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土樓的優點
1樓:網友
1.十分堅固。
2.佈局均勻。
3.房屋按八卦佈局排列,之間設有防火牆,可以防火。
4.營壘式住宅,可以防備盜匪的騷擾和當地人的排擠。
5.各層房用途統一,房子內秩序井然,毫不混亂。
覺的好選最佳。
2樓:蓮音
方樓的四角房間光線暗、通風差,緊臨木樓梯,噪音干擾大,因此不受歡迎,而圓樓消滅了角房間。
2、與方樓相比,圓樓房間朝向好壞差別不明顯,有利於家族內部分配。
3、同樣周長圍合成圓形的面積是方形面積的1.273倍,因此,建圓樓可以得到比方樓更大的內院空間。
4、圓樓內扇形房間的外弧較長是土牆承重,內弧較短是木構承重,與方樓相比更省料。
5、圓樓的木構件尺寸統一。
6、風水認為圓樓可制煞,科學的解釋是圓樓對寒風的阻力較方樓小,因此邪氣對居室的影響也相對小。
7、從抗震的角度看,圓樓能更均勻地傳遞水平**力,因此比方樓有更強的抗震效能。
3樓:生活小達人小魚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收到啦呢,正在為您整理答案,請耐心等待一會噢[比心][可憐]
您好,土樓的優點如下:一、土樓很堅固,抗震效能很好。二、土樓能夠很好調節氣候,冬暖夏涼。三、土樓的建築成本很低,節省成本,對普通百姓很友好。四、土樓可以禦敵。
希望我的能對您能對您有所幫助噢,若有疑問歡迎隨時提出呢~[心]
請問親親還有疑問麼?如果沒有疑問,能不能麻煩您賞個贊呢?很高興為您服務呢~[鮮花][開心]
您好,因為看到您對我上次的沒有評分,對於您的體驗我非常關注。如果您對我的服務滿意,希望可以給乙個『贊』呢!如果有問題的話,我隨時**等待為您服務。祝您生活愉快,幸福美滿!
4樓:八卦及時報
土樓一點也不土,反而是客家人的風水寶地!
客家土樓的特點和作用是什麼?
5樓:小小魚魚愛旅遊
1、客家土樓的特點:
客家土樓屬於集體性建築,其最大的特點在於其造型大。土樓具有龐大的單體式建築,其體積之大,為民居之最。 [24] 土樓中的普通圓樓,其直徑大約為50餘公尺,三、四層樓的高度,共有百餘間住房,可住。
三、四十戶人家,可容納二三百人。
2、客家土樓的作用:
客家土樓,特別是圓寨的堅固性最好。圓筒狀結構能極均勻地傳遞各類荷載,同時外牆底部最厚,往上漸薄並略微內傾,形成極佳的預應力。
向心狀態。在一般的**作用或者地基不均勻導致下陷的情況下,土樓整體不會發生破壞性變形。而由於土牆內部埋有竹片木條等水平拉結性筋骨,即便因暫時受力過大而產生裂縫,整體結構並無危險。
客家土樓的特點和作用
6樓:青檸姑娘
<>特點:源遠流長,千姿百態。作用:
可防禦敵人,冬暖夏涼。客家土樓的歷或春世史從唐宋時期就開始了。一直到清明時期達到鼎盛,歷史非常悠久。
並且客家土樓的衫肢形狀千姿百態,有唱歌放行,正方形,府第式,殿堂式等等。在古代,土樓建築非常結實,可以用來防禦敵人,並且內部空間非常大,可以屯放很多糧食。現代,沒有戰爭,土樓因為牆體厚,冬暖夏涼森脊。
即便是潮溼環境內部也能保持乾燥,適宜居住。
客家土樓的特色
7樓:青檸姑娘
客家土樓 地域廣激裂闊、歷史悠久的中國,民居豐富多采,四合院、圍龍屋、石庫門、蒙古包、窯洞、竹屋等等,早已為人世所知曉,而掩藏在崇山峻嶺之中的福建省民居永逗鉛氏定客家土樓,卻鮮為人知。在我國的傳統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樓獨具特色,有方形、圓形、八角形和橢圓形等形狀的土樓共有8000餘座,規模之大,造型之美,即科學實用,又有特色、構成了乙個奇妙的世界。 土樓民居以種姓聚族而群居特點和它的建造特色都與客家人的歷史有密切相關。
