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一、 時間 著作 思想
儒家 春秋戰國時期 《孔子》、《孟子》、《荀子》 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 春秋戰國時期 《道德經》、《莊子》 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無為而治」。
代表人物:老子、莊子
墨家 春秋戰國時期 《墨子》 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基礎: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的目的。
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時,又提出「非命」的主張,強調靠自身的強力從事。
代表人物:墨子
法家 春秋戰國時期 《韓非子》 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禁斷諸子百家學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
代表人物:韓非、李斯
二、商鞅變法
時間 公元前356年
人物 商鞅
目的 富國強兵
內容 變法內容:
(1)編制戶口,加強刑罰 (有利於加強**集權)
(2)鼓勵發展農業,獎勵生產(有利於秦國經濟的發展)
(3)獎勵軍功,取消世卿世祿制(有利於軍隊戰鬥力的提高,同時,觸犯了舊奴隸主貴族的利益)
(4)廢井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確立地主階級統治最為關鍵的一項)
(5)推行縣制
(6) 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統一車軌
(7) 整頓秦國社會風俗,強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度,並規定父子及成年兄弟不得同居一室,到成年還不分局的,加倍徵收戶口稅
(8)實行二十等爵制度
評價(1)廢除了奴隸主貴族的世襲特權,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加強了新興地主階級的**集權制度。
(2)為後來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3)但是商鞅實行的嚴刑峻法和文化高壓政策,對後來的秦朝也有消極影響
個人認識 ①改革可以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增強國家的實力,提升國家的地位。改革是發展的動力,是強國之路。
②改革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時甚至要付出血的代價。
③順應歷史潮流的改革終究會取得勝利。
④今天我們要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離不開深化改革、勇於創新。
三、戰國形勢圖
1. 都城 現今所在位置
齊、 淄博 山東淄博
楚、 鄢郢 湖北江陵西北
燕、 薊 河北北京一帶
韓、 新鄭 今河南新鄭
趙、 邯鄲 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太原東南,後遷至今河北邯鄲
魏、 大梁 前都城安邑在今山西夏縣西北,後遷至今河南開封
秦、 咸陽 陝西咸陽
2.桂陵之戰 魏國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 圍魏救趙
馬陵之戰 魏國攻打韓國,韓向齊求救 減灶之計
長平之戰 秦國攻打韓國,韓向趙國求助 紙上談兵
3.評價
春秋戰國歷史發展的三種趨勢
一是從**走向統一,二是各民族相互融合,三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這三條主線,互相促進,互相影響
⑴由**走向統一。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大國兼併小國,諸侯數目逐漸減少;戰國時,較大的諸侯國只剩下齊楚等七國,七國繼續進行兼併戰爭,給人民帶來了災難,人民渴望統一。秦國經商鞅變法逐漸富強,秦王贏政經過大規模兼併戰爭,於公元前221年統一全國。
②由奴隸制瓦解到封建制確立。春秋時期,由於鐵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魯國首先採取按畝收稅的方法,承認土地私有。一些貴族將土地出租,收取地租.轉化為地主,奴隸轉化為農民,井田制瓦解,意味著奴隸制的瓦解。
戰國時期,在新興地主階級推動下,各諸侯國經過100多年的變法,廢除了舊制度,封建制度最終確立。
③春秋戰國時期,中原王朝同周邊地區各少數民族的關係都有了發展,在前代的基礎上,在頻繁的戰爭和頻繁的經濟文化交往中,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快,經濟文化聯絡加強。這些為後來秦朝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礎,成為我國民族融合的重要歷史時期。
四、秦朝
1.他是中國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號的創立者,同時也是中國皇帝制度創立者,使中國進入了多民族**集權帝制時代的人。他也使中國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統一,形成了「車同軌,書同文」的局面,為其後各朝代謀求統一奠定了基礎。
秦始皇對中國的統一,做了許多前無古人的業績:
⒈統一文字,使其成為一個民族的基礎,並延用至今;
⒉廢封國,立郡縣,成為以後中國統一後管理的標準模式,歷時數千年之久;
⒊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在商業上大大便利國內交流.;
⒋車同軌,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國內交通;
⒌焚詩書[8],客觀來講統一了思想,避免因為歷史問題而導致國家**;但是毀掉的各國古籍使得中國相當部分古文化斷層、古代史斷代,這點確是遺憾;
⒍修建靈渠,加強了對珠江流域的控制,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
⒎修建長城,使其成為農業民族與遊牧民族的天然分界,長城長期成為國界;
⒏北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
2.鞏固統一的措施
1、秦朝創立了一套封建**主義的**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至高無上,總攬一切軍政大權。**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上推行郡縣制;2、統一文字、貿幣、度量衡;3、為了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4、派大將蒙恬反擊匈奴,奪取河套地區;5、北御匈奴,修築萬里長城;6、開發南疆,興修靈渠。
3.**表現
1對思想文化嚴加控制,焚書坑儒。
2為阻止北方遊牧民族匈奴南下,強徵40萬民夫修築長城,民夫大量死亡。
3窮奢極欲地大興土木。
4修驪山墓,伐南越,戍邊疆等其他徭役,沒年徵發200萬人,導致民怨沸騰。
2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名家 孔子 老子 韓非子 墨子 公孫龍
3樓:見小利
孔子 《論語》 仁
老子 《道德經》 小國寡民
...........
努力,書上都有,且老師劃過
高一歷史問題,不用太詳細,急,高一歷史問題,不用太詳細,急!
龐蘋果 1 歷史現象 分封制 主要原因 周王朝的衰弱和諸侯國的日益強大 2 變化 地方上有都會變為郡縣制 基本態度 表示讚賞 3 具體措施 兵也收了 指在軍事上加強 集權,設樞密使,財也收了 指地方的財政由 派文官管轄,除地方的一小部分由地方開支,其餘收歸 看法 是不贊同的,是導致宋朝衰弱的原因 4...
歷史問題,求大神幫忙急
陳阿銘 革命史觀來說,根本是多此一舉,帝制不推,如何有改革。全球史觀來說,大致上,洋人們雖然侵我中華領土,原則上,還是希望我們經濟改革,能分他們一杯羹,所以洋人都挺支援光緒的,這也造成,慈禧後來想廢帝,而洋人不同意。社會史觀來說,在民智未開的情況,只管自己能不能吃飽,根本不懂什麼叫改革,當然可能會有...
問個歷史問題 問一個歷史問題
你已經無聊到一種境界 宮刑往往施用於,觸犯了皇帝及國家統治階級,但又不想殺的人物。漢司馬遷。觸怒漢武帝。戰國孫臏為龐涓所害。問一個歷史問題 摘要。您好,親!很高興為您解答,兄弟姐妹之間在各自結婚之前基本都比較親近在古代也是一樣的,同父同母所生的親姐弟或親兄妹小時候肯定可以在一起說話玩耍的啊親。那麼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