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八旗是哪八旗?哪個尊貴一些

時間 2021-05-07 20:00:36

1樓:

初置黃、白、紅、藍4色旗,編成四旗。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4旗,八旗之制確立。正黃、鑲黃旗最尊。

八旗本無高低之分。清軍入關前,八旗中的正黃、鑲黃兩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統領,其它6旗分別由汗王的子侄統領。惟鑲黃旗只屬於皇帝一人。

鑲黃旗內除了皇帝之外.沒有其他宗室。稍後,皇權進一步加強,正黃旗與正白旗又歸皇帝統屬。

入關以後,宗室王公皆分隸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等五旗,皇子分府全部撥入這五旗。再無入正黃與正白旗的人。如此始有上三旗,下五旗之分。

實際上,上三旗與下五旗只是相對於包衣佐領而言的,而與皇族和普通旗人無關。皇室管家內務府三旗的包衣佐領,主要服務於宮廷。下五旗亦設包衣佐領,皆為王府所屬,各隨其主之旗。

清順治七年(2023年),攝政王多爾袞去世,清世祖順治開始親政。他為了加強對八旗掌控,親自統領了原屬多爾袞的正白旗,這樣由皇帝控制的正黃、鑲黃、正白三旗,稱為上三旗;由諸王、貝勒掌控的鑲白、正藍、鑲藍、正紅、鑲紅五旗,稱為下五旗,此後終清未改。

上三旗較下五旗為崇,是皇帝的親兵,擔任禁衛皇宮等任務,下五旗駐守京師及各地。

雍正為進一步加強**集權,削弱諸王、貝勒對各旗的控制,嚴格區分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領(俗稱外佐領)和府屬佐領(俗稱內佐領)的隸屬關係。

下五旗中的主要部分旗分佐領,實際上也由皇帝直接控制。諸王及貝勒僅能控制其府屬佐領。又以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居左,稱為左翼;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居右,稱為右翼。

鑲黃旗又稱頭旗。

八旗制度最初源於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結伴而行的狩獵活動因人數增多而需統一指揮,其指揮者稱為牛錄額真,這個多人集體即稱為牛錄。女真人在對外防禦與征伐過程中採取了以牛錄額真統領牛錄的組織形式,從而牛錄組織具有了軍事職能。

為便於統一指揮大規模的圍獵或作戰,需將若干個牛錄組成一個更大的單位,以旗幟為標誌作導引而不使方位錯亂。旗幟在滿語中稱為「固山」,因而這個高於牛錄的最大的單位即稱為固山,漢語稱「旗」。

2樓:云云最可愛

正黃旗 : 上三旗之一。

【清末期管轄兵力】:92個佐領、2個半分佐領、約3萬兵力(滿洲八旗中人口最多)

【總人口】:約15萬人

【名人】:納蘭明珠納蘭性德(康熙帝寵臣)、索尼(重臣)鑲黃旗 : 上三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南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84個佐領、2個半分佐領、約2萬6千兵力【總人口】:約13萬人

【名人】:孝和睿(嘉慶帝的皇后)、慈安等

正白旗 : 上三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86個佐領、約2萬6千兵力【總人口】:約13萬人

【名人】:郭布羅婉容、榮祿

正紅旗 : 下五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東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74個佐領、兵2萬3千【總人口】:約11萬5千人

【名人】:和珅(乾隆時的奸臣)老舍

鑲紅旗 : 下五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東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86個佐領、兵2萬6千【總人口】:約13萬人

【名人】:珍妃(光緒帝的寵妃)

鑲白旗 : 下五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84個佐領、約2萬6千兵力【總人口】:約13萬人

【名人】:曹雪芹、阿桂、善耆(肅親王)

正藍旗 : 下五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83個佐領、11個半分佐領、兵2萬6千【總人口】:約13萬人

【名人】:崇綺(2023年狀元。戸部尚書。同治帝之皇后阿魯忒氏之父)鑲藍旗 : 下五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東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87個佐領、1個半分佐領、兵2萬7千【總人口】:約13萬5千人

【名人】:侯寶林(相聲家)、慈禧(咸豐帝皇貴妃)、肅順(辛酉政變中遭處死的戶部尚書)

八旗的排序:正黃,鑲黃,正白,正藍,鑲白,正紅,鑲紅,鑲藍。上三旗尊貴一些。

3樓:我又不是來玩的

黃、白、紅、藍4色旗,編成四旗。

萬曆四十三年(2023年)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4旗,八旗之制確立。

正黃、鑲黃兩旗比較尊貴,入關前,八旗中的正黃、鑲黃兩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統領,其它6旗分別由汗王的子侄統領。順治八年(2023年)多爾袞死,順治帝親政,收多爾袞所轄的正白旗歸皇帝統領,於是形成了上三旗與下五旗。

拓展資料:

