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在歷史上是不是弱智皇帝

時間 2021-07-22 06:04:42

1樓:法藏

據,易中天,解析說:不是!

2樓:莫文靈雲南

劉禪在蜀漢政權中,並不是一個尸位素餐者。作為一個弱國的君主,在當時危急存亡的形勢下,他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人材的作用,儘可能地爭取了政治上的優勢和軍事上的主動。蜀漢政權在危局下長達四十年的支撐,劉禪的作用應該說是關鍵性的。

而如果以劉禪一朝輔臣的顯著作用,來證明劉禪在政治上的毫無主見,無所作為,這既不合邏輯,也不合史實。

再說劉禪寵信黃皓及蜀漢亡國。

劉禪在其執政後期寵信宦官黃皓,無疑是他在用人上的一大過失。蜀漢的亡國,也確實與此有關,但根本原因卻不在此。

黃皓其人,確為奸佞之徒。但史有明載,直到景耀元年,「宦人黃皓始**」,(11)時距蜀漢亡國僅五年時間(蜀漢亡於景耀六年,即炎興元年)。一個政權,如果沒有更深刻的原因,能夠在五年之中就亡於一個「奸臣」之手嗎?

黃皓在其「**」的五年之中,主要的反面活動是排擠姜維:「右大將軍閆宇與皓協比,而皓陰欲廢維樹宇」。(12)但黃皓的陰謀始終沒有得逞。

劉禪為了使姜維放心,甚至公開對姜維說:「皓趨走小臣耳。」(13)「趨走小臣」,這就是黃皓在劉禪心目中的真正地位。

而劉禪倚重的,還是作為國之干城的姜維。既然搬不掉姜維,那麼在當時的蜀漢,嚴格講就談不上什麼「**」。但黃皓還是對姜維暗中掣肘。

「六年(景耀六年),維(姜維)表後主:『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謂敵終不自致,啟後主寢其事,而群臣不知」。

(14)後來,蜀漢在這次對魏的最後一戰中終於兵敗國亡。這大概就是人們認為黃皓「**」導致蜀漢滅亡的主要依據了。

其實,不能把蜀漢的亡國,簡單地歸結為這次戰敗,從而認為黃皓是蜀漢亡國的罪魁禍首。即使只就這次戰敗而言,黃皓的干擾也不是全部原因。據史載,蜀漢在這次戰爭中還存在情報不準、舉措失當、將領叛變、顧此失彼等一系列問題。

(15)如果考慮到黃皓的全部反面活動對蜀漢政權造成的危害,即言路堵塞,君臣疏隔等,那麼可以說劉禪在其執政後期寵信佞臣黃皓,確為蜀漢亡國的一個原因,但仍然不是根本原因。

那麼,蜀漢亡國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我認為是三國後期的強弱定勢。蜀漢之亡於魏,亡在弱不勝強。為什麼這樣說呢?

先看蜀漢總體實力的弱小。蜀漢的版圖不及魏的一半,而人口僅為魏的五分之一。同時,蜀漢的軍隊長年保持十餘萬人,佔其總人口九十餘萬的九分之一;而魏的軍隊既比蜀漢多一倍,又僅佔其總人口四百餘萬的二十分之一。

所以,無論經濟上還是軍事上,蜀漢都明顯地處於劣勢。但是本來處於劣勢的蜀漢,對魏又以攻為守,戰爭連年不斷,遂使國力耗盡。史載蜀漢亡國時,國庫存米僅夠萬人一年之食,可見已到山窮水盡,不攻自破的境地。

但消極防守也同樣沒有出路。總而言之,由於總體實力過於弱小,蜀漢是左右為難的。

再看蜀漢末年的人材危機。人材是國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三國中後起的蜀漢得以立國,所憑藉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人材優勢。

蜀漢除了當時無與倫比的人材——諸葛亮之外,還有一大批堪稱一流的文臣武將。這些人材,都是劉備在創立政權的長期轉戰中,以其特有的網路人材的手段,「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益州)之所有。」(16)蜀漢政權的這種人材優勢,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其總體實力之不足。

