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地球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為第三顆。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
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地球自轉與公轉運動的結合產生了地球上的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地球自轉的速度是不均勻的。
同時,由於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氣、海洋和地球內部物質的各種作用,使地球自轉軸在空間和地球本體內的方
產生變化。地球自轉產生的慣性離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兩極向赤道逐漸膨脹,成為目前的略扁的旋轉橢球體,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約短21千米。
阿波羅飛船看到的地球 阿波羅飛船看到的地球 地球升起在月球的地平線上地球可以看作由一系列的同心層組成。地球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和大氣圈,還有磁層,形成了圍繞固態地球的外套。
地球作為一個行星,遠在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
地球基本資料
赤道半徑 6378140米
扁率因子 298.257
質量 5.976×1027克
平均密度 5.52克/釐米3
表面重力加速度(赤道) 978.0釐米/秒2
表面重力加速度(極地) 983.2釐米/秒2
自轉週期 23時56分4秒(平太陽時)
公轉軌道半長徑 149597870千米
公轉軌道偏心率 0.0167
公轉週期 1恆星年
黃赤交角 23度27分
2樓:
地球和宇宙中別的恆星沒多大區別,只是他所處的宇宙環境,如離太陽的距離,地球的自轉,它自身的引力,還有自身的物質組成存在很大的優越性,使得他具備了產生生命的條件,它就貴在是一顆有生命的星球,除了和別的星球沒什麼區別,都是宇宙中的一分子而已。
3樓:
是人類和動物都賴以生存的星球
4樓:碧空一梟
。。。樓主問的到底是什麼?
這個不確定性看看2樓的回答就知道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
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一個什麼樣的星球?
5樓:匿名使用者
那要看你離多遠看了。按現在地球人的技術水平,如果離得比較近,比如在月球附近看,地球是一個以藍色為基調,點綴著白色雲層的美麗星球,就像我們平常見到的那些太空**一樣;如果在木星的位置看,地球是個不起眼的星球,但在望遠鏡中還是可以看到藍色、白色,但會丟失很多細節;在冥王星的位置看,地球是個模糊的光斑,隨著天氣和季節的不同,能夠觀察到光斑的顏色變化;如果到一光年以外的奧爾特雲的位置,地球基本上只有在掩星的情況下才能被發現……它就像一個匆匆掠過太陽明亮表面的小黑點;在距離4.2光年的比鄰星位置,基本上就只能依靠地球人發射的無線電波來判定那裡有顆行星;至於更遠的地方……先找到毫不起眼的太陽,然後再考慮其它的事情吧
6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一個深藍色的水球。
直到十六世紀時,人類才瞭解到地球只不過是太陽系的另一顆行星而已。
地球不需太空探測船才可認識,但是直到二十世紀我們才真正勾勒出整個地球的全貌。 當然能自太空中取得它的影像是其中相當重要的因素,地球的太空影像對天氣**,尤其是颱風 (颶風) 的預報來說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從太空看到的地球真是非常美麗、可愛。
由化學組成成分及**震測特性來看,地球本體可以分成一些層圈,以下就標示出它們的名稱與範圍(深度,單位為公里):
0- 40地殼40-2890地幔2890-5150外地核5150-6378內地核
固態的地殼厚度變化頗大,海洋地區的地殼較薄,平均約7公里厚;而大陸地殼就厚得多,平均約40公里厚; 地函也是固態,不過在它上部有一層極小部分熔融的區域,稱為軟流圈 ,其上的地函最頂部及整個地殼則稱為岩石圈 ;至於外地核是液態而內地核是固態。 這些不同的層圈都是以不連續面為界,最有名的就是在地殼與地函之間的莫氏不連續面 (mohorovicic discontinuity)。
地幔佔有地球的主要質量,地核反而位居其次,至於我們生存的空間則只是整個地球極小的一部分而已 (質量,單位為10的24次方公斤: 大氣層 = 0.0000051,海洋 = 0.
0014 ,地殼 = 0.026,地幔 = 4.043,外地核= 1.
