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鄭和下西洋是和平之旅,是文明對話之旅

時間 2021-11-04 21:34:58

1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要從後向前說,

我們說說歐洲的大航海時代,15-17世紀西方的航海家,他們航海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佔領落後地區,使之成為殖民地、搶黑奴、搶土地、搶**。這是他們的原始動力,他們帶給當地人的是刀槍與流血,拿走的是**與**。我們說這種是侵略之旅。

再說說日本的倭寇時代,他們給中國沿海帶來的是什麼?是燒殺掠奪,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是痛苦。

最後說鄭和下西洋做的事情,鄭和七下西洋,帶去的是什麼?帶去的是文明,帶去的是絲綢,帶去的是交流,帶去的是經濟與**,帶回來的是什麼,帶回來的是各地送的禮物,帶回來的是各地來中國參觀的人,包括一個國王。帶回來的是各地的特產與商品。

他去過的地方,人們紛紛立起紀念碑,地名紛紛用他的名字來命名。他做過什麼?調節過兩個國之間的戰爭。

他去阻止戰爭換來和平。他打走了海盜。他以德抱怨化解了當地人民一次又一次對他們誤會。

並沒有佔領一寸土地,也沒有搶一兩**。

所以在我們回顧這段歷史的時候,前後一對比。馬上就會給出判斷,鄭和七下西洋是文明交流之旅。

2樓:水瓶臨風

明朝中期的中國,是一個綜合實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強國.但中國人沒有恃強凌弱,鄭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認的和平之旅;28年間,鄭和船隊始終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對外政策,發展各國的友好關係,在中國與亞非國家之間架起了友誼的橋樑,進一步樹立了中國的和平友好形象.

鄭和下西洋期間,通過多種形式與當地開展雙邊**,平等互利,互通有無,把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漆器、麝香、金屬製品和書籍等運往國外,換回當地的香料、藥材、動植物、珠寶及生產瓷器所需的原料等多種貨物,推動了中國和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

3樓:鬱悶的華

暈,那是現在的宣傳而已。

鄭和的2萬人是史無前例的超大規模海軍。他出去的目的之一就是「耀威異域」(《明史稿》)。

鄭和在南洋和西洋多次參與武裝衝突。

例如:鄭和在南洋的占城國(近越南南部)登陸,率領占城國的軍隊,與雲南廣西陸地上的明軍一起,消滅了安南國,也就是現在越南的前身。把安南國變為中國的一個省。

鄭和還以和談為誘餌,消滅了南洋眾多華人武裝割據政權(也就是在南洋各個島嶼稱王的海盜)。掃清了南洋和西洋的商路。

鄭和在錫蘭(今斯里蘭卡)俘虜了反華的錫蘭王,另立親華的貴族為錫蘭王。

鄭和在西亞、東非一帶,也靠「威、德」等武力或政治手段,讓那裡的國王們跟蘇他到中國朝覲。

所以,鄭和下西洋根本不是什麼和平之旅。

4樓:草晞澤輝

明朝鄭和船隊規模之大,技術之先進,是當時世界第一。這無可厚非。但是龐大的艦隊並不象西方殖民者那樣四處掠奪,我們只是正常的外交活動,或者說是炫耀,耀武揚威,並不有侵略性。

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尋找建文帝。當然中途也發生了幾次小戰爭,但是那都是正當防衛。中國不屑於侵佔他國土地。

5樓:℡靜鉺

簡單說:促進了明朝與外國的和平海外** 與邦交

6樓:

鄭和下西洋代表了一種和平交往的航海模式。中國在三國和唐宋時代,通過南海已經開始發展了與東南亞、南亞和西亞的海上**網。至明初之際,南海一帶海盜猖獗,嚴重威脅明朝的外部安全環境和**往來。

鄭和下西洋的主要任務是剿滅海匪,調節和緩和與各國之間的矛盾,平息衝突,維護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穩定和海上安全。在鄭和船隊歷時28年的航海活動中,只出現過自衛性質的三次短暫戰事,沒有佔據海外國家的一寸土地,體現了中華民族「協和萬邦」的人文傳統。鄭和下西洋的另一重要內容是官方**,**採取議價成交方式,體現了平等自願公平的**原則和精神。