但是,經過劉備、劉禪兩朝,蜀漢的人材已經消磨殆盡。而一州之地的蜀中,不可能再提供這樣多的人材。到景耀年間,傑出的人材就只剩下一個姜維,而姜維還是從魏國歸附過來的。

這種人材危機,對於當時總體實力已經極其衰微的蜀漢,更為致命。比如黃皓的得寵和誤國,就是在「四相」的最後一位——董允死後。董允以剛正威嚴著稱。

他在世時,「上則正色匡主,下則數責於皓。皓畏允,不敢為非。終允之世,皓位不過黃門丞。

」(17)可見劉禪之惑於黃皓,固然有其自身責任,但當時朝廷中已無復具有足夠權威性的中堅人物,也是一個客觀原因(姜維長年統兵在外,且地位不能與「四相」相比)。再如蜀漢對魏的最後一戰,魏國同時派出了鍾會、鄧艾兩個名將,分兵兩路進攻。姜維的才智,與鍾、鄧相當。

他在劍閣前線事實上也敵住了鍾會,甚至迫使鍾會準備退兵。但鄧艾就再無人抵擋了,終於被他取陰平,破綿竹,直搗成都。設想當時蜀漢如果再有一個相當於姜維的將才,鄧艾就不一定能長驅直入了。

所以,蜀漢對魏,由於總體實力過於弱小,加上後期的人材危機,確實處於弱不勝強的地位。當然,從歷史上看,以弱勝強也不無可能。但這隻能是就某一戰役而言。

如果要最終滅亡對方的政權,那就必須以弱者轉強、強者轉弱為前提,結果還是以強勝弱。而蜀漢末年,對魏的強弱關係已成定勢,那麼作為弱者的蜀漢當然必敗無疑。這就是蜀漢亡國的根本原因。

至於劉禪在其執政後期寵信黃皓,導致黃皓誤國,只是使勢在必亡的蜀漢政權其亡更速而已。

綜上所述,我認為對劉禪應這樣評價:其人並非「昏君庸主」。他在執政的四十年中,政治上總的來說是明智的,有主見的。

這主要表現在他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以及決策之後即不動搖。他在用人和決策上也有失誤,但在其執政史上不是主流。他之終為亡國之君,實因當時弱不勝強。

在我看來,這應是對劉禪比較客觀、公允的評價。

最後的問題是:為什麼後世對劉禪長期持論偏頗,以致劉禪作為「昏君庸主」,在人們頭腦中印象如此之深?

我們先看史書《三國志》對劉禪的評價:「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豎則為昏闇之後,傳曰:『素絲無常,唯所染之』,信矣哉!

」(18)這段評語確實把劉禪描繪成了一個沒有主見的形象,但也沒有把他全盤否定,還承認他曾經「任賢相」而「循理」。可是後世之人卻只記住了他「惑閹豎」而「昏闇」。這又是為什麼呢?

主要原因,還是一種感情偏見。長期以來,人們受封建正統思想的影響,對三國這一段歷史,往往同情劉備復興漢室的事業,所以對劉禪未能完成這一事業感到失望和憤恨。尤其是持這種正統觀點的**《三國演義》流傳以後,由於其藝術魅力,讀此書者幾乎無不唯願劉漢復興,曹魏敗亡,但結果卻事與願違。

所以人們遷怒於劉禪,斥之為「昏君庸主」,也就是自然的了。

其次,也可能是千古以來諸葛亮的崇高形象,把劉禪反襯得很渺小。諸葛亮輔佐劉禪,確實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劉禪卻沒有能夠滅魏興漢,反而亡國降敵,使諸葛亮一生的慘淡經營付之東流。

人們每當吟誦杜甫詠歎諸葛亮的名句「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時,總會情不自禁地為諸葛亮這位千古名賢的壯志未酬而深深惋惜。相應地,那個扶不起來的「阿斗太子」,也就太令人可鄙可恨,在在難逃「昏庸」的罵名。這種認識,其實還是一種感情偏見。

最後,還可能是和劉禪降魏後的所謂「樂不思蜀」有關。其實,只要稍加思考,即可知劉禪當時之出此言,完全是一個階下囚的求生之計,而決非真心如此。可以想象,劉禪無論怎樣「昏庸」,也不可能以亡國為樂。

司馬氏之終未加害劉禪,又豈是真正相信了劉禪的「樂不思蜀」?不過是看清了劉禪決不可能東山再起而已。但後世人卻寧肯相信劉禪的「樂不思蜀」。

這不仍然是感情偏見在起作用嗎?

