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城牆到底又多大

時間 2021-06-11 22:36:36

1樓:感性的牛的要死

城門城門是城市內外交通的出入口,其建築之規模、數量常依城市的大小、形制、方位、用途等因素來確定。早期的原始社會城市面積都較小,如佔地僅0.034平方公里的河南淮陽平糧臺古城,僅闢南、北兩門。

而面積較大的湖北天門市石家河古城(1平方公里)則闢有四門。隨著社會的進步與人口的繁衍,城市的面積也相應的擴大,城門數量亦有所增加。例如周代齊國都城臨淄,佔地面積21平方公里。

其大城(郭城)有城門8處,小城(宮城)有城門5處。魯都曲阜面積10平方公里,外垣有城門11處。而作為諸侯附庸的羊舌邑城(今山西洪洞縣境內),面積約1.

53平方公里,故僅闢城門2處。

決定城門位置及數量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隨著社會發展而日益強化

南京神策門

南京神策門

的宗法禮制影響。特別是從周代開始,「位居中為尊」、「數列九稱貴」等法則,已為社會所公允。雖然目前我們對兩週王都的具體情況瞭解很少,但從《周禮·考工記》中所描述的王城看,都是每面9裡的方形平面,而王宮居中,並依南北與東西的中軸線,於每面城垣中部對稱開闢三門。

這種平面制式,在不同程度上為後代多數帝都所沿襲。例如西漢長安、東漢洛陽、北宋東京(水門在外)、金中都、明清北京等。隨著功能需要的變化,一些城市的城門數量亦有所增減而不囿於上述規定。

例如北魏洛陽有城門十三(北

二、東三,南、西各四);隋、唐洛陽僅有十門(東、南各三,西、北各二);元大都十一門(東、南、西各三,北二);明南京十三門(城市平面不規則,北四門,東

一、南三、西五);北京初建時僅九門(南

三、東、西、北各二),至嘉靖時興建南城,東、西各增一門,城門總數增為十一,清北京仍沿此。

一般地方城市(郡、州、縣)大多都在四個方向各開一門,早及原始社會時期山東壽光縣邊線王、湖北荊門市馬家垸等古城即已如此。這種形式的例項,自漢、唐沿至明、清,各地仍然比比皆有所見。

在大多數情況下,城門都是經由陸路交通的旱門。由於某些特殊的自然條件(如城市一部地勢低窪,附近有可通行之河道、湖泊等所提供的便利),有些城市就設定可供水路交通的水門,如湖南灃縣新石器時代城頭山古城、湖北江陵周代楚國紀南城、江蘇蘇州宋代平江府城等。

早期城市闢城門處的城牆,與其他處同一厚度,如河南淮陽龍山文化時期平糧臺古城所示,且為寬度不大的單門洞式樣。將城門兩側牆體向內外伸出以形成城臺(很可能是列於城門兩旁之闕的發展)的例項,最早見於山東曲阜魯故城。此部面積及厚度增加,既有利於防守,又可在上面建造城樓。

後者平時可供宴集及觀景,戰時則作為瞭望與指揮所在。

角樓它們均建於城牆轉角處,平面常作凸出之方形或圓形,上建角樓,功能與城樓相仿。在文獻中最早見於周代之《周禮·考工記》,文中稱之為「隅」,其高度較城牆高二丈。例項則首見

西安明城牆角樓

西安明城牆角樓

於漢代邊城,如前述內蒙潮格旗朝魯庫侖古城之四隅,均建有45度斜出之方形平面角臺,頂部面積約5米×5米,形制甚為規整。與此相類似的構築物,在其他邊城中亦時有所見。

前述十六國夏都統萬城,其東、西城隅均建有角臺。另敦煌北魏249窟西頂《阿修羅王故事》及257窟《鹿王本生故事之四》中所繪城郭,皆有角臺之表現。北宋東京之皇城建有角樓,見載《宋史》卷一百十三。

遼上京臨潢府之北城為皇宮所在,故建有角臺。其他如慶州故城等亦有。金代吐列毛杜1號古城之角臺,為直徑約12米之圓形平面。

西夏王都黑城子亦如此。元大都及明、清北京城垣,均圍見有角臺之痕跡。

馬面這是依一定距離在城牆外側建凸出的墩臺,平面有長方形和半圓形,因外觀狹長如馬面,故名。它一般寬度為12~20米,凸出牆垣外表面8~20米,間距為20~250米(一般為70米),即在弓矢投石的有效射程以內。特點是能夠自上往下從三面攻擊城下的敵人。