為什麼說鄭和下西洋是和平之旅,是文明對話之旅

7樓:飛哥與小強

鄭和下西洋的力量非常強大,但是主要是與其他國家進行和平交流。沒有進行殖民掠奪。

依據材料一,二簡要說明鄭和下西洋為什麼是世界上公認的和平之旅

8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人沒有恃強凌弱,鄭和船隊始終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對外政策,發展與各國的友好關係;東南亞人民對鄭和的懷念、敬仰。

鄭和下西洋為什麼被稱為"名副其實的和平與友誼之旅

9樓:

材料一 明朝中期的中國,是一個綜合實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強國。但中國人沒有恃強凌弱,鄭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認的和平之旅;28年間,鄭和船隊始終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對外政策,發展與各國的友好關係,在中國與亞非國家之間架起了友誼的橋樑,進一步樹立了中國的和平友好形象。

——《中國水運報》

材料二 歷史是最好的見證,愛好和平和自由的東南亞人民是最嚴正的法官,數百年中,各種鄭和廟宇香火旺盛,各種遺蹟經久不損,各種傳說歷久不衰,這正是東南亞人民對來自中國的友好使者懷念、敬仰的表現。

10樓:地舞看法撒嬌

明朝中期的中國,是一個綜合實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強國。但中國人沒有恃強凌弱,鄭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認的和平之旅;28年間,鄭和船隊始終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對外政策,發展與各國的友好關係,在中國與亞非國家之間架起了友誼的橋樑,進一步樹立了中國的和平友好形象。

鄭和下西洋這次和平之旅體現的中華民族精神有哪些內涵

11樓:匿名使用者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 團結統

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12樓:匿名使用者

一、勇於探索

二、自大

三、眼界開闊

鄭和下西洋為什麼被稱為"名副其實的和平與友誼之旅

13樓:

因為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文明的交流,所以被稱為名副其實的和平與友誼之旅。

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也留下了介紹沿岸國家、地區情況的地理著作以及航海圖。有觀點認為,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伊斯蘭教在印度尼西亞以及東南亞其他地區的傳播,《三寶壟華人編年史》被認為是這方面的一項證據。

在伊斯蘭教的輸入方面,鄭和船隊的分船隊曾經到達天方國,帶回了該國大清真寺的寫真畫本,  加強了中國和伊斯蘭教文化區的聯絡。

鄭和船隊也在海外傳播佛教,《佈施錫蘭山佛寺碑》就是這方面的例證。還有推測稱,以天妃信仰為代表的道教也隨鄭和船隊在海外傳播。

為什麼說鄭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認的和平之旅」

14樓:皇甫曉風

明朝中期的中國,是一個綜合實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強國。但中國人沒有恃強凌弱,鄭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認的和平之旅;28年間,鄭和船隊始終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對外政策,發展各國的友好關係,在中國與亞非國家之間架起了友誼的橋樑,進一步樹立了中國的和平友好形象。

鄭和下西洋期間,通過多種形式與當地開展雙邊**,平等互利,互通有無,把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漆器、麝香、金屬製品和書籍等運往國外,換回當地的香料、藥材、動植物、珠寶及生產瓷器所需的原料等多種貨物,推動了中國和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

鄭和下西洋影響

15樓:小手只能讓你牽

鄭和下西洋的影響有以下這些:

正面的影響:

1.鄭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來的禁海政策,開拓了海外**。

2.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也留下了介紹沿岸國家、地區情況的地理著作以及航海圖。

3.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伊斯蘭教在印度尼西亞以及東南亞其他地區的傳播。在伊斯蘭教的輸入方面,鄭和船隊的分船隊曾經到達天方國,帶回了該國大清真寺的寫真畫本, 加強了中國和伊斯蘭教文化區的聯絡。

