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他中狀元了嗎,包拯考中進士的時候誰是狀元

時間 2022-02-10 01:25:06

1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中狀元。狀元不是官,狀元首先是科舉制度的產物,而科舉制度並不是直接說你考了狀元就是什麼什麼官,只是考到了現在的一種資格證之類的東西,說明你有做官的資格了,一般來講,考中狀元的要麼做翰林,要麼做侍講,服侍皇帝的,近水樓臺先得月啊,品級倒不是很高,翰林在宋代以後才有品級,為三品,清代為從二品。 包拯做過的最高職位是樞密副使,**決策機構的9個成員之一

按照宋史來看 樞密副使是從二品官

人物姓名:包拯

政治家[北宋·政治]包拯

包拯(999—1062),字希仁,生於宋朝廬州(今安徽省合肥市)東縣解集鄉包村。天聖年間進士,歷任大理監事、建昌知縣、轉和州稅監、天長知縣、端州知州,遷殿中丞,監察御史。後任於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權三司使。

2023年任樞密副使。知開封府時,以廉潔著稱,執法嚴峻,杜絕吏奸,不畏權貴。

其父包令儀是進士,任七品虞部員外。2023年,包拯29歲考中進士,初授大理監事、建昌知縣。由於他的父母年事已高,包公便棄官在家奉養雙親。

數年後父母相繼去世,他把父母葬於城東,在墓旁守孝三年,居家長達十年之久。

2023年,包拯39歲重登仕途,出任揚州天長知縣。次後又到端州(今廣東肇慶市)知郡事,後任監察御史、直學士、樞密副使等職,於2023年在開封病逝,終年64歲,死諡孝肅。遺著有《包孝肅奏議》。

他在端州任職期間,功昭百代,政跡赫然,挖井取水、築堤防洪、開荒耕作、發展農業、儲糧防飢等等,至今為後人所敬仰。現今肇慶市還遺有包公、包公井、七星巖題字等等古蹟,可尋包公當年風采。而「包公擲硯化硯州」等等故事更是為人所稱道,世代相傳。

他在38歲時寫過一首詩,此時正在守孝期間,未登仕途。「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燕雀喜,草盡兔狐愁;古牒有遺訓,無貽來者羞。」

從這首充滿人生哲理的詩中,我們可以看出,包公有「不墜青雲之志」。而「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遊」!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此是包公為官准則,做人要正直,為官要清廉。「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欲成國家棟梁,為國為民建功立業,須經歷萬千磨難,頂天立地,何懼狂風驟雨,狂魔亂舞?粗良之鋼,絕不能作釣魚之鉤!「倉充燕雀喜,草盡兔狐愁。

」此是包公從政目標,致四海昇平,五穀豐登,國泰民安,倉庫充盈,燕雀歡喜;除盡雜草,開荒種植,令兔狐處藏身而發愁。「古牒有遺訓,無貽來者羞。」他時刻警戒自己要遵從聖賢訓誡,清廉正直,為國為民竭力,勿使自己遺臭萬年,讓後人唾罵羞辱。

他在家訓中如此告誡後世子孫:後世子孫仕安者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者,非吾子孫。

仰珙刊石,豎於堂層東壁,以詔後世。「大塋」便是指祖宗墓地,即現在的包公墓。如此苦心,無非要使墓土成為一片淨土,使千秋萬世子孫皆清廉為民,不負祖訓民望,上無愧於蒼天,下仰然於良心。

果然,後來的包綬、包永年生前均為官清正,死後葬儀簡樸,不愧為包公子孫。

包公為官清廉,剛直不阿,鐵面無私,拯萬民於水火之中,實乃一大善人。不單英明決斷,處理冤屈,替百姓申不平,而且不畏權貴,極力主張「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他憂國憂民,主張用人要用忠直的君子,不能用奸邪的小人,而且建議提拔「奮不顧身,孜孜於國」的「素有才能,公正廉明之人」。

在經濟方面,他一方面主張壓縮開支,另一方面主張不能苛剝平民。在國防和對外政策方面,包拯主張民富國強,改善邊防措施,維護國家的獨立和尊嚴。他不單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法律專家,也是當時影響最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之一。

