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的作用是什麼,秦兵馬俑的特點在全文的作用是什麼

時間 2021-10-15 00:00:49

1樓:帥氣的小宇宙

兵馬俑的作用是作為陪葬品殉葬。

春秋戰國之際葬俗發生了變化,出現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來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當人殉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之後,「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專有名詞。秦兵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頂峰。

2樓:匿名使用者

看了兵馬俑,人們不禁要問:修築兵馬俑坑的用意何在?人們大致有四種說法:

「守衛京城的宿衛軍」、「秦始皇東巡衛隊的象徵」、「送葬的俑群」、「為表彰軍功所樹立的紀念碑」。據秦陵考古發掘表明,秦始皇陵園的整體佈局是模擬他生前的宮城圖。3座坑位於陵外城東東門大道北側,似是駐紮在京城外守衛京師的宿衛軍。

秦兵馬俑身上隱蔽處多有刻畫或戳印的文字,據一些專家研究,有些是陶匠的名字,有出自**官制陶作坊的,也有出自地方陶作坊的。有些文字有待破解。秦兵馬俑採用的是分體制作,然後安裝和粘接,一般是粘接塑像成形後,再入室烘烤。

原來的兵馬俑著有顏色,因年久剝蝕,現在看到的只是灰瓦色。

武士俑整體風格渾厚,健美、洗練。如果仔細觀察,臉型、髮型、體態、神韻均有差異,從中可以看出秦兵來自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民族,人物性格也不盡相同。陶馬雙耳豎立,有的張嘴嘶鳴,有的閉嘴靜立。

所有這些,都富有感人的藝術魅力。過去不少人認為:中國古代的雕塑是南北朝隨佛教傳入形成的,秦兵馬俑的發現否定了這種觀點,有力證實秦代我國雕塑已成熟,並在我國雕塑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3樓:匿名使用者

殉葬品 兵馬俑多用陶冶結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劃加彩,有的是先燒後接,有的是先接再燒。其實當年的兵馬俑各個都有鮮豔和諧的彩繪。我們發掘過程中發現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區域性還保留著鮮豔的顏色,出土後由於空氣乾燥,顏色就慢慢地脫落了。

現在能看到的只是殘留的彩繪痕跡。兵馬俑的車兵、步兵、騎兵列成各種陣勢。整體風格渾厚、健美、洗練。

如果仔細觀察,臉型、髮型、體態、神韻均有差異:陶馬有的雙耳豎立,有的張嘴嘶鳴,有的閉嘴靜立。所有這些秦始皇兵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藝術魅力。

秦始皇兵馬俑(一說為宣太后)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俑坑佈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西向的承重牆,兵馬俑排列在牆間空檔的過洞中。秦陵內共有3個兵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

秦始皇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1.

9米。陶馬高1.5米左右,身長2米左右,戰車與實用車的大小一樣。

人、馬車和軍陣是通過寫實手法的藝術再現。秦俑大部分手執青銅兵器,有弓、弩、箭鏃、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青銅兵器因經過防鏽處理,埋在地下兩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鋒利如新,它們是當時的實戰**,身穿甲片細密的鎧甲,胸前有綵線挽成的結穗。

軍吏頭戴長冠,數量比武將多。秦俑的臉型、胖瘦、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齡有差異。

統一六國之後秦國實行全國徵兵制,兵源來自全國各地,這恐怕是他們在臉型、表情、年齡上有差別的主要原因。工匠們用寫實的藝術手法把它們表現得十分逼真,在這個龐大的秦俑群體中包容著許多顯然不同的個體,使整個群體更顯得活躍、真實、富有生氣。縱觀這千百個將士俑,其雕塑藝術成就完全達到了一種藝術美的高度。

無論是千百個形神兼備的官兵形象,還是那一匹匹躍躍欲試的戰馬塑造都不是機械的模仿,而是著力顯現它們「內在的生氣、情感靈魂、風骨和精神。」絕大部分陶俑形象都充滿了個性特徵,顯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氣。俑坑發現種類齊全,數量空前的青銅兵器極大地豐富了秦兵器研究的領域,其中長鈹,金鉤等都是兵器考古史上的首次發現。

兵器鑄造的標準化工藝、兵器表面防腐處理技術的發現和研究填補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空白。而秦俑的設計者為了再現2023年前的秦軍「奮擊百萬」氣吞山河的磅礴氣勢,他們不僅僅在於追求單個陶俑的形體高大,而且是精心設計了一個由8000餘件形體高大的俑群構成一組規模龐大的軍陣體系。右側為一個巨大的方陣,左前方為一個大型疏陣,左後方則是指揮部。

