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就算再給劉備十年壽命吧,也不能統一天下了,因為失去了最好的時機。
劉備在白帝城時,已經是夷陵之戰失敗之後的事了,夷陵之戰劉備幾乎全軍覆沒,損失了5萬軍隊,這可是跟隨劉備南征北戰的精銳之師啊,再加上關羽之前損失的荊州軍隊也有5萬人,一下子就損失了10萬軍隊。
除了軍隊數量的損失,劉備還永遠地失去了荊州三郡,包括數千基層官吏,幾十萬荊州百姓,無數的糧草賦稅,以及人心的渙散,在短期內,劉備都不可能對外發動戰爭了。
劉備。從後來諸葛亮在劉備死後,用了7年時間,才積累了北伐的實力來看,劉備想對外發動大規模戰爭,也得需要這麼多時間,除非是像平定南中那樣規模不大的戰爭,但那樣沒有意義。
再看當時的天下局勢,夷陵之戰後,由於打敗了劉備,孫權暫時解除了來自西邊蜀漢政權的威脅,於是開始和曹丕翻臉,接著曹丕發動了南征東吳的戰爭,如果這個時候劉備能出兵攻打東吳,也許還有機會收回荊州,回到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前的局勢。
劉備伐吳。但是,這個時候的劉備,就算能熬過去,但蜀漢沒有實力再次大規模發動戰爭,襄樊之戰和夷陵之戰前後不過3~4年的時間,就損失了10萬軍隊,蜀漢剩下的所有的軍隊,也不過5萬人左右,諸葛亮用於北伐的大部分軍隊,都是後來招的新兵訓練的。
曹丕伐吳一共有兩次,一次是西元222~223年,另一次是西元224年~225年,除非這兩次劉備能抓住機會,趁曹丕攻打東吳的時候,攻打荊州,就算劉備有能力出兵,最多也只能奪回荊州。
曹丕伐吳。而且就算劉備能奪回荊州,也回不到戰前的狀態了,如果劉備趁曹丕伐吳,同時發兵攻打東吳的話,東吳如果抵擋不住一不小心滅亡的話,別接下來蜀漢就危險了。
因為三國鼎立,蜀漢才有機會壯大,東吳是抵抗曹魏的主力,東吳一旦滅亡,天下形勢立即發生變化,接下來蜀漢也撐不了多久,也會滅亡,在強大的實力面前,蜀漢是抵擋不了的。
孫權。就算東吳不滅亡,劉備收回荊州,但這個時候,蜀漢仍然是實力最弱的,整個天下並沒有大亂,劉備也是沒有機會北伐成功的,而且實力還不如219年關羽北伐前,所以劉備無法統一天下。
2樓:帥
不可能,因為蜀漢的實力和曹魏相差太大了,連東吳都打不過,根本不可能擊敗曹魏。
3樓:bat誰主沉浮
即使劉備在白帝城熬過去了,他也不能統一天下,因為此時孫權已經佔據了荊州,蜀國失去了北伐的最佳出路口。
4樓:職場導師夏清
我覺得不可以,就算劉備沒有死,憑藉蜀漢的實力,他也很難統一天下。
5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不能,一旦夷陵戰敗損失了蜀漢精銳,蜀漢就永遠地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劉備在白帝城將阿斗託付給了()
6樓:哲哥聊歷史
a.關巨集茄帶納察羽。
b.諸葛亮。
c.蔣琬。d.鄧芝。
正確答案:蔽蘆b
劉備為什麼兵敗後只待在白帝城?他為什麼不回成都呢?
7樓:拉布拉斯不變換
因為劉備討伐吳遲緩國敗得很慘,損失了國家敬咐最精銳的軍事力量,還失去了很多優秀將領,他實在沒有顏面再回成亮旦純都,所以待在白帝城。
8樓:小自信
因為他在白帝城裡面休養生息,如果回到成都的話路途很遙遠,士兵堅持不了那麼長時間。
9樓:繁新人
因為他覺得自己這次的失敗太恥辱了,不配回到成都,而且加上病很重,根本沒辦法回去。
白帝城託孤,劉備壁櫃裡為什麼藏了刀斧手?
白帝城託孤,劉備壁櫃裡隱藏了刀斧手?難怪諸葛亮有如此行為!如果要說到三國時期最具有智慧的人,可能很多人都不約而同的會說到諸葛亮三個字。雖然 三國演義 當中諸葛亮的一些才華卓越的地方,只是作者誇張的虛構,但是在 三國志 當中其實諸葛亮也是很厲害的。蜀,魏,吳三國當中蜀國的實力是非常孱弱的,所以在劉備死...
劉備真的相信諸葛孔明嗎?劉備白帝城託孤的真正目的何在
我認為劉備不是真的相信諸葛亮,他的真正目的只是想讓諸葛亮忠心地輔佐劉禪。君可自取,這四個字理解起來有很多歧義。恐怕你的問題沒有人能夠給你肯定的回答,但是我們可以推測。劉備還是相信諸葛亮的,不管怎麼理解,都是相信他的表現。但是,有點隔閡的就是,漢室宗親劉備想的是偏安一隅,山野匹夫諸葛亮想的確實光復漢室...
早發白帝城是屬於什麼型別的詩,早發白帝城是什麼型別的詩
寶格格 早發白帝城是屬於七言絕句 唐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譯文清晨乘船辭別了白帝城,轉眼間回望,白帝城早已彩雲縈繞,迢迢遠去了,千里水程一日而過,不知不覺到了江陵。水流似箭,小船若飛,萬重山峰,一晃而過。雖然兩岸風光無限,但依稀記得連成一片的猿啼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