當然的,世人皆對他奉若神明。

明間傳說包公乃天上文曲星下凡,所以手下猛將如雲,輔助大業。「日判陽間不平事,夜審地獄冤屈案」。文有公孫策,武有展昭。

兼有張龍、趙虎、王朝、馬漢等於公堂前侍奉在側。公孫策,清於觀人之術,醫卜星相、奇門數術,無一不通,且才思敏捷;展昭,本為遊俠,稱「南俠」,武藝超群,行俠丈義。後追隨包公,受皇帝贈「御貓」,御前四品帶刀侍衛。

包公在眾人扶持下主持正義,屢破奇案要案,為律法一片「青天」。

2樓:匿名使用者

中了,但是他不想當大官,當小官,為名除害。好人!

包拯考中進士的時候誰是狀元

包拯是狀元嗎?

3樓:匿名使用者

狀元不是官,狀元首先是科舉制度的產物,而科舉制度並不是直接說你考了狀元就是什麼什麼官,只是考到了現在的一種資格證之類的東西,說明你有做官的資格了,一般來講,考中狀元的要麼做翰林,要麼做侍講,服侍皇帝的,近水樓臺先得月啊,品級倒不是很高,翰林在宋代以後才有品級,為三品,清代為從二品。 包拯做過的最高職位是樞密副使,**決策機構的9個成員之一

按照宋史來看 樞密副使是從二品官

人物姓名:包拯

政治家[北宋·政治]包拯

包拯(999—1062),字希仁,生於宋朝廬州(今安徽省合肥市)東縣解集鄉包村。天聖年間進士,歷任大理監事、建昌知縣、轉和州稅監、天長知縣、端州知州,遷殿中丞,監察御史。後任於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權三司使。

2023年任樞密副使。知開封府時,以廉潔著稱,執法嚴峻,杜絕吏奸,不畏權貴。

其父包令儀是進士,任七品虞部員外。2023年,包拯29歲考中進士,初授大理監事、建昌知縣。由於他的父母年事已高,包公便棄官在家奉養雙親。

數年後父母相繼去世,他把父母葬於城東,在墓旁守孝三年,居家長達十年之久。

2023年,包拯39歲重登仕途,出任揚州天長知縣。次後又到端州(今廣東肇慶市)知郡事,後任監察御史、直學士、樞密副使等職,於2023年在開封病逝,終年64歲,死諡孝肅。遺著有《包孝肅奏議》。

他在端州任職期間,功昭百代,政跡赫然,挖井取水、築堤防洪、開荒耕作、發展農業、儲糧防飢等等,至今為後人所敬仰。現今肇慶市還遺有包公、包公井、七星巖題字等等古蹟,可尋包公當年風采。而「包公擲硯化硯州」等等故事更是為人所稱道,世代相傳。

他在38歲時寫過一首詩,此時正在守孝期間,未登仕途。「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燕雀喜,草盡兔狐愁;古牒有遺訓,無貽來者羞。」

從這首充滿人生哲理的詩中,我們可以看出,包公有「不墜青雲之志」。而「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遊」!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此是包公為官准則,做人要正直,為官要清廉。「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欲成國家棟梁,為國為民建功立業,須經歷萬千磨難,頂天立地,何懼狂風驟雨,狂魔亂舞?粗良之鋼,絕不能作釣魚之鉤!「倉充燕雀喜,草盡兔狐愁。

」此是包公從政目標,致四海昇平,五穀豐登,國泰民安,倉庫充盈,燕雀歡喜;除盡雜草,開荒種植,令兔狐處藏身而發愁。「古牒有遺訓,無貽來者羞。」他時刻警戒自己要遵從聖賢訓誡,清廉正直,為國為民竭力,勿使自己遺臭萬年,讓後人唾罵羞辱。

他在家訓中如此告誡後世子孫:後世子孫仕安者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者,非吾子孫。