本文以上所論,當然只是一己之見。動搖千古定論,談何容易。而筆者所以試圖對劉禪其人作持平之論,亦非替古人擔憂,實有感於劉禪之為政,在中國政治史上有兩點難能可貴之處:

一是對內敢於任用賢才,二是對外敢於抗擊強敵。僅此兩點,足可嘉許,又何必以成敗論英雄呢?

劉禪被當做弱智君王,罵了幾千年,為何現在有人說他是最聰明的?

3樓:李昆看歷史

蜀國的滅亡是因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劉禪已無力迴天,才有了扶不起的阿斗之說。首先劉禪繼位,諸葛孔明沒有放權。東征西伐是諸葛亮的決策,也是劉備三顧茅廬之後定的奪取天下的方針策略。

隨著環境大勢的變化,劉禪沒有自主權,諸葛亮也沒有隨大勢而變化,也就是說戰略上沒有變化,沒有隨大勢而改變戰略,造成了自己鞠躬盡瘁,壯志未酬身先死,最後一個爛攤子落在劉禪的手裡,國力已經衰弱,蜀國能人輩出也無力迴天了。至此劉禪揹著扶不起的阿斗樂不思蜀了。

像我們上中學那會兒收錄課文裡的那篇陳情表的作者李密,不願出仕晉朝做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覺得劉禪是個明君,像劉禪的漢朝九十萬人口,除去一般婦女,剩四五十萬,再除去老人和孩子,就這樣供養十幾萬軍隊,三四萬官吏,而且對外戰爭還要種地,生產鋼鐵,兵器,餵馬等等,諸葛亮一出去進攻就帶走全部兵勇,估計家裡都沒人種地了,就這樣興兵北伐了五次,歷時六年,整個國家忙於備戰,連人口生息繁育的事都不做了,而且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出動十三萬精兵,外加十幾萬農夫,每天消耗糧食就四萬石,一個月就一百二十萬,兩個月就得花二百四十萬,如果諸葛亮不能攻城略地,以戰養戰,將巨大的戰爭壓力轉嫁到魏國,他們後漢的國力總會難以維持。

但劉禪心急歸心急,心裡也明白,北伐中原,匡扶漢業一直是諸葛亮的夙願,如果這個願望都滿足不了,他的相父很可能會立即垮了。所以也一直不惜代價,毫無異議的支援他。諸葛亮把舉國力量都投進去了,如果不能成功,它的反噬之力很可能會翻轉過來壓垮整個後漢。

我個人感覺劉禪這個皇帝比跟他同時代的曹睿,孫權都好一點,雖然一方面也可能是諸葛亮的教導,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卑以自牧,還搞宮中府中俱為一體,從劉禪開始,年紀輕輕就青菜豆腐白米飯過日子,這樣也才能讓臣民心服,每天糧食定量,多餘的都運到前線。比起曹睿大修宮殿房子,又是尋珍覓寶,雖然也跟家境有關吧,但劉禪卑其宮室,儉其衣食,不以百姓的役力而奉己一人,比曹睿強多了,而且劉禪心地寬厚善良,雖然孱弱,也比孫權還有他子孫要好。

4樓:魁哥說歷史

劉禪並不是昏君,而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原因如下。

其一,劉禪在位40年,沒有大的叛亂。

和曹魏249年發生的高平陵之變,東吳孫峻、諸葛恪專權相比,蜀漢在這40年中,幾乎沒有宮廷政變。劉備死後,「相父」諸葛亮掌權,「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把蜀漢內外治理得國泰民安,不需要劉禪多動腦筋。劉禪只需要逢年過節主持祭祀儀式即可。