八旗最初源於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是清代旗人的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明萬曆二十九年(2023年),努爾哈赤整頓編制,分別以牛錄額真、甲喇額真、固山額真為首領。初置黃、白、紅、藍4色旗,編成四旗。萬曆四十三年(2023年)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4旗,八旗之制確立。

滿洲(女真)社會實行八旗制度,丁壯戰時皆兵,平時皆民,使其軍隊具有極強的戰鬥力。

努爾哈赤遂於天命年間始設蒙古旗,至皇太極天聰九年(2023年)編成蒙古八旗。皇太極於天聰五年(2023年)先編一漢軍旗,至崇德七年(2023年)完成漢軍八旗的編制。合稱八旗,統率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至此八旗的制度臻於完善。

清入關伊始,為加強軍事防禦,分別令八旗兵在京師與各地駐防,直至18世紀中葉,八旗營區終於系統地分佈於全國的軍事要地,實行永久性的駐紮。入關伊始,清廷即採取了大規模的「圈地」活動,圈佔民人的大批良田劃歸旗人;豁免旗人的稅賦與勞役。優惠政策造成了旗人的頹廢和寄生性,致使其後代騎射荒廢,甚至出現「生計」問題。

八旗制度與清政權相始終,它既是清王朝取勝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王朝最終走向衰敗沒落之路。

歷史沿革

八旗起源

八旗制度最初源於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結伴而行的狩獵活動因人數增多而需統一指揮,其指揮者稱為牛錄額真,這個多人集體即稱為牛錄。女真人在對外防禦與征伐過程中採取了以牛錄額真統領牛錄的組織形式,從而牛錄組織具有了軍事職能。

為便於統一指揮大規模的圍獵或作戰,需將若干個牛錄組成一個更大的單位,以旗幟為標誌作導引而不使方位錯亂。旗幟在滿語中稱為「固山」,因而這個高於牛錄的最大的單位即稱為固山,漢語稱「旗」。

制度確立

明神宗萬曆十二年(2023年),出身建州左衛的努爾哈赤興兵,以黑旗為幟。

明神宗萬曆十七年(2023年)建州三衛的統一,統治人丁也不斷增多,努爾哈赤另設紅旗軍親領,將黑旗軍交由胞弟舒爾哈齊指揮。

明萬曆二十一年(2023年)前後,努爾哈赤對牛錄組織首次進行大規模改造與重建,參照女真人的猛安謀剋制,規定300人為一牛錄,5牛錄為一甲喇,5甲喇為一固山,分別以牛錄額真、甲喇額真、固山額真為首領,改編後的牛錄被分別隸屬於黃、白、紅、藍四旗,以純色為辨。

明萬曆四十三年(2023年),建州已經吞併除葉赫之外的所有女真部落,而且蒙古也多有歸附。麾下牛錄已有百倍於起兵之初的規模,努爾哈赤的軍隊已不下五六萬人。因此,努爾哈赤於該年將紅白黑三旗及所領牛錄析設為八個旗:

原紅旗分為正黃、鑲黃二旗;原白旗分為正白、鑲白、正藍三旗;原黑旗分為正紅、鑲紅、鑲藍三旗。

正四旗旗幟為純色四方形,龍首朝後;鑲四旗旗幟為五邊形,黃、白、藍三旗鑲紅邊,紅旗鑲白邊,龍首朝前。當時各旗的旗主分別是:正黃旗主和鑲黃旗主努爾哈赤、正紅旗主和鑲紅旗主代善、正白旗主皇太極、鑲白旗主杜度、正藍旗主莽古爾泰、鑲藍旗主阿敏。

八旗建立自此始,亦即為滿洲八旗的源起。

滿洲(女真)社會實行八旗制度,丁壯戰時皆兵,平時皆民,使其軍隊具有極強的戰鬥力。

4樓:雲祀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於明萬曆二十九年(2023年)正式創立,初建時設四旗:黃旗、白旗、紅旗、藍旗。2023年因「歸服益廣」將四旗改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並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合稱八旗,統率滿、蒙、漢族軍隊。

上三下五

旗幟除四正色旗外,黃、白、藍均鑲以紅,紅鑲以白。把後金管轄下的所有人都編在旗內。正黃、鑲黃、正藍(後由多爾袞將正白旗代替正藍旗成為上三旗)三旗,由皇帝自將,稱為上三旗,餘下五旗稱為下五旗。

八旗本無高下之分。清朝入關以前,宗室亦分八旗。惟鑲黃旗只屬於皇帝一人。

鑲黃旗內除了皇帝之外.沒有其他宗室。稍後,皇權進一步加強,正黃旗與正白旗又歸皇帝統屬。入關以後,宗室王公皆分隸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等五旗,皇子分府全部撥入這五旗。

