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期還沒有發動機,鄭和下西洋是怎麼做到的?

時間 2025-02-08 01:30:21

1樓:奈若合

鄭和下西洋時明朝的三桅帆船已經是非常先進的船隻了,而且鄭和下西洋一共出發了七次,一次次失敗的經驗堆砌出來的。

2樓:娛樂先鋒隊員

正好下西洋的團隊都是通過風力以及人力來進行提供動力的。

3樓:愛貓咪的葉子

這是因為當時已經製造出了輪船,再加上明朝的經濟實力非常的強大,所以能夠在遠洋的時候提供大量的財力和人力。

鄭和下西洋在明朝什麼時期

4樓:網友

和下西洋在明朝自明代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時期。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員組成的遠航船隊,訪問了許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聯絡。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七次。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裡時,在船上因病過逝。

民間故事《三保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保太監下西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裡、暹羅、阿丹、天方(阿拉伯國家)、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海岸,紅海、麥加(伊斯蘭教聖地),並有可能到過今天的澳大利亞。 下『西洋』的定義:

明朝初期以婆羅(borneo)/汶萊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為東洋、西洋,且暹羅灣之東海,稱為漲海。 從1405年到1433年,從劉家港出發,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5樓:網友

明永樂朝到宣德朝這個時期。

明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鄭和第一次下西洋。至明宣德六年(1430)十二月,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

6樓:楊張呂

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

7樓:網友

在朱棣的那個朝代,有人說其實鄭和下西洋還有 乙個目的就是尋找朱允炆的下落,因為當年的那場大火中並沒有發現建文帝朱允炆的屍體,於是便成了朱棣的心病。雅歌網。

8樓:囧rz君

大明成祖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

9樓:網友

前六次在永樂年間(朱棣),最後一次在宣德(朱棣的孫子朱瞻基)年間,鄭和也在最後一次病卒於古裡。

10樓:來自薄刀峰真摯的白背兀鷲

從明永樂三年到宣德八年。

11樓:班玲琳

明成祖時期至明宣宗時期,1405到1433

比亞迪l3搭載1 2t發動機怎麼還沒有上市

或於今年秋上市。比亞迪l3 車型此前已經 其搭載了比亞迪全新的發動機,同樣採用了渦輪增壓直噴技術,最大功率82kw 111ps 最大扭矩185 比亞迪l3用什麼發動機 比亞迪l3主力車型配備了比亞迪自主研發的 byd483qa發動機,2011款手動擋尊貴型採用的是 byd473qb發動機。在動力方面...

明朝之前還沒有棉被,古人如何抵禦寒冬的?

動物皮毛。因為動物的皮毛保暖度很高,很柔軟,可以用來製作成衣服來穿,很方便。古人在沒有棉被的時候是選擇打獵,用動物的皮毛進行保暖的,大戶人家也會選擇購買木炭在屋中點燃進行保暖。在古代會通過,壁爐和火牆,烤火盆兒取暖。而且有錢人會選擇穿動物的毛皮製成的衣服,禦寒效果更好。古人在普及棉花之前的明朝時期,...

沒有發動機號怎麼查違章,怎麼不用發動機號查車輛違章

你好現在在哪查詢違章都不需要發動機號的 但是需要車架號也就是車輛識別 除非車輛在你的名下,這樣你可以註冊一個12123使用自己的身份證號碼註冊登陸之後繫結這輛車就可以不輸入車架號查詢違章了 回答親你好。不用發動機號查交通違章的方式有很多種,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 到各市各區各縣交通支大隊的辦公大廳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