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可信度是多少,歷史究竟有多少可信度?

時間 2021-09-24 21:28:24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歷史是中國人行為選擇的記錄,它關係著社會的各個階層,錯綜複雜,包羅永珍,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背景,在語言文字上更是豐富多彩,所以中國有資治通鑑和史記等之類的比較全面的歷史記錄,但是,中國歷史只是在一個角度去記錄和了解它,它側重的是人,而且是那些在眾多的行為選擇中正確多於錯誤的成功人士當中,以便給當朝統治者以借鑑和參考,而對於其他的社會階層和則沒有過多的的描述。並且在所有記錄中,只是文字記錄所發生的時間、事件等資訊,缺乏對事件主人公的心理探測(行動往往伴隨著動機),只有瞭解行為動機之後才可能更好的瞭解歷史。所以在瞭解程度上就沒有很全面,這多多少少會給中國歷史的真實性帶來創傷。

並且,中國的歷史大多是正史,全被當朝權貴所控制,所報喜不報憂,報功不報罪在所難免。對歷史記錄本身的一個可靠性應該只有50%,綜合一下應該不到30%。

2樓:匿名使用者

周以來的先秦歷史比較可信,秦朝的歷史遭到故意歪曲,兩漢尚可,魏晉南北朝由於五胡亂華等原因歷史記錄太亂,隋唐五代兩宋都有些掩飾,,蒙元入侵大批漢奸**求榮更是刪改歷史事實,兩宋歷史有歪曲,明朝士大夫重氣節,敢直筆,史實可以,但後面滿清奪取漢家江山,為了奴役千千萬萬的漢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大興***,刪改、竄改歷史事實,所謂明史更是一部掩飾其暴行的藉口,尤其乾隆修四庫全書,正所謂四庫出,古籍亡。整個華夏曆史中自漢朝以來幾乎涉及異族爭端的史實都有不同程度的篡改。近現代歷史史實可以,但過程起因遭到統治者的干涉,根據政治需要有所篡改。

3樓:薇絲柔

我覺得半真半假。這很大成分取決於統治者的意願。當然,還有不少古人是尊重歷史。他們把歷史真實的記錄下來。不過我覺得歷史總會有偏差的。各類因素造成的。

4樓:怎麼才能看到你

歷史真相 有的還是可信的 一半一半吧 就比如我們有幾個知道日本投降在哪 受降書什麼樣 時間都不知道 我們只知道9.18之類的 可見每國的歷史的都會有忌諱的 所以 別知道的太多了 呵呵

5樓:匿名使用者

大致就是這樣,可能有偏差,特別是明朝,滿清韃子入關後,明朝已經不是那個明朝了。

6樓:不做科技的旁觀者

這個沒有絕對的答案,歷史是歷史,那不是現在人所親生經歷的,不敢說都可信。

7樓:使用者

如果想真正客觀的瞭解歷史,可以看看國外的歷史文獻。角度不同,歷史史實和評價就不同。

還可以看看不同史觀(全球史·階級鬥爭史·文明史等)學派的學者的著作,從多方面瞭解。

歷史會更有趣的。

8樓:匿名使用者

單論這個問題不好說。

要了解中國歷史,那就不刻避免要通過唯一的一條路,就是翻看歷朝歷代的史籍。但是史籍存在的兩個問題直接影響各代史籍的真實程度:如果是當朝的史官所著那必然要存在隱晦的資訊,所以必須得結合一些考古發現才能更好的來了解歷史;如果不是當朝史官所著,自然也就不存在隱晦的內容,所以準確性更高一些。

另外,某些史官的個人的情感偏向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歷史的真實性。

9樓:一片天涯綠地

70%, 古代史可信度高

10樓:馬俊

我個人以為不高,歷史當**看看,

歷史究竟有多少可信度?

11樓:fred包子

早期是史官都是秉筆直書的,有什麼寫什麼,我覺得先秦時的史料(也包括《史記》在內)可信度可以達到98%以上。後來的史官記載的史書可信度就從98%以上一直下降到現在的30%以下(我將咱的紅史說到30都很給它面子了)。

到唐朝時,唐太宗想要看史官關於自己在起居注的記載,史官不從。正史上是說不從,其實無論是唐還是以後各朝的史官到底有沒有受到皇帝威權的影響不得而知,留給別人猜想去吧,呵呵。

這段文字你看後會有自己的一個看法的:

董狐是春秋時晉國的史官。《左傳》宣公二年記載,晉靈公聚斂民財,殘害臣民,執政大臣趙盾多次勸諫,靈公不但不改,反而想害死他。趙盾只好逃亡。

當逃到晉國邊境時,其族弟趙穿帶兵殺死靈公,於是返回繼續執政。董狐記載道:「趙盾弒其君」。

趙盾辯解,說是趙穿所殺,不是他的罪。董狐說:「子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討賊,非子而誰?