835,內地核 = 0.09675,
地核的主要成分是鐵 (或鐵鎳質),不過也可能有一些較輕的物質存在,地心的溫度約有7,500k,比太陽表面溫度還高;下部地函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矽、鎂、氧,再加上一些鐵、鈣及鋁;上部地幔主要成分則是橄欖石及輝石 (鐵鎂矽酸鹽岩石),也有鈣和鋁。 以上這些瞭解都是來自於**震測資料,雖然上部地幔的物質有時會因著火山噴出熔岩而被帶到地表來,但是我們仍無法到達固體地球的主要部分,目前的海底鑽探行動連地殼都尚未挖穿。 地殼的成分則主要是石英 (二氧化矽) 及矽酸鹽類如長石。
整體估算,地球化學組成的重量百分比為: 鐵34.6% ,氧29.
5% ,矽15.2% ,鎂12.7% ,鎳2.
4% ,硫1.9% ,0.05% 鈦 。
地球是平均密度最大的主要星體。
其它類地行星也都具有和地球類似的結構與組成,但其中也有一些差異: 月球核所佔比例最小; 水星核的比例最大;而火星及月球的函相對較厚;月球和水星沒有化學組成明顯不同的函與殼之分;地球可能是唯一可再分成內外核的。不過請留意,我們對行星內部的認識主要是來自於理論推導,就算是對地球的也是如此。
有別於其它類地行星 ,地球的最外層 (包含地殼及上部地幔的頂端) 被切分為數塊,「飄浮」於其下的熾熱地幔之上,這就是著名的板塊構造運動學說 。 這個學說主要描述兩種運動:拉張與隱沒,前者發生在二個板塊互相遠離,其下的岩漿湧出而生成新地殼之處;後者則發生在二個板塊互相碰撞,其中一方潛入另一方之下,終至消滅於地函中之處。
此外,也有一些板塊邊界是橫向錯開式的相對運動或兩個大陸板塊硬碰硬地撞在一起。
地球的表面很年輕 ,只有5億年左右,以天文的角度來看確實很短。 侵蝕作用及構造地質運動不斷地破壞又重建大部分的地表,因而幾乎完全消滅了地表早期的地質記錄,例如撞擊坑 ,所以早期地球歷史大部分都已不見蹤跡。 地球約有45至46億年老,然而目前已知最老的岩石只有大約40億年前,而且老於30億年的岩石非常罕見。
最老的生物化石不老於39億年前,有關生命起源的關鍵時期則亳無記錄。
地球表面積71%為水所覆蓋,地球是太陽系唯一在表面可以擁有液態水的行星 ( 土衛六的表面有液態乙烷或甲烷,而藏於木衛二的表面之下則可能有液態水,不過地球表面有液態水仍是獨一無二的)。 液態水是我們已知的生命型式所不可或缺的要素;而緣於水具有的大比熱性質,海洋的熱容積成為保持地球溫度恆定的一大功臣;液態水還是陸地上侵蝕與風化作用的主要營力,這是太陽系中唯一有此作用的地方 (也許火星早期也曾有過這些作用,但現在已無)。
地球大氣組成中,77%是氮氣而21%是氧氣,再來就是微量的氬、二氧化碳及水氣。 地球初形成時的大氣很可能大部分都是二氧化碳,不過它們大多已被碳酸鹽類岩石給結合,其餘的則是溶入海洋及被綠色植物耗盡;如今板塊構造運動及生物作用是大氣中二氧化碳消長的持續主控者。 大氣中存在的水氣及微量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溫室效應是維持地表溫度極重要的作用,溫室效應使地表溫度提高了大約35℃,否則地表的平均溫度將是酷寒的-21℃!
若沒有水氣及二氧化碳,海水會凍結,而我們已知的生命型式將無從開展。 此外,水氣更是地球水迴圈及天氣變化中不可或缺的要角。
自由氧的存在也是地球化學組成的一大特徵,因為氧是活性很強的氣體,照理說應該很容易就和大氣中其它元素相化合,地球上的氧氣完全是由生物作用產生及維持,若沒有生命就不會有自由氧。
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引潮力會使地球的自轉週期每一世紀增加約2毫秒,最新研究顯示在9億年前一天只有18小時,而一年則有481天。地球擁有適度的磁場,推測磁場是起因於液態外地核中的電流。 由於太陽風與地球磁場及外層大氣的互動作用, 極光於焉產生;而上述因素的不均衡造成磁極會在地表移動,目前磁北極位於加拿大北境。
由於太陽風與地球磁場及外層大氣的互動作用, 極光於焉產生;
地球磁場及其與太陽風的互動作用也造成了範艾倫輻射帶 (van allen radiation belts),它是環繞著地球的成對環狀帶,外型就像是甜甜圈,由氣體離子 (電漿) 組成,其外圈由海拔19,000公里延伸到41,000公里;內圈則介於海拔13,000至7,600公里之間。
7樓:匿名使用者
被大氣層包裹著的蔚藍色的星球,夢幻
地球的形狀是一個地球是一顆有著豐富什麼的星球?
