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米迦勒之舞
雲岡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造像最高為17米,最小為2釐米,佛龕約計1100多個,大小造像59000餘尊。
雲岡石窟距今已有2023年的歷史,是佛教藝術東傳中國後,第一次由一個民族用一個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風範的佛教藝術寶庫,是公元5世紀中西文化融合的歷史豐碑。
雲岡石窟帶來的影響
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雲岡中期石窟出現的中國宮殿建築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後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用。
雲岡晚期石窟的窟室佈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築、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
以上內容參考 雲岡石窟官網-雲岡石窟概況
雲岡石窟的藝術特色是什麼?
2樓:卡門kamen之歌
造像氣勢巨集偉,內容豐富多彩。
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雲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巨集偉,內容豐富多彩,堪稱公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
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礴,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情調。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於世,顯示出複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晚期窟室規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3樓:吳田田
【雲岡石窟】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處的雲岡石窟建於北魏時期。它以壯觀的石刻聞名。“雕飾奇偉,冠於一世”是古人對雲岡石窟的讚美。
雲岡石窟現存洞窟53個,東西綿延一公里,洞內大小佛像5.1萬多身,是中國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
雲岡石窟最大的雕像高17米,這尊佛像的腳上可容12人站立。大佛的周圍有小佛圍繞,甚為壯觀。雲岡石窟的石刻之所以有名,在於它的精湛的雕刻技藝和豐富多彩的內容。
這裡五萬多尊塑像,大至十幾米,小至幾釐米,形態、神采都很動人。有些石佛,透過他們薄薄的羅紗可見其優美身段;有些飛天、樂伎明顯地流露出波斯的色彩。
4樓:朱鋒賀
雲岡石窟雕刻在我國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氣魄雄偉、內容豐富多彩見稱。最小的佛像 2公分。最大的高達17米,多為神態各異的宗教人物形象。
石窟有形制多樣的仿木構建築物,有主題突出的佛傳浮雕,有精雕細刻的裝飾紋樣,還有栩栩如生的樂舞雕刻,生動活潑,琳琅滿目。其雕刻藝術繼承並發展了秦漢雕刻藝術傳統,吸收和融合了佛教藝術的精華,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對後來隋唐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我國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國與亞洲國家友好往來、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雲岡第五、六窟在雲岡石窟群中部,為孝文帝遷洛前約465——494年開鑿的一組雙窟。廟前有清順治帝八年(1651)建造的五間四層木樓閣,硃紅柱欄,琉璃瓦頂,頗為壯觀。第五窟開作橢圓形草廬形式,分前後室。
