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愛管閒事的小仙女
我們都知道中國明清時期的科舉制度,有著嚴重的缺陷,就是考生學子必須在考試的時候寫八股文,那麼這個被人們詬病的八股文到底是什麼樣的文章?歷史上又有那些精彩的八股文呢?
八股文起源於明初,當時明朝剛剛建立,朱元璋恢復科舉制度以後,任然採用的是元朝舊有的科舉制度和出題方式,就連評審文章好壞的標準都是元朝的。這樣選出來的人才非常不和朱元璋的心意,於是朱元璋決定重改科舉制度和規範。於是在朱元璋在洪武六年下令暫停科舉,他親自和劉伯溫商議新的科舉,經過九年的反覆研究和論證,八股文橫空出世,從此奠定了明清時期科舉的新方向。
新的科舉規定了必須採用八股文,就嚴重束縛了考生們的思想和發揮,由於朱元璋規定,科舉所處的考題必須出自四書五經,所以學子們都仔細研究四書五經,對於其他的學問就一概不理了。八股文分為八個環節,分為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其實這八股文,因為題目是考官出的,題目到底是什麼意思只有考官說的算,考生的理解和考官不一樣的話,就等於怎麼寫都不對,所以才說八股是嚴重束縛思想的文章,比如歷史上曾經出過一個千古難題,就是四書五經中常見的圓圈(類似句號)。
這個圓圈怎麼理解?當時考官給出的標準答案是類似聖人以天圓地方的說法,表示四書五經是天道。如果當時的考生不這樣理解,那基本就不可能通過了。
就拿《論語》中的經常出現的「子曰」來說,如果按照理解,這兩個字就是:「孔子說」的意思。
2樓:貓咪老師愛看娛樂好劇
考八股文啊,這裡麵包括明字、明算、明經和明法等,四書五經是經常考的,還會有規定句子的格式,一定要長短一樣,很嚴格的。
3樓:kingstar昔年丶
明清科舉考試主要考的是四書五經上的內容,所以很多讀書人都選擇一直學習四書五經,期望可以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
4樓:匿名使用者
明清鄉試和會試頭場考八股文,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考生只能依照題意闡述其中的義理,代聖賢立言,格式比較死。
5樓:心悸
每個朝代的科舉形式內容都不是一樣的,明清的時候有殿試、院試、會試、鄉試,唐朝的時候主要是明字、明算、明經和明法。
6樓:大頭楠楠
科舉考試有好幾輪的考試,每一輪的監考人和考試內容都不一樣,四書五經之類的一般都會考吧
7樓:123哈哈哈哈
大概考的就是四書五經、策論、數學等等。八股文則是指的句句要出自經典書籍,例如可以引用朱熹的文章什麼的。
8樓:匿名使用者
明清時代的科舉考試分為四部分,院試,鄉試,會試,還有就是殿試。法令、算術、書法、文才、政論,這些都曾是科舉考試的題目。
9樓:ok血色秋夕
是專門考試用的的一種文體,八股文章就四書五經取題,內容必須用古人的語氣,絕對不允許自由發揮,而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聲調高低等也都要相對成文,字數也有限制。還有法令、算術、書法、文才、政論也會考
10樓:匿名使用者
從隋朝開始,各朝科舉考試科目都在不斷變化。從各個朝代科舉設定的科目和形式的變化可以看出統治階層的用人取向,也反映了不同時代的人才需求。隋文帝僅有策問,隋煬帝開考十科。
唐朝考試科目很多,常設科目主要有明經(經義)、進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學)。
古代科舉考試都考些什麼?
11樓:地下水汙
法令、算術、書法、文才、政論,這些都曾是科舉考試的題目,到了後來的明清時期則考八股文。
在我國唐朝時期,科舉制度相對完善,當時常設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 進士考時務策和詩賦、文章,明經考時務策與經義。
所謂的明經,考的就是背書。開啟四書五經任意一本,任意翻開一頁,蓋上其他字只漏出一行,然後讓補全這一行後邊的幾個字。然後隨意挑一句話,讓考生解釋其中的意思。
想考過這一科,基本上得把所以課本都全文背下,想靠運氣過關是很難的。
而進士是最重要的一科,這一科考的是寫詩做文章,還有對時政的點評。這一科也是最難得的,最能考察出一個人的文化水平和能力到底如何。想過這一關,光靠死讀書死背書是不行的。
到了宋朝科舉進行了改革,把背書和作詩給取消了。只考時政問答,提出對時政的想法然後給出解決辦法,最後再從四書五經中挑一句話讓考試寫一篇作文。
到了明朝,是科舉制度最鼎盛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科舉是最嚴密,難度最高的。這個時候八股文正式登上歷史舞臺,成了最重要的考試手段。
所謂八股文,就是要求考生寫文章的時候嚴格按照要求來。對文章的字數、句子長短,每一句的聲調等等都有嚴格要求,這種情況下寫文章就沒那麼簡單的。
12樓:歷史奇聞匣子
古代科舉考試有鄉試、會試、殿試,「高考」放在古代是哪個級別?
