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號 溢號 廟號的含義是什麼

時間 2021-10-15 00:19:43

1樓:匿名使用者

年號:是中國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紀年的名號。年號發端於中國,後來日本、越南、大韓帝國時期的朝鮮、高麗初年受到中國影響,也都使用過自己的年號。現在的日本仍然使用自己的年號。

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稱為改元。文天祥《指南錄後序》:「是年夏五,改元景炎」,是指南宋端宗極為,改年號為景炎。

同一皇帝在位時也可以改元,如女皇帝武則天在位十四年,前後改元達十二次。明清兩代皇帝一般不改元,一個皇帝一個年號,故往往就用年號來稱呼皇帝,如明成祖朱棣在位年號永樂,稱永樂皇帝;清愛新覺羅•弘曆在位年號乾隆,稱乾隆皇帝。

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出現在西漢漢文帝時期,年號為「後元」(前163年—前156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數,沒有年號。此後,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會改元紀年,並同時改變年號。

一般改元從下詔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從本年年中算起。

一個皇帝在位時,也可以進行多次改元。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數都改元兩次以上,一個皇帝年號也有多個。例如漢武帝有11個年號,武則天在位21年有18個年號。

也有皇帝在即位時使用前一代皇帝的年號,例如五代時期後梁的「- -」年號、後晉的「天福」年號、後周的「顯德」年號。明朝以後,基本上都是一個皇帝一個年號,因此也常常用年號來稱呼皇帝,例如康熙帝。

年號被認為是帝王正統的標誌,稱為「奉正朔」。一個政權使用另一個政權的年號,被認為是藩屬、臣服的標誌之一。這種現象主要發生在中國**的時期。

五代十國時,閩國、楚國使用後梁、後唐年號,吳越國使用唐、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的年號。也因此,許多地方割據勢力、少數民族政權,以及人民起義也常常自立年號紀年。

中國年號的使用情況非常複雜。同一時期並存的政權,往往各有年號。還有的政權一年之中數次改元,幾個年號重疊使用。

也有政權自己不建年號,而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權的年號。例如後晉的天福年號用至九年,改為開運元年。3年後,後漢劉知遠稱帝,不自建年號,也不沿用開運年號,而是追承天福十二年。

還有許多年號在不同時期重複使用。例如建元就有5個時期在使用。還有因為避諱或者其他原因,一個年號有不同寫法,例如唐殤帝的唐隆年號,又寫作唐元、唐安、唐興。

辛亥革命後,中華**廢除年號紀年的做法,而改用**紀年。雖然在袁世凱稱帝時使用過「洪憲」的年號,而愛新覺羅溥儀在擔任滿洲國執政和皇帝時分別使用過大同和康德的年號,但是通常不為中國正統史書所承認,而認為中國皇帝的最後一個年號為清末的「宣統」(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使用世界通行的公元紀年。

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稱為諡或諡號。

「諡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

上古諡號多用一個字的,如周平王(平)、秦穆公(穆)、魏安王(安);也有用兩個字的,如趙惠文王(惠文)等。後世帝王諡號多用一字,如漢武帝(武,威強睿德曰武)、隋煬帝(煬,好內遠禮曰煬);其餘人(指非帝王者)大多用兩字,如文忠公(文忠,歐陽修)、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

中國古代,皇帝的稱呼往往和年號、諡號和廟號聯絡在一起,比如漢高祖就是廟號,隋煬帝就是諡號,乾隆皇帝就是年號。一般最早的皇帝諡號用得多,後來廟號多,明清則往往年號更深入人心。

夏商時代的王沒有諡號,往往直呼其名,他們的稱呼多數用干支,例如太甲、孔甲、盤庚、帝辛,這究竟是排行還是出生年份,現在也眾說紛紜,我們還是不要去管他。諡號是周朝開始有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諡號,是自稱,周昭王、周穆王開始才是諡號。

所謂諡號,就是用一兩個字對一個人的一生做一個概括的評價,算是蓋棺定論吧。象文、武、明、睿、康、景、莊、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漢惠帝、晉惠帝都是沒什麼能力的,質帝、衝帝、少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厲、靈、煬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詞,但還有點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獻帝、順帝,那就是勝利者對失敗者的嘲笑了。另外孫權是個特例,他的諡號是大帝,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

諡號是周開始的,除了天子,諸侯、大臣也有諡號,但我這裡是專講皇帝天子的。秦始皇認為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於是廢了諡號,從他這個始皇帝開始,想傳二世、三世以至無窮,可惜只傳了二世。漢代開始又實行了。

漢倡導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諡號都有個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獻。漢獻帝是他死去之後曹魏給他加的諡號,他做皇帝的時候沒有這個叫法,三國的文藝裡在他做皇帝的時候就把他叫做獻帝,那是胡說八道,難道獻帝未卜先知,早就知道他會把皇位獻出來?

