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曹操打敗袁紹只用了一兩年,而徹底剿滅袁氏餘孽,就用了五六年,是怎麼回事

時間 2021-09-08 23:14:09

1樓:匿名使用者

袁紹勢力強大,袁紹主力之所以在官渡大敗是因為袁紹輕敵而又不信忠臣良言,一味我行我素,才導致因自大而失敗。但是袁家王朝畢竟實力強大,餘黨頗多,用久點也是情有可原。【求採納】

2樓:棄帝

官渡之戰之前,其實曹袁兩家都對各自有戒備,在曹操平兗州,攻徐州,收張繡,滅袁術,殺呂布之時,袁紹也吞併了韓馥和公孫瓚,坐擁幽並冀青四州,成為河北第一霸主。期間隨著兩人勢力不斷膨脹,其實雙方都知道與對方會有一戰,所以很早就有準備。曹操為什麼對窮途末路的呂布親自趕盡殺絕,一部分是因為呂布是狼,不殺死便會反噬。

另一部分也是因為要趁早清理完,好準備與袁紹在北方會戰。滅張繡,袁術也是如此(期間曹袁兩家已經在北方列兵對峙)。所以官渡之戰只是所有一個雙方長期對峙的集中爆發,而且烏巢失守後,官渡兵敗,袁紹敗回北方,然後突然病逝,袁家勢力分為幾個部分,由於不能整合,所以才讓曹操贏得官渡之戰。

此時曹操只能是初步打擊了袁家,袁家在北方根本並沒有拔除。所以不能說曹操只用一兩年打敗袁紹。

而袁家勢力被幾個兒子分別把持,由於長子袁譚和幼子袁尚為爭繼承人之位,無力**曹操。又因為曹操對其虎視眈眈,所以暫時結成聯盟對抗曹操。曹操得到天才郭嘉的遺計分化袁家兄弟,才得以最終勝利。

曹操在官渡勝利之前處於絕對弱勢,所以先要用時間安撫新收之地,整合士兵。再者當時,荊州劉表,江東孫策,實際上都不在曹操控制範圍之內,所以貿然北上不是明智之舉。所以曹操要增強實力,或震懾,或斡旋其餘諸侯。

而且北方畢竟路途遙遠,條件艱苦,不可能簡單幾場戰爭就能取得完全勝利。曹操為了向南方進軍,必須保證北方絕對穩定,所以對待袁家要斬草除根,所以必定會不惜時間精力趕盡殺絕。實際上也有可能是曹操等待袁家兄弟自己內部矛盾激化。

所以**袁家急不得。

個人見解。

3樓:寂寒衣

袁紹兒子互相爭鬥,再說了曹操擊敗的是袁軍主力,袁紹的勢力本身就非常強大。你看人家佔據冀州,青州,幽州,幷州,也不是那麼好全部剿滅的

4樓:陽城幹部

一個大勝仗並非決定一切,袁兒子還在……

5樓:天佑多藍

你一拳打爛西瓜,用了3秒,吃掉西瓜,花了幾分鐘。

6樓:匿名使用者

是因為曹操沒時間他要管理政治,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做。

7樓:呂樸兒

新疆不是中國的,衝你這名字,我就不給你答

8樓:

你們家族被袁氏欺負多了?說話那麼難聽

袁紹官渡大敗後,一蹶不振,兩年後就死去了,五年後袁氏基業還徹底被曹操給滅了?

9樓:匿名使用者

從袁紹和曹操兩方面對比,袁紹東山再起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

首先,曹操是集權制度,治國如同治軍;袁紹則是分權制度,治軍如治國。這就是郭嘉十勝十敗論中除去褒曹抑袁之外的乾貨了。

曹軍上下,無論是他的兄弟,兒子,大將,謀士皆唯曹操馬首是瞻。就算是官渡最危急的時刻,眾將紛紛投書袁紹,曹軍依然能夠保持與對方對峙的戰力和決心,這也是曹操實行法家集權制度的最大功效。曹操的思想就是一切向利益看齊,殺都糧官,殺荀彧,**厚爵收服與自己有殺子殺將之恨的張繡,將從袁紹那裡繳獲的降書付之一炬。

這一切的行為都是趨利的,只要是對自己有利,他幾乎不怎麼在乎別人的眼光。因為他要開疆拓土,他對自己的定位是個將軍。

而袁軍呢,文官獨大,武將權寡,手下朋黨眾多,以地域而分,以效忠的公子而分,每個勢力都有自己的地盤,自己的軍隊,自己的利益,自己的考慮,同時臣子對於袁紹的尊重程度也遠遠比不過說一不二的曹操。因為袁紹實施的是儒家仁禮分權制度,公子相爭,田豐死諫,許攸張頜叛逃,謀士文臣意見相左那是家常便飯,客將如劉備呂布來了又去,對手如曹操、劉表、孫策皆以口頭臣服為止。這一切的行為都是向禮的,我制定規則,你們只要服從規則就好,當然這也有客觀條件的限制,但從他的行為之中我們能夠看出來袁紹在建立秩序。

