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趙武靈王

時間 2021-08-30 11:20:54

1樓:天使芝吻

趙武靈王,約生於趙肅侯十年(前340年),卒於趙惠文王四年(前295年),

名雍,三家分晉後趙國的第六代國君(前325年至前299年在位,執政27年)。周赧

王十六年(前299年),他將王位傳給了次子趙何,即趙惠文王,自稱「主父」,

史家又稱他為「趙主父」。他是我國封建社會初期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他所推行的「胡服騎射」政策,對於當時和以後中國社會的發展都產生了積極的

影響。趙武靈王在位期間,正處在戰國中後期,列國間戰爭頻仍,兼併之勢愈演愈烈

,各諸侯國均在發憤圖強,以圖立於不敗之地。進而吞併諸國,稱霸華夏。當時,

趙都邯鄲,疆土主要有當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陝西省東北隅。其周圍被齊

、中山、燕、林胡、樓煩、東胡、秦、韓、魏等國包圍著。時人稱趙為「四戰之國

」,其形勢之險惡可以想見。趙武靈王即位前,趙的國勢很弱,往往無力抗擊二、

三等小國中山國的侵擾。趙武靈王即位後,在實行「胡服騎射」前的18年中,趙屢

敗於秦、魏,除損兵折將,國力大衰外,還不得不忍辱割地。林胡、樓煩也乘此機

會,連年向趙發動軍事掠奪,趙國幾乎沒有還擊之力。

在這樣嚴峻的形勢面前,趙武靈王決心發憤圖強,以振興日漸衰弱的趙國。他

客觀地分析了當時趙國的實際情況和所處的環境,認真研究了壯大趙國力量的辦法

,以超凡的才略和氣魄,毅然拋棄了中原傳統的衣冠制度和作戰形式,大膽學習北

方遊牧族軍事上的優點,下令在全國推行「胡服騎射」。他認為要從根本上改變趙

國被動挨打的局面,削除中山國這個「心腹之患」,進而繼承先祖趙襄子「兼戎取

代,以攘諸胡」的事業,靠中原傳統的步兵和戰車配合作戰的方式是不能成功的,

因為笨重的戰車只宜在較為平坦的地方作戰,在複雜的地形中運轉十分不便;眾多

的步卒也無力對付那賓士迅猛,機動靈活的騎兵。必須學習諸胡的長處,壯大自己

,才能免於被動挨打。只有以騎兵對抗騎兵,是增強趙**事力量的唯一出路。同

時,只有改中原地區的寬袖長袍為短衣緊袖、皮帶束身、腳穿皮靴的胡服,才能適

應騎戰的需要。在普遍以中原正統和華夏禮樂文化自負的氛圍中,他敢於改革傳統

的輿服制度,而取法胡人的服飾習俗,足見他的確是一位雄才大略、氣魄巨集大的軍

事家和政治家。

由於胡服騎射不單是一個軍事改革措施,同時也是一個國家移風易俗的改革,

是一次對傳統觀念的更新,因此,在施行之初,阻力很大,除了百姓接受有困難外

,朝廷內的牴觸情緒也很大。以公子成、趙文、趙造、周紹等人為代表的貴族官僚

,抱著「循法無過,修禮無邪」的傳統觀念,拒絕胡服騎射。他們或公開反對,或

稱疾不朝。群臣也都不願意穿戴胡服,怨言四起。在這樣巨大的阻力面前,趙武靈

王沒有灰心,以堅定不移的信念和毅力,耐心說服教育,以理服人。由於胡服騎射

順應時代的要求,代表趙國的利益,符合人民抗拒強敵侵擾的願望,加上趙武靈正

採取說服教育,自上而下逐步推廣的措施,最終在全國範圍內迅速。

胡服騎射初期,趙武靈王攻佔了原陽(分內蒙古呼和浩特東南黑水河南岸),

這裡草原遼闊,水草豐美,是一處良好的天然牧場,也是訓練騎兵的理想場所,加

上這裡的人民素有騎射的習尚,容易取得成功,於是,此地便成了胡服騎射的試點

。《戰國策》注云:「武靈王破原陽以為騎邑者,蓋始教一邑,然後行於境內。」

這種在原陽取得經驗後,推行全國的辦法,保證了改革的最後勝利。

至於趙武靈工的胡服騎射是在趙全國普遍推行,還是僅侷限於北方邊地的將土

,學界有不同的觀點。有的學者認為:「趙武靈王的軍事改革——胡服騎射,是在

舉國上下軍民中普遍實行的。」我們認為,這一觀點更接近歷史本身。

趙武靈正在推行胡服騎射的過程中,通過在全國,特別是在北方近胡地區人民

中招募善於騎射的人,改組部分步兵為騎兵;收編邊地遊牧族的胡騎等途徑,迅速

