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教子有方的例子,三個古人教子有方的例子。

時間 2021-06-07 08:15:30

1樓:聽風之小豬

1.曾參教子

曾參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兒子跟在後面哭著要去。他的母親就哄他說:"你先回去,等我回來,給你宰頭豬吃。

"妻子回來後,曾參就要捉頭豬殺了。他的妻子阻止他說:「我只是跟兒子開個玩笑罷了。

」曾參聽後說:「可不能和小孩子開玩笑。孩子小,父母的一言一行對他們都有影響。

你今天哄騙了他,他以後也會學著你的樣子去哄騙別人。你在孩子面前說了假話,他很難再相信你的,以後還怎麼對他進行教育?」於是,曾參便把豬殺了。

啟示:我們要做一個誠實守信,言出必行,言行一致的人,要善良,做一個讓大家敬佩的人,無論對誰都一樣。

2.畫荻教子

北宋時期,有個傑出的文學家和史學家,叫歐陽修。文章寫得很出色,在文學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家裡生活非常困難。

他的母親一心想讓兒子讀書,可是,**有錢供他上學呢?她左思右想,決定自己教兒子。她買不起紙筆,就拿荻草稈在地上寫字,代替紙筆,教兒子認字。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畫荻教子」的故事。

啟示:只有認真學習,才能有所成就。

3.孟母三遷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他的母親說:

「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的東西。母親又想:

「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

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了。

啟示:良好的人文環境對人的成長及品格的養成至關重要

2樓:匿名使用者

1:孟母三遷

孟子小時候很貪玩,模仿性很強。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他常常玩築墳墓或學別人哭拜的遊戲。母親認為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遊戲。

孟母認為這個環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和知識。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裡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對於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視。除了送他上學外,還督促他學習。有一天,孟子從老師子思那裡逃學回家,孟母正在織布,看見孟子逃學,非常生氣,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織布機上的布匹割斷了。

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請問原因。孟母責備他說:「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

織布要一線一線地連成一寸,再連成一尺,再連成一丈、一匹,織完後才是有用的東西。學問也必須靠日積月累,不分晝夜勤求而來的。你如果偷懶,不好好讀書,半途而廢,就像這段被割斷的布匹一樣變成了沒有用的東西。

」孟子聽了母親的教誨,深感慚愧。從此以後專心讀書,發憤用功,身體力行、實踐聖人的教誨,終於成為一代大儒,被後人稱為「亞聖」。

2:田母拒金

戰國時期,田稷任齊國宰相,兢兢業業,辦事公正。一次,他的屬吏送給他百兩**,幾番推辭,最後礙於情面還是收下了。將它拿回去原封不動的獻給了母親。

田母面露怒容說:「你為相三年,俸祿從沒有這麼多,難道是掠取民財、收**賂得來的?」田稷低下了頭,以實情相告,田母嚴肅的說:

「我聽說士人嚴於修己、潔身自愛,不取苟得之物;坦蕩磊落,不做詐偽之事。不義之事不存於心,不仁之財不入於家。你肩負著國家的重任,就應處處做出表率。

而你卻接受下屬的賄賂,這是上欺瞞國君,下有負於百姓,實在讓我痛心啊!速將金子退回,請朝廷發落吧!」田稷聽了母親的話,羞愧萬分,先將百金如數退還,又立即到朝廷坦陳過錯,請求罷相。

齊宣王聽後,對田母的道德風範稱讚不已,他對群臣說:「有賢母必有良臣!相母之賢如此,何愁我齊國吏治不清。

赦免相國無罪。」並詔令天下學習田母廉潔清正、教子有方的高尚品德。田稷更加嚴以自律,後來成為齊國一代賢相。

3:崔母教子忠清

崔玄暉,唐朝人,官任員外郎之職時,他母親盧氏語重心長的對他說:「我曾聽見人講,子孫做官,若說他生活清貧,這是好官;如果是財物充盈餘裕,奢侈享受,這是壞官。我以為這個觀點很正確。

我看見許多做官的親戚,用很多錢財侍奉雙親,而雙親竟然不問那些錢財從**來,如果它是來自薪水俸祿,那就很好。否則,這跟強盜有什麼差別呢?縱使沒有大罪,難道內心會沒有愧疚嗎?

