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方古今奇談
公元前2023年的古埃及,是胡夫王的統治初期。皇室成員走遍尼羅河流域,從每個村落中選擇身強體健的男子,作為建造大金字塔的勞力,為君王服務。他們被分成10萬人的大群來工作,每一大群人要勞動3個月。
這些勞動者中有奴隸,但也有許多普通的農民和手工業者。古埃及奴隸是藉助畜力和滾木,把巨石運到建築地點的,他們又將場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面,把巨石沿著斜面拉上金字塔。就這樣,堆一層坡,砌一層石,逐漸加高金字塔。
建造胡夫金字塔花了大約30年的時間。
對於規模如此龐大的巨型建築物來說,穩固是關鍵。建築師計劃使用巨型大理石塊,以遞減的方式層層向上排列,這是最穩定的結構。建造地點選定後將首先被清理剷平,隨後由技藝精湛的石匠打造地基,一大片方整的大理石地面將成為金字塔的核心。
每塊開採下來的石頭的重量都超過了1噸,有的甚至重達兩噸半,如何運輸是大問題。吉薩當地產一種很特別的黏土,在黏土鋪就的路面上灑水,沉重的石塊就可以在上面滑行,但水量的控制很重要,如果水量不夠反而更加費力。
在不適宜灑水的地方,工將匠們就在路面上鋪圓木,讓巨石在圓木上滾動前進。巨型石塊集中到金字塔現場後,就由專門的石匠切削加工,並根據每塊石頭上標註的記號嵌入應該放置的地方。
他們僅使用簡單的三角板和鉛錘,就可以把每塊石頭切削打磨得光滑平整,使得石塊之間銜接緊密,甚至在經歷了數千年的風雨侵蝕後仍然屹立不倒。
擴充套件資料:
未解之謎
金字塔數學之謎
英國一位名叫約翰·泰勒的人,是天文學和數學的業餘愛好者,更是金字塔的發燒友,對金字塔有很多驚人的發現。他曾根據文獻資料中提供的資料對金字塔進行了研究。經過計算,他發現胡夫大金字塔包含著許多數學上的原理。
首先,他注意到胡夫大金字塔的底角不是60′而是51′。從而發現每壁三角形的面積等於其高度的平方。另外,塔高與塔基周長的比就是地球半徑於周長的比,因而用底邊的2倍來除塔高,即可求得圓周率。
泰勒認為這個比例絕不是偶然的。
他證明了古埃及人已經知道地球是圓形的,還知道地球半徑與周長的比例。泰勒的觀念受到了英國數學家查爾斯皮奇斯密斯教授的支援。
2023年,史密斯在實地考察胡夫金字塔後。聲稱他發現了更多的胡夫大金字塔的奧祕。如,塔高乘10的9次方就等於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塔基的周長按照某種單位計算的資料恰為一年的天數,等等。
也就是說,大金字塔不僅包含著長度的單位。
還包含著計算時間的單位。史密斯的這次實地考察受到了英國皇家學會的讚揚,他被授予了學會的金質獎章。後來,另一位英國人費倫德齊·彼特里帶著他父親用20年心血精心改進的測量儀器又對著大金字塔進行了測繪。
彼特里的書在科學家中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金字塔到底凝結著古埃及人多少知識和智慧,仍是個未解之謎。
金字塔底正方形的邊長*2÷金字塔的高,恰好約等於3.14,也就是π
上行通道和水平面夾角是26°,而側面與水平面的夾角是52°,恰好是26°的兩倍!
