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下文中該學生操作顯微鏡錯誤的地方

時間 2025-03-29 11:05:28

1樓:網友

高一生物課本有啊。

1. 調節亮度:由暗調亮,可以用大光圈,凹面鏡,調節反光鏡的角度。

2. 將玻片在載物臺上適當位置固定好。

3. 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使用粗準焦螺旋將鏡筒自上而下的調節,眼睛在側面觀察,避免物鏡鏡頭接觸到玻片而損壞鏡頭和壓破玻片。

4. 左眼通過目鏡觀察視野的變化,同時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慢上移,直至視野清晰為止。

5. 如果在視野中沒有被觀察物件,可以移動裝片,原則為欲上反下,欲左反右。

6. 如果不夠清晰,可以用細準焦螺旋進一步調節。

7. 如果需要在高倍物鏡下觀察,可以轉動轉換器調換物鏡。如果視野較暗,可通過1的方法調節;如果不夠清晰,可通過6的方法調節,但是不可以用4的方法。

8. 使用完畢後,請調節轉換器,使空鏡頭孔對著通光孔,將鏡筒調至最低後裝入鏡箱。

臨時裝片的製作。

1. 在載玻片的**滴一滴清水,用鑷子將材料放入其中,加蓋蓋玻片後用吸水紙將周圍的水吸淨擦乾淨後放到載物臺上觀察。

2. 如果有氣泡,可以用滴管在蓋玻片一側滴加清水,用吸水紙在另一側吸引排出氣泡。

3. 載物臺一定要保持水平,避免清水流出汙染載物臺。

2樓:

1不能用紗布,2物鏡應由低到高調節,3:1-2cm

在使用顯微鏡時,容易出現什麼錯誤?

3樓:晏傲易

在使用顯微鏡時,容易出現二個目鏡的焦距沒調好的錯誤!如下:

(科學,急,現等)請回答下列顯微鏡操作的有關問題:

4樓:吃美食天下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多,因此使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最多,應選用放大倍數小的目鏡和物鏡,其目鏡和物鏡的組合是長目鏡④和短物鏡①,在觀察的時,低倍物鏡距離玻片就遠,遠了視野就寬,看到的細胞數目就多,高倍鏡距離近,近視野就窄,但看到物像大.因此物鏡與玻片間的距離應該是⑥.

使用顯微鏡時,錯誤的操作是

5樓:

答案c試題分析:a、在對光時罩賣,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開),轉動反光鏡,直到看到乙個明亮的視野,觀察到的物像才橡悶桐會清晰,故不符合題意,b、把顯微鏡輕輕放在實驗臺略偏左的地方,鏡臂朝向自己,鏡座距離實驗臺邊緣7釐公尺的位置.這樣便於用左眼觀察,用右手做記錄,故不符合題意,c、在觀察時,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開,便於用右手畫圖或做記錄,故符合題意,d、當光線較暗時,應選用遮光器上的大光圈和反光鏡上的凹面鏡,這樣可以看到清晰地物像,故不符合題意。考點:

本題考查的是顯微鏡的使用。點評:此題是有關顯微鏡操作的選擇題,能夠熟梁坦練操作顯微鏡,便可解答此題。

下列有關顯微鏡操作的敘述,錯誤的

6樓:慕未桑博雅

答案】c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標本染色較深時,應該減少進光量,觀察時應選用平面反光鏡和調小通光孔,①錯。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指物滲沒敬像的周長或直徑的放大倍數,②錯。

轉換高倍物鏡觀察時,不察吵需要公升高鏡筒,直接轉動轉換器,再調節細準焦螺旋即可,③錯。所以c選項錯誤。

考點:考查顯微鏡使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絡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具備驗證簡單生物學事實的能力,並能對實驗現象和叢慎結果進行解釋、分析、處理,能對一些簡單的實驗方案做出恰當的評價和修訂的能力。

某同學在使用顯微鏡時,在目鏡中沒有看到明亮的視野,以下補救方法中不起作用的一項是(  )a.調節粗

7樓:手機使用者

在使用顯微鏡觀察物像時,目鏡、物鏡、通光孔、光圈、反光鏡應在同一條直線上,這樣光線才能通過,才能觀察到物像.

a、粗準焦螺旋的作用是調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調節粗準焦螺旋與對光無關,故符合題意.

