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氯氣的純度受氯化鈉溶液的量影響,因為氯化鈉會慢慢被消耗,溶液中的氯化鈉就會慢慢成了氫氧化鈉,電解氫氧化鈉溶液的實驗現象就和電解水的實驗現象是一樣的,生成的就是氫氣和氧氣了,如果溶液太少,溶液中的氯化鈉就會較快的變成氫氧化鈉,使氯氣中混有氧氣,氯化鈉越少,氧氣濃度就越高,氯氣就不純了!
所以你這個現象應該是氯氣中混有氧氣,再加上氯氣在飽和食鹽水中是難溶,但因為氯化鈉被慢慢消耗,有生成氫氧化鈉,所以生成的氯氣又一部分有溶解在溶液中了,所以氯氣的量比氫氣的量少!
2樓:
1。 氯化鈉本身的量,一般為了延長實驗時間都會放過量的氯化鈉!
在反應時,氯化鈉固體會慢慢溶解減少。
在飽和時剛開始陽極基本是氯氣(含有少量氧氣)氧氣基本上一直都有,只是多少的問題。
2. 如果你沒有使溶解保持飽和的話,氧氣會隨氯化鈉濃度的減少而增加。
3. 還有,你用的電極化學性質要非常穩定防止它與cl反應,這樣也會導致cl減少(為防止電極被腐蝕,工業上常用金屬鉑做電極,自己的話條件可能跟不上)
4. 會有部分的cl溶於水,生成少量氯酸和次氯酸5. 實驗時對於氣體的乾燥處理。
影響結論的因素很多,實驗很難減少誤差的,不過你的誤差太大了本人自己也做過這個實驗,因為電極選擇不當,產生許多非也廢渣。還有別吸入太多cl2
3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的只是高中知識層面上來解答這個問題 但是具體原因有很多
如果樓主真是做實驗的話 不同氣體在不同電極上的析出電勢是不同的 如果選用的電極不好 可能會導致氯氣和氧氣析出電勢相近 有副反應 而且氣體脫附速率也不同 氫氣和氯氣脫附電極柱的情況是不同的 而且電解過程中 產生的氫氧根 也會使氯氣部分溶解 所以實驗得到的氣體比不是1:1很正常
實際上 大多電解實驗 都很難得到理論比例的產物
4樓:
開始是生成氯氣和氫氣,電解時間一長,後來的水溶液可看成是氫氧化鈉溶液,是電解水,這就是比例不是1:1的原因
電解飽和食鹽水(知道什么回答什么謝謝!)
陰極 有無色氣體生成,用試管收集後檢驗,用點燃的火柴靠近試管口,能聽到輕微爆鳴聲。結論 陰極產生的氣體為氫氣。2h 2e h2 陽極 有黃綠色氣體生成.結論 陽極產生的氣體為氯氣。2cl 2e cl2 總反應 2nacl 2h2o 2naoh cl2 h2 全手打,望採納 圖上 1是氫氣,2是氯氣 ...
如圖是工業電解飽和食鹽水的裝置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
猥瑣哥 a 根據鈉離子移向陰極確定 是陰極,出口 是電解池的陽極,溶液中的氯離子在陽極失電子生成氯氣,出口 是電解池的陰極,溶液中的氫離子得到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生成氫氣,故a錯誤 b 依據裝置圖可知,離子交換膜是陽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陽離子通過,不能讓陰離子通過,故b正確 c 裝置是電解飽和食鹽水,電解...
電解食鹽水,電解食鹽水化學方程式
你用銅做陽極,開始電解時,首先應該電解的是銅,所以陰極會產生氣泡 先產生氯氣 陽極就沒得明顯變化,電解一段時間後,陰極產生氫氣,在陰極附近有大量的氫氧根存在,與銅離子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澱,就是你看到的黃色沉澱,氫氧化銅分解就成了黑色的氧化銅 1.電解時所取飽和食鹽水溶液的質量。2.點解後所得溶液的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