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麻芋子種植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芋原產於高溫多溼地方,至今仍要求高溫多溼的環境條件。13~15℃球莖開始發芽,生長期中要求20℃以上的溫度,球莖發育27~30℃為好。不同型別對溫度的要求和適應範圍有所不同,多子芋能適應較低溫度,而魁芋對高溫要求嚴格,並要有長的生長季節,球莖才能成長。
芋的葉面積大,根及葉柄結構均顯示其水生植物特性,除水芋應栽於水田外,旱芋也應選潮溼地栽培。在生長期中,特別是生長旺盛時期,不可缺水。乾旱加以低溫使其生長不良,葉片不能充分生長,嚴重減產;芋較耐陰,強烈日照加以乾旱高溫常致葉片迅速枯焦,若土壤水分充足可減輕其為害。
短光照能促進球莖形成。
(二)球莖的形成發育
芋以球莖作繁殖材料,稱為種芋。在適宜溫度和溼度條件下,種芋萌發至第一片真葉約需1個月。
種芋發芽後,形成新株。新株莖基部的短縮莖,隨著植株生長逐漸膨大而形成球莖,稱之母芋。種芋因營養物質消耗而幹縮,甚至腐爛。
母芋下部幾節上的葉多退化鱗片毛,以後球莖每伸長一節,長出新葉一片,從前葉的槽中穿出。初期出葉較慢,葉片較小,到生長盛期所長葉片最大,對產量影響也較大。
母芋每節均有一個腋芽,但母芋中下部位的健壯腋芽才形成球莖,稱為子芋。子芋同母芋一樣,頂芽出葉,莘節上髮根。當生長到一定程度後,子芋中下部位腋芽又可形成小球莖,稱為孫芋。
若條件適合,按此習效能再形成玄孫芋、曾孫芋。
芋在生長過程中所具葉數,可代表球莖的節數。一個芋頭有節10~20個,按2/5葉序排列。除最下面2~3節腋芽常呈休眠狀態,中部以下各節腋芽多發育成子芋,又以中部所生的芋較大。
四、栽培技術
芋忌霜,喜溫暖溼潤的氣候,溫度在20~30℃時,莖葉及芋頭生長最盛,在夏季炎熱多雨,芋產量最高,在佈置芋的栽培季節時,應把球莖生長盛期放在夏季,而在終霜前20天直播或在終霜時栽植秧苗。
芋種須選肥大茁壯而形正的子芋或孫芋。一般重30~60g,每公頃需用1 125kg以上。種芋越大,產量越高。
芋較耐陰,應適度密植,密植雖單株子芋數較稀植者少,但子芋並不小,且畝產量顯著提高,為了便於培土,一般採用寬行窄株距栽植法。攀西地區種植多子芋,以行距75~80cm,株距20cm左右,一公頃栽57000~75000株,能收45000~64500kg。
定植前要催芽,每公頃基肥用渣肥30000~45000kg.追肥2~3次,培土1~2次,培土高20~25cm。
芋宜深栽,便於球莖生長。栽植深度可達17cm左右,密植者宜開溝栽植。種芋上蓋堆肥或細土,以蓋過種芋,微露其芽為準,過深幼芽出土耗費能量大,苗瘦弱,過淺影響髮根。
水芋在栽種前應施肥,耙田,並灌水3~5cm,然後將種芋按株行距插於泥中即可。
五、田間管理
芋在苗期前(培土前)澆水2~3次便可,而利用多次中耕來保墒。這時水分過多,易引起徒長。培土後芋頭處在生長盛期,必須保持土壤經常溼潤,每5~7天澆水一次。
夏季雷暴雨後也須注意排水。高溫季節切忌中午灌水,以免土溫驟降,影響根的吸收作用,造成葉片枯萎。
水芋苗定植成活後,可將田水放幹晒田,以提高土溫,促進生長。以後施肥培土時,為了工作方便,可暫時將水放幹,工作後經常保持4~7cm水深。
芋的管理除中耕除草外,最重要者為培土和去側芽。培土的目的為抑制子芋、孫芋頂芽萌發生長,減少養分消耗。同時芋頭都發生在種芋之上,不培土就會暴露土外,遭受日晒雨淋,影響正常生長。
同時產量隨培土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並且看出加厚培土對產量提高的影響比加深種植深度要大得多。但培土過厚,土壤易於乾燥,並使子芋柄部伸長,品質降低也非所宜,一般培土厚約17~20cm為宜。
六、病蟲害防治
芋的病害主要是芋腐敗病和芋疫病。此兩種病在高溫多溼氣候條件下發生髮展。防治方法有實行3~4年輪作;選用無病球莖作種,減少地上部和地下部的機械損傷;發病初期噴波爾液或多菌靈等。
蟲害主要有斜紋夜蛾幼蟲為害葉片,可噴敵百蟲液防治。
七、收穫
芋葉發黃凋萎、鬚根枯萎是成熟特徵,也即採收適期。在此以前收穫越早產量越低。採收應選晴天土壤幹鬆時掘取,除去泥土、根鬚、葉柄後剝離子芋,分級**市場。
芋(colocasia esulenta schtt.)別名芋頭、芋艿、毛芋等,原產我國、印度、馬來半島等熱帶沼澤地方。現在世界上廣為栽培,埃及、菲律賓、爪哇等熱帶地區更盛行栽培,視為主要食糧。
我國及日本自古栽培,在我國南北都有分佈,但因其最喜高溫溼潤,故栽培越向南則越盛,而北方則較少。