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帶漢民,因戰亂、饑荒等各種原因被迫南遷,至南宋時歷近千年,輾轉萬里,在閩粵贛三省邊區形成客家民系。在他們被迫離鄉背井,流離他鄉的過程中,經歷了千辛萬苦,他們都有深切的體會,不論是長途跋涉的流離失所,還是新到一處人生地不熟的居地,許多困難都得依靠自己人團結互助、同心協力去解決,共度難關。因此,他們每到一處,本姓本家人總要聚居在一起。
這樣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獨特的建築形式——土樓。 由於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區或深山密大之中,當時不但建築材料蕢乏,豺狼虎豹、盜賊嘈雜,加上懼怕當地人的襲擾,客家人便 營造「抵禦性」的城堡式建築住宅——土樓。 永定縣境內的大型方型、圓型土樓有8000餘座,而圓形的則只有360座,最大的圓樓直徑為82公尺,最小的是洪坑村的「如公升樓」,直徑為17公尺;最古老的是高頂村的「承啟樓」,建於西元1790年,樓內最多時曾居住80餘戶人家,山散有600多人。
最壯麗堂皇的、最有代表性的是洪坑村振成樓。 土樓最早時是方形,有宮殿式、府第式、體態不一,不但奇特,而且富於神秘感,堅實牢固。樓中堆積糧食、飼養牲畜;有水井,若需禦敵,只需將大門一關,幾名青壯年守護大門,土樓則像堅強的大堡壘,婦孺老幼儘可高枕無憂。
由於方形土樓具有方向性、四角較陰暗,通風采光有別,所以客家人又設計出通風采光良好的,既無開頭又無結尾的圓樓土樓。 建造土樓,就地取材,用當地的粘沙土混合夯築,牆中每10cm厚層佈滿竹板式木條作牆盤,起到相互拿力的作用,施工方便,造價便宜。
福建的土樓在建築上是很有特色。除此以外,這次永定客家土樓之旅,還遇上紀念「陳東」的乙個民間習俗「四月八」節慶,很是熱鬧。穿梭於土樓之間,更能體會到濃厚的鄉間氣息及享受那綠油油的田園風光。
參考: hikers/fujian%20hakka%20tulou
客家土樓佈局特點
8樓:得書文化
本期土樓文化帶來的是客家土樓佈局特點:具備3個特點,客家土樓也稱福建土樓,其中以福建龍巖永定、漳州南靖的土樓最為有名,在中國漢族傳統建築中,客家土樓獨具特色……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客家土樓。客家土樓也稱福建土樓,其中以福建龍巖永定、漳州南靖的土樓最為有名,在中國漢族傳統建築中,客家土樓獨具特色,有方形、圓形、八角形和橢圓形等形狀的土樓共有8000餘座,規模之大,造型餘攜之美,既科學實用,又有特色。
佈局特點。從土樓建築本身來看,永定客家土樓的佈局絕大多數具備以下3個特點:
1、中軸線鮮明,殿堂式圍屋、五鳳樓、府粗慧第式方樓、方形樓等尤為突出。廳堂豎凳伏、主樓、大門都建在中軸線上,橫屋和附屬建築分佈在左右兩側,整體兩邊對稱極為嚴格。圓樓亦相同,大門、中心大廳、後廳都置於中軸線上。
2、以廳堂為核心。樓樓有廳堂,且有主廳。以廳堂為中心組織院落,以院落為中心進行群體組合。即使是圓樓,主廳的位置亦十分突出。
3、廊道貫通全樓,可謂四通八達。但類似集慶樓這樣的小單元式、各戶自成一體、互不相通的土樓在永定乃至客家地區為數極個別。
什麼是客家土樓?
