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周國與齊國誰先滅亡,齊國和周國誰被誰滅了

時間 2022-02-01 20:07:41

1樓:貞觀之風

周國滅齊國,最後齊國在國都鄴城投降,北周武帝宇文邕最後統一北方。

北周建德五年(北齊隆化元年,576年)十二月至六年正月,北周武帝宇文邕率軍於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擊滅北齊的作戰。572年,北齊名將斛律光受戮,北周皇帝趁勢進軍北齊。

建德五年,北齊帝高緯於平陽(今山西臨汾)戰敗後,退至晉陽(今山西太原)。周武帝率軍乘勝追擊。北齊高阿那肱率軍1萬鎮守高壁(今山西靈石東南)。

宇文邕率軍至高壁,高阿那肱望風而逃。十二月,宇文邕與宇文憲在介休(今屬山西)會師。逼降北齊守將韓建業後,向晉陽和北朔州急進。

六年正月,高恆從鄴城出逃濟州(今山東茌平西南)。宇文邕圍攻鄴城,焚燒西門,北齊軍戰敗。高緯率百騎東走,以慕容三藏守鄴宮。北周軍攻入鄴城,北齊王公以下**皆降。

齊國和周國誰被誰滅了

2樓:基情劉

你問的是哪個時期?北齊的話是被北周滅的,北周是被楊堅滅的(隋朝開創者)戰國的話齊是被秦所滅,周的話戰國應該沒有,有的話只能是周朝皇室了,那也是被秦滅的。希望能幫到你。

3樓:臻燠

樓主說的應該是繼東魏的北齊和繼西魏的北周之間的興替吧?這個應該是北周滅了北齊,北周(公元557年—581年)於577年滅北齊(公元550年—577年),統一北方。

4年後的公元581年,楊堅受禪代周稱帝,改國號隋,北周亡。

4樓:陸知遠

公元前256年秦國滅東周,公元前221年秦滅齊國

5樓:匿名使用者

秦國最後滅的齊,周國本來戰國時候就勢力極小。

6樓:匿名使用者

秦國贏政(秦始皇)。

齊國的滅亡

7樓:匿名使用者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

齊國何時滅亡

8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前221年,在秦國「遠交近攻」分化瓦解的戰略攻勢下,在五國相繼被秦滅亡之後,初為春秋五霸之首,繼為戰國七雄之冠,立國長達845年的東方大國--齊國滅亡了。齊國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訓是慘痛的。雖然以我們今天的歷史觀點事看,統一是有利於社會發展進步的。

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齊國曾一度稱「東帝」,與秦分庭抗禮,政治經濟文化在列國中均佔優勢,是有條件統一全國的。蘇軾在《六國論》中分析六國滅亡的原因時說:「六國破滅,弊在賂秦」,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但他也看到齊國不是因賂秦而亡,他的分析是:「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五國既滅,齊亦不免矣。」事災上也確實如他所說。

一、齊國衰亡的過程

齊國自太公封齊立國以來,尊賢上功發展經濟,便利農桑漁鹽,建立國本,後經管仲相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到了田氏代姜之後,威王、宣王勵精圖治,再振大國雄風,在戰國之七雄之中,首屈一指,居七雄之冠,孟子說齊宣王「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為了完成這一歷史重任,齊宣王進一步擴大了稷下學宮,經常躬聽有識之士的意見,尊重他們的人格,廣泛招賢納士,選賢任能,他以卓越的智慧和驚人的膽略伐魏,破燕,合縱抗秦,聯合韓、魏以攻楚,齊國的王業得到快速發展。

公元前301年,齊宣王死,子田地即位,是為齊國閔王。閔王即位之初,尚能承祖先餘烈,以兼併諸侯,統一天下為追求,以兼聽廣納,勵精圖治為要務,故齊國保持了強於天下的地位。他扶韓製楚,攻燕滅宋,合縱抗秦,使當時通過商鞅變法而崛起的強秦閉關多年「不敢窺兵于山東」。

《史記·田完敬仲世家》記載:齊閔王三十六年,秦國派使者魏冉到齊國,傳秦王旨意,尊齊閔王為「東帝」,秦昭王稱「西帝」。當時的齊國地域廣闊,物產豐富,人口眾多,實力強大,齊閔王正猶豫不決,恰好這時蘇代從燕國來到齊國,在章華東門見到齊閔王。

齊閔王就問他:「好啊,先生來了,我正有一個問題問您呢?秦國派魏冉讓我稱帝,您以為這事如何?

」蘇代回答說:「這個問題問得太突然,希望大王接受秦使的請求,但不要準備真的稱帝。為什麼呢?

秦國稱帝,天下會很安在地接受,大王如果稱帝,就會帶來很多麻煩。況且讓出帝號,以博取好的名聲,有好處沒有壞處。秦昭王稱帝,天下人厭惡他,大王您不稱帝,會受到天下人的擁戴,這是大的好處。

試想天下兩帝,大王以為各國尊齊呢還是尊秦呢?閔王說:「尊秦」。

蘇代又說:「如果大王放棄帝號,天下人愛齊呢,還是愛秦呢?」「閔王說:

「當然是愛齊而憎秦了。」蘇代又說:「兩帝立約伐趙與伐桀宋,哪一個更有利?

