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齊國會很強大,齊國為什麼稱齊

時間 2025-03-16 06:50:22

1樓:匿名使用者

交通便利。多與外界結交!~商業好,而後來,農業佔主要的地位。

齊國為什麼稱齊

2樓:甜甜的小生活

齊」的名稱在姜太公建國以前就已經存在了,齊國之所以稱齊是沿襲了舊稱。早在殷商之時,臨淄這一帶就稱「齊」,齊國的國名「齊」源自於齊地之「齊」。

齊國(前1046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從西敗此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乙個諸侯國,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分為姜齊和田齊兩個時代,疆域位於現今山東省大部,河北省南部。始封君為周武王國師、軍師太公望,被左丘明的《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國語·鄭語》和司馬遷的《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共同評價為春秋四大國之一。

西元前1046年,姜子牙輔佐周武王滅商後,被封國建邦。自太公望封國建邦以來,煮鹽墾田,富甲一方、兵甲數萬,傳至齊桓公時,已經是疆域瀕臨大海的東方大國,齊桓公通過「尊王攘夷」,成為春秋五霸之首,齊國被當時的人稱為海王之國。姜齊傳至齊康公時,大夫田和放逐齊康公於臨海的海島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

田和自立為國君,是為田齊太公。

西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為諸侯,姜齊為田齊取代,田和正式稱侯,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成為戰國七雄之一。西元前334年,齊侯田因齊稱王。齊湣王時期,齊國對外擴張,歲禪南吞宋國,西卻強秦,是齊國疆域最遼闊的時期。

前221年,齊乎枯塵王建向秦王政投降,齊國覆滅,秦建立了統一的封建王朝。

齊國國都是臨淄,齊胡公時曾遷都至薄姑,田氏代齊之後,仍以臨淄為都城。

齊國為什麼稱之為齊?

3樓:7克6億

齊國(前1044年—前221年),周代諸侯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乙個諸侯國,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分為姜姓呂氏齊國和田齊兩個時代。疆域為位於今天山東。始封君為周武王國師、軍師太公望。

被左丘明的《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國語·鄭語》和司馬遷的《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共同評價為春秋四強國之一。[1][2]

西元前1000年前,姜子牙輔佐周武王滅商後,被封國建邦。自太公望封國建邦以來,煮鹽墾田,富甲一方、兵甲數萬,傳至齊桓公時,已經是疆域瀕臨大海的大國,齊桓公也依靠海上的資源,迅速成為春秋五霸之首,齊國被當時的人稱為海王之國。[3]姜齊傳至齊康公時,大夫田和放逐齊康公於臨海的海島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

田和自立為國君,是為田齊太公。

西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為諸侯,姜姓呂氏齊國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稱侯,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成為戰國七雄之一。西元前334年,齊侯田因齊稱王(齊湣王曾一度稱東帝)。齊湣王時期,齊國屢屢對外擴張,侵吞宋國,招至五國伐齊,國勢大減。

前221年,齊王建向秦王嬴政投降,秦國統一六國,齊國覆滅。[4]

齊國國都是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胡公時曾遷都至薄姑(臨淄西北五十里),田氏代齊之後,仍以臨淄為都城。[5][6][7]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4樓:網友

齊國國號由來:

春秋初年,陳國發生內亂,公子完逃往齊國。齊桓公任命他為工正(官名,掌管百工和官營手工業),這是陳氏在齊國立足的開始。陳氏即田氏,古代「陳」「田」同音通用。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田氏得到齊國國君的寵信,與公室關係非常密切。春秋中葉以後,由於齊國奴隸和平民反對奴隸主、反對公室的鬥爭廣泛開展,舊制度的崩潰和公室的滅亡已成必然的趨勢。田氏適應形勢的發展,走向背離公室的道路,形成了以田氏為首的新興地主集團,同以國君為首的奴隸主貴族集團了長期的鬥爭。

田氏家族用減輕剝削的辦法,如把糧食借給民眾,用大斗借出,小鬥收進,以此爭取民眾,收攬人心,壯大了自己的力量。經過三次大規模的武裝鬥爭,齊國十餘家大貴族——國氏、高氏、奕氏、鮑氏、弦氏、晏氏等,陸續為田氏並滅。到西元前476年,「齊國之政皆歸田常」,田氏完全控制了齊國的政權。

西元前391年,田和把齊國最後乙個國君遷到海上,給他一城之地,田和佔有齊國。西元前387年,田和向魏侯及楚、衛使者「求為諸侯」,魏武侯代他向周安王和諸侯提出這一要求,周安王答應了。西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承認田氏為齊侯,沿用齊國號,變姜氏的齊國為田氏的齊國。

這即所謂「田氏代齊」。

5樓:是你蘇然呀

提問其地是中國早期文明的重心之地,最具代表性的古代文化是什麼?最讓你清奇的古代文明時期的器物是什麼?它有何獨特之處。

近期,「海岱朝宗——山東古代文物菁華」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海岱朝宗」展覽以時代發展和齊地考古學文化的演進為主線。展覽中本單元介紹自新石器時代至商、西周時期的齊地考古學文化面貌,個別文物的時代可晚至春秋早期,重點展示齊地早期考古學文化的發展演變以及不同文明之間持續存在的交流、互動。

自遠古時代以來,中原文明與齊地的海岱文明之間一直存在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和聯絡。先秦時期的齊文化融合了我國早期東夷、姜炎、商、周等多個時期、多種族群的文化元素。齊文化融合了濱海文化和內陸文化的特點。

齊文化兼具農耕文化、畜牧文化、漁牧文化、工商文化之所長。

總而言之,西周時期的齊國立足於殷商故地,在周文化的主導之下,以東夷文化為基礎,進而融匯各種文化元素,終於孕育出自成體系、特色鮮明的齊文化。

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出土的陶禮器、高青陳莊以及齊國故城等遺址出土的青銅禮器、「齊侯」青銅甗等均為本單元重點展示的文物精品。

6樓:痕水月

因為這個國家的首任國王名字姓齊,所以就要齊國。

齊國為什麼沒有統一中國,齊國為什麼不能統一全國

ok敖俊 地處山東北部的背靠大海的齊國作為一個長期強盛的國家,最後非但沒有統一中國,卻亡於人手,這是什麼緣故呢?我以為至少有下面幾個原因。一,缺乏戰略眼光,沒有連續的國策,政策搖擺不定。無論是春秋時期的姜氏齊國還是戰國時期的陳氏齊國都缺乏戰略眼光,政策沒有連續性。比如小白用管仲,就不重視禮儀法制,到...

「戰國四公子」中齊國的孟嘗君名為什麼

9點說史 田文。戰國時期齊國貴族,齊威王田因齊之孫,靖郭君田嬰之子,齊宣王田闢疆之侄。因封襲其父爵於薛 今山東省滕州市官橋鎮 又稱薛公,號孟嘗君。孟嘗君依仗父親留下的豐厚資產,在封地薛邑廣招各國人才,門下有食客數千。秦昭王求賢若渴,聽說孟嘗君的名氣,便想將他招攬到秦國來,封為丞相,不久逃歸。後為齊湣...

連下齊國七十城的樂毅為什麼沒有成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戰國四大名將 的稱呼,主要來自於 千字文 中 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 其中的 起翦頗牧 說的是白起 王翦 廉頗 李牧。沒有樂毅。實際上,樂毅的功勞絲毫不亞於上面的四位。為什麼這麼說呢?其一,樂毅以弱伐強。無論是白起 王翦,還是廉頗 李牧,他們所處的時代,都是他們國家非常強盛的時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