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夷陵之戰帶兵出戰的是孔明,劉備坐鎮,蜀漢還會敗的那麼慘嗎?

時間 2025-03-24 11:00:23

1樓:傳送到傳送

當時的蜀漢,其實本錢也就是隨著劉備征戰幾年的一批老兵,論根基是非常不穩定的,荊州已失,益州剛得,夷陵之戰是當時蜀漢幾乎所有的野戰主力了,這麼大的注,劉備是不可能交給別人去操作的。諸葛亮作為親吳派,本身政治立場就比較尷尬。雖然位高權重更在法正關羽等人之上,但他的親吳主張就使得他在這個問題上不如法正更有發言力度。

畢竟法正沒有在東吳的兄弟,也沒有和孫權的直接往來。

但是應該不會敗得更慘,只是假設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不可能贏。因為夷陵的時期諸葛亮可以說根本就不熟悉作為統帥的軍務工作,在夷陵之前諸葛亮唯一的帶兵經驗就是率軍入川,而且這支部隊在名義上是以張飛為統帥以期震懾蜀將。

進入四川后,諸葛亮一直在處理政務,當然也參與過一些非戰鬥性的軍事工作。總的來說,這個階段整個蜀軍的工作一直都是劉備在貫徹,從制度而言這些將軍也只有劉備才有權力調動,除非劉備把這個權力移交給諸葛亮。

如果非要讓諸葛亮去打夷陵,效果就是讓乙個指揮經驗欠缺,且從來沒有指揮過整個蜀軍的諸葛亮強行帶兵上陣,結果嘛,有趙括為前車之鑑。為什麼我說應該不會敗的更慘呢?因為考慮諸葛亮本人的性格,諸葛亮處事一般會考慮得比較周全,用運籌學的話說,諸葛亮考慮的都是min-max問題。

此時諸葛亮清楚自己帶兵有幾斤幾兩,而且這個責任太重大,以諸葛亮的行事風格,應該會以避免風險為主,所以在排兵佈陣的時候大概會像後來司馬懿對陣諸葛亮一般,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但是還真是沒啥用啊,此時諸葛亮的水準根本不是有了n次重大戰爭經驗的陸遜的對手,想要搞定東吳軍隊基本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後來諸葛亮南征北伐打得還不錯,因為劉備死前把蜀漢的軍政大權已經移交給諸葛亮了,諸葛亮有機會完全貫徹自己的軍事思路去打造部隊,那個時候的蜀軍完全團結在諸葛亮周圍,如臂指使了。夷陵戰爭時候,蜀軍是團結在劉備身邊的,當然劉備自己去打比較好。

為什麼總覺得帶兵打仗就和**裡或者遊戲裡一樣,每個人自帶乙個屬性數值,兩邊誰能打贏比的是統帥的統率屬性高低呢?帶兵打仗這麼複雜的問題,裡邊涉及到一大堆東西,包括治軍水準、兵種特性、統帥性格能力經驗、統帥與軍隊指揮層的權力關係、甚至運氣等等,**是說換就換的?比如諸葛亮帶領的蜀軍為什麼戰鬥力強,那是諸葛亮訓練了好幾年的成果,臨到打仗你把世界上任何乙個名將換過來都不如諸葛亮自己好使。

2樓:羊羊羊楊雲飛

夷陵之戰中,劉備之所以輸得那麼慘,是因為劉備太心急了,所以才會頻繁掉入陷阱,而諸葛亮是乙個非常謹慎的人,如果是他帶兵出戰,雖然也不太可能獲勝,但是絕不會慘敗。

3樓:不著急上課

會的。因為在當時的政權之下。無論是誰也拯救不了那樣的狀況。所以就算派出孔明,蜀漢也還是會敗得很慘。

4樓:渣掉渣掉

不會,我覺得會輸得體面一點吧,因為他們兩個人也扭轉不了局面。

夷陵之戰那麼重要,劉備出征時為什麼不帶軍師諸葛亮同行?

5樓:小九講詩詞

因為諸葛亮是劉備最信任的人,劉備遠處打仗需要諸葛亮坐鎮後方才能夠穩住朝局。

6樓:買買汪汪

因為劉備一直生活在諸葛亮的光環之下,這個時候呢,諸葛亮又反對他去攻打東吳,所以呢,此時夷陵之戰他堅決不帶諸葛亮,難道我自己帶兵不行嗎?他就要證明這個事。

7樓:網友

劉備雖然沒有帶諸葛亮,但是還是帶了其他的軍事其中還有龐統的弟弟。並且諸葛亮是劉備的心腹之一,諸葛亮的工作並不僅僅只有出謀劃策那麼簡單,他還需要擴充軍備管理任務等,並且劉備也常年征戰沙場,帶兵打仗是最為平常的一件事,所以他布不認為會輸。

關羽死後,劉備義無反顧發動夷陵之戰,真的是為了給關羽報仇

我國四大名著之一 三國演義 講述了當時天下三分割據,英雄豪傑層出不窮,計謀戰爭烽火連天的故事。這一部文學作品,讓人看了真的是歎為觀止。裡面最讓人佩服的還是兩個字 情義。三國 中就有這麼一位人物。被稱為 義絕 他就是蜀國五虎將之一的關羽關雲長。紅臉關公,手持青龍偃月刀,馳騁沙場。關羽早年跟劉備和張飛桃...

夷陵之戰中的決戰地,陸遜為何會選在「夷陵」?

大家知道,從秭歸到夷陵這一段,走水路要越過狹窄湍急的西陵峽,走陸路那滿是高山險隘,這段路有多難走,從宜昌去過秭歸的人應該很清楚。在當時的背景下,秭歸作為東吳西線的前哨,按理說,陸遜應該在這個地方防守劉備。但問題是,秭歸距離江陵太遠,路益州太近,而且全是山地,無論陸路 水路,東吳想派兵到這裡,都是非常...

夷陵之戰的規模也僅僅十萬人,為啥能夠成為三大戰役之一?

雖然說人數只有區區十萬,但是仔細分析的話你就會發現內在問題。首先,夷陵之戰的規模其實非常大了。對比官渡之戰,曹操方面兵力才一萬多人 三國志 武帝紀 時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當然這個可能有誇耀曹操武功的嫌疑,不過由此可見曹操兵力確實不多。對比赤壁之戰,赤壁東吳方面三萬人 三國志 周瑜傳 已選三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