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元朝的時候,無論是亞洲還是歐洲都打不過蒙古?

時間 2025-02-10 03:10:23

1樓:馬寧學長

草原文明的戰鬥力非常強,不僅身材壯碩,而且馬匹精良,保證了軍隊的戰鬥力,其次蒙古當時的統帥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都是一代英主,實力超群,英明領導下使得蒙古鐵騎無往不利!

2樓:流螢人生

一、就蒙古人自身來說,他們十分團結,對自己的大汗十分尊崇,命令絕對服從。北方草原乾旱寒冷,嚴酷的自然環境鍛鍊了蒙古人堅韌不拔的性格,而物資匱乏也助長了蒙古人對外掠奪的本性。二、蒙古人所騎的蒙古馬雖然個頭較小,奔跑速度也不是很快,但十分吃苦耐勞,善於長時間、長途奔跑,這是蒙古人能打羸戰爭的乙個極為重要的有利條件。

三、蒙古人在長期與遼、金、西夏、宋的戰爭中積累了豐富的戰爭經驗,尤其從漢人那裡掌握了火器、登城雲梯等工具的製造技術,這些都為後來打敗歐洲人奠定了必要的基礎。四、當時的歐洲都是一些小國,這些國家很難團結一致對敵,甚至相互間還有矛盾,這讓蒙古能夠對歐洲國家採取各個擊破的成術。

元朝打到歐洲**

3樓:武迎楣

元朝。打到了歐洲黑海、地中海地區、多瑙河一帶。元朝疆域東起日本海、南態友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宴喊包貝加爾湖。

元朝時期,全國劃分為由中書省所直轄的京畿地區,由宣政院所管轄的吐蕃地區,以及十個行中書省。

元朝的前身。

蒙古的前身為大蒙古國,其在成立後,不斷髮動對外戰爭擴張其疆域。1218年,蒙古滅西遼。

1219年,成吉思汗。

西征中亞花剌子模,一直進攻到東歐的伏爾加河流域,於1225年東歸。1227年,滅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對西夏的遠征中去世。晌閉野成吉思汗去世後,第三子窩闊臺繼位。

1234年,蒙古聯合南宋。

徹底滅金。1241年,西征的蒙古軍隊一度逼近東歐腹地。1246年,招降吐蕃。1253年,忽必烈。

遠征西南,滅大理。

蒙古人橫掃歐亞,可是為何元朝建立不到百年就走向滅亡了?

4樓:qiy英小球

歷史也告訴我們,最終的勝利者是朱元璋,他結束了元朝全國性質的統治,元廷退出中原,洪武三十一年,北元亡。元朝入主中原,但他們從未得到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他們連民心讓純昌都沒有,也難怪會短短百年就滅亡了。若是能夠和清朝一般,康熙繼位後,實行一系列的措施招攬漢人,讓百姓安居樂業,坦扒如此清朝能夠統治中原兩褲帆百多年,若非後來遭到世界列強的侵略和打壓,想必大清還可以存在些時間。

5樓:小長學姐

可能是由於元朝的發展情況不是特別好,而且統治者的年齡也越來越低,造成了對國家的統治失敗,再加上國家的軍事拿飢實力不太手晌好,所畢敏鋒以就導致了滅亡。

6樓:生活達人徐胖妞

當時都城建立在比較偏一點的地方,而且也不適合生存,領導者相對來說也沒有很注重對於邊境的管理。

元朝打到歐洲了嗎?

7樓:網友

元朝打到歐洲了,最遠打到歐洲多瑙河一帶。

1241年拔都率部入侵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直至在奧地利的維也納附近受阻於奧地利、波西公尺亞聯軍。

即蒙古汗國的第二次西征。元太宗八年至十四年(1236—1241年)窩闊臺汗遣拔都等諸王率軍征服伏爾加河以西諸國的戰爭。

蒙古滅金戰爭結束後,窩闊臺汗在中原和中亞建立了鞏固的統治。也兒的石河(今新疆額爾齊斯河)以西、烏拉爾河以東之地為蒙古的征服地區,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領土。但是,烏拉爾河以西的欽察、斡羅斯等還未平定。

