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黃口。不滿週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即乃稚氣未脫的少兒代稱也;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15歲(女)——及笄之年;
15歲(男)——志學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二八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標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壯年時期——春秋鼎盛;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還歷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從心之年、懸車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又可稱為「人瑞」。
古代女子13歲叫什麼
2樓:勤嫚卻蔓
13歲豆蔻指女子十三歲。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女子15歲。
及笄[jī],本來是指古代束髮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後,就把頭髮盤起來,並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及笄」即年滿15歲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男子15歲為志學。
志學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
為政》),所以後代稱15歲為志學之年」。
束髮古人以十五歲為成童之年,把頭髮束起來盤在頭頂。束髮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
13—15歲稱為舞夕之年,所以14歲應該叫舞夕之年。
3樓:脫晴虹湯霽
古代年齡稱謂。
不滿週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中國古代把十歲稱為什麼?
4樓:苦咖啡
10歲稱之為幼學。
垂髻之年:指兒童。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歲。
志學:十五歲。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歲。
弱冠:二十歲。
而立之年:三十歲。
不惑之年:四十歲。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歲。
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
古稀之年:七十歲。
11歲女子在古代是什麼名稱?
5樓:老姚大哥
女孩7歲——年 幼年泛稱——總角。
11歲(女)——垂髫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十一歲女孩古代年齡稱謂
6樓:儀嘉誼刑波
人初生叫嬰兒,不滿週歲稱襁褓。
2至3歲稱孩提。
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
10歲以下稱黃口。
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
16歲稱碧玉年華;
20歲稱桃李年華。
24歲稱花信年華;女子出嫁稱票?梅之年。
7樓:蔣友易營延
女孩7歲——年。
幼年泛稱——總角。
11歲(女)——垂髫。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古代女子二十叫什麼,古代女子二十歲叫什麼?
豆蔻年華 十三歲左右少女。出自杜牧 贈別 詩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也有人用作泛指十三至二十歲。待年 女子成年待嫁。古代女子到了十五歲,會把頭髮梳起,插上簪子,表示已到出嫁年歲,又稱 待字 或 待字閨中 語出 後漢書 曹皇后記 小者待年於國。弱冠 二十歲的男子。古代成年男子為二十歲,須行冠...
古代青樓女子叫什麼,古代青樓女子又叫什麼?
籍秀肥安柏 老鴇管他們叫姑娘,百姓管他們叫 文學家管他們叫風塵女子,處所叫煙花巷 老鴇就喊她們姑娘吧 女的分清紅啊,清倌和紅倌.清倌就是賣藝,紅倌就是賣身.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河荷夫 古代青樓 俗話說,家有家法,行有行規,作為古代煙花之地的青樓妓院也不例外。在青樓妓院與時俱進不斷髮展的二千多...
古代時候女子40歲稱為什麼,古代女子各年齡段的別稱有哪些 如豆蔻 及笄 要寫明是哪個年齡段哈
40歲不惑 不惑之年 因為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 為政 所以後代稱40歲為 不惑之年 不惑之年 指四十歲。不惑是男子四十歲 不惑,不迷惑 不糊塗 之意 不惑並沒有什麼 性別 男女通用的 古代女子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