因為他要一統江山,他對自己的定位是個國君。

然而袁紹的許多行為都是矛盾的,其中最大的矛盾之處就是征討曹操,這實際上是對於他所建立的秩序最大的破壞。為什麼這麼做?因為他所選擇的道路並不適合當時的情況。

時值東漢末年,天下紛爭,此乃亂世,正是混亂之際,袁紹還未一統天下,又憑什麼提前建立秩序,因為他認為自己已經佔據絕對優勢,拿下諸侯僅僅是時間問題了。所以才將創業初期的集權軍制逐漸轉型為圍繞他幾個兒子的分權國制。

看起來曹操能生完全是走了狗屎運,但是不要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曹操憑什麼獲得這樣的的運氣:就憑他以兩萬弱勢兵力與袁紹相持了一年多!如果沒有這種韌性,他不可能等到這些機會,更罔談把握了,而這種韌性正是制度勝出的結果。

所以我的結論是:袁紹曹操能力相差不大(事實上我認為袁紹還要穩定點,但曹操在官渡之戰中的發揮很完美),袁軍佔優,曹軍有可能逆轉,曹軍佔優,則袁軍很難逆轉。除非曹操自己決策失誤,袁紹還有可能有點機會。

返回頭來看題主的問題,官渡兵敗之後,曹操乘勝追擊,幾經周折之後雙方此消彼長,硬實力方面基本已經持平,同時隨著官渡之戰餘勢的影響,可以想象曹操將會越來越強,袁紹則還需要消耗一定的力量用於維穩。這樣的情況對於袁紹來說幾乎已經很難翻身了,但事實上袁紹並沒有死心,他甚至開始刻意的扭**己的政策,殺異己之臣,支援實力較弱的袁尚來**實力較強的兩個兒子手上的權力,只怕他想的也是重新集權,再與曹操拼上一回,可惜制度的建立和毀滅需要時間和代價,就算是他袁紹不死,想要扭轉原本制度也很難去戰勝本來就擁有適合戰爭制度同時如日中天不斷膨脹的曹操了。

所以曹操的勝利可以說是五分靠運氣,五分靠制度,袁紹的失敗也是五分因運氣,五分因制度,運氣容易改變,制度卻難變,一敗,就再無翻身餘地了~

西遊記第九回 梗概 10

10樓:森海和你

涇河龍王為了使袁守城卜算的卦落空,就私自更改了下雨的時辰,以及下雨的雨量。這樣一來他就以此為理由砸爛了袁守城的掛攤。

袁守城言之鑿鑿的說龍王將會因為違抗聖旨被人曹官魏徵砍頭,並告訴龍王要想活命就去找唐太宗求情。唐太宗夢見龍王龍王來向自己求情,就答應了他,傳旨命魏徵入朝跟著自己,使魏徵沒有工夫去斬龍王。

唐僧在取經路上先後收服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並取名為:悟空、悟能、悟淨,之後在三個徒弟和白龍馬的輔佐下,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

功德圓滿,加升大職正果,被賜封為旃檀功德佛。

孫悟空和師弟豬八戒、沙和尚護佑**跋山涉水,降伏了白骨精、蜘蛛精、牛魔王等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戰勝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成功取到了真經,修成了正果。他本人被如來封為「鬥戰勝佛」。

豬八戒被唐僧收為二徒弟後,為讓其繼續戒五葷三厭,唐僧給他起了個別名叫「八戒」。八戒從此成為孫悟空的幫手,一路負責挑擔,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是九齒釘耙。

沙僧原為天宮中的捲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玉皇大帝,被貶入人間,在流沙河畔當妖怪,受萬箭穿心之苦。後被唐僧師徒收服,一路主要負責牽馬。得成正果後,被封為「金身羅漢」。

為人忠厚老實、任勞任怨。

《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傑出的充滿奇思異想的神魔**。作者吳承恩運用浪漫主義手法,翱翔著無比豐富的想象的翅膀,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聖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11樓:牙牙的弟弟

西遊記第九回: 陳光蕊赴任逢災,江流僧復讎報本

涇河龍王為使袁守誠預卜落空,私改降雨進辰,雨量。又以所佔失準搗毀袁守誠卦鋪。袁守誠斷言龍王因違旨將被唐丞相魏徵處斬。並讓龍王向唐太宗求生路。

太宗夢龍王求情,許之,命魏徵入朝隨侍,使其不能斬龍。

12樓:阿沾

第九回:除暴凶呂布助司徒 犯長安李傕聽賈詡

李儒讓董卓把貂嬋賜與呂布,收買其心。卓告貂嬋,嬋哭訴不去。李儒嘆曰:

