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沒滅亡之前就有三國了嗎?東漢末年分哪三國

時間 2023-04-21 03:03:04

1樓:網友

從朝代的更替來說,魏國取代東漢是在公元220年,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三國時期是從220年開始的。

但三國的三個國家的建立,都是經過了整整一代人的努力才得以實現的,比如魏國的實際建立者是曹操,只是他畢生都沒有稱帝,所以東漢才得以殘存至公元220年。

所以,要看三國曆史,只看公元220年之後的,而不關注曹操、劉備、孫氏父子的歷史,是不完整的。所以從習慣上,三國時期是從公元189年或190年(即關東聯軍與董卓之戰)開始算起的。

2樓:鹿狼龍船

當時已形成三國局勢,但都還沒稱帝,改國號,直到221年曹丕廢了傀儡漢獻帝,三國才正式形成。

3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後來曹丕稱帝的時候不是先廢的漢獻帝劉協的嗎。東漢那時候就是有名無實拉,歌詞裡不就是唱的「東漢末年分三國,峰火連篇不休。

4樓:匿名使用者

東漢末年 有很多人作反不是三國時期 赤壁之戰不是三國的吧!!曹操是東漢的承象 東漢滅了後是魏國的太上王吧。

5樓:帳號已登出

東漢就是指的三國時代。

東漢末年分哪三國

6樓:健身達人小俊

東漢末年分三國的三國是指曹魏、蜀漢、東吳。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

1、三國其一:曹魏。

魏國(213年5月—265年12月)是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後世史家多稱曹魏,由於之後的北魏被稱作「後魏」,故曹魏也稱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

2、三國其二:蜀漢。

蜀漢(221年5月15日—263年),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亦稱「劉蜀」、「季漢」。東漢末年,外戚與宦官之間的鬥爭不斷,使得朝政日益腐敗,而後爆發了黃巾起義,劉備在鎮壓農民起義的戰鬥中因戰功步入仕途。但不久,何進、董卓先後敗亡,天下局勢逐漸轉變成諸侯混戰,劉備在混戰中輾轉奔波,於赤壁之戰後收復荊州各地,而後進取西川、攻下漢中,最終建立蜀漢政權。

3、三國其三:東吳。

吳國(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國之一,是孫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政權,國號為「吳」,史學界稱之為孫吳。由於與曹魏、蜀漢呈鼎立之勢,所統治地區又居於三國之東,故亦稱東吳。

東漢末年分三國哪三國

7樓:居家能手小晴

三國指的是魏國、蜀國、吳國。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

公元190年,漢朝的**集權制度崩潰,軍閥四起,天下大亂。到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公元220年,漢朝丞相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漢朝正式結束。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因所統治地區居於三國之東,故稱「東吳」。

公元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司馬昭去世後,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晉滅東吳,統一中國,三國時期徹底結束。

三國文學。三國文學中以曹魏文學最盛,分為前期的建安文學及後期正始文學,其中建安文學反對靡弱詩風,被後人稱為「建安風骨」或「漢魏風骨」。這是因為自曹操等人熱愛文學,各地文士紛紛吸附。

建安文學代表人物為「三曹」及「建安七子」。其他的文學家還有邯鄲淳、蔡琰、繁欽、路粹、丁儀、楊修、荀緯等。

曹操具有沉雄豪邁的氣概,古樸蒼涼的風格,著有《短歌行》、《步出夏門行》、《讓縣自明本志令》等文。曹丕及曹植才華洋溢,曹丕著有文學評論《典論》,導致文學開始自覺發展。曹植具浪漫氣質,著有《洛神賦》等文。

建安七子與蔡琰、楊修等人關心現實,面向人生。他們的作品反映了漢末以來的社會變故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難,例如蔡琰的《胡笳十八拍》。

為什麼東漢末年分了三國?

8樓:網友

東漢末年由於****政治黑暗,十常侍橫行朝野,對地方的控制越加衰弱,造成土地兼併問題日益惡化,而人民飽受此現象的苦果,加上天災與瘟疫的雙重打擊,他們於是紛紛起來造反,發動大規模的叛亂,最著名者是黃巾之亂。

時代的動盪不安,也使地方豪強有了崛起的機會,他們一開始靠著自己的財力組織自己的武裝軍隊保衛家園,後來就逐漸演變成擁有私人武力的軍閥,如曹操、劉備等人都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嶄露頭角,****由於不修政事,對於這樣的情況,也是無能為力,反而需要他們維持地方穩定。

地方豪強發展到後期,又逐漸分化為士族與寒門兩個陣營。其中,士族在土地與權勢,佔有了優勢,也因此擁有壟斷**高層的實力,形成了三國兩晉時期特殊的士族政治。

東漢末年為什麼分三國不分四國喃,東漢末年分三國是錯誤的,那究竟分了幾個國家呢?

不是東漢末年分三國,你聽歌聽多了。東漢末年,群雄逐鹿,是個亂世。各地諸侯割據,擁兵自重。只是在後來逐漸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的。為什麼不是四國,其實除了魏蜀吳,還有一些地方割據的勢力的。從實力上,能達到割據一方的程度,也只有曹操,劉備,孫權了。別人沒這個實力。東漢末年是四國,以有以代表性的人物來說,如...

三國形成初期有多少個大軍閥,東漢末年各大軍閥兵力?

從漢獻帝初平元年 公元190年 正月橋瑁矯詔號令勤王至公元221年三國開始建立這三十年,期間湧現了軍閥有30個,包括 1 190年 192年董卓被殺前,大的軍閥有幷州刺史董卓 出任丞相 兗州刺史劉岱 豫州刺史孔伷 陳留太守張邈 東郡太守橋瑁 山陽太守袁遺 濟北相鮑信 廣陵太守張超 後將軍袁術 長沙太...

「寂寞沙洲我該思念誰」和「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是哪個人的什么歌詞

寂寞沙洲我該思念誰 是小剛 周傳雄 的 寂寞沙洲冷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 是林俊杰的 曹操 寂寞沙洲冷 歌詞 自你走後心憔悴 白色油桐風中紛飛 落花似人有情這個季節 河畔的風放肆拼命的吹 不斷撥弄離人的眼淚 那樣濃烈的愛再也無法給 傷感一夜一夜 當記憶的線纏繞過往支離破碎 是慌亂佔據了心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