由於火器出現,宋、金以後的城牆,已很少使用這種構築物了。

**時期航拍北京城牆馬面

**時期航拍北京城牆馬面

馬面之名稱,首見於《墨子》中之《備梯》與《備高臨》二篇,內中所述「行城」者即是。表明至少在戰國時,已被普遍用於城市防禦了。

現存之最早馬面實物,見於甘肅夏河縣北之漢代邊城八角城。其內城尚存馬面五處,計東南一處,西南及西北各二處。馬面寬12.

2~38.5米,長6.7~11.

7米不等,且佈置為非對稱式,乃是依需要而設。

在對北魏洛陽之發掘後,於其北垣廣莫門西側發現馬面一處。其平面大體呈方形,突出城垣外側11.7米(約相當於城厚2/3),正面寬度約13米。

另西垣北端之承明門北,亦發現馬面殘餘。它們都是中原地區都市發現建有馬面的另在敦煌石窟壁畫中,如北魏249窟西頂之《阿修羅王故事》所繪城郭,即有馬面之形象。此項間接資料,亦可為洛陽馬面實物之補充。

十六國夏都統萬城之東、西二城尚存馬面48座,平面為矩形,間距40~70米。其中最大者寬約19米,凸出垣面14米,殘高亦相彷彿。

南京明城牆類似馬面的防禦

南京明城牆類似馬面的防禦

北宋汴京外城構有馬面,間距百步(約合150米),載見《東京夢華錄》。而南宋《平江府圖》中之城垣,亦排列平面為矩形之馬面。據圖中所繪,除東南、西南二隅角臺外,其東、西城垣各建馬面20處,南垣11處。

蓋彼時金兵屢屢南下,不得不為此以策安全也。

遼、金故城之位於北邊者,大多均置有馬面,但亦有所區分。如遼上京臨潢府之北城為皇宮所在,故其外垣之東、北、西三面均建有較密之馬面,分別為13、12、19座,間距九十步(合135米)。南城稱漢城,為平民居住,因而設定較少,現南垣大部為白音戈洛河破壞,僅殘留馬面兩處。

位於黑龍江省克東縣之金代蒲峪路故城,平面為不規則橢圓,沿牆置半圓形馬面39座,間距50~70米,較他城排列密集。

元上都亦僅於內城垣設馬面。內城平面為方形,每邊設馬面6座,間距140~190米佈置手法與遼上京如出一轍。史載元大都亦建,但未見實物,情況已不可考。

大同近年修復的城牆馬面

大同近年修復的城牆馬面

明代京師如南京及中都鳳陽,均未建馬面。永樂時遷北京,亦未於城垣建置馬面。後嘉靖三十二年(1553)加建南城時,始於垣間構馬面(時稱敵臺)172座,面積有大小兩種,間距為60~100米,估計是配置不同射程**之故。

明代地方城市如西安,為秦王藩封,其城垣建馬面98座,平面為20米×12米矩形,間距120米。又如山西平遙縣城,建有敵臺71處,間距與西安相仿。沿海城市如江蘇省南通市與如皋市,為御倭寇侵襲,城垣亦建有馬面。

明長城最西端之嘉峪關,有圍垣兩道。外為羅城,其西側因系交通要道及主關門所在,故城垣特別高厚(牆高10.5米,頂寬5.

3米)。而南、北羅城垣僅高3.8米。

內為關城,牆高9米(另加垛1.7米),底寬6.6米,頂寬2米。

其南、北垣**各置一有敵樓之馬面,平面矩形,距關城四隅之角臺各約75米。綜觀全部城垣(計羅城垣長1100米,關城垣長640米)中,馬面僅此兩處。估計此項構築物之減少與趨近消亡,恐與火器應用之日益普遍有關。