底周長*塔高=圓周:半徑
金字塔的重量×10×10的15次方=地球的重量
金字塔的高×10×10的9次方≈1.5億千米=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金字塔塔高的平方=金字塔側面三角形的面積
胡夫金字塔底邊長230.36米,為361.31庫位元(埃及度量單位),大約是1年的天數
胡夫金字塔底面正方形的縱平分線延伸至無窮處,正是地球的子午線,這條縱平分線把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分成了兩半,也把尼羅河口三角洲平分;而底面正方形對角線延長,則能將尼羅河口三角洲包括在內;而塔的中心剛好位於各大陸引力的中心。
2樓:人文歷史洞悉
揭祕金字塔建造過程,幾百萬塊巨石竟是水路運輸,推動古埃及發展
3樓:max創意前沿
老外用木塊演示金字塔建造過程,古人智慧超乎想象
4樓:量子哲學
實際上金字塔的建築是利用當地的豐富資源:沙土。用巨大的方形模子將混合的泥土灌進去。然後,一層一層的建起來的。這就是類似於螞蟻搬家的方法。
5樓:古河渚
公元前2023年的古埃及,是胡夫王的統治初期。與每個法老一樣,上任開始他就準備建造百年後的墳墓。於是,在每個夏天,皇室成員走遍尼羅河流域,從每個村落中選擇身強體健的男子,作為建造大金字塔的勞力,為君王服務。
他們被分成10萬人的大群來工作,每一大群人要勞動3個月。這些勞動者中有奴隸,但也有許多普通的農民和手工業者。古埃及奴隸是藉助畜力和滾木,把巨石運到建築地點的,他們又將場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面,把巨石沿著斜面拉上金字塔。
就這樣,堆一層坡,砌一層石,逐漸加高金字塔。建造胡夫金字塔花了大約30年的時間。
尼羅河水每年定期氾濫,淹沒陸地,滋潤土壤,使耕地肥沃,農業發達。埃及因此成為歷史上最早不用將全部勞力投入到農業生產的國家之一。剩餘的勞動力可以放在其它用途,比如建造金字塔。
滿載勞力的大船將沿著尼羅河水蜿蜒而上,沿途經過兩岸的懸崖和田野,目的地就是現在開羅西南方10公里處的吉薩。埃及神話記載,萬物之初都是渾沌液體,在渾沌中最先出現的乾土呈金字塔形狀,象徵著生命。但古埃及人卻在某種衝動的驅使下,選擇這象徵生命的形狀修建死者的安息之所。
新上任的法老胡夫也在相同的衝動下來到沙漠,來此見證他的統治時期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儀式。
對於規模如此龐大的巨型建築物來說,穩固是關鍵。建築師計劃使用巨型大理石塊,以遞減的方式層層向上排列,這是最穩定的結構。建造地點選定後將首先被清理剷平,隨後由技藝精湛的石匠打造地基,一大片方整的大理石地面將成為金字塔的核心。
經過粗略估算,修建大金字塔需要500萬噸石頭,需求量雖然龐大,但吉薩附近就可以**大部分。採石場在金字塔建築地點南面,約有1500名採石工人在那裡工作。由於銅是古埃及人當時掌握的最硬的金屬,因此每名採石工人會配有一把銅製鑿刀。
他們用銅鑿刀將巨石鑿開小孔,打入木楔,並在上面澆水,木楔浸水膨脹的力量就可以將石塊脹裂。但銅鑿刀敲擊數十下後就會變鈍,因此需要另一組人用火將鈍鑿軟化,磨利後過水降溫,以便石匠們再次使用。
每塊開採下來的石頭的重量都超過了1噸,有的甚至重達兩噸半,如何運輸是大問題。吉薩當地產一種很特別的黏土,在黏土鋪就的路面上灑水,沉重的石塊就可以在上面滑行,但水量的控制很重要,如果水量不夠反而更加費力。在不適宜灑水的地方,工將匠們就在路面上鋪圓木,讓巨石在圓木上滾動前進。
巨型石塊集中到金字塔現場後,就由專門的石匠切削加工,並根據每塊石頭上標註的記號嵌入應該放置的地方。他們僅使用簡單的三角板和鉛錘,就可以把每塊石頭切削打磨得光滑平整,使得石塊之間銜接緊密,甚至在經歷了數千年的風雨侵蝕後仍然屹立不倒。
胡夫金字塔一共建造了20年。通過建造長長的坡道,以便工人把石塊繼續運到高處。勞工們使用吉薩天然的沙土,用礦石膏和灰泥黏合,堆成長長的斜面,將巨石拉上金字塔。
考古學家估計,斜坡的長高比例大約在10:1,這是保證運輸方便和使用最少建築斜坡材料的最佳比例。但當金字塔逐漸變高,這種長長的斜坡就不能適用,因為如此計算,通往塔頂的斜坡長度將達到驚人的4800英尺,所需的建築材料也將是大金字塔的三倍之多。
因此在最後的加高工程中,建築師們會選擇建造較省材料的螺旋型坡道。
