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正誠風
清朝入關後,憑藉著剽悍的八旗勁旅,橫掃天下,很快就確立了對全國的統治。然而隨著生活環境的安逸,這支昔日的勁旅很快就腐化墮落。1657年,順治帝無奈地說道:
今八旗人民,怠於武事,遂至軍旅隳敝,不及曩時」。1673年,三藩之亂爆發,康熙帝該怎麼對付吳三桂呢?
吳三桂確實不好對付!首先,他出身將門,十幾歲就上戰場,打了幾十年的仗,軍事經驗十分豐富。其次,吳三桂手中擁有一支精兵強將。
在明朝時期,吳三桂官拜寧遠總兵,掌握著關寧鐵騎,入關後他率領這支軍隊南征北戰,期間網路了不少人才,比如說高得捷、馬寶、王屏藩等。
吳三桂手中的這支部隊人數達到十幾萬人,還有一點很重要,相比於清朝的八旗兵,吳三桂的軍隊長期處於作戰狀態,既要與南明的殘餘勢力交戰,又要對付那些地方土司,因此他的軍隊保持著很高的戰鬥力。反觀清朝方面,八旗兵武備廢弛,戰鬥力銳減,早已經不是當年的那支勁旅。
吳三桂叛亂的訊息傳到北京,康熙帝立即派兵,任命順承郡王勒爾錦為寧南靖寇大將軍,率領八旗禁旅出征。此後康熙帝又派簡親王喇布、貝勒尚善、安親王嶽樂、康親王傑書率軍南下。康熙帝幾乎動用了所有的八旗兵,然而效果卻微乎其微,在戰場上還鬧出了不少笑話。
順承郡王勒爾錦出身將門,曾祖代善、祖父薩哈廉、父親勒克德渾都是戰場的上猛將,能打能殺,立下不少戰功的。然而勒爾錦卻是個敗類,手握重兵卻不敢出戰,當他聽到吳三桂出兵的訊息,趕緊命人把大炮埋在地下,然後撤退,堅守營寨,拒不出戰。康熙帝一再催促,勒爾錦反而要求援兵。
當然也不是所有八旗將領都不行,比如安親王嶽樂表現就很出色。不過從總體上說,此時的八旗兵的戰鬥力銳減,特別是高階將領更是嚴重退化,以他們的能力根本打不贏吳三桂。然而,三藩之亂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康熙帝最終平定了三藩,那麼他靠的是什麼軍隊呢?
答案是三個字,綠營兵!清朝入關之初,大量明軍紛紛投降,於是清朝以此為基礎,正式組建了綠營兵。在清朝打天下的過程中,綠營兵還算不上是絕對的主力,主要起輔助作用。
由於八旗兵有限,清朝開始不斷招募綠營,到了順治十六年,已經達到60萬之多。在六年多的戰爭中,綠營兵一直戰鬥在第一線,承擔著平叛主力軍的作用。
2樓:帳號已登出
因為八旗兵再弱,也比三藩王的軍隊強大的多啊,鎮壓乙個藩王還是輕輕鬆鬆的,沒啥問題。
3樓:網路安全
康熙帝本身就是有謀略的君主,有很厲害的軍事才能,而三藩的實力也沒有那麼強,即使是兵力銳減,依然能打勝仗。
4樓:看的到想不到
八旗部隊的戰鬥力雖然降低了,但是康熙手裡還有乙個王牌那就是綠營兵,這隻部隊訓練有素,作戰能力極強,平定三藩靠的就是綠營。
八旗兵的戰力銳減,康熙平定三藩靠的哪支軍隊?