13樓:地煞
科舉考試的內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測試的內容是經義,《詩》《書》《禮》《易》《春秋》,五經裡選擇一定的題目來進行寫作。題目和寫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
八股文中有四個段落,每個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後來又叫八股。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它關係到一個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舉考試中進士升官。所以在**中說:
「當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須講漢唐。」「漢」是指漢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詩,漢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詩歌也好,都不如當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當時的人們都一門心思地撲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開科舉考試的大門。
科舉制,又稱科舉、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
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
科舉制極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但後期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使許多知識分子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思想。
科舉制從隋朝(一說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2023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對中國在內的漢文化圈諸多國家,以及西歐國家啟蒙影響深遠。
14樓:匿名使用者
1.童生
經解、史論、
詩賦、性理、孝經論、算術、時務。(基礎語文,基礎算數,男女區分,孝順,歷史,時事)
2.秀才
八股文、詩賦、小論。(初中語文)
3.舉人
四書、五經、孝經、太極圖說、通書、西銘、正蒙、策論。(高中語文)4.貢士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易經、春秋、詩經、尚書、禮記。(大學語文,為人處世,道德禮儀,歷史)
5.進士
帖經、墨義、詩賦(研究生語文)
6.探花
經義、論、和策、武術(政治,格鬥,騎馬,射箭,劍術,破案推理)7.榜眼
孫子兵法、管子·輕重、鹽鐵論。(經濟學,辯論,外交,兵法)8.狀元
禮、樂、射、御、書、數(整體的一個考察,除了語文,禮儀,算數,射箭,還多加了**和駕駛戰車)
科舉制度考什麼內容啊
15樓:晚夏落飛霜
科舉考試的內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測試的內容是經義,《詩》《書》《禮》《易》《春秋》,五經裡選擇一定的題目來進行寫作。題目和寫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
八股文中有四個段落,每個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後來又叫八股。
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它關係到一個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舉考試中進士升官。所以在**中說:「當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須講漢唐。
唐初,為適應科舉考試和統一經學文字的需要,孔穎達等學者奉敕釐定「五經」文字,完成了經注的統一。高宗永徽四年(653),頒行《五經正義》於天下,作為科舉考試的標準經說。其後,又有賈公彥作《周禮註疏》與《儀禮疏》,楊士勳作《穀梁傳疏》,徐彥作《公羊傳疏》,合稱《九經正義》。
其明經諸科,以《九經》取士。其中《禮記》、《左氏春秋》為大經,《毛詩》、《周禮》、《儀禮》為中經,《周易》、《尚書》、《公羊春秋》、《穀梁春秋》為小經。此外,《孝經》、《論語》、《老子》須兼習。
進士科考試增加經史內容。
「漢」是指漢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詩,漢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詩歌也好,都不如當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當時的人們都一門心思地撲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開科舉考試的大門。
科舉制度的實質,是一種「選拔**的制度」。科舉的任務和目的是選拔**,不僅僅是籠統地選拔人才。現在研究科舉制度的學者來自很多學科,除了歷史學科以外,還有研究教育學的,研究文學的,研究社會學的,等等。
來自歷史學科的學者比較注重科舉是選拔**的制度,來自教育學科的學者往往認為科舉是選拔人才的制度。
實質上,科舉應該是一個選拔**制度,也就是說科舉考試和現代的公務員制度是同一性質的。在唐朝通過科舉選拔出來的人員,即使不能馬上做官,但也具備了做官的資格,是候補**;唐代的科舉可以說是**資格考試。
唐朝科舉及第之後,再通過銓試即可做官。宋代之後,科舉及第之後,一般即可脫掉布衣,換上官服,馬上做官,即「釋褐授官」。可見,科舉制度的實質是古代的一種選拔**的制度。
16樓:匿名使用者
隋文帝僅有策問,隋煬帝開考十科。唐朝考試科目很多,常設科目主要有明經(經義)、進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學)。到明朝只設進士一科。
清襲明制,但也開過特製(特別科),如博學鴻詞科、翻譯科、經濟科等。
科舉除了特製科目外,明經,進士科考的內容主要是儒家經典。考試形式在各個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義、口試、貼經、策問、詩賦等,宋朝主要是經義、策問、詩賦等,到明代只有經義一門了。
以上可以看到,考生學的主要是儒家經典,但也不完全是背書。有的科目考填空默寫,有的科目需要真才實學寫詩作賦,還有的就需要對時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決之道了,考的是靈活運用。總的趨勢是,明清之後的科舉越來越死板。
17樓:匿名使用者
程式四書五經 開始時明經(經義)、進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學)。考生學的主要是儒家經典,但也不完全是背書。學的是詩賦、帖經、墨義、經義、論、策、、、、、
18樓:微雲淡月孤單
那時的進士科以考政**章為主,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學的也是這些詩賦、帖經、墨義,專以經義、論、策。。。怎麼學的都有啊,那麼多古人學習典故!
科舉考試,為什麼明清時代是考八股文?八股文是什麼
木子李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國家對教育事業這一塊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從古代的科舉制度到如今的高考盛行制度,經歷了幾百年的演變,到現在更加完善了,讓人人都有了可以獲得知識的機會。那麼你知道,科舉考試,為什麼明清時代是考八股文,八股文是什麼?為的是消弱支援階層內部的反抗力量,八股文就是將文章分為八...
什麼是科舉制度,明清時的科舉考試製度中的三級考試分別是什麼?
易書科技 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它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始於隋唐,清光緒二十七年舉行了最後一科進士考試,共經歷了1300多年。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隋統一全國後,為了加強 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 用科舉制...
明清時代的狀元第一次被任命做官通常是什麼年官職
對於科舉來說,最終目的,無非是為了考取功名,將來能夠當官。狀元身份獲得功名的,朝廷又會授予他們怎樣的官階呢?明朝時期,對於狀元的規定路線,還是非常穩定的。學子們考上狀元后,會被朝廷直接送入翰林院,充當編纂。編纂這個職位,在當時屬於從六品官階。它的職權,相當於皇帝的祕書,主要負責編修本朝的歷史,記錄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