距離地面30英尺處有個開口,是19世紀的探險家使用炸藥炸開的,這裡是唯一能看到金字塔內部的地方。在金字塔整齊的外層石塊和內層墓室之間,填充進了不合規格的石料。這也許就是古埃及人加快建造速度的方法。
隨著金字塔不斷長高,建築師必須考慮金字塔內部墓室的安排,並預留出通往墓室的廊道。胡夫金字塔內部有三個墓室,第一個在修建地基的時候就開始建造,因為它深入地下600英尺。第二個在金字塔內部約100英尺高的地方,就是所謂的“王后墓室”,自發掘以來便空無一物。
公元前2023年,第三個——最高也是最重要的——陵墓開始動工,這將是胡夫王最後的安息之所。通向墓室的大廊道也同時開始搭建。大廊道全長達153英尺,內壁使用巨型的磨光石灰岩板緊密接合。
大金字塔開始建造後的十幾年,一艘駁船載來了一些來自250公里外亞斯文採石場的特別貨物:9塊巨型花崗岩。每一塊的重量超過50噸,需要200人才能挪動。
在建造大金字塔的數百萬石塊中,它們是最重要的。神聖的墓室是金字塔的中心,必須加強保護。在法老的墓室完工之際,這9塊花崗岩將用以建造墓室上方的屋頂。
建築師會在每塊花崗岩上用紅赫石畫上中線,以便將巨石置中對齊。巨石的體積和重量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如果直接摞放,花崗岩就會破裂。
最後,為了分散層疊巨石之間的巨大壓力,建築師在每層花崗岩之間都墊上了三角形的楔子,使重量往外分散而非向下壓。九塊岩石最終使用了五塊,並留出了之間的四個空隙。這些空隙高3.
5英尺,可以讓人爬行通過。因此當時參與建造金字塔的勞工們得以在空隙間的牆壁上留下了一些塗鴉,隨手拼出的一些人名,有的地方還能看到紅赫石描出的參考線。
當大金字塔建造至約100米高時,最後三分之一高度的材料已經無法從主斜坡運送,因此建築師們倚大金字塔,修建了一條螺旋而上的“盤山”坡道,以避免加高主坡的額外龐大工程。四稜錐體形狀的頂石的處理和搬運比其它石塊都謹慎,因為它的側邊非常光滑,於是石匠專門在下方做了個向外突出的石栓,工人們旋轉石塊,就可以讓石栓與下方石塊的溝槽契合,將頂石固定。
頂石放好後,金字塔實際已經搭建完成,但外部塔身仍然需要最後的修整。外圍的螺旋坡道需要撤除,並加上斜面的石板,使金字塔的外表光滑平整。而看到的金字塔已經沒有了外圍的斜面石塊——因為中世紀建造開羅城的時候,這些石塊被取走,作了建築材料。
公元前2023年,不朽的墳墓建成。大金字塔東邊的一條大石子路通往位於尼羅河邊的一座廟宇。那裡將作為胡夫法老遺體的暫放之處。
法老的木乃伊轉移到金字塔內部後,根據古埃及的禮俗,會先放在地下墓室,隨後移至第二層墓室,最後才將棺木移到第三個墓室,放進石棺。
簡述古埃及金字塔的演化過程,古埃及金字塔型制的演變?(簡述)
相傳,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後,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古代埃及人叫它 馬斯塔巴 在古埃及叫庇裡穆斯 piremus 有高的含意。後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他用山上採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並不斷...
胡夫金字塔由來,胡夫金字塔由來
君家濃酎我狂歌 胡夫金字塔 阿拉伯語 希臘語 又稱吉薩大金字塔,位於埃及吉薩,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胡夫的金字塔,主要作為其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 最高的埃及式金字塔,現高138.74米 455.2英尺 原高146.59米 480.9英尺 底邊長230.37米 755.8英尺 約建於前2580年,完工...
金字塔的由來,古埃及金字塔的由來
埃及人以金字塔和人面獅身像當做埃及的文明,距今約5000年前,埃及歷史從美尼斯王開始統治的.當時法老王被視為神明,死後會永遠活著.所以人民大概非常樂於為天神降世的法老王興建金字塔吧 興建過程 這些平均重達兩噸半的大石塊 靠尼羅河的犯濫之時 利用河水暴漲把石塊運輸至河岸 再用木頭,滾木等協助把石塊運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