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牙牙的弟弟
唐朝沒有丞相這個官職。
唐朝行使宰相權利的官職是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門下省長官侍中,參議政事的中書舍人、門下侍郎。
尚書令,以後不再任命此官,改以尚書僕射為長官任宰相職。唐高宗後,尚書僕射只有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參議朝政的百官加參議政事、參知政事、同知政事、同平章政事等加銜的也是宰相。
擴充套件資料:1、中書令
隋唐早期,任中書令為中書省之長官,屬於宰相職。隋朝時因為隋文帝的父親名叫楊忠,為忠避諱,改中書令為內史令,中書省為內史省。
煬帝時一度改為內書令,開始與侍中成為宰相,在具體執政上超過尚書令,尚書令僅僅成為榮譽頭銜,隋文帝的三個兒子同時被加尚書令,而執政的楊素為中書令(內史令)。
唐朝依然沿襲隋朝,唐太宗開始也加銜尚書令。唐武德三年(620),復為中書令。高宗曾改為右相。武則天時改中書令為“內史”,中書省為“鳳閣”。
玄宗開元初一度改為紫微令,天寶初又改為右相。後均復舊。唐初中書令為正三品,位侍中上,大曆二年同升正二品。
唐後期多以兩省侍郎同平章事為宰相,以兩省長官位高權重故,不常除拜。或用以藩鎮武將加銜,不預政事。
2、侍中
侍中,意為可入禁中受事。魏晉以後,侍中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唐宋該職得以沿置以至元。元以後廢止。
3、尚書僕射
本是尚書省的副官,尚書令為虛職後,尚書僕射成為尚書省的長官,唐朝初年和北宋後期成為名副其實的首席宰相。
2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共有宰相369人,90%時是北方籍。
唐朝宰相名單
高祖:宰相十六人。秦王。
裴寂。劉文靜。蕭瑀。
竇威。竇抗。陳叔達。
楊恭仁。封德彝。裴矩。
高士廉。齊王元吉。宇文士及。
長孫無忌。杜如晦。房元齡。
太宗:宰相二十九人。裴寂。
蕭瑀。陳叔達。李靖。
封德彝。宇文士及。長孫無忌。
杜如晦。房玄齡。高士廉。
溫彥博。岑文字。魏徵。
侯君集。楊師道。戴胄。
劉洎。李世績。張亮。
馬周。褚遂良。崔仁師。
楊巨集禮。王珪。杜淹。
楊恭仁。許敬宗。高季輔。
張行成。
高宗:宰相四十七人。長孫無忌。
褚遂良。于志寧。張行成。
高季輔。李世績。柳奭。
宇文節。韓瑗。來濟。
崔敦禮。李義府。許敬宗。
杜正倫。辛茂將。任雅相。
盧承慶。許圉師。上官儀。
劉祥道。竇德元。樂彥瑋。
孫處約。姜恪。陸敦信。
戴至德。劉仁軌。楊武。
李安期。張文瓘。趙仁本。
閻立本。李敬元。郝處俊。
來恆。薛元超。李義琰。
高智周。張大安。裴炎。
王德真。崔知溫。郭待舉。
岑長倩。郭正一。魏元同。
劉齊賢。
武周:宰相七十八人。劉仁軌。
薛元超。郭正一。姚元崇。
裴炎。袁恕己。敬暉。
岑長倩。郭待舉。魏元同。
劉齊賢。韋巨集敏。桓彥範。
王德真。劉褘之。武承嗣。
騫味道。崔�。李景諶。
韋方質。沉君諒。裴居道。
韋思謙。蘇良嗣。韋待價。
張光輔。王本立。範履冰。
邢文偉。武攸寧。傅遊藝。
史務滋。宗秦客。格輔元。
樂思誨。任知古。歐陽通。
裴行本。狄仁傑。楊執柔。
李遊道。袁智巨集。崔神基。
崔元綜。李昭德。姚�。
李元素。王璇。婁師德。
韋巨源。陸元方。豆盧欽望。
蘇味道。王孝傑。武什方。
楊再思。杜景佺。周允元。
孫元亨。李道廣。王方慶。
王及善。宗楚客。武三思。
