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隋朝大運河和絲綢之路,你認為在傳播文化方面它們有什麼不同

時間 2021-08-15 19:48:42

1樓:

隋朝大運河的作用:把中原文化帶到了北方,帶到了南方,也把北方草原遊牧文化、南方魚米桑茶水鄉文化帶到了中原,實現了中華文化的多元化、互補化和共繁化。

絲綢之路的作用:絲綢之路的開闢,有力地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路。

主要的不同的是一個是國內的,一個是國際之間的。

2樓:馬纓杜鵑

隋朝大運河是促進中國國內的文化傳播,絲綢之路是促進中西文化交流。

3樓:香雪玲娜

大運河的開鑿是為了隋煬帝遊玩方便,以炫耀隋朝的富足

絲綢之路是為了溝通各國的往來與**往來

4樓:藍薇綠雨

隋朝大運河始建於公元605年,用工百餘萬民工挖通濟渠,連線黃河淮河,同年又用十萬民工疏通古邗溝,連線淮河長江,構成下半段。三年後,用河北民工百萬餘,挖永濟渠,通涿郡(今北京)南,構成上半段。又過兩年,疏通江南運河,直抵餘杭(杭州)。

至此,共用五百餘萬民工,費時六年,大運河全線貫通,全長兩千七百餘公里,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洛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絲綢都是中國運的)。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比較隋朝大運河和絲綢之路,在傳播方面有什麼不同

5樓:

隋朝大運河的作用:把中原文化帶到了北方,帶到了南方,也把北方草原遊牧文化、南方魚米桑茶水鄉文化帶到了中原,實現了中華文化的多元化、互補化和共繁化.

絲綢之路的作用:絲綢之路的開闢,有力地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路.

主要的不同的是一個是國內的,一個是國際之間的.

絲綢之路和隋朝大運河申遺成功,有什麼重大意義?

6樓:春袕選畔

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 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有利於增強國家的綜合 國力。對我國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起著積極 的促進作用。絲綢之路和隋朝大運河申遺成功,有什麼重大意義?

隋朝大運河的歷史價值、文化內涵和對中國歷史發展的貢獻。

7樓:曉秋槓槓

隋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餘杭,全長兩千多公里,分為永濟渠、通濟渠、山陽瀆(邗溝)、江南河四段。接五大水系黃河,長江,海河,淮河,錢塘江,是世界上最雄偉的工程之一。運河長度,世界首屈一指,河道水深、寬度、通航能力--是最大的。

運河開通,「商旅往返,船乘不絕」。唐皮日休曰:「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

」(《皮子文藪·汴河銘》)。《汴河懷古》(皮日休)雲:「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大運河如同長城,飲譽世界,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

運河通航以後,不僅成為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絡的紐帶,也成為溝通亞洲內陸「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運河的通航還促進了沿岸地區城鎮和工商業發展,它還宛如一條綵帶,沿岸城鎮猶如綵帶上鑲嵌的一顆顆明珠。此後,歷代王朝對運河不斷疏浚和改造,使它持續發揮著貫通南北動脈的作用。

運河的開通,促進了城市發展,江都、餘杭、涿郡等迅速繁榮;維護了國家統一,促進了**集權穩定。

8樓:匿名使用者

隋朝大運河是隋煬帝在位時鑿通的北起涿郡(北京)、南至餘杭(杭州)、溝通南北的大運河。大運河的開通,對南北之間的交通與交流有重大意義。它是南北政治、經濟的紐帶,也是南北往來的水上走廊,是一條帶有全國性規模的大運河,使中國南北首次可以通航。

隋朝運河共有5條,即廣通染、山陽瀆(又叫邗溝)、通濟渠、永濟渠和江南河,它們是分階段開鑿的,共用27年。公元587年,隋文帝為運送糧草和士兵攻打陳國,就將夫差所開的邢溝疏浚、拓寬,開挖了運河山陽瀆段。它北起山陽,南到江都,最後入長江,將淮河與長江連線起來。

文帝所修運河基本是上地段性的,真正使運河形成運河網的是隋煬帝。為了加強政治和經濟統治,605年,隋煬帝在洛陽營建東都的同時,下令開鑿大運河。通濟渠以東都洛陽西苑為起點,然後引谷水和洛水入黃河,使黃河水最後流入淮水,它是溝通黃河、淮河的最佳水路路線。