」這個故事就是「董狐直筆」的由來。如果從今天的角度來看,趙盾確實有點冤枉。但當時的史官書法,是以禮義違合為依據的。

因此,孔子在讚揚董狐為「古之良史」時,也為趙盾嘆息不已,說,越境乃免。

趙盾是「古之良吏」,董狐所以能夠直筆而安然無恙,還得到千古名聲。其實,要想秉筆直書,並不是那麼輕而易舉的。同樣是在春秋時代,齊國大臣崔杼縱容旁人殺死君主莊公,齊國史官也這樣記載:

「崔杼弒莊公」。崔杼惱羞成怒,將他殺害。而史官之弟照樣續記,崔杼又殺其弟。

史官的另一個弟弟不畏**,繼續據實記錄。大權在握的崔杼也終於束手無策。這就是直筆寫歷史的結果,齊國史官兄弟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捍衛了歷史的真實,其自身也為後人演繹了一段悲壯的歷史。

從董狐開始,《左傳》、《史記》均繼承了求實的史學本質。一言以蔽之,就是「不虛美,不隱惡」。因此,太史公才會把項羽寫得那麼悲壯,描寫劉邦卻多少有點市井流氓相,並不因他是當今皇上的老祖宗而有所避諱。

董狐直筆的史學精神,不知怎麼到了今天有點走樣。還記得有一幅著名的繪畫《開國大典》,在那段特殊的歲月裡總是變來變去,有時候真叫人摸不著頭腦。一會兒這個反革命的頭被抹掉,一會兒那個大叛徒的身影不見了。

讓人徒生「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感慨。「朱毛會師」是黨史的重頭戲,有那麼一個時期就變成了「毛林會師」。據說朱總司令有次去參觀畫展,老人家眼光不靈便,在《井崗會師》的畫前直謙虛:

我那時候沒有那麼年輕。哪知畫上畫的是**而不是他。工作人員也不好捅破這層紙,怎麼支吾過去的就沒人知道了。

這樣的歷史當然不能叫歷史,充其量只能算是笑話。有時這樣的笑話說得太過火,簡直令人不敢再相信歷史了。比如歷史學家們根據一句「子見南子」,就可以把孔夫子說成是個色鬼。

整個中國的古代史變成了一部儒法鬥爭史,秦始皇等暴君一律披上了漂亮的「法家」外衣,殘酷的「焚書坑儒」成了狠抓階級鬥爭的偉大成果。從沒有聽說過有什麼歷史學家拋頭顱灑熱血去捍衛史學的尊嚴,倒是有些大詩人放開喉嚨,熱情謳歌牛棚生活,大唱五七幹校就是好。不知後人讀在段歷史時,會產生怎樣的感想。

當我們聯想到這一切都發生在推崇「唯物史觀」的國度裡時,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一度有多這樣的懷疑,甚至有想過,我們現在所謂的歷史會不會只是某一群人所編造的,就想寫**一樣,寫下一段「歷史」,但是後來想想又不太可能。因為我們現在考察過去的某一段歷史,一般不太可能從一個人的某一篇作品中瞭解,而是通過不同人的描述、從文學、史學、藝術、地理、考古等多方面來了解的,如果眾多證據都證明這件事情的真實性,那麼一般來說應該就是真實的,因為如果要造假,編寫一篇文章、一本書容易,編寫很多本那就不是件容易事了,更別說連同藝術領域、考古領域多方面的「胡編亂造了」,這樣工程量也太大了,偽造一件證據容易,偽造一百件那就不太可能了吧。

舉個例子,周代以前的歷史,我們稱之為「半信史」,因為那段時間殘留下來的文獻、考古發現很少,我們只能通過找到的隻字片語來判斷當時的情況,那樣真實性就大打折扣了。而在那之後,由於年代越來越近、留存下來的相關證據越來越多,也就更便於我們去判斷他的真偽。

又比如說,秦始皇非常殘暴,他在位期間肯定不會允許有人書寫他的不是,那麼那個時期的史官們肯定都是記錄他的好,不好的也會寫成好的,那麼可信性就不咋地了。但是隨後秦朝被推翻,漢朝建立,那麼漢朝的史官們馬上就會將真實的秦始皇反映出來,有好的,也有壞的,而不需要有任何顧及。

lz您認為如何呢?