後室北壁本尊為釋迦牟尼坐像,高17米,為雲岡最大的佛像,外部經唐代泥塑重灌。窟內滿雕佛龕造像。窟西側刻有兩佛對坐在菩提樹下,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
第 6窟平面近方形,**是一個連線窟頂的二層方形塔往,高約14米,塔柱上雕有四方佛,上面四角各有一座九層出簷小塔,馱於象背上。窟四壁滿雕佛、菩薩、羅漢、飛天等造像。窟頂有三十三諸天及各種騎乘,令人目不暇接。
環繞塔柱四面和東南西三壁的中下部,刻有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內容連貫,構圖精巧。此窟規模巨集偉,雕飾富麗,內容豐富,技法精煉,是雲岡石窟中有代表性的一窟,也是中期造像藝術彙集的大檢閱。
雲岡第七、八窟位於雲岡石窟的中部,為一組雙窟,是雲岡石窟第二期開鑿較早的石窟。七窟前現存的木構建築,是清順治帝八年(1651)修建。
七、八窟平面均為長方形,窟內佈局上下分層,左右分段。七窟後室北壁上層天幕龕的**,雕一交腳彌勒菩薩像,坐於獅子座上,左右備一倚坐佛像,邊為二脅侍菩薩。內容仍為三世佛,且出現了造像組合。
下龕為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像。壁與窟頂相接處雕一排伎樂人像,各執樂器演奏。東西兩壁對稱開鑿,壁與頂部相接處雕一排千佛。
下分四層雕有八個不同的佛龕。南壁鑿有一門一窗,左右兩側各雕四個佛龕。門窗間有六個供養人和伎樂天人像。
明窗內雕菩薩和禪定比丘。內拱內雕力上、**天王和飛天。頂部分格雕平棋,中為團蓮,周雕飛天,把整個窟頂裝飾得花團錦簇。
第七、八窟與前期窟群比,在形制、內容、造像構成、題材等方面出現了諸多變化,從中折射出北魏社會變革的洪流。
曇曜五窟現編號第16——20窟,是由曇曜和尚主持開鑿的第一期窟洞,也是雲岡石窟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據《魏書·釋老志》載:“和平初,……曇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
”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為楷模,雕刻五尊大像。這五窟規模巨集大,氣魄雄偉。形制上共同特點是外壁滿雕千佛,大體上都摹擬橢圓形的草廬形式,無後室。
造像主要是三世佛(過去、未來、現在),主佛形體高大,佔窟內主要位置。
第16窟本尊釋迦立像高13.5米,而相清秀,英俊瀟灑。第17窟正中為菩薩裝的交腳彌勒坐像,高15.6米,窟小像大,咄咄逼人。
第18窟本尊為身披千佛袈裟的釋迦立像,高15.5米,氣勢磅礴;東壁上層的眾**造像造型奇特,技法嫻熟。第19窟本尊為釋迦坐像,高16.8米,為雲岡第二大造像。
第20窟為露天造像,正中為釋迦坐像,高13.75米,為雲岡石窟的代表作,面都半圓,深目高鼻,眼大脣薄。大耳垂肩,兩肩齊挺,造型雄偉,氣勢渾厚。
雲岡五華洞位於雲岡石窟中部的第 9——13窟。這五窟因請代施泥彩繪而得名。第 9、10窟為一組前後室結構的雙窟,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太和十三年竣工,遼代曾在此興建崇福寺。
兩窟平面近方形。前定南壁鑿成八角列柱,東西壁上部雕出三間訪木構建築的佛龕,餘壁滿雕佛像、飛天。後室窟門上雕有明窗,北壁主佛是釋迦佛。
第10窟主像是彌勒。後室門拱內外兩面有精雕圖案花紋,結構嚴謹,富於變化。第11——13窟是一組,具有前後窟的第12窟為中心窟。
11窟中立方塔柱,塔柱四面上下開龕造像,除南面上龕為彌勒外,均為釋迦立像。東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 483)造像題記,是研究雲岡開鑿史的重要資料。窟東北有太和二十年( 496)銘龕和七佛立像。
第12窟前正室和東西壁上部均雕出三間仿木構建築屋形佛龕,前列兩柱,洞開三門,窟頂雕有伎樂天,手持排簫、琵琶、橫笛、束腰鼓等樂器,是研究**史的重要資料。第13窟本尊是交腳彌勒菩薩,高約13米,右臂下雕一力士託扛,既產生了力學作用,又兼具裝飾效果。南壁上層的七佛立像和東壁下層的供養天人,皆為窟中精品。
