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打雷還是先閃電,下雨的時候,是先打雷,後閃電,還是先閃電,後打雷 為什麼

時間 2021-05-07 20:02:02

1樓:匿名使用者

先打雷,打了雷才會有閃電。有人要問為什麼先看見內電後才有雷的聲音,這是因為光速要快於聲速的原因。

2樓:匿名使用者

打雷和閃電是同時發生的,是由於帶異種 電荷的雲層或雲層與大地之間的一種放電 現象,當帶異種電荷的雲層相互間的距離 由於運動而縮小到一定距離時,正負電荷 間的強大電勢差將空氣擊穿而發生瞬間放 電,放電時產生的放電火花就是我們見到 的閃電,同時放電時產生的聲音就是雷聲 。 同理,當帶電雲層運動時,地面相對應的 地方產生感應電荷,若雲層與地面或地面 高大物體間距離較小,則雲層與物體間的 空氣被擊穿而發生瞬間放電產生雷電。 我們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是因此光的 傳播速度比聲音的傳播速度大得多,因此 先看見閃電後聽見雷聲。

下雨的時候,是先打雷,後閃電,還是先閃電,後打雷.為什麼

3樓:北方白水

雷和閃電是同時發生的。

之所以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是因為在空氣中,光的傳播速快,很快就能到達地面,而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慢,過一會兒才會傳到大地上來。所以就會先聽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了。實際上閃電和雷聲是同時出現的。

傳到地面的時間相差這麼多,是因為光每秒鐘要傳播3000000千米,而聲音在空氣中只能1秒鐘傳播0.34千米。聲速只有光速的九十萬分之一。

閃電有的長,有的短,有的聲大,有的聲小。你可以根據聲音傳到地面的時間大致判斷雲層到地面的高度。光到地面幾乎用不了多少時間,可以認為是0,從看到閃電到聽到雷聲,間隔多少秒再乘以340米,就是閃電處到你的距離了。

4樓:

其實,它們是同時發生的,

只不過,光的速度比聲音的傳播速度快,

所以,我們總是先看見閃電,再聽到雷聲。

5樓:巴霞姝雍滌

大部分是先打雷後下雨。因為:雷雨根據其生成方式,有熱雷雨、鋒面雷

雨、地形雷雨、平流雷雨等等。先雷後雨一般都是發生在熱雷雨與地形雷雨中。

為什麼熱雷雨與地形雷雨會先有雷後有雨的感覺呢?

前面講了熱雷雨、地形雷雨一般產生於單一氣團內部,由區域性熱力作用與地形作用而產生的。其實產生熱雷雨與地形雷雨在積雨雲中雷鳴電閃降水的發生時間不會相差許多。如果人處於雷雨雲底部先雷後雨感覺很可能不會很明顯(有感覺)。

熱雷雨與地形雷雨產生先雷後雨的情況,可能有兩種:第一種是產生熱雷雨與地形雷雨的積雨雲底部空氣層比較乾燥,積雨雲中降水在還未落到地面時已經蒸發掉了,而雷聲卻照樣傳到地面。這樣就產生了雷公先唱歌的情況。

以後積雨雲繼續發

展,雨滴大到落到地面前還不致完全蒸發完時才形成降水。第二種情況是由於熱雷雨是帶有很強的區域性性的,範圍很小,當它遠離本地時,閃電雷聲可以通過空氣傳播過來為我們所聽到。但由於雷雨雲遠離本地,降水當然不會落到頭上,而後隨著積雨雲移來才會發生降水,這也是先雷後雨。

由於熱雷雨、地形雷雨是在單一氣團內發展起來的區域性性雷雨,所以範圍小,雨量也不會很大,而且下雨時間也短,不可能下很大的雨。如果積雨雲遠離本地有可能在它尚未移來之前已經消亡,根本不會下雨。

而鋒面雷雨情況就不一樣,它是在鋒面雲系中發展起來的。在鋒面中原來天氣情況就比較惡劣,多為陰雨天氣。因此在它還沒有發生強烈擾動發展成積雨雲之前就已經可能是陰雨天氣,而後隨著冷暖氣流劇烈的相對運動發生強烈擾動,從鋒

面雲系中發展成積雨雲產生打雷現象。這就勢必形成先雨後雷情況。這種情況降水時間和雨勢勢必都比較大些。所以農諺有說:先雨後雷,其雨必大,正是指的這種情況。

可見先雷後雨,有雨必小;未雨先雷,船去步回等諺語在一般情況下還是比較符合科學道理的。但由於鋒面雷雨有時也有先雷後雨情況,所以利用這些諺語作預報時,最好根據當時天氣形勢配合考慮互相訂正,把握性更大些

6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雷和閃電是同時發生的。我們之所以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是因為在空氣中,光的傳播速快,很快就能到達地面,而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慢,然後呢,過一會兒才會傳到大地上來。