13樓:安迪布蘭頓大人

誰也不是從那個時代過來的,所以唯一可以作為參考的只有歷史文獻

所以無所謂可信度。

14樓:匿名使用者

一些比如史記,世界通史....這些書應該是真的,但是也不完全沒被扭曲,可能發生了確實有那麼一件事,可是有可能被美化,也可能被醜化,比如日本就喜歡說南京大**是對我們的關愛,我們有辦法?

還有一些野史也是不可信的.

15樓:阿雅家的小寶兒

有人說歷史是勝利者的功勞簿,失敗者的恥辱史,也有人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雖然這麼說,不過我們現在所知的歷史,除非很久遠或者極為缺少歷史資料,一般來說和真實的歷史事件相差不大,至少在大體上,當然在一些細節方面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而我們對一段歷史的瞭解往往可以從很多方面,比如說大量的歷史書籍和文獻,這包括官方史官撰寫的正史和相關材料(包括奏章、書信等),民間史學家的著作,文人的詩詞文章,地方的縣誌,家族的族譜記載、有時甚至可以從其他國家的史書中找到相關的記錄等等,再加上歷史實物,如果綜合起來進行分析,互相佐證,這樣的歷史記錄應該是可信的,而且近代的歷史事件有更多的史實證據,像是影像資料、名人傳記、國家檔案、報紙書刊、當事人的口述記錄等等,有人說歷史不是科學,缺少客觀性,我不認同,歷史同樣是門科學,它有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只有文學家才能僅憑一支筆就能進行創作,而歷史學家的著作是建立在對大量歷史資料的研究考證之上的。

當然對於野史、民間傳說、電視劇、戲說歷史之類的就當消遣吧,這些都是缺乏可信度的,不能算是真正的歷史,只有經過仔細考證的歷史史實才是真正的歷史。

16樓:匿名使用者

同意上面的說法 ,歷史不可信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17樓:清靈雨荷

可信,至少有百分之九十,因為唯一可以作為參考的只有歷史文獻

18樓:匿名使用者

史學家的作用就是在不同的人的記錄中找出正確的真相。

正統二十四史可信度還是有的,不過也有很大篡改的成分。

中國史書的可信度有多少

19樓:時暮流殤

和皇帝,宮廷,被殺大臣,權臣,朝代末期的歷史大多有所出入,無關緊要的歷史事件可能可信度高一些。

20樓:

歷史這東西本身就不可信。人的文化科學都是為人服務的。特別是歷史。歷史寫出來一是為了給百姓看的,二是為了迎合帝王心理的。所以為了迎合人的心理,改動是要多大就有多大。

可以這麼說吧。歷史就和靈異事件一樣。信則有,不信則無。

21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戰國之前的基本屬於傳說,可信度很低

春秋戰國至唐代可信度較高

自五代十國開始史書就逐漸沒落了

22樓:

信個結果就行,什麼政治宣傳的人品道義就當個笑話就行,以利讀史莫以義讀史

舉例子:唐史與清史雖然都非漢族,但後世朝代往往會因自身需要進行加工,他們不會告你唐是漢化的鮮卑與突厥,唐的興衰與突厥人聯絡密切,突厥支援而興,突厥離去而衰,另外唐被過份誇大,清被過份貶低

一切均因政治需要

中國歷史是多少年開始記載得,中國的歷史在什麼時候開始有記載的?

明日觀察 可以參考 竹書紀年 也就是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左右,差不多公元前2100年 距今約4115年 竹書紀年 是春秋時期晉國史官和戰國時期魏國史官所作的一部編年體通史,亦稱 汲冢紀年 於西晉咸寧五年 279年 被盜墓者不準 f u bi o 所發現的編年體史書。當時被埋藏於魏安釐王 一說應為魏襄王 ...

中國歷史以來真正有多少個朝代,中國歷史上總共有多少個朝代?

1.夏朝 前2100年 前1600年2.商朝 前1600年 前1066年3.周朝 前1066年 前221年 1.西周 前1066年 前771年 2.東周 前770年 前256年 1.春秋 前770年 前476年 三家分晉始為戰國 2.戰國 前475年 前221年 4.秦朝 前221年 前206年 1...

中國歷史分哪幾個朝代,中國歷史上共有多少個朝代

中國的主要朝代都有哪幾個朝代?自秦王嬴政稱 皇帝 以來,到1912年溥儀退位,中國經歷了83個王朝,2132年。從秦始皇算起,皇帝共有408位。加上未在位 死後被追尊帝者73人,共計494位皇帝。中國歷史朝代表 夏 約前 2071 約前1600 商 約前1600 約前1046 周 西周 前11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