按照周禮,天子七廟,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廟號就一代一代都保留著,沒有廟號的,到了一定時間就「親盡宜毀」,不再保留他的廟,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別的廟裡。廟號就是祖啊宗啊的稱呼,一般祖的檔次比宗更高些。起初,有廟號的皇帝不多,例如兩漢,劉邦是高祖,劉秀是世祖,別的就沒什麼廟號了。

這個祖,和歐洲尊某皇帝為大帝一樣,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績才行,一般往往都是開國皇帝。但也有濫封的,曹魏時,曹操是太祖武皇帝,曹丕是世祖文皇帝,曹睿活著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自稱烈祖明皇帝,很被後世嘲笑。

一般廟號叫高祖或太祖都是開國皇帝,如漢高祖劉邦、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元太祖鐵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爾哈赤,叫世祖的往往是完成統一的,如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臨,劉秀也是靠自己重新建立一個王朝的,所以也是世祖,朱棣和他們差不多,所以叫明成祖,另外玄鏵被叫做清聖祖,也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

年號也不是一開始都有的,漢朝初期就沒有,後來才開始出現,而且皇帝一般都喜歡換年號,好事壞事都要換,有的幾年換一次,偶有的一年要換幾次,一般樸素務實的皇帝年號換得少,愛標新立異的年號換得多,比如唐太宗一直用貞觀,唐玄宗也不大換,而武則天就特別喜歡改年號,一般年號是兩個字的,她還用過四個字的。

本來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廟號,但是都有諡號,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稱諡號。從唐開始就誰都有廟號了,所以人們習慣稱廟號。明清兩代的皇帝一般一個年號用一輩子,所以人們習慣稱他的年號,這裡面只有明英宗用過兩個年號,因為他被瓦剌俘虜去,明代宗即位,他被放回來後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時他發動政變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兩個年號。

另外同治原來的年號叫琪祥,是肅順他們擬的,不久慈禧發動政變,殺了肅順,年號改作同治,原來的年號沒叫開,人們都習慣地稱同治帝。

有時候,不做皇帝的,死後給尊為皇帝,如曹操、司馬懿父子,還有一個是多爾袞,他手握大權,死後被福臨尊為成宗義皇帝,但那是權宜之計,不大一個月,福臨囚禁了多爾袞的兄弟阿濟格等人,然後宣佈多爾袞有**之心抄了他的家,成宗義皇帝的稱呼自然也沒了

諡號是對死去的帝王、大臣、貴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始於西周。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於周室,死後獲諡。這是諡法之始。

《周禮》說:「小喪賜諡。」小喪,死後一段時間。

《逸周書.諡法解》:「諡者,行之跡也。

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出於人。」

諡法制度有兩個要點:一是諡號要符合死者的為人,二是諡號在死後由別人評定並授予。君主的諡號由禮官確定,由即位皇帝宣佈,大臣的諡號是朝廷賜予的。諡號帶有評判性,相當於蓋棺定論。

諡號來自於諡法。諡法規定了若干個有固定涵義的字,大致分為三類:屬表揚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屬於批評的有:煬、歷、靈等;屬於同情的有:哀、懷、愍、悼等。

如,楚懷王的「懷」表示「慈仁短折」。前者稱為上諡、美諡;中者稱為下諡,惡諡;後者稱為中諡。一九二六年六月,著名學者王國維自沉身亡,溥儀「詔」諡「忠愨」,墓碑上刻著「王忠愨公」。

愨:誠實。陳寅恪在其碑文中說:

「思想不自由,毋寧死耳!」惟恐思想不自由,是王國維尋死的主要原因。這是中國諡號制度的終點。

惡諡是後來才有的——人們漸漸覺察到,有些帝王大臣不是好人,有一些還很可恨。周厲王在「厲」表示「暴慢無親」、「殺戮無辜」。他是一個貪婪的君主,「國人」發動暴動,他逃到彘(今山西霍縣東北),後來死在了那裡。

《召公諫厲王彌謗》是先秦歷史散文名篇,選進了多種課本。本文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厲王的**殘暴。

