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解剖主任
其實有得賺的。
鄭和用大明寶鈔(在大明接近於廢紙)於南洋向東南亞猴子(當時很多處於野人狀態)大肆收購各種貨物以及***,運回大明後販賣所得足以支付一切開支有餘。
可惜所得全部歸於皇帝內庫,支出卻靠國庫,加上對進貢的南洋土著賞賜也出於國庫,讓文官大為不滿,最後終止了航行,再後來寶船圖紙也被文官燒掉,華夏失去了提前歐洲兩百年開展大航海稱霸全球的機會,沒有做到利益共享扶持出乙個集團的結果。
具體數字我卻不知道,反正總帳有得賺,但是國庫只出不入,大虧,皇帝內庫只入不出,大賺。
鄭和下西洋多少年了
2樓:殤宇愛
1405年7月11日(永樂三年六月十五 乙酉) 34歲 奉成祖命,鄭和從南京龍江港起航,經太倉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 1407年10月13(永樂五年九月十三 丁亥) 36歲 回國後,立即與王景弘、侯顯等率船隊第二次下西洋,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 1409年(永樂七年已醜) 38歲 九月又偕王景弘、費信等第三次下西洋。
1413年(永樂十一年 癸己) 42歲 偕馬歡等人率船隊第四次下西洋。 1417年(永樂十五年 丁酉) 46歲 鄭和率船隊第五次下西洋。 1421年(永樂十九年 辛丑) 50歲 偕王景弘、馬歡等人率船隊第六次下西洋。
1431年(宣德六年 辛亥) 60歲 鄭和偕王景弘、馬歡、費信、鞏珍等率船隊27550人第七次下西洋。
3樓:青島控
今年是2017年,鄭和七次下西洋,時間為1405—1433,這樣算起來612年吧。
4樓:網友
自明代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鄭和受朝廷派遣,率領規模巨大的船隊七次出海遠航,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同南洋、印度洋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的友好和平交流。
5樓:網友
從明代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距今年2011-1433=578年了。
6樓:東問煒
哪來的3000年啊?應該是1405~1433年,共28年,距今嘛。2012-1433=579年。
7樓:網友
- -3000多年的人事怎麼想的- -
是公元后哦。不是西元前。
鄭和下西洋有多少次`?
8樓:匿名使用者
奉成祖命,鄭和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
1407年(永樂五年 丁亥)36歲回國後,立即與王景弘,侯顯等率船隊第二次下西洋。
1409年(永樂七年 己丑)38歲九月又偕王景弘,費信等第三次下西洋。
1413年(永樂十一年 癸己)42歲偕馬歡等人率船隊第四次下西洋。
1417年(永樂十五年 丁酉)46歲鄭和率船隊第五次下西洋。
1421年(永樂十九年 辛丑)50歲偕王景弘,馬歡等人率船隊第六次下西洋。
1431年(宣德六年 辛亥)60歲鄭和偕王景弘,馬歡,費信,鞏珍等率船隊27550人第七次下西洋。1433年(宣德八年 癸丑)62歲鄭和于歸國途中,積勞成疾,在古裡(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隊回國,宣宗賜葬南京牛首山南麓。
9樓:匿名使用者
7次吧!
第一次最有意義!
如何評價鄭和下西洋,鄭和下西洋的評價
成長中 狐小冪 正面意義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 蘇門答臘 蘇祿 彭享 真蠟 古裡 暹羅 阿丹 天方 左法爾 忽魯謨斯 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 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這些記載都代表了中國的航海探險的高峰,比西方探險家達伽馬哥倫布等人早八十多年。當時明朝在航海技術,船隊規模 航...
鄭和下西洋會有什麼影響,鄭和下西洋影響
小手只能讓你牽 鄭和下西洋的影響有以下這些 正面的影響 1.鄭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來的禁海政策,開拓了海外 2.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也留下了介紹沿岸國家 地區情況的地理著作以及航海圖。3.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伊斯蘭教在印度尼西亞以及東南亞其他地區的傳播。在伊斯蘭教的輸入...
鄭和下西洋經歷了多長時間,鄭和下西洋時間 鄭和七次下西洋歷時多久
回答歡迎您的諮詢,我是為您解答的答主,目前已累計幫助6000餘人,您的問題我已看到,目前正在為您整理答案,請您稍等一會兒哦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 船隻和海員最多 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然而,關於鄭和船隊的航海目的 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