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皇帝的遺詔是他自己寫的,還是被皇子改的

時間 2022-01-10 11:35:02

1樓:冷曖人生

為雍正登基後擬就並頒佈天下,並非康熙真跡。

康熙遺詔亦稱《康熙皇帝遺詔》,《康熙遺詔》一式四份,分別藏於臺灣故宮,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和遼寧省檔案館。康熙皇帝逝世後,遺詔頒佈天下,告示全國。但因為此康熙遺詔是雍正登基後擬就並頒佈天下,並非康熙真跡,所以遺詔不能說明雍正是否篡位。

西方2023年最早出版完整英文版康熙遺詔,由康熙身邊傳教士馬國賢於1721/22年帶回,途經倫敦出版。詔書中的滿文中,「於」和「十」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而且,於是現代簡體字的寫法,過去的繁體字寫法是「於」。因此,沒有矯詔的可能,十改於只是**裡的說法,真正讓史學家懷疑雍正繼位過程的,是其他歷史記載。

2樓:匿名使用者

是他自己寫的。

康熙遺詔亦稱《康熙皇帝遺詔》,《康熙遺詔》一式四份,分別藏於臺灣故宮,大陸第一歷史檔案館,和遼寧檔案館。康熙皇帝逝世後,遺詔頒佈天下,告示全國。但因為此康熙遺詔是雍正登基後擬就並頒佈天下,並非康熙真跡,所以遺詔不能說明雍正是否篡位。

西方2023年最早出版完整英文版康熙遺詔,由康熙身邊傳教士馬國賢於1721/22年帶回,途經倫敦出版。

詔書中的滿文中,「於」和「十」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沒有矯飾的可能,可是,十改於只是**裡的說法,真正讓史學家懷疑雍正繼位過程的,是其他歷史記載。

康熙遺詔用漢、滿二種文字書寫同一內容。其中寫有「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繼皇帝位……」這皇四子胤禛,就是雍正。雍正即位後,始建祕密立儲詔書,封於匣內,高懸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皇帝死後取出,昭告天下。

詔書內容:

「從來帝王之治天下,未嘗不以敬天法祖為首務。敬天法祖之實在柔遠能邇、休養蒼生,共四海之利為利、一天下之心為心,保邦於未危、致治於未亂,夙夜孜孜,寤寐不遑,為久遠之國計,庶乎近之。 今朕年屆七旬,在位六十一年,實賴天地宗社之默佑,非朕涼德之所至也。

歷觀史冊,自黃帝甲子迄今四千三百五十餘年共三百一帝,如朕在位之久者甚少。朕臨御至二十年時,不敢逆料至三十年,三十年時不敢逆料至四十年,今已六十一年矣。《尚書*洪範》所載:

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五福以考終命列於第五者,誠以其難得故也。今朕年已登耆,富有四海,子孫百五十餘人,天下安樂,朕之福亦云厚矣,即或有不虞心亦泰然。念自御極以來,雖不敢自謂能移風易俗、家給人足,上擬三代明聖之主,而欲致海宇昇平,人民樂業,孜孜汲汲、小心敬慎,夙夜不遑,未嘗少懈。

數十年來殫心竭力,有如一日,此豈『勞苦』二字所能概括耶?前代帝王或享年不永,史論概以為酒色所致也,皆書生好為譏評,雖純全淨美之君,亦必抉摘瑕疵。朕今為前代帝王剖白言之,蓋由天下事繁,不勝勞憊之所致也。

諸葛亮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若帝王仔肩甚重,無可旁諉,豈臣下所可以比擬?

臣下可仕則仕,可止則止,年老致政而歸,抱子弄孫,猶得優遊自適。為君者勤劬一生了無休息之日,如舜雖稱無為而治,然身歿於蒼梧,禹乘四載,胼手胝足,終於會稽,此皆勤勞政事、巡行周曆,不遑寧處,豈可謂之崇尚無為、清靜自持乎。《易》遁卦六爻,未嘗言及人主之事,可見人主原無宴息之地可以退藏,鞠躬盡瘁,誠謂此也。

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太祖、太宗初無取天下之心,嘗兵及京城,諸大臣鹹雲當取,太宗皇帝曰:明與我朝素非和好,今欲取之甚易,但念系中國之主,不忍取也。

後流賊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自縊,臣民相率來迎,乃剪滅闖寇入承大統,稽查典禮,安葬崇禎。昔漢高祖系泗上亭長,明太祖一皇覺寺僧,項羽起兵攻秦而天下卒歸於漢;元末陳友諒等蜂起,而天下卒歸於明。我朝承襲先烈,應天順人,撫有區宇,以此見亂臣賊子無非為真主驅除也。

凡帝王自有天命,應享壽考者不能使之不享壽考,應享太平者不能使之不享太平,朕自幼讀書於古今,道理粗能通曉,又年力盛時,能彎十五力弓,發十三握箭,用兵臨戎之事,皆所優為。然平生未嘗妄殺一人,平定三藩,掃清漢北,皆出一心運籌。戶部帑金,非用師、賑饑未敢妄費,謂皆小民膏脂故也,所有巡狩行宮不施採繢,每處所費不過一二萬金,較之河工歲費三百餘萬尚及百分之一。