吉頊。李嶠。張錫。
韋安石。李懷遠。顧琮。
李迥秀。朱敬則。唐休璟。
韋嗣立。崔元暐。張柬之。
房融。韋承慶。
中宗:宰相三十八人。劉景先。
岑長倩。郭待舉。韋巨集敏。
安國相王。姚元之。韋安石。
唐休璟。崔元暐。楊再思。
張柬.裴談。岑羲。
張嘉福。
睿宗:宰相二十五人。平王。
李嶠。蕭至忠。張仁亶。
韋嗣立。趙彥昭。韋安石。
蘇瑰。唐休璟。裴談。
張錫。岑羲。崔湜。
劉幽求。鍾紹京。李日知。
薛稷。姚元之。崔日用。
宋璟。郭元振。張說。
竇懷貞。魏知古。陸象先。
玄宗:宰相三十四人。劉幽求。
韋安石。魏知古。崔湜。
陸象先。竇懷貞。岑羲。
蕭至忠。郭元振。張說。
姚元之。盧懷慎。源乾曜。
宋璟。蘇頲。張嘉貞。
王晙。李元紘。杜暹。
蕭嵩。宇文融。裴光庭。
韓休。裴耀卿。張九齡。
李林甫。牛仙客。李適之。
陳希烈。楊國忠。韋見素。
崔圓。房管。崔渙。
肅宗:宰相十六人。韋見素。
崔圓。房管。裴冕。
崔渙。李麟。苗晉卿。
張鎬。王璵。呂諲。
李峴。第五琦。李揆。
蕭華。裴遵慶。元載。
代宗:宰相十二人。雍王適。苗晉卿。裴遵慶。元載。李輔國。劉晏。李峴。王縉。杜鴻漸。裴冕。楊綰。常袞。
德宗:宰相三十五人。崔佑甫。
常袞。李勉。楊炎。
盧杞。馬燧。關播。
蕭復。喬琳。劉從一。
姜公輔。盧翰。李晟。
張延賞。韓滉。崔造。
柳渾。李泌。董晉。
趙憬。陸贄。賈耽。
盧邁。崔損。趙宗儒。
鄭餘慶。杜佑。齊抗。
高郢。鄭珣瑜。張鎰。
劉滋。齊映。渾瑊。
竇參。順宗:宰相七人。賈耽。杜佑。鄭珣瑜。高郢。韋執誼。杜黃裳。袁滋。
憲宗:宰相共二十九人。賈耽。
韋執誼。杜佑。杜黃裳。
袁滋。鄭餘慶。於�9�1。
鄭絪。武元衡。李吉甫。
韓巨集。裴洎。李藩。
權德輿。李絳。張巨集靖。
韋貫之。裴度。李逢吉。
王涯。崔群。李墉。
李夷簡。皇甫鎛。程異。
令狐楚。蕭俯。段文昌。
崔植。穆宗:宰相十四人。韓巨集。
裴度。李夷簡。皇甫鎛。
令狐楚。張巨集靖。蕭俯。
段文昌。崔植。杜元穎。
王播。元稹。李逢吉。
牛僧孺。
敬宗:宰相七人。杜元穎。王播。李逢吉。牛僧孺。李程。裴度。竇易直。
文宗:宰相二十四人。杜元穎。
王播。李逢吉。牛僧孺。
竇易直。裴度。韋處厚。
楊嗣復。李�。路隨。
李宗閔。段文昌。宋申錫。
李德裕。李固言。鄭覃。
王涯。李訓。賈餗。
舒元輿。李石。陳夷行。
崔珙。崔鄲。
武宗:宰相十五人。李固言。
李石。楊嗣復。李�。
崔鄲。牛僧孺。崔珙。
李德裕。陳夷行。李紳。
李讓夷。崔鉉。杜悰。
李回。鄭肅。
宣宗:宰相二十三人。李讓夷。
李紳。鄭肅。李回。
白敏中。韋琮。崔元式。
李德裕。盧商。馬植。
周墀。崔龜從。任銘。
魏扶。令狐綯。裴休。
魏�8�6。崔慎由。鄭朗。
蕭鄴。劉瑑。夏侯孜。
蔣伸。懿宗:宰相二十一人。令狐綯。
白敏中。蕭鄴。夏侯孜。
蔣伸。杜審權。杜悰。
畢諴。楊收。曹確。
高璩。蕭置。徐商。
路巖。於琮。韋保衡。
王鐸。劉鄴。趙隱。
蕭仿。崔彥昭。
僖宗:宰相二十三人。蕭仿。
崔彥昭。鄭畋。盧攜。
王鐸。李蔚。鄭從讜。
崔沆。豆盧瑑。王徽。
裴澈。蕭遘。韋昭度。
鄭昌圖。杜讓能。孔緯。
張浚。韋保衡。趙隱。
劉鄴。裴坦。劉瞻。
劉崇望。
昭宗:宰相二十五人。韋昭度。
孔緯。杜讓能。張浚。
劉崇望。崔昭緯。徐彥若。
鄭延昌。王摶。崔胤。
李磎。陸扆。孫偓。
鄭綮。朱樸。崔遠。
裴贄。裴樞。王溥。
獨孤損。柳璨。陸希聲。
蘇檢。盧光啟。韋貽範。
哀帝:宰相六人。裴樞。獨孤損。崔遠。柳璨。張文蔚。楊涉。
3樓:塵末居士
樓上居然能預知未來13年知18年事
4樓:陳雪寒呀
看了半天 狄仁傑。狄胖胖去**了 不開心 被樓主賣了嗎???
