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兵法》為何自漢朝後突然消失了?

時間 2025-04-01 08:20:24

1樓:惠華小知識

因為當時統治者為了保護自己的政權,便把這本兵法給銷燬了,所以不存在任何遺蹟。

2樓:大輝談情感

主要是因為和孫子兵法整合在一起了吧,孫臏的兵法造詣不如他的先人孫武,所以為了方便,就把他們的兵法思想整合在一塊。

3樓:注意防滑

我覺得是因為被當時的統治者收藏起來了,他不想讓別人看到這部兵書的存在,以免影響他的安穩。

4樓:網友

真正的【孫賓兵法】為八十九篇圖四卷,至今仍保留完整,只是我們目前不好公佈!

5樓:兵法大師

我們現在看到的孫臏兵法其實是孫武兵法82篇的主要內容,真正屬於孫臏兵法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孫臏兵法主要是戰術方面的問題,時效性比較強,過去了那個時代,就沒有多大價值了。不如孫子兵法的戰略理論,舍事言理,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理論指導性強,理通百代,穿越古今。

歷久彌新。因為哲學方面的東西是不會過時的。而孫子兵法就是哲學方面的論述,不會過時。

漢朝之後,《孫臏兵法》為何突然消失了?

6樓:瀟柏晗

因為漢朝獨尊儒術,其他學派的學說和典籍不被重視,後來逐漸沒落了。

7樓:帳號已登出

因為改名字了啊,後來直接叫孫子兵法了啊,別跟我說你不知道啊,孫臏被稱孫臏子,然後書也改名了。

《孫臏兵法》具有什麼歷史意義?

8樓:中地數媒

馬陵之戰抄後,齊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激化,始終支援孫臏的田忌,在內部鬥爭中失敗,被迫逃去楚國,孫臏從此也不知所終,僅有所著《孫臏兵法》傳世。

孫臏兵法》是繼《孫子兵法》之後,我國古代的一部重要軍事理論著作。它是孫臏及其後學所著。《漢書•藝文志》稱之為《齊孫子》。

據說原書共八十九篇,附圖四卷。大約在東漢以後散失。直到1972年,才在山東臨沂銀雀山西漢墓葬中重新出土。

一部竹書可惜僅存三十篇,而且殘缺不全。

孫臏兵法》不僅繼承了《孫子兵法》光輝的軍事思想,而且結合戰國時期的戰爭特點,有所發展,有所創新,是先秦時期戰爭實踐的總結,是我國古代軍事理論的珍貴遺產。通過《孫臏兵法》,可以看出孫臏的軍事思想。

《孫臏兵法》的影響?

9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孫臏兵法》集古代兵法之大成,總結先人經驗,其中將「陣」系統完整地分為十種陣形,即方陣?圓陣?疏陣?

數陣?錐形陣?雁形陣?

鉤形陣?玄襄陣?水陣?

火陣?另外還有用以射擊的雲陣,圍敵的贏渭陣,奇襲的闔燧陣等,種類不下20種?並從巨集觀上論述用兵的基本規律,著重於對將領的要求和使用陣法的基本原則?

孫臏兵法的歷史背景

10樓:賞葉4xx32嘒

12年後,魏國在國力恢復之後,再次發動戰爭,將矛頭指向了自己的另一鄰國——南韓。南韓難以抵擋強大的魏軍,遂派使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孫臏「深結韓之親而晚承魏之弊」的建議,在魏韓兩國幾經激戰、韓危魏疲之際,再次以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韓。

孫臏依然採用圍魏救趙的計策,率兵長驅魏境,芹老羨兵鋒直逼大梁。魏國鑑於桂陵之戰的教訓,遂撤南韓之圍,調10萬大軍,以太子申為上將軍、龐涓為副,準備與齊軍進行一場戰略性決戰。孫臏為調動敵人,創造戰機,果斷引兵東撤。

一路上,含磨他用減灶計造成齊軍大量逃亡的假象,以誘敵深入。龐涓果然上當,便丟下步兵,率輕騎精銳,兼程窮追。至馬陵時,遭到齊軍主力伏擊,龐涓智窮力竭,憤嫌拍愧自殺。

齊軍遂全殲魏軍,俘太子申,取得了馬陵之戰的重大勝利。

馬陵之戰後,田忌遭宰相鄒忌的陷害,被迫流亡楚國。孫臏辭官歸隱,潛心軍事理論研究,終於寫成了流傳千古的軍事名著——《孫臏兵法》。

孫臏兵法什麼的有什麼用?《孫臏兵法》有什麼內容?

孫臏兵法 花費一定數量的絲路幣提升英雄群攻影響的上限,每次提升5 上限提升的越高,每次花費的 越高。龐涓心法 花費一定數量的絲路幣提升英雄群防影響的上限,每次提升5 上限提升的越高,每次花費的 越高。謝謝 祝您遊戲愉快。不懂請追問。您確定要花費20絲路幣,使此英雄的群體攻擊上限提高到105 嗎?我點...

孫子兵法是孫臏著的嗎

不是,是春秋時期的孫武著的,孫臏是他的傳人!而孫臏所著的是 孫臏兵法 孫子兵法 是我國最古老 最傑出的一部兵書,歷來備受推崇,研習者輩出。孫子兵法 全書共十三篇。始計篇 第 一 講的是妙算,即出兵前在廟堂上比較敵我的各種條件,估算戰事勝負的可能性,並制訂作戰計劃。作戰篇 第 二 講的是妙算後的戰爭動...

關於《新編諸子整合》中的《孫臏兵法》

english chinese big5 卷 上計 篇 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孫 子 曰 兵 者,國 之 大 事,死 生 之 地 存 亡 之 道 不 可 不 察 也。注 釋 1.兵 在 此 篇 中,指 軍 事,戰 爭。2.死 生 之 地 戰 爭 場 所,得 其 利 者 生,失 其 利 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