昔梁武帝亦創業英雄,後至耄年,為侯景所逼,遂有臺城之禍;隋文帝亦開創之主,不能預知其子煬帝之惡,卒致不克令終,皆由辨之不早也。朕之子孫百有餘人,朕年已七十,諸王大臣**軍民與蒙古人等無不愛惜。朕年邁之人,今雖以壽終,朕亦愉悅至。

太祖皇帝之子禮親王之子孫,現今俱各安全,朕身後爾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輿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佈告中外,鹹使聞知。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卯

3樓:一杯燒不開的水

公開的康熙遺詔不是康熙寫的,是由隆科多和張廷玉寫的!在雍正控制住京城和暢春園乃至康熙之後,想怎麼搞都可以,改遺詔也太麻煩了,自己找人寫一份不就行了!

4樓:

自己寫的,最簡單的一條理由,古代的於不是現在的寫法,是於(yu)。

5樓:檀板輕敲

自己寫的.這些都是人們因對其懷恨而編造的,根據對康熙遺詔的分析,那種改「十」為「於」的說法不能成立,而且當時的詔書有滿漢兩種文字,不可能的。

參考資料:請看《滿清八大疑案》,有詳細分析。

清朝雍正皇帝即位,傳聞說是篡改了遺詔,本來康熙是傳位給十四皇子的,請問是否屬實?

6樓:雲南新華電腦學校

清朝時期,康熙去世後,四子胤禛從眾皇子中脫穎而出,繼承皇位,是為雍正帝。但雍正即位後,關於他篡改遺詔篡奪皇位的流傳就一直沒停過。但是,近日一份雍正即位詔書實拍圖的出現,讓多年來的篡位之謎終於有了一個定論。

這些關於雍正即位的詔書現在珍藏在臺北的故宮博物院裡,通過博物院工作人員的展示跟講解,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雍正即位是非常合乎禮法的,並不是外界傳聞的那般是篡奪皇位。

通過近照可以看到,康熙在他的遺詔中,清晰的寫道"傳位四子",而且中間並無不正常的空隙塗改,所以並不是傳說中的"傳位十四子",因此篡改遺詔這一說,根本就是無中生有,可能是當時朝中不看好雍正的人編纂出來的。

不過即便有人看到這份詔書,也依舊存有疑惑:雍正上位後大可讓人偽造這樣的詔書,來表示自己即位的名正言順,所以這份詔書根本不可信的。

此外篡改遺詔之書一般都是流傳在百姓口中,或者存在於野史中,而雍正名正言順的即位,在正史中是有充分證據的。野史專門喜歡跟正史對著幹,而且多數資料虛假成分居多,但也因此流傳很廣,希望眾人還是不要被誤導。

7樓:永夜

假的,傳位於的於繁體字是這樣寫的「於」所以修改一說不存在

8樓:匿名使用者

假的,十四改成四是猜的吧,不現實。

清康熙帝本來把皇位傳給誰..?

雍正是篡改遺詔才繼位的麼?

9樓:藍色天空

這個事情是一個謎,歷來眾說紛紜。當然電視上是說篡改的。比較流行的觀點是雍正不可能改詔書,因為清朝的詔書是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的.

即使漢字用的是"十四",但是滿文的十四肯定不一樣.漢字可以改,滿文怎麼改?

而且在諸位皇子中能力還是很強的.精明的康熙不會不知.而且康熙還很喜歡後來的乾隆皇帝.

10樓:匿名使用者

野史說的改「十」為「於」是杜撰,過去的「於」寫作「於」。傳位詔書由滿、蒙、漢三種文字寫成,改詔書還是有相當難度的,要聯絡各方勢力,稍一出差就可能牽出驚天大案。根據康熙晚年的各種行動跡象表明,雍正繼位應該是其真實意思表示。

野史能廣泛傳播在於雍正得罪的人太多,對貴戚和王公大臣過於鐵腕無情,這些人為了顛覆他的統治,使政治形勢動盪不安才製造出各種謠言使其無法專治。

11樓:lib周

應該不是,因為是滿語啊,哪兒那麼容易改

12樓:孟卡琪

現在是個不解之謎,但是我個人認為不是篡位,因為詔書以前都是繁體字,不可能那麼容易加一筆變成於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書是由滿、漢、蒙3種文字書寫的,而所謂的把十改成於在古漢字上也是不行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因為詔書是由滿、漢、蒙3種文字書寫的,而所謂的把十改成於在古漢字上也是不行的。

15樓:追昔

我個人認為不是因為古代的拾這樣寫怎麼能改成肆捏???還有人說改的於,,拜託那時候的於還是這樣的於

16樓:匿名使用者

你看宮廷穿越劇看多了吧?

17樓:仲希

這個還不清楚,看歷史書,應該是篡位的

18樓:迪米貝斯

傳位於拾肆皇子愛新覺羅·胤禵 ······傳位於肆皇子愛新覺羅·胤禛. 怎麼更改? 還有滿文,蒙古文,藏文。誰能更改???

