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風輕雲淡
李承乾因嫉妒李泰受寵而懷疑太宗改立,因謀反被廢。
李泰因最為受寵而萌生野心,爭奪皇位被貶。
高宗李治深得太宗寵愛,後立為太子。
長孫皇后三子中前兩子分別因謀反和奪位被廢,故而立李治為太子。
2樓:上月無弦
李承乾丟失太子位置原因有三:一、是身為太子,患有足疾。二、是李世民對李泰的寵愛太過。
三、李泰因恩寵,行奪嫡。史雲:「承乾病足,不良行,且懼廢,與泰交惡。
」所以李承乾倒黴的原因,就是在於「足疾」二字!
3樓:匿名使用者
李承乾是太子但太宗明顯更喜歡李泰。承乾為了自保與李元昌等人密謀自保計劃,後被告發。太子被廢。
太宗認為是李泰的行為激起太子謀反,將李泰幽禁。長孫皇后的兒子就剩下李治,且李治得到了重臣支援,最後走上皇位。
4樓:寂寞的小梧桐
呃,李承乾,我覺得他後來有點神經過敏,每天活得戰戰兢兢,所以行為有點瘋癲。
前些日子看「貞觀政要」,那裡對他的評價可是不高。
5樓:玄翊辰
李承乾在李世民即位後就被冊封為太子,多次奉旨監國,但長大後有了許多不好的習性,自他有腿疾後性情也開始得猜忌多疑,加上他的同母四弟魏王泰深得太宗喜愛陰謀奪嫡,於是夥同侯君集等人陰謀造反敗露結果被廢為庶人
6樓:匿名使用者
長孫皇后的哥哥就是長孫無忌對權力的要求太高,他像找一個聽話的,又是自己家出的人做皇帝,最後只有李治性格上的原因,最後長孫無忌在李世民死之前,要求廢太子,而太子不服,造反,被逐,李治得到了皇帝之位。
7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是嫡長子的原因被封為太子,自小被多少人羨慕、忌恨。太宗一向對他嚴厲,對其它兄弟親善,便使他有不受父親喜愛的感覺。魏王泰更是想取而代之,一直找機會讓他落馬**。
兩虎相爭,兩敗俱傷。
8樓:匿名使用者
他由於篡位奪權不成被李世民處死
9樓:
他造反被廢了,然後剩下的幾個勾心鬥角,然後一直很懦弱的高宗得到了長孫無忌的支援上位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他身體有毛病,好像是瘸子(或則是白痴,有點記不清了)你問一下別人嘍!
唐太宗李世民哪個兒子當的皇帝,叫什麼
11樓:小草的心闖天涯
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李治繼承皇位。
貞觀二年(628年)六月庚寅,李治出生於長安東宮的麗正殿。貞觀五年(631年),被封為晉王。貞觀七年(633年),不到任所而接受幷州都督之職。
唐太宗晚年,由於寵愛第四子魏王李泰,而導致太子李承乾與魏王一方爭奪儲位。貞觀十七年(643年),由於李承乾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結,打算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結果事情敗露,李承乾被廢黜。
唐太宗打算立四子李泰為儲君,李泰許以唐太宗將「殺子傳弟」,表示將來將皇位傳與胞弟晉王李治。李泰又以漢王李元昌事恫嚇與李元昌交好的李治,李治將此事告訴李世民,而被廢的李承乾也坦承自己謀反是因為李泰對太子位有所圖謀。
於是李世民下定決心,帶著李治駕臨兩儀殿,在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等重臣面前因為諸子諸弟爭位之事而欲拔劍自殺。長孫無忌等出面阻攔,表示晉王李治可立為儲君。同年四月七日,唐太宗親駕承天門,下詔立李治為皇太子。
唐太宗每次上朝,常令李治在旁邊,讓他**自己決斷各種政務,有時候讓他參加議事,唐太宗多次稱讚他的才能。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駕崩於終南山的翠微宮。二十七日,以禮部尚書、兼太子少師、黎陽縣公于志寧為侍中,太子少詹事、兼尚書左丞張行成為兼侍中、檢校刑部尚書,太子右庶子、兼吏部侍郎、**戶部尚書高季輔為兼中書令、檢校吏部尚書,太子左庶子、高陽縣男許敬宗兼禮部尚書。
二十八日,李治回京。六月一日,高宗即皇帝位,時年二十二歲。六月十日,詔令其舅父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為太尉兼檢校中書令,英國公李勣為開府儀同三司。以二人為輔政大臣。
擴充套件資料
唐高宗統治期間,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全國人口從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的360萬戶,增加到永徽三年(652年)380萬戶。李治統治後期的顯著特點是持續多年的歉收。咸亨元年(670年),穀物嚴重短缺,致使**禁止釀酒。
7世紀70年代後期和80年代,歉收、洪水、乾旱、蟲災和饑饉接踵而來,一直達到危機的程度。
永隆元年(680年),糧價之高,前所未有,唐**認為高物價是流通貨幣過多的結果,因此大量減少鑄造新幣,對私鑄的懲辦也比以前更加嚴厲。與此同時,從原有登記地區逃往其他地區而成為不登記、不納稅的佔地者的流民佔有令人不安的比例。李治是在經濟和財政危機依然沒有得到解決的情況下去世的。
