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月似當時
1、冬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降水少;
2、夏季風西南風無法到達;
3、歷史上對印度河流域的過度開發導致對森林植被的破壞。
沙漠上空的空氣渾濁不堪,塵埃密度超過美國芝加哥上空幾倍,白天遮住了陽光,大氣灰濛濛的,略呈暗紅色,夜間也不見群星。塵埃一方面反射一部分陽光,另一方面又吸收一部分陽光,使其本身增溫而散熱。
白天,因為塵埃瀰漫使得地面不被加熱,空氣就不能上升。夜間,塵埃以散熱冷卻為主,空氣下沉,同時也減弱了地面的散熱。於是此地既無降雨條件,又無成露的可能。
塵埃在這裡竟**了溼氣,使地面只能形成沙漠。
擴充套件資料
印度沙漠中塔爾沙漠是典型代表。是南亞西北部沙漠。位於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東南部 ,西以印度河、薩特盧傑河為界,東以印度馬爾瓦高原東側為緣 ,為印度大沙漠的延伸部分。
海拔100~200米 ,面積近30萬平方千米 。
主要為沙質荒漠,東南部多礫漠,沙丘一般高達30~90米,最高達150米,沙壟、鹽灘地、龜裂地廣佈。沙漠中有季節性鹽湖及幹河道,地下水位埋藏較深。大部分地區無植物生長,少數耐幹、熱的植物可以生存。
在能利用地下水的地區,產有小麥和棉花。
屬**帶荒漠氣候。受周圍高原山地,特別是西側伊朗高原的影響,很少降雨。年均降水量小於100毫米,氣候乾熱,夏季最熱月氣溫達48~51℃ 。
5~6月的強烈塵暴是沙漠中的重要災害 ,居民多過著遊牧生活。
有季節性鹽湖及乾涸的河床,只有深層水可供利用。居民多從事牧業。產小麥、粟、棉花等。
2樓:冰夏
印度沙漠亦稱塔爾沙漠,其成因如下:
1、塵埃是形成印度沙漠的主要原因。
科學家們發現,沙漠上空混濁不堪,每平方公里上空平均飄浮塵埃達1噸半多,分佈高度比城市上空要高。塵埃白天遮住了陽光,大氣呈灰濛濛的,有些暗紅色,夜間也不見群星。
塵埃一方面反射一部分陽光,同時也吸收一部分陽光,使本身增溫而散熱。白天因為塵層增溫而地面缺少加熱,空氣就不能上升。夜間塵埃以散熱冷卻為主,空氣下沉,同時減弱地面的散熱。
於是此地既無降雨條件,又無成露可能,使地面只能形成沙漠。
2、對印度河流域的過度開發導致對森林植被的破壞。
當地居民多從事牧業由於過度放牧,風蝕和水蝕,採礦業和其他行業的因素,導致土地嚴重退化。
擴充套件資料
印度沙漠位於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東南部 ,西以印度河、薩特盧傑河為界,東以印度馬爾瓦高原東側為緣 ,為印度大沙漠的延伸部分。海拔100~200米 ,面積近30萬平方千米 。
主要為沙質荒漠,東南部多礫漠,沙丘一般高達30~90米,最高達150米,沙壟、鹽灘地、龜裂地廣佈。沙漠中有季節性鹽湖及幹河道,地下水位埋藏較深,飲水與生活用水多靠水池貯存雨水。大部分地區無植物生長,少數耐幹、熱的植物可以生存。
在沙漠里居住的人以農業和畜牧業為生。有水源灌溉的地方出產小麥、棉花、甘蔗、粟、芝麻、豆類和辣椒。農業在當時並非可靠的收入,雨季結束後,33%作物歉收。
3樓:匿名使用者
印度沙漠形成是因為副熱帶高壓所籠罩,空氣多下沉增溫,使地表對流作用受阻,不易致雨。另外來自沙漠西部的風,氣流先經過阿富汗和俾路支的乾旱高原,下降到本區時不能造成雨澤,自東部溯恆河而上的季風沿途失去水汽,然後下降至旁遮普,空氣下沉增溫,無法致雨。
4樓:匿名使用者
你的理解有錯。印度河東岸的熱帶沙漠氣候(塔爾沙漠)的成因有三點:1、冬季在副高的控制之下,降水少。
2、夏季西南風無法到達。3、歷史上對印度河流域的過度開發,導致對森林植被的破壞。
你可以注意一下,印度河流域(印度河平原)三週(北、東、西)是山脈和高原,可以說是一個半封閉的盆地,冬季風是吹不進去(冬季副高控制),夏季風雖然能從南部開口進入一部分,但是印度河平原地勢起伏小,很少產生地形雨,而在德高高原的西側和喜馬拉雅山南側迎風坡上產生降雨,而印度河平原西側位於高原的背風坡一側,降水少。
印度熱浪成因,印度高溫的原因是什麼
正則的文庫 無關,因為此時西南季風還登陸印度。熱浪的直接原因是天氣 現反氣旋或高壓脊現象,而反氣旋導致氣候乾燥,那意味著所有熱浪將會導致氣溫升高,而不會蒸發溼氣。印度受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交替控制,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有明顯的旱 雨季,雨季 6月 9月 降水量大,旱季 10月 次年5月 炎熱少雨,多旱災...
塔克拉瑪干沙漠與撒哈拉沙漠的不同成因
撒哈拉沙漠形成是因為緯度因素,塔克拉瑪干沙漠形成是因為內陸因素。 ak幻影流年 塔克拉瑪干沙漠處於中緯度大陸中間 最大大陸 亞歐大陸 離海洋較遠 而且受到低壓影響 水汽無法達到不受季風影響 所以比較乾旱 形成沙漠 撒哈拉沙漠 處於低緯 日照強烈 蒸發量大於降水量 而且位置恰好受到 帶低壓影響 終年高...
印度洋底「入」字形海嶺成因
中洋脊又名大洋中脊 中隆或 海嶺。隆起於洋底中部,並貫穿整個世界大洋,為地球上最長 最寬的環球性洋中山系。在太平洋,其位置偏東,稱東太平洋海隆 海嶺 大西洋中脊呈 s 形,與兩岸近於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 入 字形。三大洋的中脊在南半球互相連線,總長達8萬公里,面積約1.2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