再無入正黃與正白旗的人。如此始有上三旗,下五旗之分。實際上,上三旗與下五旗只是相對於包衣佐領而言的,而與皇族和普通旗人無關。

皇室管家內務府三旗的包衣佐領,主要服務於宮廷。下五旗亦設包衣佐領,皆為王府所屬,各隨其主之旗。

順治七年(1650)底多爾袞死後,清世祖福臨為了加強對八旗的控制,對八旗的順序進行了調整。由皇帝控制的鑲黃、正黃、正白三旗,稱為上三旗;由諸王、貝勒統轄的正紅、鑲紅、正藍、鑲藍、鑲白五旗,稱為下五旗,此後終清未改。上三旗較下五旗為崇,是皇帝的親兵,擔任禁衛皇宮等任務,下五旗駐守京師及各地。

雍正為進一步加強**集權,削弱諸王、貝勒對各旗的控制,嚴格區分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領(俗稱外佐領)和府屬佐領(俗稱內佐領)的隸屬關係。下五旗中的主要部分旗分佐領,實際上也由皇帝直接控制。諸王及貝勒僅能控制其府屬佐領。

又以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居左,稱為左翼;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居右,稱為右翼。

所以上三旗高於下五旗,從出生生上三旗中兩黃旗高於正白旗,而清代入關前惟鑲黃旗只屬於皇帝一人固八旗以鑲黃旗為尊,清代皇后抬旗均抬入鑲黃旗。

5樓:情歌悠揚

有正黃、正白、正紅、正藍,並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合稱八旗。 正黃旗是最尊貴的一旗。

* 正黃旗 : 上三旗之一。

【清末期管轄兵力】:92個佐領、2個半分佐領、約3萬兵力(滿洲八旗中人口最多)

【總人口】:約15萬人

【名人】:納蘭明珠納蘭性德(康熙帝寵臣)、索尼(重臣)* 鑲黃旗 : 上三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南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84個佐領、2個半分佐領、約2萬6千兵力【總人口】:約13萬人

【名人】:孝和睿(嘉慶帝的皇后)、慈安等

* 正白旗 : 上三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86個佐領、約2萬6千兵力【總人口】:約13萬人

【名人】:郭布羅婉容、榮祿

* 正紅旗 : 下五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東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74個佐領、兵2萬3千【總人口】:約11萬5千人

【名人】:和珅(乾隆時的奸臣)老舍

* 鑲紅旗 : 下五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東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86個佐領、兵2萬6千【總人口】:約13萬人

【名人】:珍妃(光緒帝的寵妃)

* 鑲白旗 : 下五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84個佐領、約2萬6千兵力【總人口】:約13萬人

【名人】:曹雪芹、阿桂、善耆(肅親王)

* 正藍旗 : 下五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83個佐領、11個半分佐領、兵2萬6千【總人口】:約13萬人

【名人】:崇綺(2023年狀元。戸部尚書。同治帝之皇后阿魯忒氏之父)* 鑲藍旗 : 下五旗之一。

【駐屯地】: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東部

【清末期管轄兵力】:87個佐領、1個半分佐領、兵2萬7千【總人口】:約13萬5千人

【名人】:侯寶林(相聲家)、慈禧(咸豐帝皇貴妃)、肅順(辛酉政變中遭處死的戶部尚書)

八旗的排序:正黃,鑲黃,正白,正藍,鑲白,正紅,鑲紅,鑲藍。

滿族八旗姓鄂是什麼旗,滿族八旗現在都姓什麼?滿族八旗

鄂滿族老姓包括 西林覺羅氏 董鄂氏 鄂濟氏 鄂穆綽氏 鄂謨託氏 戴佳氏 洪鄂氏 蒙鄂索氏 鄂綽羅氏 鄂岳氏 鄂通氏 格濟勒氏,以及加入滿族的翁尼特氏 蒙古族 阿嚕氏 索倫 鄂諾氏 達斡爾族 敖拉氏 達斡爾族 鄂爾特氏 達斡爾族 鄂蘇爾瑚氏 達斡爾族 等。你看看,鄂姓的老姓這麼多,你確定一下,然後再尋...

清朝八旗的權力有多大,清朝八旗中有哪八旗?

你好,八旗隸屬皇帝,至少名義上如此。但上三旗直屬皇帝,即鑲黃,正黃,正白三旗。八旗王。你是說旗主嗎?一般旗主管理自己所屬一旗,也有身兼兩旗旗主 如多爾袞 一般旗主會被封王。鐵帽子王是清代對 世襲罔替,配享太廟 王爵的稱謂。一般是親王郡王之類,有一定實權,不過也要看是什麼年代。宣統年間,醇親王貴為當朝...

清朝八旗究竟是哪八旗 其中哪個旗最為厲害

三 最高貴的無異於鑲黃旗無論是從努爾哈赤起兵開始,還是清朝的歷代君王,鑲黃旗都是他們的親兵中的精英部分。在這一隻裡面,他們除去注重武力的訓練,還注重政治謀略的培養,所以在這一支裡面,不是有文才就是有武功。而在後來清朝歷代的抬旗儀式中,凡是受皇帝所重視的人,基本上就會被納入鑲黃旗而不是其他的旗。所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