9樓:甲海瑤
客家土樓又稱福建土樓,主要分佈在閩西南的永定、南靖和華安等地,是客家人世代相襲、繁衍生息的住宅。土樓以悠久的歷史、奇特的風格、巧妙的構築、恢巨集的規模,被譽為世界民居建築的奇葩。現存的圓樓、方樓、五角樓、八角樓、吊腳樓等各式土樓有30多種23000多座,形成乙個個依山偎翠、錯落有致、佈局合理的土樓禪蠢鄭群,如:
永定初溪土樓群、南靖書洋鄉田螺坑土樓群等。
樓不僅引起了建築界的注意,同時也吸引了歷史學、地理學、人類學、民俗學等中外學者專家檔灶的濃厚興趣。2001年,由福建永定、南靖、華安三地土樓組成的「福建土樓」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並已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的檢查、評估和驗收。
最大的圓樓是永定縣大竹鄉高頭村的「承啟樓」,全樓直徑73公尺,三圈四層,共400個房間,住60戶人家。最小的圓樓是永定縣的「如公升樓」,賀頌共12層12間房,住6戶人家。最古老的圓樓要數華安縣沙建鄉的「齊天樓」,有六百多年的歷史。
雲霄縣深土鄉東平村有個「八卦堡」,整個村子由五圈圓環構成,中心是完整的圓樓,外圍四圈斷斷續續按八卦陣佈局,環繞四周。位於南靖縣書洋鄉下坂村的裕昌樓被稱為「東倒西歪樓」,該樓建於明成化年間(1487年),幾乎所有看得見的梁、柱、楹都是歪歪扭扭的,據說最大的傾斜角有15度!
在1900多年前,中原一帶歷經變亂,舉族南遷的客家人,幾經輾轉,來到閩西南一帶的山區,為避免外來衝擊,他們不得不恃山經營,聚族而居。用當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單屋,繼而連成大屋,進而壘起厚重封閉的土樓。樓內鑿有水井,備有糧倉,如遇戰亂、匪盜,大門一關,自成一體,萬一被圍也可數月之內糧水不斷。
加上冬暖夏涼、防震抗風的特點,土樓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襲,繁衍生息的住宅。
水鄉民居 窯洞 客家土樓 蒙古包,這幾種民居主要分佈在哪些地
對你無怨無悔 水鄉民居在江南水鄉那裡,特點是多雨 窯洞是在陝西一帶的黃土高原,特點是低溫 少雨 客家土樓在福建和潮州饒平的山區,周圍以環繞山區為主,有土匪出沒,是為了適應周圍環境和保護生命 財產的安全 蒙古包分佈在蒙古大草原,牧民有遊牧的習慣,蒙古包結構輕便,拆卸 搬運方便。 苛愛d莪 我剛好學了,...
漳州土樓,左右的介紹。要快,漳州土樓,200字左右的介紹。要快!!
土樓的主要分佈區域是四川西部 重慶 廣西西部 粵東 福建西北與西南部 江西南部。粵東 贛南 閩西 閩西南 閩西北 閩南這一大片以客家縣為核心的三角地區是土樓分佈最密集的地方,其中又以閩西的永定 上杭 寧化 武平 龍巖,閩西南的南靖 乎和 詔安 華安 漳浦,粵東的梅縣 大埔 蕉嶺 五華 興寧 平遠 豐...
土樓是哪個少數民族的,土樓是我國哪個民族的傳統民居
念憶 土樓不是少數民族,是漢族。福建客家土樓最為出名。客家人,又稱客家民系,是中國南方廣東 福建 江西等省的本地漢族民系,是世界上分佈範圍廣闊 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客家源流始於秦徵嶺南融百越時期,歷魏晉南北朝 唐宋,由於戰亂等原因,他們逐步往江南 再往閩 粵 贛邊,最遲在南宋已形成相對穩定的客家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