護城河古時稱之為「城池」者,就是城牆與護城河的合稱。後者又謂城河、城濠或護河。它一般環繞於城牆外側,少數也有在城牆內側再修一道內護河。

大城內若建有小城,如帝王都中之宮城,州府郡城中之子城等,其城下也常鑿有護河。前者如明、清北京之紫禁城,後者如**江府城之子城。

南京孫吳石頭城及護城河

南京孫吳石頭城及護城河

就現知古代城市而言,建有一道城垣與一道外護河的為數最多,其例項最早可上溯到我國的原始社會。如湖南灃縣城頭山古城之外濠,至今寬度尚達35~50米,深度亦在4米左右。它系利用天然水道再加以人工整治開掘而成,除防禦功能外,亦可供舟楫交通及城市供排水調劑之用。

其有內、外城垣及相應兩道護城河的,如北宋汴京開封及南**江府城等。建有城垣三道及城濠三道的城市,如築於春秋時期江蘇常州市淹城。其面積雖小,但制式特殊,在我國目前尚屬孤例。

如皋內外城河,內方外圓,獨一無二。

護城河道在城門前,常掘成為外凸的緩弧形,可使入口處有較大之活動面積與空間,並由此架設橋樑、以交通內外。所架橋樑,大多為固定式樣的平直木橋或石橋。使用拱橋者甚少,因不利車馬通行,又防禦時阻礙視線。

在河道水面不甚廣闊時,也有使用可拉曳起落的木質吊橋。在水流湍急或水面甚寬的天然河道上,亦有連舟為橋的事例。

甕城為了避免城門不致直接暴露在敵人的攻擊下,常在城門外側添築城牆一道,以形成一區面積不大的防禦性附郭,這就是所謂的甕城。甕城者,顧名思義,一旦敵人進入此處,就會遭到四面圍攻,猶如甕中之鱉。

甕城平面有矩形和半圓形兩種,其牆垣均較主城垣為低且稍薄。而對外交通門道,大多置於側面,與主城門曲折相通,以有利防守。帝都主要城門及其甕城門,通常位於同一軸線上,這是為了使皇室車馬迅速通行。

建於明代初期的南京聚寶門(今中華門)甕城,採取了三層重疊的佈置方式,

南京中華門甕城

南京中華門甕城

其縱長深度共達128米,並於城牆內闢有屯留兵卒和貯放軍需的券洞27處,門券上方又有防禦火攻的蓄水槽、注水孔及多道可阻敵之閘門。這些,都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城門防衛的措施。

我國甕城的使用始於何時?目前尚未有定論。就已知文獻記載與考古發掘資料,漢代以前似未曾出現。

如漢代都城西安、洛陽亦無遺物可憑。現有之實物遺址皆得自兩漢北境之塞外邊城,例如內蒙居延破城子邊堡、潮格旗朝魯庫侖(蒙語為「石城」)古城、甘肅夏河縣八角城……破城子邊堡僅側闢門一處,門外建無女牆及雉堞之曲尺形土垣,其空曠之南面即為入口。這可說是矩形平面甕城的最簡單形式。

朝魯庫侖古城東牆闢一門,其外之矩形平面甕城闢門南向,與上述邊堡佈置大體同一制式,惟城垣全由石砌。八角城之外城垣破壞甚烈,原有情況已難以判斷。內城作對稱十字形平面,南門外有一小甕城,平面矩形,南北15.

30米,東西10米,入口闢於東側。該城東、西兩面亦各有一門,但外無甕城。

解放以來對唐長安及洛陽的多次發掘,至今均為發現建有甕城之遺址,文獻內亦無此類資料。2023年在江蘇揚州對建於唐代之南垣進行發掘,於其城門外發現甕城一座,平面呈矩形,現尚留存其東牆及南牆之一部,以及南牆東端的甕城門道。根據各地層出土文物判斷,其建造及使用之上限應不遲於晚唐,並經五代、宋、元、明、清各代沿用。

宋代中原及江南城市建有甕城者甚多,文獻及實物皆有所見。據宋代《東京夢華錄》載:「東都外城方圓四十餘里……城門皆甕城三重,屈曲開門。

唯南薰門、新鄭門、新宋門、封丘門皆直門二重。蓋此係四正門,皆留御路故也。」這裡明確地說明了屈折開門和貫通直達在形式上的不同,是出於使用上的

西安城牆永寧門甕城

西安城牆永寧門甕城

區別。依元代刻印之《事林廣記》所繪東京汴梁圖,其羅城之陸路諸門,均建有平面呈半圓形之磚砌甕城,而各水門均未建有,一若南宋所刻《平江府圖》中所示者。另南宋景定《建康志》亦繪有府城之甕城,其平面為矩形,亦屈曲開門。

