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古氣候學是研究地質時期氣候形成的原因、過程、分佈及其變化規律的學科。即根據物質成分、沉積岩結構特點和生物,按一定的理論和方法推斷各地質時代的氣候。古氣候學的研究與地質學、古生物學、地球化學、同位素化學、大氣物理學和天文學等密切相關。
古氣候學主要研究什麼?
2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古氣候學是研究地質時期氣候形成的原因、過程、分佈及其變化規律的學科。即根據物質成分、沉積岩結構特點和生物,按一定的理論和方法推斷各地質時代的氣候。古氣候學的研究與地質學、古生物學、地球化學、同位素化學、大氣物理學和天文學等密切相關。
古氣候學是什麼?
3樓:漫閱科技
古氣候學是研究地質時期氣候形成的原因、過程、分佈及其變化規律的學科。即根據物質成分、沉積岩結構特點和生物,按一定的理論和方法推斷各地質時代的氣候。古氣候學的研究與地質學、古生物學、地球化學、同位素化學、大氣物理學和天文學等密切相關。
古氣候的古氣候學發展簡史
4樓:遠
古氣候學是研究地質時期氣候形成的原因、過程、分佈及其變化規律的學科。即根據物質成分、沉積岩結構特點和生物,按一定的理論和方法推斷各地質時代的氣候。古氣候學的研究與地質學、古生物學、地球化學、同位素化學、大氣物理學和天文學等密切相關。
19世紀早期,古氣候的研究材料主要**於歐洲和北美。由於當時北美前寒武紀晚期冰川沉積尚未發現,所以認為整個地質時期的氣候都是溫暖的,直到第三紀氣候才開始變冷,到第四紀更新世出現冰川。把高緯度地區指示溫暖氣候的沉積與化石,認為是熱帶或**帶氣候曾達到極地附近的證據。
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期,在南大陸發現晚古生代冰磧物以後,地質學家不再把冰川看作是更新世特有的古氣候現象。於是對高緯度地區曾存在溫暖氣候的事實產生了另一種解釋,即地質時期古地理面貌與當今不同,各大陸及相對的極地曾發生過大規模的位移。這就是魏格納大陸漂移說的基礎之一。
與此同時,先後有不少論述古氣候的論著,從而奠定了古氣候學的基礎。
20世紀50年代以後,利用現代大氣物理學研究成果,古氣候學在研究方法、測試技術、古氣候成因研究以及應用上都有較大的發展。還把地球的熱平衡、輻射分佈、大氣環流、洋流、氣候帶等理論應用到古氣候的研究中去。此外,還對影響古氣候的地內和地外原因進行深入**。
另一重要的進展是根據氧同位素對古氣溫的測定。60年代以後,古代海洋和大陸溫度定量恢復方法的發展,對第四紀大冰期陸、海、冰古地理的恢復,大氣海洋一般環流模式及冰期氣候的模擬,及地球軌道變化對氣候的影響的研究等,使古氣候學取得了很大發展。[1]
5樓:tootoo耳朵
19世紀早期,古氣候的研究材料主要**於歐洲和北美。由於當時北美前寒武紀晚期冰川沉積尚未發現,所以認為整個地質時期的氣候都是溫暖的,直到第三紀氣候才開始變冷,到第四紀更新世出現冰川。把高緯度地區指示溫暖氣候的沉積與化石,認為是熱帶或**帶氣候曾達到極地附近的證據。
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期,在南大陸發現晚古生代冰磧物以後,地質學家不再把冰川看作是更新世特有的古氣候現象。於是對高緯度地區曾存在溫暖氣候的事實產生了另一種解釋,即地質時期古地理面貌與當今不同,各大陸及相對的極地曾發生過大規模的位移。這就是魏格納大陸漂移說的基礎之一。
與此同時,先後有不少論述古氣候的論著,從而奠定了古氣候學的基礎。
20世紀50年代以後,利用現代大氣物理學研究成果,古氣候學在研究方法、測試技術、古氣候成因研究以及應用上都有較大的發展。還把地球的熱平衡、輻射分佈、大氣環流、洋流、氣候帶等理論應用到古氣候的研究中去。此外,還對影響古氣候的地內和地外原因進行深入**。
另一重要的進展是根據氧同位素對古氣溫的測定。60年代以後,古代海洋和大陸溫度定量恢復方法的發展,對第四紀大冰期陸、海、冰古地理的恢復,大氣海洋一般環流模式及冰期氣候的模擬,及地球軌道變化對氣候的影響的研究等,使古氣候學取得了很大發展。
氧同位素與古氣候學
6樓:中地數媒
也許穩定同位素地質溫度計的最成功與最有意義的應用是古氣候學。至少自 2023年以來,地質學家一直考慮地球的氣候在過去是怎麼變化的問題。直到 2023年,urey計算了碳酸鈣與水之間氧同位素分餾的溫度依賴性,並提出碳酸鹽的同位素組成可用作地質溫度計,方解石與水之間分餾的溫度依賴方程為
地球化學
如, 從30‰~31‰,意味著溫度從大約8℃變化到12℃。urey提出地球的氣候歷史可通過分析古海洋碳酸鹽的氧同位素來恢復。儘管後來的研究已證明此問題比 urey 預計的要複雜得多,但也證明這是極富成果的研究領域 (陳嶽龍等,2005)。
7樓:**機器學習知識點
化學元素之古氣候學的指南:氧
碳同位素地層學與古氣候學
8樓:中地數媒
