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為什麼分三國不分四國喃,東漢末年分三國是錯誤的,那究竟分了幾個國家呢?

時間 2022-01-22 16:45:05

1樓:

不是東漢末年分三國,你聽歌聽多了。。。。東漢末年,群雄逐鹿,是個亂世。。。各地諸侯割據,擁兵自重。

只是在後來逐漸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的。。。為什麼不是四國,其實除了魏蜀吳,還有一些地方割據的勢力的。。。從實力上,能達到割據一方的程度,也只有曹操,劉備,孫權了。。。

別人沒這個實力。

2樓:霧霾漫天

東漢末年是四國,以有以代表性的人物來說,如下1 曹操的魏國

2 孫權的吳國

3 公孫度的燕國

4 劉備的蜀國。

三國是有所謂正統因素的,公孫度白手起家,拓土楊威,百姓紛紛來投,是一方霸主。燕國存在的時間比蜀國還要久,而中原各勢力都不敢來攻打,反而都選擇結交,這其中包括強勢力的袁紹 曹操和孫權。

最終司馬懿再滅了蜀國後滅了燕國,然後再滅吳國,最後是四分天下歸晉。

3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天時行霸道!

江東孫家地利行王道!

老劉佔了人和每次以小搏大行詭道!

要是分4國的話你讓老四怎麼混啊!

能玩的都讓他們佔了~~~~~~

4樓:

就像抗美援朝一樣,其實我們打的是聯合國的軍隊,裡面有好幾個國家,但是主要是美國的多,其他忽略不計,分三國是指主要分三國,其他太小忽略不計。

5樓:又見妖刀

三角的關係最穩定,再多就會發生形勢的變化,這裡有幾何學的原理~~

6樓:冷月聽雪樑

只有魏蜀吳這三家,才能稱得上國家

7樓:月色w依然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袁紹袁術劉表呂布公孫瓚張繡等等但到最後留下來的真正形成勢力的只有魏蜀吳三國了

8樓:螞蟻噬月

時勢造英雄,三足鼎立,當時的時勢比較操蛋,就造出來了三個可以成事的英雄

9樓:血落無生

你說,第四過讓誰來當君主

10樓:追尋霧水

因為,當時處在三個有勢力的人在爭權!沒有第四個跟他們玩

11樓:天宮玄武

因為那時最強大的就是那三個人了,剩下的都被別人滅了。

12樓:木東晨

你可以穿越去問問,回來告訴我們

13樓:匿名使用者

應為最後只剩下三個國家

14樓:不拉多星的使者

如果分四國的話,你是不是會問為什麼不分三國?

15樓:醉了_便墮落了

你打個**去問問不就知道了嗎

東漢末年分三國是錯誤的,那究竟分了幾個國家呢?

16樓:歷史小火鍋

東漢末年分三國,從史學角度而言,確實是錯誤的,準確地說應該是「分四國」,因為當時還有一個「第四國」——遼東公孫家族建立的燕國。

一、遼東公孫家族的崛起

東漢末年,桓靈二帝在位期間,宦官專權,外戚干政,朝政敗壞,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如火如荼,東漢王朝的崩塌時刻即將到來。東漢派駐各地的封疆大吏和守將,很多人眼看天下大亂,都當起了割據稱霸的軍閥。遼東公孫家族就在此背景下崛起。

公孫家族的第一代創始人名叫公孫度。東漢末年,為了躲避中原戰亂,公孫度隨父親來到遼東。遼東僻處一隅遠離中原,在當時還不是什麼兵家必爭之地,因此這裡成為亂世中的一方樂土,成為很多中原士人和百姓的避難所。

公孫度雖然出身貧寒,但為人精明幹練,善於交際,當上了遼東郡的郡吏,端上了「鐵飯碗」。他善於察言觀色逢迎主子,得到了玄菟郡太守公孫琙的信任賞識。公孫琙無子,有心讓公孫度繼承家業,因此待他視如己出,著意加以提拔栽培,公孫度由此青雲直上。

到董卓之亂期間,公孫度已經大權在握,成為遼東太守。公元190年,他眼看漢室傾頹,野心勃勃不可遏制,對部下說:「漢祚將絕,當與諸卿圖王耳」,正式與漢朝決裂,當起了稱霸一方的軍閥。

二、燕國的建立

經過公孫家族幾代人的苦心經營數十年,到公孫淵這一代時,公孫家族已經成為割據遼東、實力雄厚、兵強馬壯的土皇帝。當時強大的魏國佔據中原,公孫淵卻毫不畏懼,起初還接受魏國封號,虛與委蛇,後來乾脆刀兵相見,雙方多次進行大規模軍事衝突,公孫淵並不落下風。

景初元年(237年),公孫淵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決定開國稱帝,建立燕國設定文武百官,正式成為三國之外第四國