5樓:匿名使用者
哇,樓上寫的真多,呵呵。我也可以多看看了,謝謝啊。
唐朝是什麼丞相
6樓:匿名使用者
魏徵(580-643)字玄成,館陶(今屬河北)人,從小喪失父母,家境貧寒,但喜愛讀書,不理家業,曾出家當過道士。隋大業末年,魏徵被隋武陽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東北)丞元寶藏任為書記。元寶藏舉郡歸降李密後,他又被李密任為元帥府文學參軍,專掌文書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敗後,魏徵隨其入關降唐,但久不見用。次年,魏徵自請安撫河北,詔準後,乘驛馳至黎陽(今河南浚縣),勸嵛李密的黎陽守將徐世績歸降唐朝。不久,竇建德攻佔黎陽,魏徵被俘。
竇建德失敗後,魏徵又回到長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為東宮僚屬。魏徵看到太子與秦王李世民的衝突日益加深,多次勸建成要先發制人,及早動手。
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由於早就器重他的膽識才能,非但沒有怪罪於他,而且還把他任為諫官之職,並經常引入內廷,詢問政事得失。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據理抗爭,從不委曲求全。
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徵問道:「何謂明君、暗君?」魏徵回答說:
「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宮,不見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趙高,直到天下大亂以後,自己還被矇在鼓裡;隋煬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縣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對這番話深表贊同。
貞觀元年(837),魏徵被升任尚書左丞。這時,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親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溫彥博調查此事。結果,查無證據,純屬誣告。
但唐太宗仍派人轉告魏徵說:「今後要遠避嫌疑,不要再惹出這樣的麻煩。」魏徵當即面奏說:
「我聽說君臣之間,相互協助,義同一體。如果不講秉公辦事,只講遠避嫌疑,那麼國家興亡,或未可知。」並請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
太宗詢問忠臣和良臣有何區別,魏徵答道:「使自己身獲美名,使君主成為明君,子孫相繼,福祿無疆,是為良臣;使自己身受殺戮,使君主淪為暴君,家國並喪,空有其名,是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遠。
」太宗點頭稱是。
7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的都是太宗朝的宰相 劉文靜沒當過
第一位應該是高祖朝的裴寂 此人更隨李淵起兵 建國之後任尚書左僕射
唐朝有無丞相
8樓:牙牙的弟弟
唐朝沒有丞相這個官職。
唐朝行使宰相權利的官職是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門下省長官侍中,參議政事的中書舍人、門下侍郎。
尚書令,以後不再任命此官,改以尚書僕射為長官任宰相職。唐高宗後,尚書僕射只有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參議朝政的百官加參議政事、參知政事、同知政事、同平章政事等加銜的也是宰相。
擴充套件資料:1、中書令
隋唐早期,任中書令為中書省之長官,屬於宰相職。隋朝時因為隋文帝的父親名叫楊忠,為忠避諱,改中書令為內史令,中書省為內史省。
煬帝時一度改為內書令,開始與侍中成為宰相,在具體執政上超過尚書令,尚書令僅僅成為榮譽頭銜,隋文帝的三個兒子同時被加尚書令,而執政的楊素為中書令(內史令)。
唐朝依然沿襲隋朝,唐太宗開始也加銜尚書令。唐武德三年(620),復為中書令。高宗曾改為右相。武則天時改中書令為“內史”,中書省為“鳳閣”。
玄宗開元初一度改為紫微令,天寶初又改為右相。後均復舊。唐初中書令為正三品,位侍中上,大曆二年同升正二品。
唐後期多以兩省侍郎同平章事為宰相,以兩省長官位高權重故,不常除拜。或用以藩鎮武將加銜,不預政事。
2、侍中
侍中,意為可入禁中受事。魏晉以後,侍中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唐宋該職得以沿置以至元。元以後廢止。
3、尚書僕射
本是尚書省的副官,尚書令為虛職後,尚書僕射成為尚書省的長官,唐朝初年和北宋後期成為名副其實的首席宰相。
中書令丞相,唐朝中書令和丞相誰權大,官大?
中書令是幫助皇帝在宮廷處理政務的 中書令負責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 封事 責任重要,在西漢都是由皇帝最信任的人擔任。司馬遷曾兼任此職,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中書令,他以太史公的身份擔任中書令,朝位在丞相之上,不同的朝代,叫法不一。丞相 也稱宰相 是古代中國,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魏晉南北朝在易代之際有時也設...
唐朝的丞相制度與宋朝的有什麼不同
宋朝中樞機構為 二府制 即設中書和樞密院兩個機構 對持文武二柄,號為二府 二府制的特點就是文武分權。宋朝的 中書 與唐朝的 中書門下 性質相同,是宰相辦公的地方。中書之外,尚書 門下兩省名號雖存,但已成外朝,不是宰相機構。宋初,沿襲唐朝後期制度,以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簡稱 同平章事 為宰相,而以參知...
唐朝以前的詩有那些,唐朝以前的詩有那些
唐唐 那可多了,要是說詩的話 詩經 中國最古老的詩歌總集,共收錄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305首,俗稱 詩300 漢樂府詩 它是朝廷的樂府系統或相當於樂府職能的 管理機關收集 儲存而流傳下來的漢代詩歌,推薦其中的代表作 古詩十九首 和稱為 樂府雙璧 的 孔雀東南飛 木蘭辭 來讀 還有就是離唐朝比較近的魏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