在諸葛亮之後,是蔣琬、費禕、姜維先後掌權,他們都能在劉禪的領導下安安分分地辦事情,沒有想過叛亂,奪權之類的事情。這40年中,劉禪始終牢牢抓著蜀漢朝政大權,沒有旁落。而同時期的曹魏、東吳,都因為皇權更迭,大權旁落,還因此發生了兵變,血流成河。

其二,劉禪識時務,知進退,為保全成都老百姓,開城投降。

公元263年,鄧艾偷渡陰平小路,消滅諸葛瞻七萬御林軍,進入蜀漢腹地,包圍成都。此時的劉禪面臨兩個抉擇,即血戰到底,還是開城投降。這是一個艱難的二選一,劉禪思索良久,不能決斷。

這時的蜀漢,還有不少遠在邊關的精銳軍隊,如劍閣的大將軍姜維、南中都督霍弋、巴東太守羅憲,這些都掌握重兵。如果劉禪在成都組織御林軍抵抗鄧艾的進攻,與城共存亡,再發出勤王令,讓這些邊關軍隊回援,應該有八成的把握吃掉鄧艾軍隊,轉危為安。

可是,他在投降派譙周的勸說下,為了保全成都的老百姓,選擇了開城投降。其實早在劉備包圍成都時,益州牧劉璋就為了益州的老百姓免受戰爭之苦,開城投降過。現在,劉禪也是同樣的選擇,他們都是為了保全老百姓,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好君主。

其三,劉禪發揮出「影帝」水平,成功騙過司馬昭,安度晚年。

劉禪投降後,雖然經過鍾會、姜維之亂,也沒改變投降的事實。他於公元264年進入洛陽,受到晉公司馬昭的隆重接待,被封為安樂公。在宴會上,演奏蜀中樂曲和歌舞,這讓蜀漢舊臣們想起亡國之痛,一個個低頭流淚,沉默不語,而劉禪喜滋滋地欣賞樂曲。

這時,司馬昭問劉禪:「安樂公是否思念蜀?」劉禪回道:

「此間樂,不思蜀也。」

這一句「此間樂,不思蜀也。」也就是後世所說的「樂不思蜀」。劉禪知道自己的處境,知道這是司馬昭對自己的考驗,如果自己一個回答不好,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自己一個人身死是小,如果連累了蜀漢舊臣及老百姓,罪就大了。因此,他效仿父親劉備當年「驚雷失筷子」的手法,來了個「樂不思蜀」,安全過關,得享晚年。《漢晉春秋》中記載如下:

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總結:如果說劉禪是一個「千古一帝」那明顯是誇大了,也不符合歷史事實。如果說劉禪昏庸無道,殘暴不仁,也有失偏頗。他卻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

趙雲在歷史上是不是真的很猛,真實歷史上趙雲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趙雲 表字 子龍 性別 男 籍貫 冀州常山真定 今河北正定南 容貌 身長八尺,姿顏雄偉 官職 牙門將軍 偏將軍領桂陽太守 留營司馬 翊軍將軍 中護軍 徵南將軍 鎮東將軍 鎮軍將軍 爵位 永昌亭侯 順平侯 追諡 生卒 229 子女 趙統 長子 趙廣 次子 曾效力過的勢力 袁紹 公孫瓚 蜀漢 大辭海 趙...

經濟在歷史上有哪些作用,《資治通鑑》在歷史上有哪些作用?

雪非雪 1.推動歷史程序,可以說歷史的一切發展都是由於經濟。因為經濟發展,出現財產私有,人類從原始社會,也就是部族轉變成奴隸制社會。因為經濟發展,地主階層出現並不斷壯大,歷史從奴隸制社會進入到封建社會。又是因為經濟發展,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壯大,推翻了地主階級的統治建立起資產階級政權。2.促進科技...

歷史上真正的劉禪是怎樣的,歷史上真正的劉禪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笑容酸黃瓜 甚至到了最後,主動投降迎合,圖個自我安樂的同時,還蜀地百姓一片祥和,又有何不可。難道歷史上所有帝王就一定要與國共存亡。那些人完全就是兵家 霸道 理念的狂熱分子,劉禪身上所體現的大智若愚或許才是蜀地百姓所期望看到的那樣。哪怕是放在現代,後人每每討論起亡國奴,人們腦海中往往會浮現出南唐李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