三、燕國的覆滅

公孫淵的稱帝,極大刺激了魏國。公孫淵的遼東處於曹魏北方,本來就被曹魏視為心腹大患。但因為需要同時應對吳蜀兩國,因此一直對公孫淵採取懷柔籠絡手段。

公孫淵稱帝,表明他已魏國徹底撕破臉,魏國的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雙方的決戰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一手擊滅燕國的人,是大名鼎鼎的司馬懿。公元238年,司馬懿帶領4萬大軍千里跋涉,直撲遼東。面對公孫淵部隊的阻擊,司馬懿打破常規,捨棄一線平推打法,採取不拘一格的「蛙跳戰術」,只留下小股部隊應付燕國的阻擊部隊,自己帶領主力直撲燕國都城襄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重重包圍襄平。

公孫淵根本不是司馬懿的對手,方寸大亂,不久後襄平被攻破,公孫淵被俘殺。燕國曇花一現就此滅亡。

因為公孫淵的燕國存在時間極短,故此往往被後世所忽視,但燕國確實作為三國時代的第四國存在過。

17樓:青目星君談教育

我覺得東漢末年分三國其實並沒有錯,稱帝成功的的確只有魏蜀吳三個國家而已。

18樓:我愛你中國

東漢末年,可以分為四個國家,除了劉備曹操孫權,還有位於遼東的公孫家族,在魏明帝期間,他曾聯絡孫權,自立為燕王。

19樓:秋風體育

分了四個國家,還有一個國家是公孫家族的燕國。

為什麼東漢末年分三國?

20樓:暴走少女

東漢末年,農業生產出現嚴重的土地兼併現象,直接導致地方豪強勢力的崛起。

由於****政治黑暗,十常侍橫行朝野,對地方的控制越加衰弱,造成土地兼併問題日益惡化,而人民飽受此現象的苦果,加上天災與瘟疫的雙重打擊,他們於是紛紛起來造反,發動大規模的叛亂,最著名者是黃巾之亂。

時代的動盪不安,也使地方豪強有了崛起的機會,他們一開始靠著自己的財力組織自己的武裝軍隊保衛家園,後來就逐漸演變成擁有私人武力的軍閥,如曹操、劉備等人都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嶄露頭角,****由於不修政事,對於這樣的情況,也是無能為力,反而需要他們維持地方穩定。

地方豪強發展到後期,又逐漸分化為士族與寒門兩個陣營。其中,士族在土地與權勢,佔有了優勢,也因此擁有壟斷**高層的實力,形成了三國兩晉時期特殊的士族政治。

21樓:匿名使用者

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秉政,政治腐敗,天災不斷。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從此開始了近一百年的戰亂時代。黃巾起義被鎮壓後,外戚、宦官在內鬥中失去權柄。

永漢元年,董卓控制了朝廷。後來董卓被呂布所殺,李傕、郭汜又控制了東漢王朝。地方州郡長官在反董卓戰爭及後來的相互攻伐中逐漸壯大實力,形成了地方軍閥割據。

曹操經過多年的南征北戰,先後消滅呂布、袁術等割據勢力。降張繡、逐劉備,控制了兗州、豫州、徐州以及司州等地,後來又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擊敗了河北強大的割據勢力袁紹,最終統一了北方。再後來曹操乘劉表病亡、荊州不穩之時,徵荊州,劉琮束手,寄身荊州的劉備被迫退守夏口。

曹操對江東虎視眈眈。在劉備謀士諸葛亮與孫權謀士魯肅的共同推動下,孫劉結盟。其後孫劉聯軍大敗曹軍於赤壁,曹操被迫退守北方。

劉備乘勢佔據荊州五郡,在分別奪得益州和漢中,勢力達到了極盛時期。延康元年冬,曹丕篡漢稱帝,建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黃初二年劉備為了延續漢朝、興復漢室,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或季漢」。

劉備為報孫權奪荊州、殺關羽之仇,在稱帝同年,就率數萬大軍東討孫權,次年被陸遜敗於夷陵,蜀漢元氣大傷,之後數十年再也沒恢復國力,成為三國中最弱小的一國。孫權於建興七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稱帝,國號「吳」,改元黃龍元年,史稱「東吳」。後又遷都建業,自此三國正式鼎立。

22樓:滄海一粟滾滾紅塵

東漢末年,時間上,是指從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184年-公元220年)。 事件上,是指從東漢末年亡國前夕,直至曹丕(cáo pī)篡漢稱帝結束,持續36年的這段時間。-----------------《赤壁》

23樓:時光動漫社

東漢末年分三國,魏蜀吳征戰不停,之後才是晉朝的天下

24樓:奮鬥買

那時候的大漢已經名存實亡了,曹操挾天子,劉備在西南,孫權在東南,他們都不歸大漢管了,

25樓:罕信

東漢未年分三國猜三數字

26樓:考試考考考考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 。 各路諸侯割據。 。又有人崛起。 。。 互相爭地盤,打來打去,就剩下三個

最牛的是同一北方,有背景,有才幹的曹操,是為曹魏也。。。

然後是已歷三世的東吳,據長江天險,割據江東一方。 。。

然後就是鳳凰男的逆襲故事,白手起家,靠「仁義」當上皇帝,最後佔據蜀漢的 劉備。 從這點上來說,劉備真的很牛。 。。。。

27樓:

熟悉lol可口可樂了了

28樓:天意天憶

宦官和外戚相互掌權。導致東漢慢慢衰落!你這問題也不是一句話就能回答的!