同年湯帝又徵發10萬多淮南民眾開邗溝,它是將文帝時的山陽瀆再次整修和擴大,使其規格與通濟渠一致。兩項工程差不多半年就完成了。修成後的通濟渠和重新整修的邗溝,水面寬40步,沿途兩岸修建有寬闊的御道,植有榆樹柳樹,從洛陽到江都近1000千米,濃廕庇日,並設定有40多所行宮,作為煬帝巡遊時休息所用。

公元608年煬帝為鞏固邊防,下令徵發河j匕100多萬民眾開挖永濟渠。由於所需勞力眾多,男勞力**不足,大批婦女被徵發服役。永濟渠主要是引沁水向南到黃河,向北連通涿郡,全長1000多千米,工程極為浩大,並且河道寬闊。

二年後,為了更進一步運送江南地區的糧食和物資,煬帝又下令在長江以南開鑿江南河,它自京口(鎮江)至餘杭,全長400多千米,寬30多米,是對六朝時的江南運河的疏浚和拓寬。大運河全長約2500千米,以洛陽為中心,僅用6年時間就完成了,它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河流,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最長的運河。隋朝運河不僅加強了隋王朝對南方地區的經濟、政治、軍事的控制,便利了江南財物向洛陽、長安的調運,而且對以後的歷史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唐宋時期的南北交流和南北物資的調運,便得益於大運河,它是唐宋的經濟命脈。隋朝開鑿大運河是鞏固統

一、繁榮經濟的重大工程,也是唐宋勞動人民血汗的結晶。由於工程浩大,又是短期完成,勞役過重,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而煬帝開鑿運河,是他雄心勃勃鞏固帝王基業的需要,也是他貪戀江南美景和富庶生活、巡遊東都和天下的需要。

唐宋及以後各朝都對隋朝大運河進行過不同程度的疏浚和整補,尤其是元朝進行了大規模的開鑿疏補,形成了京杭大運河。

參考資料:方麗萍編著.影響中國歷史的重大事件.海潮出版社,2009.06.

9樓:匿名使用者

京杭大運河作為南北的交通大動脈,歷史上曾起過「半天下之財賦,悉由此路而進」的巨大作用。運河的通航,促進了沿岸城市的迅速發展。

10樓:匿名使用者

運河通航後,不僅成為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絡的紐帶,也成為溝通亞洲內陸「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運河的通航還促進了沿岸地區城鎮和工商業發展,它還宛如一條綵帶,沿岸城鎮猶如綵帶上鑲嵌的一顆顆明珠。此後,歷代王朝對運河不斷疏浚和改造,使它持續發揮著貫通南北動脈的作用。

運河的開通,促進了城市發展,江都、餘杭、涿郡等迅速繁榮;維護了國家統一,促進了**集權穩定。

11樓:荷花開滿池

隋朝大運河始建於公元605年,用工百餘萬民工挖通濟渠,連線黃河淮河,同年又用十萬民工疏通古邗溝,連線淮河長江,構成下半段。三年後,用河北民工百萬餘,挖永濟渠,通涿郡(今北京)南,構成上半段。又過兩年,疏通江南運河,直抵餘杭(杭州)。

至此,共用五百餘萬民工,費時六年,大運河全線貫通,全長兩千七百餘公里,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什麼叫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隋朝大運河有什麼區別?

易書科技 運河是一種人工開鑿的航運渠道,用來溝通江河 湖泊 海洋等水域,能改善航運條件,縮短交通運輸的時間和距離。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通運河的國家,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在湘江和灕江之間的分水嶺上,開挖成30多千米長的靈渠。這是世界上第一條船閘式運河。由於船舶能通過一道道船閘 爬山過嶺 因此,運...

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簡介,海上絲綢之路和陸地絲綢之路的簡介和資料

呼皓潔 68546468686565656565 白鷺丹楓 海上絲綢之路,又稱南海絲綢之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 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陸上絲綢之路指我們經常說的絲綢之路,...

和絲綢之路有關的故事,關於絲綢之路的故事?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通絲綢之路 霍去病攻佔河西走廊設立河西四郡 漢朝建立安西都護府 班超出使西域 玄奘西行取經 唐太宗出兵高昌 張義潮收復河西走廊 蒙古軍三次西征。絲綢之路,是指西漢 前202年 8年 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 今西安 和洛陽為東起點 一說以洛陽為起點 經甘肅 新疆,到中亞 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