5樓:阿夢說車
靠的是綠營兵。
清朝入關之初,大批量明軍陸續繳械投降,故此清朝藉此為根基,開始建立了綠營兵。清朝打江山的歷程中,綠營兵還談不上是絕對的主力軍,關鍵起協助作用。由於八旗兵。
比較有限,清朝開始持續招收綠營,到了順治16年,已經到達60萬之多。在6年多的戰役中,綠營兵始終戰鬥在一線,擔負著平亂主力軍的作用。
並且綠營中還湧現了許多出色的漢族人名將,例如有名的「河西逗遲四漢將」,張勇、趙良棟。
孫思克、王進寶,也有蔡毓榮、傅弘烈、徐治都、萬正色等。綠營兵在這類漢將的帶領下,最後平定叛變。值得一提的是綠營兵雖說是由漢族人組合成的,但在三藩之亂。
歷程中,大多數並沒有追隨叛變,反而是為清朝迎戰。從此綠營兵變成清朝的絕對主力軍,始終保衛這一王朝。
眾所周知,在清朝建立時,八旗軍凱鍵。
的實力屬實是比較強大的,那個時候便是以一敵十的實力,上沙場可謂是所向披靡,可是為什麼現在這支部隊卻變得如此弱,這當中是有緣由的,第一是由於八旗軍過去由於經歷了許多場戰役,實際上遭到了重挫,許多過去的老兵都基本上去世了,而不斷由一些新人來填補,這類新人並沒有很多上沙場的經歷,自然而然這支部隊也就比不了過去。
還有乙個緣由是由於清朝建立之後,始終並沒有戰役出現,因此這類士兵都過著享受的生活,並沒有像過去強度的訓練,自然而山孫李然戰鬥能力也就明顯降低。
所幸那時,也有一支可以用的團隊。那是清廷剛進關時,為了能統治大幅度增多的國土,順治皇帝加設的一支以投降明軍、漢族人為核心的部隊。這支部隊以綠旗為標識,以營為單位,故名叫「綠營」。
由於有八旗軍這一主力軍,因此綠營並沒有擔負所有的軍事戰鬥任務,僅僅是擔負駐守疆土。可是,畢竟有40萬人馬,更何況,綠營的小兵們明白這是乙個機遇,碾壓八旗軍使他們變成「主力軍」的機遇。
6樓:大超說教育
康熙平定三藩靠的是綠營兵,主要是被收編的明軍和漢兵,也是國家常備兵之一。
7樓:金牛愛仕達
幫握中輪助康熙皇帝平定三藩的就是綠營段信兵,順治皇帝的時候,綠營兵的數量已經達到了60萬左右,在此後六年多的戰培畢爭之中,綠營兵始終戰鬥在一線,承擔著平定叛軍的主要作用。
8樓:小白家美食
在清軍入關之初,很多明朝軍人投降,清朝人建立了綠營軍。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主要靠的就是這支軍隊。
康熙平定三藩叛亂的最大功臣是誰
9樓:網友
歷史上是圖海。電視劇集裡頭的周培公,歷史上只是圖海的幕僚,不是特別重要,而且也沒早死,活了很大歲數。
10樓:網友
撫遠大將軍,周培公,不僅電視上出現過此人,就連歷史書的課本上也說過。
11樓:古德里安
這是鎮壓漢人,不能叫平定。
康熙平定三藩之亂時用了哪些漢族將領?
12樓:手機使用者
康熙皇帝在平定三藩之亂時曾經重用漢族將領,都有誰啊?
八旗兵為什麼褪化退化
一個人不是憑真才實學,憑艱苦奮鬥,而是憑血緣關係獲得穩定的收入,躺在一個體制上閒逸度生,坐享其成,怎麼能有出息。大清王朝供養八旗子弟,維持他們高標準的生活是有條件的,旗人們坐吃山空,還理直氣壯,覺得被人養著就是理所應當的。優越的條件,又無需努力就可以得到想到的東西,為什麼還要奮鬥?不奮鬥也就讓退步成...
清朝八旗的權力有多大,清朝八旗中有哪八旗?
你好,八旗隸屬皇帝,至少名義上如此。但上三旗直屬皇帝,即鑲黃,正黃,正白三旗。八旗王。你是說旗主嗎?一般旗主管理自己所屬一旗,也有身兼兩旗旗主 如多爾袞 一般旗主會被封王。鐵帽子王是清代對 世襲罔替,配享太廟 王爵的稱謂。一般是親王郡王之類,有一定實權,不過也要看是什麼年代。宣統年間,醇親王貴為當朝...
清朝八旗旗主與皇族的關係,滿洲八旗的旗主和皇上是什麼關係?他們的行政關係什麼?哪個旗是親信?哪個旗不是親信?
八旗中的最高領導人是旗主。早年每旗都有各自的旗主,後來隨著皇權的擴大,正黃旗 鑲黃旗 正白旗都劃歸皇帝親自統領,因此,八旗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的格局。上三旗是皇帝的親兵,下五旗則由各自的旗主掌管。八旗的格局為 1 皇帝統領上三旗 正黃 鑲黃 正白 2 禮親王 代善世系 統領正紅 鑲紅兩旗 3 肅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