為什麼東漢末年分三國

29樓:昆明有點牛傳媒

三國指的是魏國,蜀國,吳國。

三國又叫三國時期,是因為當時天下由「魏、蜀(漢)、吳」三個勢力所建立。

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

擴充套件資料

東漢末年是指從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指東漢末年亡國前夕,直至曹丕篡漢或三國鼎立(東吳孫權於229年稱帝)結束,持續36年(或以東吳建國計,為45年),這段時間內軍閥割據,彼此混戰。

東漢末年,由於土地兼併越加尖銳,地主豪強擁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加上****政治黑暗,皇權虛弱無力,對地方過度放權,因而造成群雄割據的局面。而這些割據勢力又有著不同的興起過程與發展脈絡,反映出那個動亂時代的多元面向。

30樓:對方考慮看過

因為東漢末年出現了三股勢力,這三股勢力勢均力衡,沒能力統一,才會形成三國。

東漢末年是指從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指東漢末年亡國前夕,直至曹丕篡漢或三國鼎立(東吳孫權於229年稱帝)結束,持續36年(或以東吳建國計,為45年),這段時間內軍閥割據,彼此混戰。東漢末年,由於土地兼併越加尖銳,地主豪強擁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加上****政治黑暗,皇權虛弱無力,對地方過度放權,因而造成群雄割據的局面。而這些割據勢力又有著不同的興起過程與發展脈絡,反映出那個動亂時代的多元面向。

31樓:

因為曹丕篡奪漢家天下,以打這漢室旗號壯大勢力的劉備沒有了名正言順得號召力 ,為了不讓自己的事業就此中斷,也為了給天下想復興漢家天下得人們一個用武之地,就藉助自己劉皇叔得的身份延續漢家天下,那麼延續漢家天下就需要一個皇帝繼承人,誰最合適,除了他劉備無二人合適,那麼這兩國出現 ,那麼曹丕劉備都上皇帝位了,這孫權就一直在等機會或看劉備當了皇帝曹丕什麼反應,同時孫權就派人去祝賀劉備隨便結盟,孫權一看時機成熟自己稱帝也沒問題了,孫權稱帝曹丕無賴孫劉兩家有盟約,劉備也無賴孫權因為自己雖然是皇帝但地盤小 ,也就大臣們口誅筆伐了事,這是分三國的基本過程,如果說是為什麼,首先是權力需求還有理想,還有常年戰亂人們生活艱苦,希望快速結束這樣的戰亂,但是人又都是自私的,都想由自己一統,在說也不是為什麼要分成三國 ,當時的情況三家都是人才濟濟,各家的領導人又都是猴精,在這樣的情況下唯一能做的就是等,看誰先出錯,可是在人才又多領導人就精明能幹的情況下就算不小心犯點錯他們也能快速的糾正錯誤,並快速調整戰略,所以犯錯的領導快速調整自己的戰略,而攻擊方看沒機會,就繼續等待敵人下一次的犯錯,希望能幫助你

東漢沒滅亡之前就有三國了嗎?東漢末年分哪三國

從朝代的更替來說,魏國取代東漢是在公元220年,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三國時期是從220年開始的。但三國的三個國家的建立,都是經過了整整一代人的努力才得以實現的,比如魏國的實際建立者是曹操,只是他畢生都沒有稱帝,所以東漢才得以殘存至公元220年。所以,要看三國曆史,只看公元220年之後的,而不關注曹操...

三國形成初期有多少個大軍閥,東漢末年各大軍閥兵力?

從漢獻帝初平元年 公元190年 正月橋瑁矯詔號令勤王至公元221年三國開始建立這三十年,期間湧現了軍閥有30個,包括 1 190年 192年董卓被殺前,大的軍閥有幷州刺史董卓 出任丞相 兗州刺史劉岱 豫州刺史孔伷 陳留太守張邈 東郡太守橋瑁 山陽太守袁遺 濟北相鮑信 廣陵太守張超 後將軍袁術 長沙太...

「寂寞沙洲我該思念誰」和「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是哪個人的什么歌詞

寂寞沙洲我該思念誰 是小剛 周傳雄 的 寂寞沙洲冷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 是林俊杰的 曹操 寂寞沙洲冷 歌詞 自你走後心憔悴 白色油桐風中紛飛 落花似人有情這個季節 河畔的風放肆拼命的吹 不斷撥弄離人的眼淚 那樣濃烈的愛再也無法給 傷感一夜一夜 當記憶的線纏繞過往支離破碎 是慌亂佔據了心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