7樓:藏著一份永遠

打雷和閃電是同時發生的,雲層發生撞擊會產生閃電同時也會發出聲音,光的傳播比聲音要快,所以人往往先看到閃電 隨後會聽到雷聲

8樓:隱逸鳳簫

同時發生的,我們往往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因為聲音傳播速度慢。

先閃電還是先打雷

9樓:hao大森

先閃電,後打雷,因為光速比聲速快。

光速是指光波或電磁波在真空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發現的自然界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它與觀測者相對於光源的運動速度無關,即相對於光源靜止和運動的慣性系中測到的光速是相同的。

物體的質量將隨著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當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時,它的質量將趨於無窮大,所以有質量的物體達到光速是不可能的。只有靜止質量為零的光子,才始終以光速運動著。

真空中的光速等於299,792,458米/秒(1,079,252,848.88千米/小時)。這個速度並不是一個測量值,而是一個定義。

它的計算值為(299792500±100)米/秒。

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米於2023年10月21日起被定義為光在1/299,792,458秒內傳播的距離。使用英制單位,光速約為186,282.397英里/秒,或者670,616,629.

384英里/小時,約為1英尺/納秒。

10樓:泥姮曾悌

雷和雨是同時的,只不過光的速度比聲音的速度快,因而先看到閃電後聽見雷聲。

11樓:糜蕩芮爰爰

之所以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是因為在空氣中,光的傳播速快,很快就能到達地面,而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慢,過一會兒才會傳到大地上來。所以就會先聽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了。實際上閃電和雷聲是同時出現的。

12樓:藤寧燕夏

打雷和閃電是同時發生的,發生的地點距人的距離是不變的,光的速度為c=299792458m/s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m/s,光速比聲速大,所以人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

13樓:圭騫騫磨燕

實際上是同時發生的,我們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是因為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的傳播速度大得多,因此先看見閃電後聽見雷聲。

14樓:睢奇姒乾

本來2個是一起發生的,但是光的傳播速度遠遠大於聲音的傳播速度(在同一介質空氣中),故而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

15樓:羅未家憶雪

打雷和閃電是同時發生的,因為他們都是由於高空帶點雲層之間放電產生的。只不過由於閃電是光速,速度最快。而打雷是聲速傳播,速度較慢。所以傳到地面時我們會先看見閃電後聽到雷聲。

16樓:生邁尚欣美

大哥,是音速比光速快,你看電視機就是個明顯的例子,聲音出來了,可是影像還沒出來,所以是先打雷,但是也有雷電同時的現象,不過極少

17樓:蕭振國敬冠

閃電和打雷其實是同時發生的,先看見閃電後聽見打雷是因為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比聲音要快。

18樓:緱盛戚夜綠

同時發生的,電荷在擊穿空氣時產生了聲響,但是由於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快得多得多,所以你總是先看到閃電然後聽到雷聲。

19樓:渠穎卿郯水

打雷時,其實雷和閃電是同時發生的.只是由於人距打雷的地方較遠,而光速又大於聲速,因此一般人是先看到閃電之後才聽到雷聲

20樓:匿名使用者

打雷閃電是同是發生的,人們先看見閃電,後聽見雷聲

21樓:石燦揭令美

實際上是同時的,只是人的眼睛對光的感覺比耳朵對聲音的感覺來得快.所以先看到閃電後才聽見打雷.

22樓:匿名使用者

不要誤人子弟行嗎?明明是同時產生的,只是像你一開始說的,光傳播速度比較快,所以人感官是先看見閃電後聽見雷聲

23樓:壞人

其實是同時發生的,但因為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快,所以我們都是先看到閃電,再聽到雷聲

24樓:

閒閃電後打雷,因為光速本來就比聲速快還是男生的速度很快,但是關閉一扇就沒了。

25樓:覺得幸福了嗎

其實嚴格講是先閃電,閃電通道燃燒了周圍空氣,形成電光。然後才是高溫之後,空氣發生**,形成了炸雷,出現了空爆,這就是雷聲!所以,嚴格講是先閃電後打雷,但這個時差很短,幾乎是一瞬間。

所以很多人認為是同事發生!ps:此文無關我們先看見什麼,先聽見什麼,也無關光速個音速,因為這個問題,根!

本!不!是!

比速度,而是**誰先現在起跑線上!

26樓:匿名使用者

你是科學老師嗎?這都知道!

27樓:為愛可醫

先閃電,光速大於聲速。

下大雨的時候,是先打雷,還是先閃電

28樓:九言堂主

以前的學習告訴我們,是同時發生的,只不過光的傳播速度快。但仔細想想,如果一定要分一個先後的話,好像是閃電先發生,想象一下化學**。。。。不一定正確,歡迎討論

29樓:匿名使用者

同時發生

但是因為光傳播的速度比聲音更快 所以先看到閃電

希望能幫到你

30樓:紫雲之南

同時發生的,只是人們感覺有些差異,因為在遠處同時產生的光(閃電)和聲(雷聲)傳播速度相差太大(每秒30萬公里和360米的差異),人們往往先感覺到閃電才聽到雷聲,會以為先閃電再打雷。