」閔王回答:「自然是伐桀宋。」蘇代又說:

「與秦共為帝而天下獨尊秦而輕齊,放棄帝號則天下愛齊而憎秦,伐趙不如伐桀宋有好處,所以我勸大王放棄帝號來收取天下的信任。願大王仔細考慮一下。」在蘇代的分析勸說下,齊閔王放棄了「東帝」稱號。

當時如果閔王能夠沿此思路繼續發揚威王、宣王遺風,積極進取,兼聽廣納,勵精圖治,保持好與五國的關係,一統天下的豐功偉業是有望得以實現的。

周國怎麼滅亡的

9樓:

西周滅亡

1、「周穆王」以後,周朝逐漸衰微,由於周圍戎狹的不斷侵擾,王朝陷入長期的戰爭之中,國力消耗很大,不得不加重對民眾的剝削,國內矛盾日益尖銳。有的貴族也開始破產,而表現出對現實的憤懣。長期的矛盾逐漸積累,使王朝產生了深刻的危機。

2、關中地區發生**、山崩和河水枯竭等嚴重自然災害,周幽王不僅不撫卹災民,反而更加奢侈腐化,貪得無厭。

3、最嚴重的問題是,幽王決定廢去王后申氏,殺掉太子「宜臼」,另立「褒姒」為王后,立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申」後的父親申侯於是聯合西方部族犬戎,舉兵攻打周幽王,在驪山下殺死幽王,據走褒姒。幽王的兒子「宜臼」即位時,關中遭受兵火洗劫,殘破不堪,犬戎又不時前來騷擾。

「周平王」宜臼只得將都城遷到洛邑,史稱「平王東遷」,東周開始,西周滅亡。

東周滅亡

1、天子直轄的「王畿」,在戎狄不斷襲擾和諸侯不斷蠶食下,大大縮小了,最後,僅剩下成周方圓一二百里,即今河南西部一隅的地盤。

2、天子控制諸侯的權力和直接擁有的軍事力量,也日益喪失。天子不僅經濟上有求於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諸侯的擺佈。但天子以「共主」的名義,仍然具有號召力。

因此,一些隨著地方經濟發展逐步強大的諸侯國,就利用王室這個旗號,「挾天子以令諸侯」,積極發展自己勢力。

10樓:

你的意思是周朝麼 還是武則天建立的大周?

齊國被哪國滅了??

11樓:一條酸菜魚

齊國被秦國所滅,公元前221年,齊王建向秦王嬴政投降,秦國統一六國,齊國覆滅。公元前265年,齊襄王死後由其子田建即位,王后的族弟後勝執政,後勝在秦國賄賂之下,不斷向齊王進讒言,最終使得齊國走向滅亡。

齊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分為姜姓呂氏齊國和田齊兩個時代。被左丘明的《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國語·鄭語》和司馬遷的《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共同評價為春秋四強國之一。

12樓:匿名使用者

齊國歷史上曾遭受多次毀滅。

第一次 是姜氏齊國被田氏齊國所取代,就是齊國嘛,原來是姜子牙的封地,正統的國君都姓姜,後來春秋早期,齊國的大夫田氏趁幼君年少,政變奪權後自立為齊王。但是這不算真正的滅亡,因為國號還是齊國。

第二次 是燕國大將樂毅率5國聯軍討伐齊國,幾乎掃滅齊國全境。齊緡王逃到了魏國。後來被齊國大夫田單用火牛陣擊敗了5國聯軍,齊國才得以復國

第三次 是齊哀王奉行妥協政策,在秦始皇吞併五國的過程中坐視不理,後來自己作為最後一個被滅亡的國家,30萬軍隊不戰而降,成為了歷史的悲哀。

第四次 是秦末農民起義大動亂中,項羽分封齊國原舊貴族田橫為齊王,後來項羽兵敗,劉邦招田橫進咸陽,田橫覺得有如先王,帶領五百壯士在蓬萊自殺殉國。

【請您給分吧,打字打的手都累了】

13樓:匿名使用者

齊國是西周時最初分封的幾個諸侯國之一

一直延續到春秋戰國時期

最後被田氏取代 就是田氏伐齊

最後被秦國所滅

14樓:匿名使用者

秦國 秦國最後統一了七國了嗎

古代的“抓週”有什麼講究,古代初生禮儀中 抓週 是什麼意思

文化傳承的源與流 抓週,中國傳統風俗,現是東亞國家一種小孩週歲時的預卜嬰兒前途的習俗。新生兒週歲時,將各種物品擺放於小孩面前,任其抓取,傳統上常用物品有筆 墨 紙 硯 算盤 錢幣 書籍等。魏晉南北朝時已存在,江南風俗,兒生一期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

孫周這個名字能打多少分,孫周佳齊這個名字怎麼樣

58分吧,100分制。八字是人生的先天命運,臨盤三聲天註定。姓名是人生的後天命運,主宰了一個人後天命運的吉凶禍福。此名字的卦象表示式28.6起得後天命運的卦象是 澤地萃 之 天地否 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下下之卦,是很不好的卦象。雖然在三十歲以前工作 職位 權力有晉升之象。但在三十歲後,是天地否卦。與地...

古代詩歌閱讀《齊安郡晚秋》要全部解答

鑑賞杜甫於上元二年 761 春曾一度到新津,寫了 遊修覺寺 第二次即寫了這首 後遊 此詩前四句迴應往日之遊而寫今日之遊,後四句寫觀景減愁之感。全篇景象鮮明,理趣盎然。寺憶曾遊處,橋憐再渡時。寺和橋都是曾遊之地,再遊時對橋和寺都更生愛憐之情。兩句採取倒裝句式,將賓詞的 寺 和 橋 提到動詞謂語 憶 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