仰珙刊石,豎於堂層東壁,以詔後世。「大塋」便是指祖宗墓地,即現在的包公墓。如此苦心,無非要使墓土成為一片淨土,使千秋萬世子孫皆清廉為民,不負祖訓民望,上無愧於蒼天,下仰然於良心。

果然,後來的包綬、包永年生前均為官清正,死後葬儀簡樸,不愧為包公子孫。

包公為官清廉,剛直不阿,鐵面無私,拯萬民於水火之中,實乃一大善人。不單英明決斷,處理冤屈,替百姓申不平,而且不畏權貴,極力主張「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他憂國憂民,主張用人要用忠直的君子,不能用奸邪的小人,而且建議提拔「奮不顧身,孜孜於國」的「素有才能,公正廉明之人」。

在經濟方面,他一方面主張壓縮開支,另一方面主張不能苛剝平民。在國防和對外政策方面,包拯主張民富國強,改善邊防措施,維護國家的獨立和尊嚴。他不單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法律專家,也是當時影響最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之一。

當然的,世人皆對他奉若神明。

明間傳說包公乃天上文曲星下凡,所以手下猛將如雲,輔助大業。「日判陽間不平事,夜審地獄冤屈案」。文有公孫策,武有展昭。

兼有張龍、趙虎、王朝、馬漢等於公堂前侍奉在側。公孫策,清於觀人之術,醫卜星相、奇門數術,無一不通,且才思敏捷;展昭,本為遊俠,稱「南俠」,武藝超群,行俠丈義。後追隨包公,受皇帝贈「御貓」,御前四品帶刀侍衛。

包公在眾人扶持下主持正義,屢破奇案要案,為律法一片「青天」。

4樓:匿名使用者

宋仁宗天聖五年(公元2023年),包拯二十八歲,考中了進士。朝廷任命他為「大理評事」,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法院陪審員,級別很低。接著,又任命他為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

由於父母年事已高,不願意隨他一起到江西赴任,包拯只好放棄官職,留在家裡,侍候父母。 後來,朝廷又委派他到家鄉附近的和州(今安徽和縣)做官,負責管理稅收錢糧,這一回,包拯去赴任了,但是因為實在放心不下留在家中的父母,只堅持了幾個月就打道回府了。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考試者,稱為進士。

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此稱始見於《禮記·王制》。

所以包拯不是狀元!~~~~~~~~~~~~~~~抱歉!剛才不小心打錯了!

請原諒!

神探包青天趙玉與包拯兄妹相認了嗎

應該相認了。因為 一 甘秋娘未死,會把真相告知趙玉,包拯與趙玉是親兄妹。二 八賢王,楊宗保深知事情原由,甘秋娘走出八賢王府已懷孕,明顯是包拯之父包鐵山的種 再者趙玉很像甘秋娘,趙玉毫無疑問是甘秋娘與包鐵山之女,即與包拯是兄妹,哪有不認之理。三 趙玉應該嫁給了展昭為妻,豈有不與包拯相認。綜上所述,趙玉...

人稱再世諸葛的公孫策,他為何被包拯推上虎頭鍘

因為公孫策想要包庇他的女兒,這是鐵面無私的包青天所不能容忍的,最後將他推上的虎頭鍘。因為公孫策的家人犯罪了,公孫策知法犯法有意包庇他們,所以最後被斬殺。因為公孫策的家人犯了錯,他包庇自己的家人,被包拯發現了不得不殺了他。他雖然得諸葛亮一樣聰明,有才華有能力。可能是因為他最後展現出來的行為非常的不好。...

少年包青天3中包拯恢復記憶是在第幾集

少年包青天3 中包拯恢復記憶是在第7集,第一單元 重出江湖 耶律俊才決意要攻打大宋,公孫策企圖穩住他,同時私下安排轉移雙喜鎮居民 另一方面大包繼續努力尋找真凶。當包拯離真相越來越近的時候卻被不明身份的黑衣人打暈,遼軍大舉進攻,千鈞一髮之時龐太師之子龐統帶軍趕到。危難關頭,包拯醒來,並且陰差陽錯恢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