碳同位素地層學是當前地層學研究中最活躍、進展最迅速、最引人注目的一個方向,主要是研究碳同位素在地質歷史中的變化特徵,尤其是地層分界上組成的變化,從而進行地層劃分與對比,反過來可確定地層時代。其研究物件主要是海相碳酸鹽及有孔蟲與腕足類的化石殼體。樹木年輪及海洋碳酸鹽殼體化石碳同位素分析,可用來獲取新生代高解析度的氣候記錄,在重建歷史上的氣候和環境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們對於未來的氣候變化、生態變化、水圈變化及某些災害性變化的**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運用價值。
碳同位素地層學的主要要求是 (陳錦石,1997):
1)嚴格地選擇適宜的地層剖面,這些剖面必須是連續的、無沉積間斷;
2)剖面必須已有充分的古生物地層學研究基礎,最好同時有磁性地層學、岩石地層學、同位素地質年代學資料,界線劃分充分可靠;
3)剖面必須主要由海相碳酸鹽組成,最好是海相灰巖;
4)剖面未受到過構造、岩漿與變質作用的影響或改造;
5)剖面中不含海相蒸發巖 (石膏、鹽巖);
6)在分界線附近要縮小取樣間距至4~10cm一個樣。
樹木年輪穩定同位素分析,可用來獲取高解析度的氣候代用記錄,在重建歷史上的氣候和環境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開展樹輪穩定同位素季節性變化的研究,不僅可以獲取樹輪穩定同位素年際變化的資訊和樹木生長季節內的氣候狀況,而且,還可以獲取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及環境變化的資訊。
樹木的化學組成為纖維素佔 50%、木質素佔 30%、半纖維素佔 15%,樹脂和樹蠟約佔5%。研究表明,纖維素能穩定保留樹木生長期間的同位素成分,其後不發生同位素變化。樹脂和樹蠟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干擾同位素的測定。
在提取分析用的纖維素時,應格外注意避免溶劑對試樣中同位素造成分餾的影響。
普遍認為樹輪中δ13 c 值的變化主要受溫度、溼度及雲量的影響。樹木在溫度較高、降水較少與溼度較低的氣候條件下年輪生長量偏小,這與樹木年輪學所揭示的中緯度地區氣候與年輪的關係一致。圖7-25 顯示了在渭河古河道中發現的木樁,其全木與纖維素的δ13 c、樹輪寬度與年代的關係,該圖說明δ13 c的降低對應著較寬的樹輪,它們之間存在反相關關係。
圖7-25 樹輪碳同位素、樹輪寬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
(據楊忠芳等,1999,有修改)
在古海洋與古環境研究中,碳同位素起著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有孔蟲的碳同位素組成可反映全球植被、水體性質、大氣組成的變化。冰期,北半球被冰雪覆蓋、熱帶地區乾旱,因此森林面積銳減,大量的 co2 轉移到空氣中,通過水-大氣的交換而直接影響海水的碳同位素組成。
大西洋、太平洋、南大洋 7 個鑽孔底棲有孔蟲碳同位素組成的系統研究表明,末次冰期的δ13 c比全新世的平均低0.7‰。
不同的大洋水體其碳同位素組成上存在差別,如同是大西洋的深層水,**於挪威海的δ13 c值高,而來自南大洋深層水的δ13 c較低。因此,可利用底棲有孔蟲的δ13 c來估計水體性質。不同時期浮游有孔蟲與底棲有孔蟲δ13 c值之間的差值間接地指示大氣 co2 含量的變化。
最近在學習關於古氣候的問題,想請問「有哪些指示標誌能指示古氣候環境」? 希望能解答詳盡點~~謝謝啦 !
9樓:匿名使用者
古氣候的標誌——
冰磧岩、冰川紋泥為寒冷氣候產物;煤系地層是溫暖潮溼氣候的標誌;珊瑚礁可推斷為溫暖氣候;有石膏、岩鹽,可推斷為乾燥氣候……
10樓:匿名使用者
1.特殊沉積物;bai2.tex86;3.大洋紅層等du等推薦你閱讀王成善zhi教授dao
的文章或版者內部報告,王成善教授是連續兩個973的首席權科學家,兩個973都是有關古氣候的課題,分別是白堊紀古氣候和晚中生代古氣候的研究,你可以閱讀
11樓:揚亦言
古氣候這個與抄
相應的沉積環bai境有關,一般來說按照沉du
積學的方法來尋zhi找古氣候標誌都dao是找對應的沉積相標誌。如海相沉積的不同相區的亞相標誌物都能作為古氣候環境的寫照。沉積相劃分都是通過今天人們看到的不同的沉積地貌,推斷以前的環境,氣溫氣候依據都不是太充分。
只能說在某個大環境中,某些微古生物或者區域性海平面沉積變換特徵能大致推斷。
12樓:藍天碧水浩
具體的內容在朱筱敏的《沉積岩石學》的附錄裡面!
古氣候學的生物標誌
描寫古時候環境的書
13樓:上將潘鳳
什麼環境?地理環境?氣候環境?這方面看古地質學、古氣候學方面的書。生活環境?人文環境?看古典**、電視去
14樓:匿名使用者
古詩或者。。。。史記
15樓:marine胡
你可以徐霞客的書,或者是酈道元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