你今坐食俸祿,如果不能為國盡忠、清廉為政的話,何以對得起天地覆載之恩?」崔玄暉奉母訓,即以清廉自勵,盡忠愛民,做官以清白名於世。

3樓:

孟母三遷

孟子,名柯。戰國時期魯國人(現在的山東省境內)。三歲時父親去世,由母親一手撫養長大。

孟子小時候很貪玩,模仿性很強。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他常常玩築墳墓或學別人哭拜的遊戲。母親認為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遊戲。

孟母認為這個環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和知識。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裡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對於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視。除了送他上學外,還督促他學習。有一天,孟子從老師子思那裡逃學回家,孟母正在織布,看見孟子逃學,非常生氣,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織布機上的布匹割斷了。

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請問原因。孟母責備他說:「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

織布要一線一線地連成一寸,再連成一尺,再連成一丈、一匹,織完後才是有用的東西。學問也必須靠日積月累,不分晝夜勤求而來的。你如果偷懶,不好好讀書,半途而廢,就像這段被割斷的布匹一樣變成了沒有用的東西。

」孟子聽了母親的教誨,深感慚愧。從此以後專心讀書,發憤用功,身體力行、實踐聖人的教誨,終於成為一代大儒,被後人稱為「亞聖」。

4樓:

1.岳母刺字

2.孟母三遷

3.畫荻教子,北宋時候,有個傑出的文學家和史學家,叫歐陽修,文章寫得很出色,在文學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家裡生活非常困難。

他的母親鄭氏一心想讓兒子讀書,可是,**有錢供他上學呢?鄭氏左思右想,決定自己教兒子。她買不起紙筆,就拿荻草稈在地上寫字,代替紙筆,教兒子認字。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畫荻教子」的故事

5樓:秋心寒士

孟母三遷 曾子教子 燕山教子

三個古代教子有方的成語故事名字

6樓:花戲舞蝶

孟母三遷(孟子)

孟母三遷,即孟軻(孟子)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三字經》裡說:「昔孟母,擇鄰處」。

孟母三遷便出自於此。詞語解釋資訊為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孩子擁有一個真正好的教育環境,煞費苦心,曾兩遷三地,現在有時用來指父母用心良苦,竭盡全力培養孩子。

岳母刺字(岳飛)

岳飛的英雄事蹟在民間廣為流傳,其中嶽母刺字的故事也極為流行。 但是岳母刺字的故事,歷史上卻查無依據。宋人的筆記和野史均無記載,包括岳飛的曾孫岳珂所著的《金陀革編》也沒有記錄。

岳母刺字始見於元人所編的《宋史本傳》,書雲:「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但書中未註明此四字出自岳母之手。其實岳母刺的字是盡忠報國。

畫荻教子(歐陽修)

北宋時期,有個傑出的文學家和史學家,叫歐陽修。文章寫得很出色,在文學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家裡生活非常困難。

他的母親一心想讓兒子讀書,可是,**有錢供他上學呢?她左思右想,決定自己教兒子。她買不起紙筆,就拿荻草稈在地上寫字,代替紙筆,教兒子認字。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畫荻教子」的故事。

7樓:莜刈

孟母三遷(孟子),岳母刺字(岳飛),畫荻教子(歐陽修)

8樓:風中沉默的飄雪

孟母三遷 岳母刺字 板橋遺願

古代偉人的父母教育孩子的事例

9樓:高數線代程式設計狂

1、孟母三遷

孟子,名柯。戰國時期魯國人(現在的山東省境內)。三歲時父親去世,由母親一手撫養長大。

孟子小時候很貪玩,模仿性很強。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他常常玩築墳墓或學別人哭拜的遊戲。母親認為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遊戲。