那數千名手執兵器的武士,數百匹曳車的戰馬,一列列、一行行,構成規模巨集偉、氣勢磅礴的陣容。有的頭挽髮髻,身穿戰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為衝鋒陷陣的銳士;有的免盔束髮,身穿戰袍,外披鎧甲,手持弓弩,揹負銅鏃,似為機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頭戴軟帽,穿袍著甲,足登方口淺履,手持長鈹,似為短兵相接的甲士。

還有身穿胡服,外著鎧甲,頭帶軟帽,足登短靴,一手牽馬一手提弓的騎士;有頭帶長冠,兩臂前伸,雙手握髻,技術熟練的御手;有頭戴長冠,穿戰袍,著長甲,手執無鉤的下級指揮官;有頭戴鶡冠,身著彩色魚鱗甲,雙手扶劍,氣度非凡的將軍。這栩栩如生的千百個官兵形象,尤其在神態、個性的刻畫方面,顯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氣。如將軍俑的形象:

身材魁梧,身著雙重短褐,外披彩色魚鱗甲,頭帶雙卷尾長冠,昂首挺胸,巍然佇立,有非凡的神態和威嚴的魅力。一般戰士的神態:有的嘴脣努起胡角反捲,內心似聚結著怒氣;有的立眉圓眼,眉間的肌肉擰成疙瘩,似有超人的大勇;有的濃眉大眼,闊口厚脣,性格憨厚純樸;有的舒眉秀 眼,頭微低垂,性格文雅;有的側目凝神,機警敏銳;有的昂首靜思,有的低首若有所思,兩者雖然得刻畫一個「思」字,由於表現手法不同,前者給人的印象是氣宇軒昂略帶傲氣,後者沉靜文雅。

秦俑表現的是古代軍事題材,它既沒有選擇兩方交戰、將士廝殺的戰爭場面,也沒有選擇將士修整屯兵防守的場面。而是捕捉了將士披甲,直兵列陣地,嚴陣以待的臨陣場面。儘管我在這個井然有序的靜態軍陣營,藝術家們在單個陶俑的雕塑上,還是力求「偶動與靜之中」。

使那一件件披甲之銳的武士俑昂眉張目,肅然佇立,神態堅定而勇敢,他們好似整裝待發,又好似處於臨戰狀態,還有那一件件駕車的御手俑,雙臂前伸,緊握髻繩,目視前方,待命而發;那一匹匹曳車的陶馬,兩耳豎立,雙目圓睜,張鼻嘶鳴,躍躍欲試;那一件件騎士俑,右手牽馬,左手提弓,機警的立於馬前,一旦令下,就將馳騁疆場。正是由這千百個充滿生氣、神態各異的陶俑構成整體靜態的軍陣地,達到了一種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靜極則生動,愈靜則愈動」。

惟有這種靜態的軍陣才能使人們感到軍陣巨大威懾力的深淺莫測。這樣恢巨集的陣列,巨集偉的構圖,空前絕後,無與倫比。

4樓:

兵馬俑的作用是用來埋葬人的屍體。秦始皇原來殺過太多人。自己死後,他怕別人來找他報仇。所以弄了兵馬俑。

5樓:匿名使用者

有說是護衛墓主靈魂的,有說是秦始皇稱霸陰間用的。

6樓:匿名使用者

護衛秦陵 ..歷史的見證

7樓:欒壽

廚具金桔發v幹活ii客家話火舞

秦兵馬俑的特點在全文的作用是什麼

8樓:凌若尚溪

秦兵馬俑的特點:規模巨集大、型別眾多、個性鮮明描寫秦兵馬俑的特點在全文的作用是:

①形象地展示出秦始皇統率千軍萬馬、吞併六國,威震四海的雄武神威。

②陶俑的製作細膩,手藝精湛,每個陶俑的髮式、神態、衣服、,甚至戰袍的扣子,鎧甲的編綴都有細微的差異。這在中國雕塑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

③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表達了作者對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藝術的熱愛。

④「兵馬俑不僅規模巨集大,而且型別眾多、個性鮮明」這句話更是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將上下文緊密聯絡起來。

兵馬俑的特點是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手法嚴謹是秦始皇陵兵馬俑的主要藝術特點。武士俑身高175~196釐米,陶馬高150~172釐米,長200~203釐米,型體與真人真馬相等,形貌服飾皆嚴格地模擬現實。花樣繁多的髮髻、連綴甲片的皮筋、扣接革帶的帶鉤、綁紮腿部的裹腿、系在腳背的靴帶、穿納鞋底的針腳、馬身披掛的鞍韉等,無不一絲不苟地刻劃,處處體現著陶塑匠師們創作態度的嚴謹、觀察生活的深邃和表現技巧的卓越。