建立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並通過在代地經營胡馬和迫使林胡王獻馬等渠道,獲

得了大批良馬,為騎兵部隊的建設提供了重要保證。

隨著軍事改革的發展,趙國的軍事力量迅速得到加強,多年來被動挨打的局面

為之一變:趙於東北攻滅了「心腹之患」中山國,西北打敗了林胡、樓煩。趙國一

躍而成為北方的軍事強國,其軍事力量並影響到武靈王死後的若干年,以致在大國

「縱約」瓦解,各國獻地事秦之時,趙尚能屢敗秦軍,威懾匈奴。

趙武靈王在推行胡服騎射,打敗林胡、樓煩後,在北方東起無窮之門(今河北

張家口外),向西沿陰山直到高闕塞(今內蒙古五原西北黃河東流處)修築長城,

置軍戍守,並實行進步的民族和睦政策,使邊地免除了胡騎的侵擾,保護了邊地人

民的生產和生活,鞏固了北方邊疆,加強了區域性統一,為後來秦漢統一北方邊疆奠

定了基礎。趙武靈王在北邊新開闢的地區設定了雲中、雁門、代三郡,解放內地依

附於吏大夫的奴隸,讓他們充實九原等地,加速了封建化的程序,開發了廣大邊地

。胡服騎射的影響不僅侷限於當時,它對以後中國社會的發展也產生了十分積極

的影響。趙武靈王變胡服是出於騎射的客觀要求,但事實上,胡服不僅只適應於作

戰的需要,它比中原原來的衣冠更便於人們的生產勞動與其他社會活動,從而在歷

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除當時楚、齊兩國已有人效法外,漢代即已成為官定武服

;北朝以降,文武**皆著胡服,後來一般百姓,甚至婦女、兒童也逐漸穿上胡服

。胡服的優越性日益被中原人民所接受。

趙武靈王倡導的習騎射對於此後中國的戰爭與交通也有很大的影響。春秋以前

,中原地區的戰爭與交通皆用馬車,馬只是駕車的,不作為騎乘。唐代孔穎達在《

禮記·曲禮上》疏雲:「古人不騎馬,故經但記正典無言騎者。今言騎著,當是周

末時禮。」趙武靈王推行的習騎射,推動了整個中原騎射的發展,標誌著我國由車

戰的時代進入騎戰時代,這在中**事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隨著騎射的發展,

馬便逐漸用於騎乘,大大加強了各地區間的交往與聯絡,促進了各地間,尤其是中

原漢族與邊地各少數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由此我們可以說,趙武靈王胡服騎

射導致了中原華夏族與北方遊牧族的文化融合,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起了積極的

推動作用。

趙武靈王在以絕對優勢穩定了北方局勢後,便不再滿足於完成最初提出的目標

,而是把主攻目標移到中原,以圖最終完成統一大業。他已經意識到,當時具有統

一實力的只有秦、趙兩家,秦是他的真正對手。於是他於二十七年(前 299年),

勇敢地打破了歷來國君死後始立新君的傳統,主動將王位讓給自己鍾愛的幼子趙何

,即趙惠文王,並讓有豐富政治經驗的老臣肥義為相國,而自號為「主父」。他從

煩瑣的政務中解脫出來,統率他親手締造的騎兵,準備從河套一帶南下襲秦。為了

穩中求勝,趙武靈王冒著很大的危險,化裝成使者入秦,窺審秦王態勢,偵察關中

地形,認真研究襲秦戰略。

正當趙主父雄心勃勃之時,趙國內部發生了政變。由於他在立趙何為王之後,

仍在長子趙章與次於趙何誰為繼承王位的問題上,感情用事,優柔寡斷。惠文王四

年(前 296年),他又欲分趙為二,封趙何於趙,為趙王,封趙章於代,為代王。

正當他猶豫未決之時,政變發生了。據《史記·趙世家》記載;惠文王四年,公子

章「作亂」,先殺肥義,公子李成、李兌起兵靖難,敗公子章。公子章兵敗後投奔

主父,主父收容了他。公子成、李兌圍攻主父所居的沙丘宮,殺死公子章。他們害

怕主父秋後算帳,就將主父圍困在宮中。「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彀(小

麻雀)而食之,三月餘而餓死沙丘宮。」趙主父就是這樣在內訌中死去。

趙主父死後,依據其生前事蹟功過,趙國禮臣上諡號「武靈王」。蔡邕《獨斷