遼代都城如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巴林左旗林東縣南)、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喀拉沁旗寧城縣)及慶州故城(今內蒙巴林右旗白塔子村)等,均於城門處建平面為矩形之外甕城。

金代城市及邊堡建甕城者尤多,如位於內蒙科爾沁右翼中旗的吐列毛杜一號古城,僅闢有東、南二門,但均構直徑約20米之圓形平面甕城,出入口俱南向,臨門更建照壁一堵,為其他甕城例項所罕見。黑龍江省伊春市之金代故城,平面為橢圓形,於東南、西南隅各開一門,門內均建矩形平面之甕城一區。

元代早期城市如上都(位於內蒙錫林格勒盟正藍旗黃旗大營子東),其外,內城亦建有矩形或半圓形甕城。矩形者門正對主城門,半圓形者屈曲開門,似依前述宋代之制。元世祖忽必烈所建之元大都(今北京北城),肇創時未建甕城,及至元末農民起義,方於各門處倉促建造。

2023年修築北京地下鐵道,在拆除西直門明代箭樓時,無意中發現被包砌在內之元代甕城垣及門道,為今日所知唯一元代甕城遺物,惜因工期急迫,致被全部拆除。

明代仍多使用甕城,如明初南京聚寶門甕城,其制度似仿北宋汴京者,俱見前述。及遷都北京,各城門仍建甕城,至清代依然儲存,依乾隆時之《京城全圖》,知清中葉時各甕城之設定狀況。總的說來,仍依照宋代以來之佈置原則,即甕城平面分為矩形與半圓形兩類,前者置於主要城門外,主城門與甕城門同在一直道上。

次要城門前置半圓形甕城,其間城門與道路曲折相通,即甕城門闢於側面,但又與鄰近之另一甕城門遙相呼應。如內城(北城)東牆北端之東直門甕城,其門開於南壁。而東牆南端之朝陽門甕城,其門則開於北壁。

內城南牆正中之正陽門,為北京內城之正門,其甕城面積較他門為大,並開門三處。南壁**之門與正陽門直通,供皇帝御車行駛。東、西壁各開一門,供人眾日常生活交通出入。

此外,各甕城正對都門之一面,均建有磚砌箭樓一座。各樓對外及兩側牆面上,均開方形射孔四列,以增加防守時之殺傷力。此項設施,亦為前代所無。

古代人打仗,為什麼不將城牆外的地修成斜坡

五二一可新 城牆外的地修成斜坡不利於防守。古代的人總是喜歡在打仗的時候把城牆的牆修的越來越高,因為他們認為把城牆修的越高的情況下敵人越難接近,提示在使用一些劍雨之類的 攻打的時候,如果城牆很高的情況下,也是無法攻破城牆的,而且修建城牆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防守。如果把城牆外面的地修成斜坡的話,很容易讓敵...

古代人兵器到底有多重呢,古代人的兵器到底有多重,為什麼現代人大部分人拿不起?

習習上七樓 一般來說劍因為結構上開雙刃,會比同等長寬的刀輕一些。中國劍因為並不需要硬砍硬格,通常也更薄,刀也因為開刃方式不同重量會有所差異。但總的來說一米左右長度的刀劍的重量,也就在一公斤左右,正負300克左右差距。那麼,真實的古代兵器,究竟有多重呢?在三國時期,曹操手下有一員大將,名叫典韋,非常勇...

古代皇帝到底有多少妃子,盤點古代皇帝后宮的妃子數量到底有多少

皇后 皇帝正妻的稱呼,始於秦朝。歷代相襲。3 王后 國王的正妻。4 皇孋 皇后的別稱。後漢書。皇后紀贊 祁祁皇孋,言觀貞淑。5 元妃 元嫡 國君或諸侯元配夫人的稱號。左傳 隱公元年 惠公元 妃孟子,孟子卒,繼室以聲子,生隱公。6 元后 元配 帝王的正妻,元配皇后。明史。后妃傳二 穆宗即位 禮臣議 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