31樓:屋面瓦廠

考慮到光傳播速度快,先閃電,後打雷。

32樓:釋然哥哥

是先閃電,兩朵不同電極的雲碰撞到一起會出現火花和聲音,光速比音速快,所以你會先看到閃電,然後才會有雷聲。

其實他們是同時發出的,就是光的傳播速度快。

33樓:匿名使用者

二者是同時發生的,只是因為光速快於聲速,才會先看見閃電,後聽見雷聲。

34樓:花國沙界

要說我們是先看到閃電還是先聽到打雷,肯定是先看到閃電然後才能聽到打雷,因為光速比聲速傳播的快。

35樓:

打雷閃電同時發生,但因為光速比聲速快,所以我們會先見到閃電再聽到雷聲

36樓:監控大屏

閃電,閃電傳輸的速度快,所以先看到閃電再聽到打雷

37樓:

同時的,只是你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

38樓:張梓曄

先閃電,後打雷,因為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要快。

39樓:啊多麼藍的天啊

我覺得是閃電 親眼見過 閃電後才響雷

是先打雷還是先閃電?

40樓:康康侃球

兩者是同時發生的,只不過光速和聲速不一樣,讓我們感覺到有時間差,總是先看到閃電⚡️,然後才聽到隆隆的雷聲

41樓:匿名使用者

先閃電,然後才打雷。聲音傳播慢

是先打雷後閃電,還是先閃電後打雷?

42樓:睞坎

人們通常把發生閃電的雲稱為雷雨雲,其實有幾種雲都與閃電有關,如層積雲、雨層雲、積雲、積雨雲,最重要的則是積雨雲,一般專業書中講的雷雨雲就是指積雨雲。 雲的形成過程是空氣中的水汽經由各種原因達到飽和或過飽和狀態而發生凝結的過程。使空氣中水汽達到飽和是形成雲的一個必要條件,其主要方式有:

(1) 水汽含量不變,空氣降溫冷卻; (2) 溫度不變,增加水汽含量; (3) 既增加水汽含量,又降低溫度。 但對雲的形成來說,降溫過程是最主要的過程。而降溫冷卻過程中又以上升運動而引起的降溫冷卻作用最為普遍。

積雨雲就是一種在強烈垂直對流過程中形成的雲。由於地面吸收太陽的輻射熱量遠大於空氣層,所以白天地面溫度升高較多,夏日這種升溫更為明顯,所以近地面的大氣的溫度由於熱傳導和熱輻射也跟著升高,氣體溫度升高必然膨脹,密度減小,壓強也隨著降低,根據力學原理它就要上升,上方的空氣層密度相對說來就較大,就要下沉。熱氣流在上升過程中膨脹降壓,同時與高空低溫空氣進行熱交換,於是上升氣團中的水汽凝結而出現霧滴,就形成了雲。

在強對流過程中,雲中的霧滴進一步降溫,變成過冷水滴、冰晶或雪花,並隨高度逐漸增多。在凍結高度(-10攝氏度),由於過冷水大量凍結而釋放潛熱,使雲頂突然向上發展,達到對流層頂附近後向水平方向鋪展,形成雲砧,是積雨雲的顯著特徵。 積雨雲形成過程中,在大氣電場以及溫差起電效應、破碎起電效應的同時作用下,正負電荷分別在雲的不同部位積聚。

當電荷積聚到一定程度,就會在雲與雲之間或雲與地之間發生放電,也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閃電。 所以雷和電是同時產生,由於光和聲音的傳播速度不同,一般情況下人不能同時看到閃電和聽到雷聲

希望採納

為什麼先打雷後下雨,為什麼先打雷後下雨呢

很簡單,因為下雨必須有云,雲彩移動到該地區時,和別的雲彩相撞,正極電荷和負極電荷摩擦產生的雷電。但不一定每次下雨都會打雷。ok?你的明白?不清楚有時候只打雷不下雨那叫悶雷 大多數時候是光下雨不打雷的。也有先下雨後打雷的。最佳答案 打雷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空氣層裡有一定的抬升力和一定的水汽,氣層不穩定,...

先打工還是先學門技術,初中剛畢業怎麼辦啊??

請樓主不要猶豫不快,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文憑低並不可怕,還有比你文憑更低的 交不起培訓費用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明確的就業觀念。當酒店服務員固然辛苦,嫌不了幾個錢也沒有關係,但如果不能吃苦受累,肯定成不了氣候。學門技術想法很好,但關鍵是要先賺取學費 邊賺學費邊參加培訓也就很好,如果目標不明 盲...

諺語如雷公先打雷,有雨也不多,為什麼有句俗話 先打雷後下雨,有雨也不多?

東風急,備斗笠。風靜悶熱,雷雨強烈。急雨易晴,慢雨不開。雨後生東風,未來雨更凶。雨前有風雨不久,雨後無風雨不停。不刮東風不雨,不刮西風不晴。三 有光,電 聲現象與天氣的諺語 星星密,雨滴滴。星星稀,好天氣。星星明,來日晴。星星眨眼,有雨不起。直閃雨小,橫閃雨大。炸雷雨小,悶雷雨大。雷轟天頂,雖雨不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