》釋雲:古代「尅定禍亂曰武」,「亂而不損曰靈」。這含義可謂當時人對主父的

評價。任何歷史人物都有自身的侷限性,趙武靈王也不例外。他側重於軍事上的改革

,卻淡化了政治和經濟方面的改革;在處理王位問題上,感情用事,優柔寡斷,釀

成了內訌,削弱了國力。儘管如此。他仍不失為一代英才。晚清梁啟超認為,商周

以來四千餘年,北方少數族世為中國患,華夏族與戎狄戰爭中勝者不及十分之一,

其稍為歷史之光者,僅趙武靈王、秦始皇、漢武帝、宋武帝四人。他甚至稱趙武靈

王為黃帝以後的第一偉人。這雖然有大漢族主義的偏見,但可以說明,趙武靈王的

確是我國古代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和改革家,對中國的歷史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2樓:

趙武靈王是一位非常有作為的國王。在剛即位的時候,就能在肥義的幫助下,鎮定地退走五國之兵。趙武靈王從趙國遊牧文化重於農耕文化的實際出發,通過以胡服騎射為代表的一系列措施,對趙國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領域進行了一次大改革,使趙國消除了**的內在隱患,在人力、物力上得以優化配置。

趙武靈王在位期間消滅了長期為趙國心腹大患的中山國,消除了趙國**的外在威脅,使趙國從外型到精神真正統一起來。趙武靈王趕走了林胡,消化了樓煩,奪得它們的大片好牧場,成為北方草原的霸主。趙武靈王親自立了秦昭王與燕昭王兩位國王,在國際政治中是舉足輕重的一代霸主。

趙武靈王建立的高度**集權體制,牢固地保衛了王權。雖然趙武靈王在處理繼承人的問題上出現了問題,自己最後也死於非命,但這場政變恰恰是由於趙王何牢固地掌握著經趙武靈王改造加強的王權,才沒有演變成全國性的大叛亂,趙國才沒有因此而實力大損。

經過趙武靈王對趙國國家結構的整體改造,對趙國國家性格的重新塑造,趙國一躍成為當時的超級強國,與秦國共同成為戰國後期爭霸戰的主角。

3樓:

中原軍隊打仗使用戰車與步兵結合,機動性差,達不到出奇制勝的目的[騎兵對步兵的優勢尤其是在平原,猛啊,你不被砍死也會被馬踏死,再說,騎兵速度之快,恐怕步兵反應不過來]。趙國與匈奴接壤,深受其害,同時又無法主動尋找機動靈活的匈奴作戰,在軍事上完全被動。加上中原各國的虎視,趙國經久不振。

窮則思變,趙武靈王算是比較有雄心,借鑑了匈奴騎兵的優勢,學習匈奴人的習性,大規模訓練騎兵,形成了趙**隊對中原軍隊的機動優勢,在軍事上強大了起來,以至後來能抗秦軍的唯趙軍[秦統一六國之前,不是先與趙進行了戰爭嗎?雖沒有取勝,但達到了目的,就是重創了趙國,使秦國可以放開手腳,不再擔心趙國]。只是政治上不景氣,無法充分支援軍事鬥爭,要不然秦趙兩國是冷戰時期的蘇美,勝負之數,未可說也?

趙氏孤兒是不是趙武靈王,趙武跟後來的趙武靈王什麼關係

學院派魚多多 1 趙氏孤兒指的是趙武 約前591年 前541年 嬴姓趙氏。春秋時晉國卿大夫,政治家 外交家,為國鞠躬盡瘁的賢臣,後任正卿。出生世卿大族,幼年其母與叔公不和,隨母移居宮中。後下宮之難,趙氏滅族,趙武獨存。前573年,晉悼公以之為卿。2 趙武靈王指的是趙雍 前344年 1 前295年 嬴...

趙武靈王結局的問題

買黃瓜 他的結局不是因為他錯誤 根本原因是他的變法,自古變法都要流血但是其他君王都很狡猾躲在幕後變法,所以商鞅,吳起,譚嗣同做了替罪羊而趙武靈王是親自實行變法,胡服騎射只是他打的幌子,因為真正的變法阻力太大不得不打出這個幌子過渡。你仔細查詢就會發現,在胡服騎射的故事裡,有一個公子成是趙武靈王的叔叔被...

是什麼害死了趙武靈王

未制定正常的退休,換屆,移交,更迭制度。後果很嚴重的。趙武靈王本人在前296年的沙丘之亂中被幽禁餓死。未死就傳位給小兒子,又不願放權,父子矛盾激化 他又想起大兒子,一起謀反,戰敗被幽禁餓死。公子成的將領害怕放出趙武靈王反過來降罪自己,便一不做二不休私下命令圍沙丘。對自己過於自信,晚年卻為情感所困,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