康熙是清朝的第二位君王,康熙二廢太子的原因是什麼?

19樓:匿名使用者

實際上兩廢太子都是康熙鞏固自己的皇位 一廢太子是太子勢力加強,已經威脅到康熙 二立太子是康熙給爭皇位的兒子們立個靶子,挑起兒子之間的矛盾,自己穩坐釣魚臺

二廢太子是因為經過一廢太子後,太子極沒安全感,所以想盡早登基為帝,這也犯了康熙的大忌

其實這些東西說來說去都是為了皇位 不管是父子還是兄弟

20樓:森海和你

康熙第一次廢太子是在康熙四十七年(2023年)以「賦性奢侈」、「暴虐淫亂」、「語言顛倒,竟類狂易之疾」為由廢黜。

第二次廢太子是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終以「狂疾益增,暴戾僭越,迷惑轉甚」的藉口,再將胤礽廢黜禁錮。

康熙六十一年(2023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病危,召

三、四、七、八、九、十、十

二、十三諸皇子及隆科多覲見,康熙遺詔立胤禛為嗣皇帝,其子弘皙為親王,要胤禛善待廢太子與皇長子,康熙當日病逝於暢春園;十四日,胤禛封弘晳為郡王;二十日,胤禛正式登基,改翌年為雍正元年。雍正帝繼位之後將胤礽改名為「允礽」,十二月十一日,雍正帝封允礽第二子弘晳為多羅理郡王。

雍正二年(2023年)十二月十三日,因胤礽病重,雍正諭大臣安排後事;十四日,胤礽病逝于禁錮地紫禁城鹹安宮,終年51歲;十五日,雍正帝想要去理密親王處祭奠,涉及胤礽有其感激雍正對其施惠,並教導弘晳一定要忠於皇上等話;冊弘晳之母為理親王側妃,由其子贍養,其餘妾室隨個人意願擇定居所,「豐其衣食,以終餘年」;十六日,雍正帝往五龍亭,哭奠。

胤礽死後,雍正規定:依前二阿哥福晉石氏喪儀照和碩福晉例(實際規格高於親王福晉),故胤礽喪儀照和碩親王例;理郡王府人員都穿孝(另命允祉、允祹、弘曙、弘晫、弘曦、弘昉、弘春、弘昂穿孝);令弘晳得儘子道,出殯時,每翼派領侍衛內大臣各一員、散秩大臣各二員、侍衛各五十員擇定出殯日期,送至鄭家莊,設棚安厝。如此等等。

胤礽後被追封為和碩理親王,葬於黃花山(今天津薊縣)理親王園寢,諡曰密。

胤礽第二子弘晳是為康熙皇長孫,自幼獲得祖父寵愛,撫育宮中。在其父胤礽被廢太子之後,弘晳已長成一名青年,他為人賢德,故時有傳言康熙帝會因寵愛弘晳而第三次冊立胤礽為儲君。

乾隆四年(2023年)十月初,宗人府議奏,康熙帝第十六子莊親王允祿與其子輩弘晳、弘升、弘昌、弘晈等人結黨營弘,往來詭祕,上書請求將他們進行懲處。

乾隆帝認為:「弘晳自以為自己是以前太子的嫡子,居心叵測。」著將弘晳革去親王,仍準於鄭家莊居住,不許出城,後改禁錮地至景山東果園內,除宗籍,改名為四十六。

此事件不可不謂為康熙朝儲位鬥爭的餘波。

康熙最大的成就是什麼,康熙皇帝的主要功績及影響?

初級提問者 個人感覺康熙帝的最大貢獻就是維護了國家統一,促進了中國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鞏固 康熙皇帝的主要功績及影響?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 玄燁 1654.5.4 1722.12.20 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 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 康,安寧 熙,興盛 取萬民康寧 天下熙盛的意思...

康熙帝在位時的主要政績都有什麼,對康熙皇帝的評價有哪些?

職場摸魚果 主要政績有 1.削平三藩,鞏固統一 2.統一臺灣,開府設縣 3.反擊侵略,簽訂條約。康熙生平介紹 清聖祖仁皇帝康熙,名玄燁,8歲繼位,14歲親政,在位61年,享年69歲,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以來,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君主。他是清世祖順治帝的第三子,康熙自幼好學不倦,意志堅毅。他剛剛披上龍...

重金懸賞,求清朝入關后皇帝(除溥儀)的遺詔內容

請問阿斯頓 順治遺詔 順治十八年。辛丑。春。正月。辛亥朔。越七日丁巳。夜子刻。世祖章皇帝賓天。先五日壬子。世祖章皇帝不豫。丙辰。遂大漸。召原任學士麻勒吉 學士王熙 至 養心殿。降旨一一自責。定皇上御名。命立為皇太子。並諭以輔政大臣索尼 蘇克薩哈 遏必隆 鰲拜 姓名。令草遺詔。麻勒吉 王熙 遵旨於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