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歷史的腳步聲
作為唐朝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可謂是文武雙全,才華蓋世,他傳世的傑作是數不勝數,最為有名的莫過於《將進酒》《行路難》和《早發白帝城》等等,因為李白也被後世譽為詩仙,那身為唐朝第一美女,楊貴妃,有著「羞花」之貌,後世不少人就喜歡將二者曖昧的拉到一起,好給這對才子佳人造出點緋聞,比如電視劇《楊貴妃祕史》就將「李楊戀」當成劇中的感情主線之一。
那正史中的李白和楊貴妃是否有淵源呢?二者到底是什麼關係呢?
據資料考證,李白其實給楊貴妃寫過三首詩,分別是《龍池柳色初青聽新鶯百囀歌》《白蓮花開序》《清平調詞三首》,不過這三首詩並不是李白自己私底下給楊貴妃寫的,而是唐玄宗要求的,當時李白被召進宮的時候,他還在長安市的酒肆中喝酒呢,而在詩句的意思中也能看出李白有奉旨拍馬屁之嫌。
為了誇讚唐玄宗的女人,也為了自己能加官進爵,李白可謂是發揮了十二分的功力,《清平調》中的「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其實就是再誇楊貴妃的美貌,要知道唐朝以肥為美,而楊貴妃正是其中的典型,不過她很忌諱別人正面說她,聽到李白這麼善解人意,將自己比作趟差第一瘦美女趙飛燕,焉能不開心呢!
那說來說去,其實李白和楊貴妃並沒有啥緋聞,這都是民間的一些蒲風捉影罷了,而且如果他倆有關係,楊貴妃隨便吹個枕頭風,李白便可直接青雲直上,位居**,又何必說出「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話呢,導致自己蹉跎了數十年的歲月。
2樓:壯哥平天下
事實上,李白與楊貴妃的「曖昧關係」完全是江湖**渲染出來的,兩人之間根本就沒有什麼「特殊關係」,從李白的經歷就可見端倪。
天寶初年,李白被賀知章介紹給唐玄宗,唐玄宗對李白的詩文非常推崇,親自在金鑾殿上召見李白,並任命其為翰林。
一天,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觀賞名貴牡丹,於是讓李白寫詞,李白當時正好在酒樓裡喝酒,當即揮筆寫就三首《清平調》,其第二首是: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曾向瑤臺月下逢。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唐玄宗看過詩後,對李白大加讚賞,於是又讓李白以「宮中行樂」寫十首五言律詩,李白當時酒意還沒醒,於是就趁著酒意,讓楊國忠給他捧墨,又讓高力士為他脫靴,要知道楊國忠和高力士那都是唐玄宗的寵臣,李白竟如此使喚,可以說是非常大膽。
此後,李白揮筆寫就十首《宮中行樂詞》,讓唐玄宗非常滿意。
楊貴妃看過詞後,認為是在稱讚自己的美貌,當然也非常高興,然而,高力士卻咽不下這口氣,於是趁機向楊貴妃挑撥道:「娘娘,李白一定對您恨之入骨!」
楊貴妃驚詫地問:「這是為何?」
高力士說道:「《清平調》第二首裡說,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這不是把您比作趙飛燕嗎?」
楊貴妃一聽,也覺得很有道理,自此以後,楊貴妃再未說過李白一句好話。
由此可見,所謂的楊貴妃與李白有「特殊關係」,完全是後人的無聊想象。
3樓:再說歷史
李白以詩著稱於世,楊貴妃因美千古留名,若說二人有何淵源,還真有些淵源;不過,若說他們之間有什麼特殊關係,那您就想多了。
咱們先來說說兩人之間的淵源,這得從李白的詩作談起。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八月,玄宗召李白入宮,令其入翰林院,任翰林供奉。次年暮春的一個晚上,興慶池畔牡丹盛開,玄宗與楊貴妃一同前去觀賞。彼時花香醉人,月色正好,一旁梨園**在李龜年指揮下正欲歌舞助興,玄宗忽然意興大發,說道:
「賞名花,對妃子,豈可用舊日樂詞?」於是急召李白進宮作新樂章。
李白奉詔進宮,一揮而就,在金花箋上寫下傳世名篇《清平調詞三首》,詩文如下:
其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其二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第一首詩人以牡丹花喻楊貴妃的美豔;第二首寫楊貴妃深受玄宗寵幸;第三首把牡丹、貴妃、君王融為一體,既寫出了貴妃的優雅風流,又突出了玄宗對她的喜愛之情。
《清平調詞三首》是李白一生中為數不多的描寫女人及愛情的詩歌,也是李白和楊貴妃有過交集的見證。一個是以詩文見長、天下聞名的大才子,一個是精通音律、能歌善舞的大美女,恰好他們又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甚至李白寫詩時,楊貴妃還為他研過磨。因此,很多人都認為他們之間有著特殊關係,在一些影視作品中兩人還談起了戀。
依筆者看來,電影電視劇裡有關兩人曖昧關係的橋段都是為了吸引觀眾而杜撰的。其實,倆人根本不可能有男女私情。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三:
第一,李白與楊貴妃沒有產生男女私情的條件。從李白的職務來看,他雖在翰林院供職,但根據規定,翰林供奉只能聽候傳召,沒有資格上朝,更談不上私自出入後宮。從唐玄宗時期的後宮制度來看,開元初年玄宗進行了大手筆的內宮制度改革,大幅提高了宦官的地位和管理許可權,其用意便在於「內外有別,以正家道」,這些制度一方面約束內宮中人,一方面防範外臣,因此李白絕沒有機會與楊貴妃單獨相處。
第二,李白傳世的1000首左右詩作中,沒有多少遣述個人情懷的愛情詩。供奉翰林那年,李白已經41歲了,當時楊貴妃年僅23歲,如果說李白與楊貴妃有私情,或因某次奉詔陪侍得見貴妃而暗生情愫,以他的性格,不會不留下一些愛情詩篇。就算他清醒時不敢寫,醉酒之後也定會有感而發。
第三,李白僅任翰林供奉三年,便被賜金放還,楊貴妃在其中起了一定作用。據《鬆窗雜錄》記載:「異日太真妃重吟前詞,力士戲曰:
『始謂妃子怨李白深入骨髓,何拳拳如是?』太真妃因驚曰:『何翰林學士能辱人如斯?
』力士曰:『以飛燕指妃子,是賤之甚矣。』太真頗深然之。
上嘗欲命李白官,卒為宮中所捍而止。」不僅此書如此記載,《李翰林別集序》《新唐書李白傳》中的記載,也都與此相同。這就是說,李白沒能鳳凰騰達,反被賜金放還,楊貴妃在其中是起了壞作用的。
因此,如果說李白和楊貴妃之間有什麼關係的話,那麼絕非男女私情,而是君與臣、上與下的關係。
4樓:三叔歷史觀
沒啥關係,要說有的話,那就是李白的單相思了。
除了三首清平調是李白為楊貴妃「量身訂製」,還有人猜測那首《長相思》也是李白對楊貴妃的暗戀之作,這種長相思註定是單相思:
「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悽悽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李白在唐玄宗與楊貴妃身邊只呆了不到三年,就辭職離開長安了,原因不明,也許是受不了長相思之長、單相思之苦吧?美人如花,近在眼前,卻又遠在天邊,真是越看越傷感,還不如不看呢,還不如沒看過,或沒看見呢,唉!塵世間有一種美,只能讓人望洋興嘆。
李白帶著唐玄宗賞的一大筆錢,頭也不回地走了,長安,對於他是一個傷心的地方,他的政治抱負與情感泡影,全部在長安破滅了,他從此再沒回來過。
但同時,他一生中最精彩的段落,最快樂的時光,也發生在長安的,李白不僅在長安見了大世面,成為金鑾殿的座上客,還親眼目睹了楊貴妃那傾國傾城的美貌——美到了什麼程度?美到了讓我們這位大詩人的心,差點垮了,他還一向以為自己的心比城牆牢固呢,這就是絕世之美的力量:比傾國傾城更厲害的,是還能讓人一見傾心。
李白一生中走了許多地方,但可以肯定,他最難忘的,還是長安,長相思,在長安;單相思(不管是對政治的單相思,還是對美的單相思),在長安。
5樓:
李白作為詩人,其實更多的是想要寫出好的詩。而為楊貴妃寫詩也是唐玄宗的要求,所以他們之間是沒有關係的。只不過電視劇為了帶有傳奇色彩,可能會新增一些歷史上沒有的東西。
6樓:愛笑的林子啊
沒有吧,在我看來李白之所以會讓楊貴妃給他研磨就是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同一般,這就跟讓高力士脫靴差不多的樣子。
7樓:qwert初
我覺得他們之間應該沒有什麼特殊關係吧,李白選擇讓楊貴妃替他研墨只是為了體現自己的與眾不同,自己在皇帝眼中地位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