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統治者為什麼要移換屯駐灬,宋初統治者為什麼要移換屯駐灬

時間 2021-10-14 23:47:28

1樓:

北宋初年,宋太祖採納宰相趙普的建議,以禁軍分駐京師與外郡,內外輪換,定期回駐京師,故稱更戍法,但將領不隨之調動,使「兵無常帥,帥無常師」。此舉對防止將領專權有利,卻削弱了軍隊戰力。更戍軍冠以駐泊、屯駐、就糧等名目。

通常出戍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江南、淮南、兩浙、荊湖、川峽、廣東等地戍軍,以三年為期輪換。

軍隊輪流在富庶、貧瘠的地方駐守,顯得公平。而且每次更換駐地,需要長途行軍,也是一種拉練訓練。

由於宋軍將領腐敗,常常借更戍之際,要求朝廷撥付大量款項,稱為「開撥費」、「賞賜」等等。不能滿足要求,就挑動士兵譁變,給朝廷財政造成沉重負擔。

宋神宗時,朝廷不堪其煩,罷廢更戍法,以節省開支,但是卻加劇了宋軍武官系統的腐敗,宋軍戰力繼續下降。全世界最龐大的軍費支出、最精良的**、最龐大的兵員,卻造就一支戰鬥力羸弱的軍隊。宋朝武將應該負主要責任。

這也是宋朝300多年文臣集團嚴重鄙視武將集團的原因。

2樓:

因為宋朝統治者宋太宗深知唐末以來武將專權的積弊,所以他要控制對軍隊的調動,使禁軍統領有握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

3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宋太祖趙匡胤就是擁兵自重,靠「陳橋兵變」當上皇帝的,所以他當然知道其中厲害。他移換駐屯的兵將就是為了讓「兵不識將,將不識兵」以防出現造反的情況。

北宋為何定都開封?:

4樓:崔宜明

開封號稱七朝(魏、樑、晉、漢、周、宋、金)古都,但作為南北統一王朝的都城,僅見於北宋一朝,由此也標誌著中國古代政治中心東移趨勢的完成。

一般來說,作為都城,既要適應當時政治、國防重心的要求,又要滿足經濟上的需要,具備這些條件而能被選為都城的地點,在宋初以開封顯得較為優越。其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其

一、開封居天下中心之位,有利於控制全國,特別是廣大關東地區。其二,開封為前朝故都,歷經五代時四朝興修,城池宮闕完備,人煙稠密,在人們心目中地位十分重要。其三,也是最重要的,開封有交通之便,周圍運河密佈,尤其是處於聯絡東南的汴河之上,避開了三門等險阻,極大地縮短了漕運的距離。

總之,開封作為都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彌補長安、洛陽的不足。

但是,如果從戰略上分析,開封四周無險可守,是典型的「四戰之地」,把它作為一個國家的都城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宋朝立國之初,其主要的威脅就來自北方——北漢與遼國。當政者之所以在權衡利弊後仍定都開封,重要在於開封便利的漕運及交通條件,滿足了宋初加強**集權的政治需要。

北宋鑑於晚唐五代以來內輕外重、**權威掃地的政治局面,採取了守內虛外、**弱支、內外相制的政策,把全國的精銳部隊數十萬人彙集京師。這樣數十萬常備軍的供給就成為十分重要的問題。開封在運河交通上的優越地位,為北宋集權收兵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至於開封地理上不利防禦的弱點,宋初統治者在主觀上則企圖利用京師駐屯重兵的措施加以彌補,正好將收兵權與增強都城的防禦結合起來。宋初統治者為確保集權政策的實行,不得不以削弱國防為代價,在定都問題上,以內憂為重,外患為輕。這也就可以解釋後來為什麼金兵攻破東京後,淮河以北的北宋軍隊再也不能組織象樣的抵抗了。

5樓:匿名使用者

宋朝為何選擇無險可守的開封,而不選擇長安洛陽做都城?其實在宋初之時,宋太祖趙匡胤因為長安、洛陽久經戰亂,因而作廢了遷都的念想。到了宋太宗時期,由於其得位尚有爭議,加之長安洛陽不是自己的勢力範圍,不是自己的勢力範圍,於是便自此定都開封了。

北宋加強**集權的特點及影響是什麼?

6樓:浨芮

特點:宋朝的政治體制大體沿襲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長官擔任,而是另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又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通稱執政,與宰相合稱「宰執」。

宋朝的相權大幅萎縮,僅負責行政職能。中書門下與樞密院合稱二府,掌文武大權。又設鹽鐵、戶部、度支三司,主管財政大權,號稱計省。

這樣三司、宰執、樞密使三權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宋朝還在御史臺之外增設諫院和置諫官,這些都是監察機構,負責**等事宜。經過這番改革,而皇帝便可以總攬大權。

影響:北宋加強**集權的措施,對解決中唐、五代以來藩鎮跋扈的局面,對維護國家統一,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客觀上也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這些措施雖然解決了**與地方藩鎮的矛盾,卻種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

歷朝的統治者為什麼要修建維護孔廟

曲阜孔廟是祭祀孔子的本廟,是分佈在中國 朝鮮 日本 越南 印度尼西亞 新加坡 美國等國家2000多座孔子廟的先河和範本,始建於公元前478年,歷經2400多年而從未放棄祭祀,是中國使用時間最長的廟宇,也是中國現存最為著名的古建築群之一 孔林延續使用2400多年,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上延用時間最長的氏族...

為什麼古代統治者都推崇儒家思想

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 群星閃爍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的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孔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 今山東曲阜 人,祖籍宋國慄邑 今河南夏...

漢初統治者採取了什麼政策,使漢朝出現文景之治的繁榮局面

鳴劍歷史 漢初統治者用黃老思想,無為而治,實施輕徭薄賦,勸課農桑,經濟得到了恢 展。 地煞 休養生息。漢朝 前202 220年 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分為西漢和東漢兩個時期,共歷二十九帝,享國四百零五年。漢朝因尚火德故稱為炎漢,又因皇室姓劉而被稱為劉漢。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在推翻秦朝後被封為漢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