「我等皆死於女人之手矣。」董卓領貂嬋去眉塢,王允與呂布計議殺卓,派李肅假傳天子詔要禪位於卓,卓欣然以往,被殺。

蔡邕哭董卓,王允將他下獄縊死。董卓餘黨李傕、郭汜求王允赦罪不得,從謀士賈詡計聚陝人反之,敗呂布,圍長安,殺王允,欲殺獻帝謀大事。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家羅貫中。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13樓:卡西摩多

三國演義第九回:除暴凶呂布助司徒,犯長安李傕聽賈詡。

李儒讓董卓把貂嬋賜與呂布,收買其心。卓告貂嬋,嬋哭訴不去。李儒嘆曰:

「我等皆死於女人之手矣。」董卓領貂嬋去眉塢,王允與呂布計議殺卓,派李肅假傳天子詔要禪位於卓,卓欣然以往。被殺。

蔡邕哭董卓,王允將他下獄縊死。李儒郭求汜王允赦罪不得,從謀士賈詡計聚陝人反之,敗呂布,圍長安,殺王允,欲殺獻帝謀大事。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擴充套件資料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家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

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臺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裡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三國演義》以人物為載體形象地衍繹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義、禮、智、信、勇等中國傳統文化價值體系中的核心因素。

**中的劉備就是「仁」的代表,關羽是「義」的代表,張飛是「勇」的代表,諸葛亮是「智」的代表,趙雲是「忠」的代表等等。劉備是**裡的中心人物,也是中國文化精神中「仁」的體現者。

**第一回介紹劉備時說:此人「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脣若塗朱」。

後來又「跨下黃鬃馬,手掣雙股劍」,從而構成**劉備的整體形象:作品不僅通過大量的具體故事和人物評價刻畫了劉備抱負遠大、恭己待人和城府很深的性格特點。

最主要的還是渲染了劉備寬厚仁義的特點:《三國演義》的作者是把劉備這一人物形象作為一個「仁」的典型來塑造的,「仁」是劉備性格的基凋,而劉備這一人物形象也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仁」的化身,是「仁」的人格化。

**一直把蜀漢作為中心來描寫,尤其是通過劉備這位仁君的形象和諸葛亮這位賢相的形象.突出了作品「擁劉反曹」的主題,表達了人民群眾的願望。

作為蜀漢對立面的一個典型形象,就是曹操:**中的曹操既是奸雄的典型,也是暴君的象徵,作品正是通過對這一人物的鍼砭,體現了人民群眾憎惡暴君、反動動亂的願望。

但是,作品中曹操是一位「奸雄」,而不是奸臣。所以,他雖然時常被對手稱為「漢賊」,卻仍然是文有謀臣,武有勇將,仍然有不少人死心塌地地捍衛他。與吳、蜀相比,曹魏反而有著不可思議的優勢。

正因為如此,**最後,被人們擁護的明君劉備卻命喪白帝城,而被人們視為「漢賊」的曹操卻差一點統一了全國。這是三國的悲劇,也是歷史的必然。這也體現了作品與作者思想上的矛盾性。

三國袁紹軍有哪些將領, 三國 袁紹手下的全部文臣武將有哪些?

袁紹 字本初 豫州汝南人,為曹操敗,亡。袁譚 字顯思 袁紹長子,為曹洪殺 袁熙 字顯奕 袁紹次子,袁尚 字顯甫 袁紹三子,最得袁紹歡喜,字元才 陳留圉人,袁紹外甥,東漢末年幷州刺史,為王琰殺 高柔 字 陳留圉人,袁紹外甥 c陳琳 字孔璋 廣陵洪邑人,袁紹主簿 書記官 素有才名,擅長文筆功夫,降曹 岑...

三國裡袁紹是怎麼死的,《三國演義》中的袁紹是個怎樣的人物?

凮起雲湧 袁紹是病死的。袁紹出身 汝南袁氏 四世三公。料。起家大將軍掾,歷任中軍校尉 司隸校尉,參與指揮誅殺宦官。怒斥董卓,出任渤海太守,冊封邟鄉侯。初平元年,擔任關東聯軍首領,帶兵討伐董卓,自號車騎將軍。勵精圖治,先後佔據冀州 青州 幷州 幽州地區,統一河北地區,交好北方少數民族,勢力達到頂點。建...

三國殺曹操怎麼玩,三國殺曹操怎麼打?

適當時候掉血收南蠻萬箭和決鬥還有殺 特別是殺多時一旦來了連弩就厲害了 不過別隨便掉血看場上有大喬嗎 司馬嗎最討厭大喬的樂不思蜀 不過手裡如果有無懈可擊可以考慮收這些攻擊牌還有要記好全套牌裡就兩張樂不思蜀 看看什麼時候被都用掉了就好說了 曹操後期很多攻擊牌爆發是常事不過一定別被樂主曹操和大喬配合 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