10樓:匿名使用者

崇尚寫實、手法嚴謹是秦始皇陵兵馬俑的主要藝術特點。武士俑身高175~196釐米,陶馬高150~172釐米,長200~203釐米,型體與真人真馬相等,形貌服飾皆嚴格地模擬現實。花樣繁多的髮髻、連綴甲片的皮筋、扣接革帶的帶鉤、綁紮腿部的裹腿、系在腳背的靴帶、穿納鞋底的針腳、馬身披掛的鞍韉等,無不一絲不苟地刻劃,處處體現著陶塑匠師們創作態度的嚴謹、觀察生活的深邃和表現技巧的卓越。

性格鮮明、形象生動是秦俑的又一藝術特點。武士俑大致可分為軍吏俑、著甲步兵俑、輕裝步兵俑、立式弩弓俑、蹲式弩弓俑、騎兵俑、車士馭手俑等 7類,皆分類模製成型,再經人工修飾而製成。每類之中,又有幾種不同的頭像模型。

這種模製和手塑相結合的方法,既便於大批製作,又能避免多人一面之弊。作者通過對眉眼、鼻翼、鬍鬚等細部形象的刻劃,著重塑造將士們堅毅勇敢、沉著機智、威武剛健的性格;同時又通過不同的衣冠服飾,表現出不同的級別身份。在威武剛強的共性之中,還注意到不同個性的刻劃,例如:

1號坑出土的一件按劍將軍俑, 具有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的神態;2 號坑出土的一件垂手將軍俑,作肅立注視狀,表現了治軍有方、凜然不可侵犯的氣勢。再如 2號坑出土的一件蹲式弩弓俑,顯得格外機智勇敢;1號坑出土的不少著甲步兵俑,具有堅韌不拔的氣質;一件蓄鬚的輕裝步兵俑,顯得格外風趣樂觀。由於匠師們技藝高低不齊,秦俑中也存在少量表情呆滯、愁眉苦臉的形象,個別的還存在身手比例失調的情況。

這種水平低劣的作品,僅是秦俑中的支流。從主流方面來看,秦始皇陵兵馬俑不愧為秦代雕塑藝術取得劃時代成就的標誌。

漢兵馬俑的特點

從製作工藝上講,兵馬俑是用模子製作出來再經二次加工塑造成的,大小差不多,但是,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們的表情千姿百態,各不相同。它們當中的昂著,張著嘴,仰著身子,彷彿是一位情不自禁地在嚎啕大哭,身邊的兩位一個探過頭來,一個側過臉來像是在安慰勸說正在嚎哭的人;有的則是低著關、皺著眉,嘴角向下撇,顯出性格內向,默不作聲的悲鬱神情,這與整體莊嚴肅穆的軍隊主題是相吻合的。當然,他們當中也有輕鬆自若、活潑頑皮的青年士兵形象,或許他就是某位雕塑大師心靈的真實寫照呢。

總之這些人的性格特徵通過寥寥數筆便刻劃得細緻入微、栩栩如生。在這些陶俑製成形後,有一個工匠師的手工修削過程,這個過程中匠師們的主觀能動性和藝術創造能力得到了極大的發揮,一些普普通通的泥巴,在他們靈巧的雙手下,被賦予了無限的生命力,站在這裡看到的彷彿還是陶俑,而是一支活生生的 隊伍向您迎面而來,充分體現了漢代勞動人民高超傑出的製作工藝。   西安的秦兵馬俑的高大壯觀示人的確,寫實主義秦俑給人一種奔放雄渾的力量美。

但任何藝術的發展都有一個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漢兵馬俑在繼承了秦俑風格的基礎上加以發展,由寫實轉變為寫意,它不注重人物線條的比例是否準確,而側重於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風貌。

兵馬俑的作用是什麼?兵馬俑是什麼

看了兵馬俑,人們不禁要問 修築兵馬俑坑的用意何在?人們大致有四種說法 守衛京城的宿衛軍 秦始皇東巡衛隊的象徵 送葬的俑群 為表彰軍功所樹立的紀念碑 據秦陵考古發掘表明,秦始皇陵園的整體佈局是模擬他生前的宮城圖。3座坑位於陵外城東東門大道北側,似是駐紮在京城外守衛京師的宿衛軍。秦兵馬俑身上隱蔽處多有刻...

關於秦兵馬俑的,關於秦兵馬俑的資料

秦始皇兵馬俑,簡稱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兵馬俑位於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臨潼區城以東的驪山之北的秦始皇陵陵園東側1500米處,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兵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也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被譽為 世界第八大奇...

秦兵馬俑的簡介,秦兵馬俑的資料簡介

1 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內區秦始皇陵以東容1.5公里處的兵馬俑坑內。2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俑坑佈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向西的承重牆,兵馬俑排列在牆間空檔的過洞中。秦陵內共有3個兵馬俑坑,呈品字形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