東壁佛龕形制各異。五華洞雕飾綺麗,豐富多彩,是研究北魏歷史、藝術、**、舞蹈、書法和建築的珍貴資料,為雲岡石窟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雲岡東部窟群,指雲岡石窟東端1——4,均為塔洞。第1、2窟為同期開的一組,鑿於孝文帝遷洛前,窟內**雕造方形塔柱,四面開龕造像。第一窟主像是彌勒,塔南面下層雕釋迦多寶像,上層雕釋迦像。
浮雕五層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築的形象資料。第二窟是釋迦像,塔南面下層雕釋迦多寶像,上層雕三世佛。兩窟南壁窟門兩側都雕有維摩、文殊。
第三窟為雲岡石窟中規模最大的洞窟,前立壁高約25米,傳為曇曜譯經樓。窟分前後兩室。前室上部左右各雕一塔,中雕方形窟室,主像為彌勒,壁面滿雕千佛。
後室南面兩側雕刻有面貌圓潤、肌肉豐滿、農紋流暢的一佛三菩薩。坐像高約10米,二菩薩立像高6.2米。
從風格和雕刻手法上看,很可能是初唐時的作品。第四窟風化水蝕嚴重,南壁窟門上方有北魏正光年間銘記,是雲岡石窟現存最晚的銘記。
雲岡西部窟群包括雲岡石窟西部第21至45窟,以及一些未編號的小窟小龕。大多屬於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以後的作品。其特點是不成組的窟多,中小窟多,作為補刻的小龕多。
造像多為瘦骨清相,衣紋下部褶紋重疊,神態文雅秀麗,藻井中飛天飄逸灑脫,具有濃厚的漢化風格,與“龍門期”雕刻十分接近。其中第38窟北壁“幢倒樂神”浮雕,是研究北魏雜伎的形象資料。
第39窟中心五層塔柱,塔身每面作五間,六柱,柱頭上斗拱承托出簷,天平座,每層間闊高度皆小於下層,穩重雋秀,是研究早期造塔的重要資料。第40窟整體佈局巧妙地運用裝飾藝術,使洞窟格式、構圖既有規律,又有變化,提高了石窟藝術的格調。
5樓:匿名使用者
雲岡石窟第十二窟是什麼樣的?
6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第十二窟抄是雲岡石窟襲中藝術氛圍最濃的,人稱“bai**窟”。的du確,在這個洞窟zhi完全可以dao感受到一種“莊生天籟”般的美妙境界。
第十二窟最耀眼的當是前室北壁,那簡直是人間石窟中最華麗的牆壁。那佛陀含笑、蓮花盛開、飛天起舞、伎樂彈奏、浮雕造像色彩繽紛、琳琅滿目。
飛天與菩薩分層而列,伎樂與佛龕並列而排,直至窟頂的伎樂與飛天,它們組成了一個巨集大的樂舞殿堂,其華美絢麗讓人歎為觀止。
這裡是**的殿堂,這裡是舞蹈的天地。佛陀在這壁低眉合掌含笑聆聽,眾僧在那廂痴迷凝目沉浸其中,樂手在一邊懷抱琵琶忘情彈奏,飛天在四方揚袖翻飛,真可謂一座洞窟開啟,現出一個華美絢麗、神佛共舞的洞天。
洞窟萬方正正,窟頂平平展展,已與前期的馬蹄形平面和穹隆頂的簡樸風格大不相同,它開始向宮廷殿堂式過渡。這也是工程進展的一個顯著變化。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詩詞,有關雲岡石窟的詩詞
國際榮耀髮型總監 七律 大同雲岡石窟 佛像東輸肇武周,皈依曇曜善籌謀。釋迦彌勒昭雲水,舞伎飛天奏管篌。歲月滄桑風蝕重,人為掠盜斧痕留。佛燈共日長相伴,般若菩提釋百憂。有關雲岡石窟的詩詞 豆村長de草 七律 遊大同雲崗石窟 李波 倚天巖洞勢崔嵬,巧奪神工妙手開。仙佛靈光同淨地,乾坤法象共龕臺。層樓更上...
雲岡石窟到懸空寺多少公里,雲岡石窟在哪裡
駕車路線 全程約公里。起點 雲岡石窟。1.從起點向正北方向出發,行駛10米,左後方轉彎。2.行駛100米,左轉。3.行駛20米,左轉。4.行駛60米,右前方轉彎。5.行駛,過右側的曇曜廣場約310米後,左轉。6.行駛40米,左前方轉彎。7.行駛公里,直行進入s339 8.沿s339行駛公里,右前方轉...
雲岡石窟在哪裡
雲岡石窟在山西省大同市武州 周 山南麓 武州川的北岸。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 周 山南麓 武州川的北岸,地理位置為東經11320 北緯4004 石窟依山開鑿,規模恢弘 氣勢雄渾,東西綿延約1公里,窟區自東而西依自然山勢分為東 中 西三區。現存主要洞窟45個,附屬洞窟20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