元太宗七年(1235年),窩闊臺召集忽裡勒臺,決定征討欽察、斡羅斯等未服諸國。居住在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之間的欽察部首領忽魯速蠻懼怕蒙古軍,已先遣使納款,蒙古軍至,準備投降。惟居住在伏爾加河下游的欽察部首領八赤蠻堅決抗戰。

斡羅斯和波蘭、匈牙利當時分為諸公國,各自為政,不聽大公號令,德、意、奧諸國捲入十字軍東征。歐洲形勢對蒙古西征有利。

元朝打天下有沒打到歐洲

8樓:凮起雲湧

元朝打到了歐洲。

元朝的前身為大蒙古國,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建國時領有大漠南北與林木中地區即尼布楚地區,經由歷代蒙古諸汗的經營及三次西征後,疆域東起日本海、東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區。

北跨西伯利亞,南臨波斯灣,建立起橫跨亞歐大陸的超級大國。成吉思汗時期分封東道諸王與西道諸王,東道諸王是鐵木真之弟,大多分封於塞北東部與東北地區,從屬性較強。

西道諸王則是鐵木真之子,其中分封長子朮赤於鹹海、裡海、巴爾喀什湖以北的欽察草原,後由拔都建立欽察汗國。

封次子察合臺於錫爾河以北的西遼舊地,史稱察合臺汗國;三子窩闊臺分封於乃蠻舊地,後由海都建立窩闊臺汗國,塞北、漢地、東北、青藏及新疆東部則由幼子拖雷獲得,後由元朝直轄。

9樓:子諭曰

蒙古人打到歐洲了,但不能說元朝打到歐洲了。

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畔舉行的忽裡勒臺(大聚會)上被推舉為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蒙古汗國的建立,對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義。從此,中國北方地區第一次出現了統一各個部落而組成的強大、穩定和不斷發展的民族——蒙古族。

凡是這個國家統轄的漠南、漠北地區,概稱為蒙古地區,此地區各個部落的居民,統稱為蒙古人。蒙古族這時從遼、金時期(916~1234)被統治的民族成為統治民族。

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下,從1219年到1260年,蒙古族三次西征,先後建立橫跨歐亞的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欽察汗國、伊兒汗國四大汗國。在西征的同時,又揮師南下。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歷經70餘年征戰,統一了中國,建立元朝。

其疆域北至今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南至中國的南海,東北至今黑龍江下游、跨外興安嶺、烏蘇里江以東,接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西南包括雲南、今緬甸北部、中部、東部;泰國北部、寮國、越南西北部,都納入元朝國家的行省建置。

10樓:網友

歷史書上元朝的版圖只以宋金舊圖為限,而實際上呢?

元自成吉思汗始,鐵騎征服的地方又何止於此,向北最遠打到莫斯科城,取欽察、北俄羅斯、南俄羅斯,攻克莫斯科、基輔等大城,設金頂大賬統治俄羅斯侯王達四百年。

西征歐洲,分三路敗波蘭,匈牙利,破波蘭日耳曼聯軍,會師多瑙河。更一路一路打到亞德里亞海的威尼斯國邊界,一路打到離維也納三十里的地方。如不是窩闊臺病死,全歐洲都將被征服。

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西征時更是打下兩河文明大城巴格達,並一直打到今天的塞普魯斯島。在伊朗、敘利亞、伊拉克、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一帶建立乙個大汗國,稱為「伊兒汗國」。

11樓:王浩東妹控

首先元朝打天下是沒有打到歐洲的。歷史上中國的王朝中打到歐洲的是鐵木真建立的蒙古帝國,蒙古帝國的西邊疆域鼎盛時一直延生到匈牙利(歐洲中部國家)。創立元朝的是忽必烈。

忽必烈和鐵木真都是蒙古人,而大多數人不瞭解歷史的人,只知道元朝並不知道蒙古帝國。所以很容易將這兩個歷史概念混淆。射鵰英雄傳裡的那個成吉思汗知道吧,那就是鐵木真,元朝是建立在蒙古帝國之後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打到了 元朝已經打到伏爾加河一帶了 但是元朝瓦解的時候也很慘 很多蒙古族的人被困在那裡 直到清朝的時候才回歸祖國。

13樓:匿名使用者

那是肯定的,元打得很遠。

14樓:匿名使用者

肯定打到了!在那裡有蒙古汗國出現。

蒙古人建立元朝是侵略還是統一?

