熱,對作物生長不利;
農業所利用的生物資源單一;
水土流失嚴重,地表分割侵蝕嚴重,開發難度大,紅壤肥力低3.主要作物:水稻,柑橘,油菜、茶葉
珠江三角洲為商品糧基地---基塘農業,新穎的混合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