雖存在這一系列問題,但唐高宗的**仍提出了控制物價的措施,並取得部分成功,它們後來繼續使用於整個唐朝。**週期性地從自己的**穀倉中拿出穀物以低價賣出,調露元年(679年)甚至用穀物換回私鑄錢。更重要的措施是太宗貞觀十三年(639年)在部分重要城市進一步發展常平倉,
永徽六年(655年),京師成立了常平署,在物資**充分時以高於當時市價的**買回商品,物資短缺時再以低於市價的**賣出,使物價浮動保持在一定限度內。後來每個州都設立了這種糧倉。
12樓:空素琴狄己
第9子李治,就是後來的高宗。
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1]
,即唐高宗(649至683年在位),祖籍隴西成紀,628年出生於長安。唐朝第三位皇帝,字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其母為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與唐太宗嫡長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為同母兄弟。
李世民有14個兒子。按慣例,立太子以長,餘為王,這是李唐「家天下」的基礎,可是非嫡長子立為太子的也代不乏人。李世民自己便非長子。
因而,皇帝的所有兒子總是處於一種極為特殊的地位。而結果呢,這些天潢貴胄絕大多數不成器,下場也很可悲。
13樓:匿名使用者
唐高宗 李治
他當上皇帝也是因為長孫無忌
李治的妻子 也是後來的王皇后
是長孫無忌的侄女
唐太宗時期長孫無忌就相當有權利了 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 又因知道李治性格懦弱 所以費盡心思的剷除異己 一手把懦弱的李治推上皇位 不過結局也是相當慘的 「武代李興」 最後被武則天關入大牢。還縫了他的嘴
李世民有幾個兒子,為什麼李治當上了皇帝
14樓:匿名使用者
兒子太子李承乾:母長孫皇后,貞觀十七年謀反按律應賜死,因太宗不捨,最後只廢為了庶人,後卒於黔州
楚王李寬:母不詳,出繼給叔父楚哀王李智雲, 早薨,無後
吳王李恪:妃楊氏,母隋煬帝女楊妃 出身
魏王李泰:母長孫皇后,爭奪皇位被貶後,又重新進封為濮王。永徽三年逝於鄖鄉縣
齊王李佑:妃韋氏,母陰妃,貞觀十七年發動叛亂。事敗,賜死於內省,貶為庶人。國除
蜀王李愔:母隋煬帝女楊妃。後被廢為庶人,死於流配地巴州
蔣王李惲:母王氏,妃元氏。誣告謀反,惶懼自殺
越王李貞:母燕德妃。後來與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霍王李元軌反武則天失敗,服毒自盡
唐高宗李治:母長孫皇后
紀王李慎:母韋貴妃,妃陸氏
江殤王李囂:母燕德妃,貞觀六年薨
代王李簡:母不詳,貞觀五年薨,無後,國除
趙王李福:母楊貴妃,貴妃之位是否為追封待考,妃宇文氏
曹王李明:母巢刺王妃,妃元氏。永淳年間,因為和廢太子李賢通謀,降封零陵王,貶至黔州。
都督謝佑逼李明自殺。玄武門之變後,巢刺王妃居於宮內撫養李元吉庶女歸仁縣主。歸仁縣主生母去世,太宗親寫詔令安慰縣主
這就是原因
15樓:匿名使用者
李世民一共有14個兒子,嫡子也就是長孫皇后的孩子有李承乾、李泰和李治,後來李承乾由於犯了錯誤被廢,就剩下李泰和李治,李世民覺得李泰上位那麼李承乾和李治都活不了,李治要是登基,剩下的兒子還都能活命,所以就選擇了李治,為了李治李世民還幽禁了李泰,算是為了李治鋪平了道路~
54集的94年版唐太宗李世民電視劇中長孫皇后執筆書寫是哪一集
唐太宗,李世民族譜,唐太宗李世民的後人有誰
李弇 前涼武衛將軍,安世亭侯。也作李棄 李昶。李暠 西涼開國君主,武昭王。也作李皓 李歆 西涼後主 李重耳 歷任北魏恆農太守 安南將軍 豫州刺史 李熙 金門鎮將 李天錫 北魏幢主。也作李天賜 父族。曾祖父 李虎 西魏隴西郡公 襄公,府兵柱國大將軍。唐朝時追尊為唐太祖。曾祖母 梁氏 唐朝時追尊為景烈皇...
唐太宗的年號是什麼,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年號是什麼
李世民世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第二個兒子,他於626年登上皇位,次年改年號為 貞觀 唐太宗的年號是貞觀。貞觀 627年正月 649年十二月 是唐朝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共23年。唐太宗勵精圖治開疆拓土,成為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他繼承唐高祖李淵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並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
唐太宗李世民究竟最愛的是誰,李世民最愛的人是誰 歷史上李世民最愛誰
李世民最愛的女人就是長孫皇后了。長孫皇后有德,為他處理好六宮之事,解決他的後顧之憂。李世民十五歲的時候,就和長孫氏喜結良緣。此後,李世民和長孫氏相敬如賓,恩愛有加。長孫皇后是位典型的賢內助。長孫皇后將家中瑣事打理的井井有條,為李世民排憂解難。後來,李世民娶了多任侍妾,長孫皇后處處體諒李世民,和侍妾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