隋煬帝的「煬」表示「好內怠政」、「外內從亂」,是他被縊殺當年,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加的。

● 始皇倨傲廢諡法

秦代皇帝嬴政看到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廢除了。他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就將「皇」、「帝」連起來開始稱「皇帝」。「皇帝」比上諡更加溢美,所以歷朝最高統治者欣然接受。

西漢又恢復了諡號。

諡號的字數,從一個字開始,發展到後來用好多個字,簡直成了褒義詞堆砌。武則天開創了皇帝生前疊加諛詞即自己定諡的先例。其實質由客觀地評判變成了一味地溢美,字數的增加是溢美程度的發展。

唐代對歿世皇帝簡稱諡號。明朝皇帝諡號十七字。清朝皇帝諡號為廿一字。

字數這麼多,當然就無法當名字叫了,只是在特定場合用。

● 曹操求「文」反得「武」

在比較長的時期內,諡法大體上還公正,甚至連皇帝也左右不了。比如曹操一心想做周文王,以體現自己的文治武功,他夢寐以求的「文」表示具有「經天緯地」的才能或者「道德博後」、「勤學好問」的品德。但後人偏偏諡之為魏武帝。

根據諡法,克定禍亂,刑民克服,誇志多窮為武。

曹操這個諡號是在兒子做江山的時候定下來的。兒子即使想給老子塗脂抹粉也做不到。到後來就變成對死者的吹捧,完全失去了原來的意義。

曹操想到做不到,後來的皇帝真是心想事成了。正常情況下,一個制度建立以後,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完善。隨著中國封建制度一步步走向沒落,一些好的制度如加諡,也變質了。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成湯有可能是太祖)。廟號最初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

周朝確立諡號制度,對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為給予蓋棺定論的評價。廟號制度被廢止。秦朝連諡號制度也廢止了。

漢朝以後承襲了廟號這一制度。漢朝對於追加廟號一事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劉邦是開國君主,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後世多習用之),諡號為高皇帝(諡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漢朝強調以孝治天下,所以繼嗣皇帝諡號都有「孝」字。兩漢皇帝人人都有諡號,但有廟號者極少。西漢劉邦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劉盈上廟號)、劉恆為太宗(孝景帝劉啟上廟號)、劉徹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劉詢上廟號)、劉詢為中宗孝宣皇帝(劉秀上廟號);東漢劉秀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劉莊上廟號)、劉莊為顯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劉炟上廟號)、劉炟為肅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劉肇上廟號)。

另外東漢還有幾個皇帝有廟號:劉肇為穆宗孝和皇帝、劉佑為恭宗孝安皇帝、劉保為敬宗孝順皇帝、劉志為威宗孝桓皇帝,不過這一些廟號在孝獻帝時被取消。

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國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廟號。

廟號常用「祖」字或「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後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

「祖」之泛漤,始於曹魏。到十六國時期,後趙、前燕、後秦、西秦等等小國,其帝王廟號幾乎無不稱祖。

在稱呼時,廟號常常放在諡號之前,同諡號一道構成已死帝王的全號。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諡號,如漢武帝、隋煬帝,而不稱廟號。唐朝以後,由於諡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唐太宗的年號是什麼,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年號是什麼

李世民世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第二個兒子,他於626年登上皇位,次年改年號為 貞觀 唐太宗的年號是貞觀。貞觀 627年正月 649年十二月 是唐朝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共23年。唐太宗勵精圖治開疆拓土,成為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他繼承唐高祖李淵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並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

郭沫若《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的含義是什麼

在 女神 中,鮮明的表現出雄渾豪放風格的抒情短詩,這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這首詩給人的主要感受和印象是 巨集偉 強力 壯麗 熾熱。詩中雄奇的形象和澎湃的激情使人驚讚 仰慕,喚起人們對自身力量的自覺意識和對生活的巨大熱情,激起人們以全部生命的力去努力創造,去追求光明,去獲取力的藝術,力的美。這是崇高與壯...

「嫦娥一號」名字由來,嫦娥一號名字的含義是什麼 快啊

來自峴山古靈精怪的灰太狼 嫦娥一號的名字是來自於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是根據嫦娥命名的。嫦娥一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研製。總重量為2350千克左右,尺寸為2000毫米 1720毫米 2200毫米,帆板長度18米,預設壽命為1年。該衛星的主要探測目標是 獲取月球表面的三維立體影像 分析月球表面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