孟母認為這個環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和知識。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裡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2、岳母刺字

岳飛,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抗金英雄,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宋元帥宗澤病重,以印信交岳飛代管,**而死。杜充奉旨代印,抗金不利,岳飛心情鬱悶,私自回家探母。岳母促其回營抗敵,並在岳飛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使其永以報國為志,終身報效祖國。

3、曹操教子

魏文帝曹丕,字子桓,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

曹操教育孩子目標明確,他要培養的是治國平天下的萬乘之才。為了激勵孩子發憤學習,他曾頒佈《諸兒令》:「兒雖小時見愛,而長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

不但不私臣吏,兒子亦不欲有所私。」

意思是說,兒子們小的時候,我都喜歡,但是長大了,我會量才而用,說到做到。對部下,我不偏心,對你們,我也公正,唯才是舉,最有才能的人,才配當我的**人。曹丕「博聞強識,才藝兼備」,跟曹操重視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4、司馬光教子

司馬康,字公休,陝州夏縣(今屬山西)人。司馬光大哥司馬旦之子,後來過繼給司馬光為子。

司馬光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謹身節用。

為了完成《資治通鑑》這部歷史巨著,他不但找來範祖禹、劉恕、劉斂當助手,還要自己的兒子司馬康參加這項工作。

當他看到兒子讀書用指甲抓書頁時,非常生氣,認真地傳授了他愛護書籍的經驗與方法:讀書前,先要把書桌擦乾淨,墊上桌布;讀書時,要坐得端端正正;翻書頁時,要先用右手拇指的側面把書頁的邊緣托起,再用食指輕輕蓋住以揭開一頁。

他教誡兒子說:做生意的人要多積蓄一些本錢,讀書人就應該好好愛護書籍。

在生活方面,司馬光節儉純樸,「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卻「不敢服垢弊以矯俗於名」。他常常教育兒子說,食豐而生奢,闊盛而生侈。

為了使兒子認識祟尚儉樸的重要,他以家書的體裁寫了一篇論儉約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強烈反對生活奢痱,極力提倡節儉樸實。

他還不斷告誡孩子說:讀書要認真,工作要踏實,生活要儉樸,表面上看來皆不是經國大事,然而,實質上是興家繁國之基業。司馬光關於「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警句,已成為世人傳誦的名言。

在他的教育下,兒子司馬康從小就懂得儉樸的重要性,並以儉樸自律。他歷任校書郎、著作郎兼任侍講,也以博古通今、為人廉潔和生活儉樸而稱謄於後世。

5、畫荻教子

歐陽修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他的成就也離不開他母親的偉大教育。

歐母是一位單親母親,她丈夫在兒子四歲那年便去逝了,留下她孤身一人辛苦拉扯兒子。

歐陽修父親在世時,家中經濟比較寬裕,可自從他去世後,家境便一落千丈,日漸貧寒,後來竟到了「房無一間,地無一壟」的地步。孤兒寡母在這樣的境況下生活,困難可想而知。

歐母是一個意志堅強的女人,她家窮志不窮,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將兒子養大,並用最原始的方式教歐陽修識字。

這便是著名的「畫荻教子」:歐陽修五歲時,歐母便教他讀書識字、做人處事的道理。只是當時家裡窮,家裡沒錢買筆墨紙硯,歐母只好用蘆葦杆代替,然後在地上鋪一些沙,把地當紙,一筆一畫地教歐陽修寫字。

歐陽修在母親的悉心教導下,特別懂事,於是奮發圖強,學習成績優異,他於仁宗天聖八年(公元2023年)高中進士。

關於教子有方的作文,關於 教子有方的作文

教子有方 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 您的兒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老師都說了些什麼,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因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現最差 惟有對他,老師表現出不屑,然而她還在告訴她的兒子 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