15樓:網友

蒙古建立元朝和日本侵華完全是兩個概念的!蒙古進攻宋朝只是順應了歷史的潮流,當時宋朝的腐敗和蒙古比較強大,所以推翻他的是蒙古人不然也只是換另乙個朝代另乙個名族而已,就像後來明朝滅了元朝一樣!

16樓:手機使用者

統一還是侵略 , 得從多方面看 重要的是在自己理解 因為 中國本身就是乙個多民族國家。

17樓:網友

肯定是統一,蒙古人也是中國人嘛,在唐朝就已經設府管理了,不過是宋弱沒管住而導致了民族內部戰爭。和三國爭雄是乙個道理。

18樓:泉聞海

是侵略 宋朝初期4500萬漢人 元朝建立 不到700萬 人家成吉思汗 都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 別往自己臉上貼金了。

19樓:灰擊

在南宋、金、遼的角度來看是侵略,客觀上促進統一。以蒙古人角度來看是統一(不知道當時蒙古有沒這個概念)。以現代人的觀點來看,野蠻的侵略!

我就不解釋了為什麼了自己查查就有了。國內的教科書宣傳成份居多,這種書在有種稱呼,名為穢史。

20樓:手機使用者

侵略啊,大家都知道文天祥,陸秀夫,那都是抗擊元朝侵略的,而且元朝把南人(說白了就是咱)定格為最低賤的人,蒙古人殺南人只需賠償一頭驢,而且元朝經常滅國屠城,當時世界四億人,蒙古人殺了兩億,所以一說元朝不要太得意,明明是被侵略,還那麼自豪。

21樓:網友

蒙古族現在依舊是中華民族之一。元朝當然是中國統一的乙個朝代,不要認為:只有漢人建立的朝代才是中國的統一。

外蒙的獨立也是國家發展中的乙個正常現象。蒙古族在國內依舊是乙個重要的民族。與朝鮮族一樣,也有朝鮮國。

22樓:韋一笑

統一,蒙古一直是和我們華夏相聯絡的,分與合都是一種整體形勢。蒙古侵宋應該是統一華夏之路,但是蒙古西進中亞、東歐,已經超出統一範疇應屬於侵略行為。

23樓:網友

中國現在是乙個多民族的國家,以現在來看是統一,但當時來說就是侵略了,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是乙個很複雜的問題 ,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觀點。

人為什麼辛辛苦苦的活著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都有煩惱我突然覺得好可憐他們難道他們都怕死怕一瞬間的

什麼叫辛辛苦苦地活著?那是苦並快樂著!人人都有煩惱,不錯,有煩惱不好嗎?石頭沒有煩惱,它幸福嗎?煩惱事人幸福的一部分啊?什麼是怕死,那是珍惜生命!你為什麼說明天想死,就是因為你不懂得這些,兩人生的基本點都沒有搞清楚,你有什麼資格去死? 哪有能說明什麼?人活著不就是上學,上班,結婚,生子。有啥煩的。你...

無論是談戀愛的時候。還是結了婚以後。我覺得家庭衛生都是兩個人一起幹的吧

瀟筱默雨 說句實話,彼此之間的相互尊重都沒有,更不能動手打人還扇耳光,你慎重考慮! 大家閨秀 這種事他不說你不要去探問。你要她告訴你一切嗎?包括性生活。沒有必要,真的,知道的越多你就越糾結。你愛的是她的現在還是過去呢。知道過去對你有什麼好處嗎?在這裡,你看到她以前的東西時不要回避,要告訴她你真實的感...

「不知秦漢無論魏晉」什麼意思,「無論魏晉」的「無論」是什麼意思?

加爾基 原句是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意思是 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出自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 桃花源記 是 桃花源詩 的序言,選自 陶淵明集 節選如下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 不足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