4.鄭和下西洋促進了明朝對外界的瞭解。

5.鄭和七下西洋,完全打通了由中國往南洋各國的海上交通,在海外建立起中國的威望,為華僑開發南洋創造了許多有利的條件。提高他們的知識技能和生活水平,對南洋各國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繁榮,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負面的影響:

鄭和下西洋不以**獲利為目的,但成本太大了。是導致明朝後期國力衰弱的直接原因。

16樓:浮士德2號

1、鄭和下西洋在國內的影響

在南洋、印度洋沿岸,開拓了愈來愈多的海外市場。海外**刺激了國內官私工業和民間手工業的迅速發展。鄭和下西洋加強了祖國大陸與臺灣的聯絡。。

2、鄭和下西洋在國外的影響

鄭和下西洋為亞非國際間和平局勢的建立,為促進亞非各國人民之間的團結和友誼,為發展中國與亞非諸國之間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相互交流,都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東南亞有些國家,甚至由於受到鄭和的影響,形成了新的風俗習慣。

3、鄭和下西洋對華僑開發南洋的影響

鄭和七下西洋,完全打通了由中國往南洋各國的海上交通,在海外建立起中國的威望,為華僑開發南洋創造了許多有利的條件。提高他們的知識技能和生活水平,對南洋各國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繁榮,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反面影響;鄭和下西洋不以**獲利為目的,但成本太大了。是導致明朝後期國力衰弱的直接原因。

17樓:baby丶小皓氺

1.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2.不久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瞭解和友好往來3.

而且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

加油奧!

18樓:匿名使用者

河下西洋是一個正面的教育人的好多好事

19樓:匿名使用者

正面: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加強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係

20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以為,鄭和下西洋的初衷並非是為了促進經濟往來,發展商貿。而純粹是統治者的炫耀和自大。是一種嚴重浪費的敗家行為。

如果非要說有正面意義,無非是讓更多的外人認識和了解了中國,就是拓展了知名度.

負面影響:本國的財富無端外流,浪費民生。到處炫耀財富的行為,亦成為西方殖民者入侵中國的一個因由。

21樓:匿名使用者

鄭和下西洋對當地有怎樣影響?新加坡學者建了這樣座鄭和博物館!

22樓:唯夢vs新蘭

鄭和下西洋船隊的規模空前龐大,但其航海活動的經濟意義卻無足輕重;相反地,colum。,bus與gama的船隊那麼渺小,但其航海活動的經濟意義卻非常重要而深遠,這是很耐人尋味的對比。我們單從上面的討論,已經足以瞭解為甚麼鄭和的航海事件值得被忽略:

它沒有發現新航路,沒有擴大世界的市場,沒有促進生產與消費,沒有給人類提升物質方面的福祉。就長期的經濟發展而言,它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相反地,它所起到的作用甚至可能是負面的。

鄭和下西洋簡介??? 50,鄭和下西洋是哪一年

1405年的一天,蘇州劉家港熱鬧極了,全城的百姓都聚在碼頭上,圍觀停在港口裡的62艘大船。這時,一聲炮響。人群 閃開一條路,一走來一隊人馬,他們有的是水手,有的是士兵,還有的是廚師 翻譯和醫生。他們將跟隨鄭和去西洋。鄭和原來的名字叫馬三保,他是明成祖的心是個宦官,鄭和 是皇帝給他起的名字。這次,他受...

鄭和下西洋是哪一年 鄭和下西洋是什麼時候

鄭和下西洋是哪一年?鄭和下西洋是1405年。鄭和下西洋的首次航行始於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1433年,共計七次。在七次航行中,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福州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 蘇門答臘 蘇祿 彭...

几几年鄭和下西洋,鄭和下西洋是在哪一年?

1405年7月11日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 乙酉 34歲 奉成祖命,鄭和從南京龍江港起航,經太倉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永樂五年九月初二 1407年10月2日 回國。1407年10月13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 丁亥 36歲 回國後,立即與王景弘 侯顯等率船隊第二次下西洋,到達汶萊,泰國,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