8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的形狀是一個地球,是一顆有著豐富液態水的星球。地球上四分之三的面積都被水所覆蓋,水不僅是生命之源,而且也是美的使者。水廣泛分佈在自然界中。
9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朋友,地球是一個圓形的星球,它是一顆有著豐富的水資源的星球,謝謝。
地球只是一個星球嗎?
10樓:暴雨
地球當然也是一顆星球啊,我們生活的地球屬於行星當中的巖態類地行星,地球的衛星是月球即俗稱的月亮。宇宙當中有很多類地行星,類地行星簡單的說就是有地表的行星,又稱巖態行星,金星、水星、火星都是巖態類地行星,都有類似岩石的地表。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等等行星沒有地表,只有氣體,所以這類行星屬於氣態巨行星,也是行星的一種。
灶神星有地表,但是它不屬於行星,屬於矮行星,冥王星也屬於矮行星不屬於行星。衛星也有地表,但是它的母星是行星,衛星圍繞著行星自轉,如地球的衛星月球、火星的衛星火衛一火衛
二、木星和土星都有巨大衛星系,矮行星如冥王星也有屬於自己的衛星。
地球是一顆巖態類地行星,也是一顆智慧生命的星球,在宇宙當中有很多行星,天文學家經過多年的觀測發現了大約三千億個星系,每個星系基本都有數千億個恆星系,巖態類地行星更是天文數字,所以地球不是唯一,有著生命甚至是智慧生命的星球在宇宙當中比比皆是,但是因為目前天文學界的科技水平以及技術有限,目前還沒有證實發現第二個有著生命體系的星球,不是因為沒有,是因為相距過於遙遠,所以目前還沒有發現地球之外的智慧生命星球。
相關連結;恆星、行星、矮行星、彗星、小行星、星系、星雲、星際塵埃、黑洞、星系團、超星系團、史隆長城、宇宙、平行宇宙、多元宇宙。我們所在的宇宙可能是有限的,有限的宇宙之外是另一個宇宙幾多元宇宙,目前多元宇宙只是天文學界提出的一個假說,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多元宇宙的真實存在,如果真的存在多元宇宙的話,那麼宇宙就是無限大的了!無數個宇宙組成多元宇宙,多元宇宙外面可能皇寺更加廣闊的多元宇宙。
我們的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太陽圍繞著銀河系中心點幾銀心旋轉,銀河系也也圍繞著星系團的中心點旋轉,那麼宇宙所有的星系是不是也圍繞著一個區域旋轉?目前尚未觀測到,即總星系,但是總星系只是天文學界的一個假說。
地球的形狀是,地球的形狀是什麼樣的?
知道一世 近似球體 有人說,地球像一個倒放著的大鴨梨。其實地球確切地說,是個三軸橢球體。太陽是球體,月亮是球體,沒有人懷疑,因為大家都確確實實地遙望到了。可是人們生活在大地上,在宇宙航行以前,不能像觀察太陽和月亮那樣去眺望地球。地球比起人類的視野又是如此地廣大,人們佇立在地面上,所看到的只是自己眼界...
地球是稍扁,地球是一個 稍扁?
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稍凸出的球體。地球赤道半徑為 6378.140千米 地球極地半徑為 6356.755千米,赤道半徑大於極半徑,所以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稍凸出的球體。不過總體來說,地球仍是一個幾乎完美的球體。雖然地球表面有凸起也有凹陷,但與地球的半徑相比程度非常小。如地球直徑為1.274萬千米...
科學家描述地球內部是什麼樣的,地球內部是怎樣的 科學家是怎麼觀察到的
宇文學岺蕢婷 據瞭解,目前認為 地心主要由鐵 鎳元素組成,外地核的物質為液態,內地核現在科學家認為是固態結構。關於地球深處具體是什麼物質,處於什麼狀態,科學界還眾說紛紜,難下結論。地核 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鐵 鎳元素組成,半徑為3480千米。地核又分為外地核和內地核兩部分。外地核的物質為液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