b、當物鏡沒有對準通光孔,光線就不會通過通光孔、物鏡、鏡筒、目鏡進入視野,就不會看到白亮的視野.這時需要轉動遮光器,使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讓光線通過.故不符合題意.

c、當光圈沒有對準通光孔,光線就不會通過光圈、通光孔、物鏡、鏡筒、目鏡進入視野,就不會看到白亮的視野.這時需要調節遮光器,使上面的光圈對準通光孔,讓光線通過.故不符合題意.

d、當反光鏡沒有對準光源時,光線就不會通過光圈、通光孔、物鏡、鏡筒、目鏡進入視野,就不會看到白亮的視野.這時需要轉動反光鏡,使反光鏡對準光源,讓光線通過.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a

在顯微鏡的使用過程中,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把顯微鏡放在實驗

8樓:夏爾

a、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略偏左的位置,便於觀察,是正確的.不符合題意.

b、對光時把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是正確的.不符合題意.c、在觀察物像時,左眼睜開,右眼閉合,是錯誤的,應用左眼觀察,右眼睜開,便於用右手記錄.符合題意.

d、觀察標本時,先轉動粗準焦螺旋,然後轉動細準焦螺旋,是正確的.不符合題意.

故選:c.

在用顯微鏡觀察時,現象的可能原因和排除方法

9樓:鵬騰鴻

1.現象:視野亮度晃眼。

原因 ①反光鏡直射強光源;②光照到通光孔上緣。

排除 ①用平面鏡斜對光源;②挪鏡。

2.現象:只見視野不見影象。

原因 操作不仔細,將低倍鏡偏於一旁,卻把轉換器上高倍物鏡的母螺絲孔(未按高倍物鏡)對準了通光孔。

排除 將低倍鏡對準通光孔。

3.現象:影象結構不完整。

原因 未根據材料的不同折光效能用光,致使薄的部分透明,厚或顏色深的部位隱沒。

排除 調節光圈。

10樓:平遙渴死的魚

1將聚光器降低或將光圈縮小。

2用細準焦螺旋調節。

3調整粗準焦螺旋。

下面是有關顯微鏡的實驗操作步驟,請依據課文填空. (1)取顯微鏡時,應______ 手握鏡臂,______手托住

11樓:胡椒歌惜

(1)取用顯微鏡時,應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因為顯微鏡的反光鏡是活動的,這樣有利於保持顯微鏡的穩定. ②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上,略偏左的位置上,有利於在右側用右手記錄繪圖.並將目鏡安裝在鏡筒上,物鏡安裝在轉化器上.

2)對光時,先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將遮光器上乙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內,右眼一定要睜開,便於同時觀察畫圖.轉動反光鏡,使其對準光源.通過目鏡看到乙個圓形的亮圈叫視野.

3)把觀察的玻片放在載物臺上,使標本正對通光孔的中心,用壓片夾壓住玻片兩端;

故答案為:(1)右;左;左。

2)低倍;通光孔;較大;目鏡;睜開;明亮。

3)載物臺;壓片夾;通光孔。

指出下列複合函式的結構,指出下列函式的複合結構

鄭浪啪 列複合函式的結構如圖 複合函式通俗地說就是函式套函式,把幾個簡單的函式複合為一個較為複雜的函式。複合函式中不一定只含有兩個函式,有時可能有兩個以上,如y f u u v v x 則函式y f是x的複合函式,u v都是中間變數。指出下列函式的複合結構 我薇號 令f x ln 1 x 則 f x...

指出下列繪畫的作者,指出下列繪畫理論著作的作者分別是誰?

女史箴圖 東晉畫家 顧愷 韓熙載夜宴圖 五代南唐畫家 顧閎中 約910 980 步輦圖 唐代畫家 閻立本 清明上河圖 北宋 960 1234 相當流行的題材,其中以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最為有名 蘭竹圖 文徵明 生於1470年,卒子1559年 鄭板橋是詩作者 最後的晚餐 義大利 達.芬奇 油畫 1495 ...

指出下列破折號或省略號在文中的作用。回答正確加懸賞。急急急急

手機使用者 1.表示聲音的延長和說話的中斷2.聲音的延長3.引出下文4.解釋說明 1.聲音延長 2.意思轉折 3.解釋說明 4.歇後語 解釋說明 蕭忍武 1,表示語氣的轉,2,表示靜默或思考 3,語意的躍進 4,解釋說明 僕高 解釋說明 話題的轉換 語意的躍進 時間或聲音的延續 統領下文 3 省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